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9383
2024-03-27
24頁
6.91MB
1、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2022年9月20352035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公示稿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2021-2035年)01規劃總則02目標定位及全域空間格局03城區優化,建設宜居城市04要素支撐,完善設施配套目 錄CONTENTS城區結構:格局謀劃用地布局:中心城區用地2、規劃公共服務: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品質建設:綠地與開敞空間、兩河四岸目標定位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生態保護總體格局產業空間格局魅力空間格局城鎮體系格局全域鎮村格局交通體系完善市政設施完善規劃目的、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01規劃總則PRINCIPLES OF PLANNING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1.1 規劃目的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是實現全縣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保障;是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3、和生活方式,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保障國土安全,建設“美麗泗陽”的重要舉措;是縣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行動綱領;是全力建設更加開放包容、更具創新活力、更加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千里運河最美縣”的空間藍圖;是鄉鎮國土空間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的編制基礎。1.2 規劃原則生態優先 底線管控全域統籌 城鄉融合以人為本 提升品質節約集約 存量發展1 12 23 34 4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推動泗陽縣綠色高質量發展,堅持生態優先,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嚴守生態安全、糧食安全、國土安全和歷史文化保護底線。統籌優化城鄉、區域國土空間,實現國土空間全域覆蓋、全要素管控。堅持城鄉融合發展,4、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要素合理流動。保護自然山水格局,優化城鄉公共空間,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的社區生活圈,不斷提升城鄉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落實節約集約發展要求,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合理確定城市規模,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效率。鼓勵存量更新、低碳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和生活方式。02目標定位及全域空間格局DEVELOPMENT GOALS AND SPATIAL PATTERN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5、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2.1 目標定位發展愿景:綠色發展典范城、千里運河最美縣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銜接江蘇省“江淮生態綠心、大運河文化魅力帶”定位;銜接宿遷市“千里運河最美縣”定位;銜接十四五規劃“運河之畔最美縣城,智造泗陽、精致泗陽、田園泗陽、活力泗陽、幸福泗陽”定位功能定位:產業美生態美風景美保護鄉村風貌,串聯一河兩岸,城市“顯水增綠”,推進全域生態旅游開發,打造生態園林城市旅游典范,凸顯國家生態園林縣城優勢營造綠色生態環境,完善15分鐘社區生活區,提高城鄉公共服務水平,整合傳統文化資源,提升人居環境品質,打造美麗宜居6、家園借力長三角資源優勢,提升產業能級,從傳統工業向智能制造升級,建設成為面向長三角地區的一二三產綠色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集聚區兩河綠洲生態城桃源漢韻精致縣蘇北經濟新高地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2.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心兩極,一廊四帶”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兩極一廊四帶中心城區,包括主城區、高新區和吳泗產業園,重點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加快老城區更新,整合產業空間,提高中心城區首位度以及人口和要素集聚能力。兩河生態復7、合發展走廊,是聯通城鄉、引領泗陽發展的重要載體,重點通過堅守生態本底、構建富民產業,推動廊道市縣生態富源、產業富本、生活富足。王集和新袁兩個小城市發展極,依托現有發展基礎,逐步做強產業功能,完善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延續現行政策,按照小城市標準推動兩極建設,帶動縣域南北兩片統籌發展。S245芳香林果文旅融合帶以農業發展為引領,推動農旅融合發展;S267綠色智造創新發展帶以二產發展為引領,串聯省級經濟開發區、鄉鎮工業集聚區;S346鄉村振興產業集聚帶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推動城鄉融合發展;S330沿湖兩山理論實踐帶充分利用沿湖資源,推動沿成子湖旅游產業發展。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8、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2.3 生態保護總體格局構建“兩帶四軸一湖區”的生態空間保護格局。兩帶一湖區四軸兩河生態帶:分段施策打造特色生態文化走廊;強化水源地保護;城區段結合文娛設施的打造生態文旅觀光帶。六塘河生態帶:主要農業用水區,注重水質保護,推動水利清淤、水土保持工作。優化完善S245、S330生態綠軸:完善現狀林帶,控制兩側生態林帶寬度50米以上,持續開展綠化造林活動。建設S267、S346生態綠軸:調出沿線基本農田,為林帶建設提供完整空間。洪澤湖生態涵9、養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注重水環境保護,推進沿湖生態綠色長廊建設和近岸10km生態修復。