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9368
2024-03-27
29頁
10.45MB
1、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OF MINGSHUI(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明水縣自然資源局2023年2月前言PREFACE黑土地上的幸福宜居城鎮明水縣明水縣坐落于松嫩平原,位于綏化市西北部,綏化、大慶、齊齊哈爾三市交匯處,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黑土資源,是重要的糧食主產區。明水縣依托哈北大通道的交通優勢,充分融入哈大齊牡發展帶和哈爾濱都市圈的新發展格局,成為松嫩平原腹地的幸福宜居之地。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的重大決策,明水縣積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2、局,按照國家相關要求組織編制的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規劃(20212021-20352035年年)是全縣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未來十五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安排和部署,是對黑龍江省、綏化市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實和深化,是全縣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是編制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依據。目錄規劃總則01規劃范圍與層次規劃期限規劃原則性質與目標02城鎮性質發展目標嚴守管控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新格局03統籌劃定“三區三線”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堅守黑土耕地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04塑造特色高3、效的農業空間實施耕地“三位一體”保護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彰顯生態魅力繪制水豐草茂濕地之城05重塑生態系統保護格局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全域統籌構建城鄉融合發展之城06引導差異化協同發展保障產業和創新轉型發展提升環境品質打造宜居宜業田園之城07打造交相輝映的空間格局形成有溫度的社區生活圈構建藍綠交織的景觀系統保障要素支撐強化綠色韌性安全之城08構建內外暢達的交通體系建立均衡合理的公共服務體系形成安全韌性的設施保障體系強化治理機制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09規劃傳導近期行動實施保障規劃總則 規劃范圍與層次 規劃期限 規劃原則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4、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 規劃范圍:明水縣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2297平方千米。1.1規劃范圍與層次 規劃層次:明水鎮城鎮開發邊界范圍,總面積14.29平方千米。中心城鎮六鎮六鄉,包括明水鎮、興仁鎮、永興鎮、崇德鎮、通達鎮、雙興鎮、永久鄉、樹人鄉、光榮鄉、繁榮鄉、通泉鄉、育林鄉。縣域1.2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2021-2035年基期年2020年近期目標年2025年規劃目標年2035年規劃范圍示意圖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1.3規劃原則堅持節約集約5、底線約束堅持以人為本、高質量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區域協調、融合發展堅持傳承文化、特色發展堅持創新驅動、精細治理堅持公眾參與、共享發展性質與目標 城鎮性質 發展目標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2.1城鎮性質生態立縣、綠色強縣、幸福宜居省級綠色食品基地省級生態綠色產業示范縣幸福宜居小城鎮2.2發展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第一階段奮斗目標。經濟總量、創新能力、發展質量大幅躍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6、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20252025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綠色產業和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基礎設施和城鄉建設取得新突破,綠色本底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和人民獲得感持續增進。20352035嚴守管控底線 統籌劃定“三區三線”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優化國土空間新格局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 城鎮開發邊界在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一經劃定,原則上不得調整。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3.1統籌劃定“三區三線”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按照耕地和永7、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各類空間布局。統籌保護與發展,嚴守三條控制線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 生態保護紅線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將黑龍江明水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愛國水庫自然保護區等區域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和改變用途,嚴防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非糧化”。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3.2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以“點軸帶動,中部集聚、淺山整治、草原涵養”為導向 形成“一核兩軸、一心8、雙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雙興明水通泉、通達明水興仁樹人兩條城鎮產業聚合軸。兩軸中心城鎮,強化縣域人口、產業空間集聚,打造縣域中心。一核明青崗地,統籌東西兩側水系構建縣域生態空間格局。一心東部丘陵生態區,重點進行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態農業發展;西部濕地草原生態區,重點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綠色農業發展。雙區堅守黑土耕地 塑造特色高效的農業空間 實施耕地“三位一體”保護 統籌推進鄉村振興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4.1塑造特色高效的農業空間4.2實施耕地“三位一體”保護立足保障糧食安全,實施農業興縣戰略,構建“一園四區”的農業發展格局,做大做強綠色特色農業。農牧業空間規劃圖堅持生態9、優先、用養結合,對黑土耕地實行戰略性保護,在耕地利用強度高的地區實施耕地休耕輪作,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擴大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推進黑土耕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提升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從嚴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責任,落實“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產能不降”要求,以縣域內自行平衡為主,不足的可申請縣域內調劑,嚴禁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地。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黑土地保護數量質量4.1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10、GOFMINGSHUI 集聚提升類村莊發展農業多種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打造“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振興載體。特色保護類村莊傳承龍江優秀文化、凝聚城郊融合鄉情鄉愁的重要載體,保留村莊原始風貌,彰顯紅色記憶。城郊融合類村莊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搬遷撤并類村莊嚴格限制新建、擴建活動,躲避自然災害,異地搬遷安置。4.3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分類引導鄉村發展,奮力打造村美產優民富的特色田園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彰顯生態魅力 重塑生態系統保護格局 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繪制水豐草茂濕地之11、城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一心鑲嵌、一帶串聯、八廊貫穿、多點相擁依托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資源,推動低山丘陵和平原農田生態治理,強化生態廊道聯通性,以流域為基礎,整合林草生態資源,構建“一心鑲嵌、一帶串聯、八廊貫穿、多點相擁”的生態系統保護格局。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重塑生態系統保護格局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強水資源、濕地資源、森林資源以及草地資源的保護與管控。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大鴇等鳥類及其生境保護,加強雷氏七鰓鰻等魚類及其生境保護,12、恢復重要水生生物棲息地。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強森林保育和質量精準提升、科學實施造林綠化、加快城鄉美化綠化、合理優化防護林體系、強化沙化土地治理。推動全域統籌 引導差異化協同發展 保障產業和創新轉型發展構建城鄉融合發展之城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6.1引導差異化協同發展做優做精現代農業,糧食產量穩步增長,聚焦“四業支撐”,實現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發展質量不斷提高,促進綠色食品、健康醫藥、新能源、循環經濟等綠色產業不斷壯大,提升服務業水平不斷。6.2保障產業和創新轉型發展13、構建集約高效的縣域城鎮空間結構,完善城鎮群功能組織,引導差異化協同發展。一主兩副,三軸三區多點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圖 產業結構優化 產業布局優化構建“一心、三軸”的放射型總體布局結構,通過構建“產業增長點、產業集聚區、產業帶”的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帶動全縣經濟增長。提升環境品質 打造交相輝映的空間格局 形成有溫度的社區生活圈 構建藍綠交織的景觀系統打造宜居宜業田園之城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7.1打造交相輝映的空間格局一主、一帶、三心、三廊依托202國道發展的主要經濟軸帶。以202國道為發展軸線14、,依托城鎮現代服務功能以及交通便利為帶動的經濟發展軸線。一帶主城區綜合功能核心區。以老城區為核心,形成綜合服務核心,輻射周邊區域。一主沿主城區向南部拓展城鎮行政、生活副中心;向西發展城鎮產業功能區,規劃產業中心;以俄氣為依托形成城鎮的能源中心。三心沿自然水系形成的三條生態廊道。將生態水系融入城鎮高質量發展,形成藍綠空間,步行貫穿的生態景觀廊道。三廊縣域村莊分類規劃圖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7.2形成有溫度的社區生活圈進一步推進高等級、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在中心城鎮布局,提高優質公共服務設施覆15、蓋率。設置城縣級公共服務中心一處,布局于老城區。社區級公共服務中心2處,基于15分鐘生活圈布局于社區中心。構建“縣級社區級”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規劃圖10min15min5min教育醫療文化社會福利體育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7.3構建藍綠交織的景觀系統一水貫城、三廊多點一水向榮溝東西向貫穿中心城鎮。三廊結合三條自然水系,沿河進行生態修復與治理建設生態休閑廊道,將步行慢行系統融入其中打造高品質綠地景觀空間。多點以大型休閑中心綠地、綠野仙蹤生態公園、行政中心公園等大型16、景觀公園為主,形成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游園與街頭綠地五類公園綠地體系。中心城區綠地體系規劃圖保障要素支撐 構建內外暢達的交通體系 建立均衡合理的公共服務體系 形成安全韌性的設施保障體系強化綠色韌性安全之城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8.1構建內外暢達的交通體系加強明水縣與哈爾濱、綏化、大慶、北安等地區的交通聯系,建立“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安全便捷”的交通網絡。形成“雙環、七射”的干線公路網,提升道路連通深度,鄉鎮和鄉鎮、行政村之間實現道路連通。實施哈爾濱至北安高速公路、大慶至明水高速17、公路建設。謀劃哈爾濱至北安鐵路、大慶至明水鐵路。8.2建立均衡合理的公共服務體系 縣級公共服務設施縣級各類文化設施、綜合體育設施、醫療設施、普通高級中學、職業中學、綜合福利養老設施等。城鎮社區生活圈按“15 分鐘、5-10分鐘”兩個層級,配置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健康管理、為老服務、終身教育、文化活動、體育健身、行政管理設施。鄉村社區生活圈構建“鄉集鎮-村/組”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成縣級鄉鎮村莊生活圈三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縣域交通體系規劃圖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18、NINGOFMINGSHUI8.3形成安全韌性的設施保障體系推進城鎮供水管網向鄉村延伸,構建以城鎮供水廠為核心的縣域供水網絡,逐步建成城鄉一體化、縣域全覆蓋的供水體系。給水工程中心城鎮以及重點(鄉)鎮為雨污分流制排水體制。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通達鎮、雙興鎮達到 80。排水工程加快電網建設和改造,電網與電源建設同步發展,強化網絡結構和完善主系統聯絡通道。增強各供電區間互聯互供能力,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供電能力。供電工程優化能源結構,鼓勵綠色能源,優先發展熱電聯產,推進清潔能源供暖,實現 100%清潔能源采暖。供熱工程形成多氣源結構,以天然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為輔。實現城鎮天然氣綜合利用19、便利化,提升天然氣供給水平。燃氣工程5G實現連續覆蓋,4G實現本地網全部覆蓋。推進千兆網絡部署,提升接入速率,完善網絡覆蓋,完善寬帶平臺、網管,支撐寬帶業務發展。通信工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完善以“村收集-鄉(鎮)轉運-縣集中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體系。環衛設施協調安排污水處理廠、垃圾焚燒廠、化工、殯葬等鄰避設施布局,消減鄰避設施的負外部特性,健全鄰避問題防范與化解機制。鄰避設施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中心城鎮段河道防洪按50年一遇洪水設防;中心城鎮邊緣地區河道防洪按20年一遇洪水設20、防。其他鄉鎮按照20年一遇洪水設防。防洪規劃提高城鄉綜合抗震能力,合理布局公園、綠地、廣場、中小學的操場等避震疏散場地,結合規劃公路、城鎮道路作為疏散救援通道。抗震規劃建成陸地、水域、空中“三位一體”覆蓋城鄉的綜合性消防救援保障體系。公共消防設施與城市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同步實施。消防規劃結合城市發展,同步建設人民防空設施,進一步加強人防工程、醫療救護和物資儲備專用工程、人員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專業隊工程建設。人防規劃建立和完善氣候變化的評估和預警系統,提高氣象災害的預報預測水平。建設新一代氣象信息系統,逐步實現氣象服務全覆蓋。氣象災害防治劃分重點防治區、次重點防治區和一般防治區。綜合治理321、3處地質災害勘察治理工程和廢棄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建立“城關鎮鄉鎮村”3 個層級的防控體系,搭建應急聯合防控網絡,設置傳染病相關公共衛生用地和應急疫情防控用地。防疫規劃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強化治理機制 規劃傳導 近期行動 實施保障明水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TERRITORIALSPATIALMASTERPLANNINGOFMINGSHUI9.1規劃傳導9.2近期行動9.3實施保障 對鄉鎮規劃的傳導指引強化“定位、功能、指標、邊界、名錄、清單、時序”等多方式傳導,明確各項約束性指標,劃定重要控制線,明確重大設施名錄。對相關專項規劃的指導服從總體規劃制定的戰略目22、標、空間布局、重點設施及管控要求,嚴格遵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管控規則,允許各類專項規劃按照相關規定予以深化補充并在詳細規劃中落實。對詳細規劃的傳導約束深化“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的層級傳導體系,將中心城鎮劃分為若干個詳細規劃編制管理單元,明確各單元控制指標、空間布局、開發強度等要求。強化公眾參與與社會監督加大國土空間規劃政策內容的公眾宣傳力度。發揮人大監督、法律監督、行政監督、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的作用,鼓勵公眾和社會組織對規劃執行進行監督。創新國土空間規劃決策機制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咨詢、審查和決策制度,行使綜合決策職能。進一步發揮各級人大、政協和規劃委員會作用。全面建立“兩級”(縣、鄉鎮)和“三類”(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落實空間規劃體系的傳導和管控要求。以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加強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民生產業基礎設施能源農業生態 建立多規協調機制構建“一個發展目標、一套指標體系、一張空間藍圖、一套技術標準和一個數據平臺”。整合各部門規劃職能,統一行使規劃編制事權,探索項目審批多規聯動。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