推進聚泥成島防護及綠化提升工程。S330生態軸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三園”:集中打造3個高等級產業園區,即經濟開發區、吳泗產業園和高新區。“六特”:引導6個鄉鎮(街道)打造特色產業園。2.4 產業空間格局構建“三園六特”的產業空間格局。高新區吳泗產業園經濟開發區新袁綠色照明產業園王集機械制造產業園李口智能制造產業園穿城電子信息產10、業園愛園精密機械產業園來安長絲織造產業園經濟開發區:省級智慧園區、城市副中心,對標國家級園區。重點構建“高端紡織、食品飲料、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家居制造、汽車輪轂、新能源”產業體系。吳泗產業園:南北區域合作示范區、省級特色園區。著力構建“綠色紡織、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體系。高新區: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著力構建“木業加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體系。來安長絲織造產業園、李口智能制造產業園、王集機械制造產業園穿城電子信息產業園、愛園精密機械產業園、新袁綠色照明產業園劃定產業保障線提質增效,集約用地,重點保障。形成“產業基地-產業社區-工業區塊”三級保障體系。引導工業用地逐步向線內集聚,騰退或11、更新低效工業用地。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成子湖景觀旅游度假核心以成子湖省級旅游度假區為核心,結合盧集鎮、裴圩鎮等大力發展濱水休閑度假和健康養老項目。2.5 魅力空間格局構建“一核、兩帶、三組團”的魅力空間格局;打造“平疇沃野、河清湖秀、桃果飄香、林海綠都”。中部城區功能性組團城區結合濱水休閑帶,在鄉村段結合兩河復合帶打造南部湖區生態性組團依托成子湖和周邊鄉鎮,結合環湖旅游線路發展休閑度假和健康養老北部農區田園性組團依12、托風景路貫穿全縣,連接成子湖至愛園,結合境內林果特色和漢墓文化的旅游資源特色兩河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帶S245林果生態旅游產業帶一核兩帶三組團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1-2-3-5”城鎮體系鄉鎮發展引導方向1個中心城區2個小城市(重點鎮):王集鎮、新袁鎮3個特色鎮:盧集鎮、愛園鎮、穿城鎮5個一般鎮:臨河鎮、李口鎮、三莊鎮、裴圩鎮、莊圩鄉小城市(重點鎮):王集鎮:縣域副中心,全國重點鎮,交通工商旅游綜合中心鎮新袁鎮:全國重13、點鎮,縣域東南部工商旅游綜合鎮特色鎮:愛園鎮:北部門戶,具有農業旅游、紅色文化特色的旅游商貿特色鎮穿城鎮:以農旅融合、工業加工特色的綜合特色鎮盧集鎮:臨成子湖特色優勢的生態旅游特色鎮一般鎮:李口鎮:交通道口特色的城郊工業鎮;裴圩鎮:濱湖生態和現代農業鎮;莊圩鄉:生態涵養小鎮;臨河鎮:地域文化特色的運河生態鎮;三莊鎮:漢文化特色的城郊農業鎮;2.6 城鎮體系格局構建“1-2-3-5”的城鎮體系,差異化引導鄉鎮發展。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14、ANGSIYANG2.7 全域鎮村布局完善“128+X”的全域鎮村布局。對接泗陽縣鎮村布局(2021版),形成128個發展型村莊和X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其他一般村莊;減少集聚提升、特色保護類村莊數量,進一步優化發展型村莊結構;調出有重大項目、發展欠佳的一般村莊204個。集聚提升類83城郊融合類6搬遷撤并類895其它一般村莊1247特色保護類39主要包括現有規模較大、發展條件較好的中心村、重點村和其它仍將存續的規劃發展村莊。具備成為城市后花園的優勢,也具有向城市轉型條件的村莊。包括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主要指因避災避險、生態建設、重大項目和城鎮規劃15、建設等需要搬遷撤并的村莊,以及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主要是目前無法判斷、暫時無法分類的村莊。管控引導村莊分類允許新建或擴建宅基地,引導往集中點安置。規劃發展村莊均需優化村莊環境品質,完善村莊污水治理、垃圾分類、供水保障等內容,其中城郊融合類村莊可利用城鎮基礎設施提升村莊配套能力,特色保護類村莊要靈活運用特色資源要素打造特色空間、特色產業載體。不允許新建、擴建,可允許原址、原高度、原面積翻建。原則上不新增配套設施。嚴格限制新建、擴建、翻建活動,不再考慮新增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03城區優化,建設宜居城市BUILDING THE LIVABLE CITY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16、)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3.1 城區結構“一廊兩翼、四城七組團”的城區結構西進:產業西進,依托高新區、吳泗產業園對接宿遷主城。東優:開發區注重存量挖潛。北展:高鐵觸媒帶動,建設高鐵組團。南聯:加強與主城聯動,發揮城市生態客廳功能。重點向西、向南方向發展一廊兩翼、四城七組團一廊:兩河生態復合發展走廊兩片:兩河劃分的南北兩個產城融合片四城:宜居生活主城、綠色產業城、科技創新城、生態文化城七組團:高鐵商貿居住區、綜合公共服務區、西康特色風情區、國家經濟開發區、高新17、產業轉型區、古城歷史文化區、生態小鎮示范區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3.2 用地布局近中遠期相協調的中心城區用地規劃滿足近期實施方案、十四五和成片開發方案滿足公共服務設施增量滿足吳泗園區、高鐵組團、城南片區、開發區等城市重點空間拓展需求近期重點中遠期重點促進集約集聚,體現城市發展方向和規劃結構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18、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3.3 公共服務構建“城市級-組團級-社區級”服務體系縣級行政辦公、綜合商業、文體服務城市級:1個城市綜合服務中心組團級:4個組團級中心西康組團中心:綜合商業、生活服務城南組團中心:綜合商業、娛樂康養高新組團中心:商務科研、生活服務開發區組團中心:商務科研、生活服務社區級:構建15分鐘、5-10分鐘社區生活圈設施類型:重點關注“一老一少”,滿足人群多元需求;生活圈實現城區全覆蓋;新老城區布局疏密體現差異;設施建設與社區事權對應。泗陽15分鐘社區生活圈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19、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3.4 品質建設綠地與開敞空間延續縣域生態景觀空間特色,重點打造城區運河及黃河故道文化生態景觀帶;串聯宜居生活主城、生態文化城、科技創新城,以優質的綠化景觀軸帶促進三城融合,塑造城區精致宜居環境景觀;梳理疏浚城區豐富水系,以水為媒,鏈接城區七組團綠地空間,構建城市公園體系,保證藍綠空間均好可達性十字水綠、藍綠交融一軸串城:打造廣義公共空間提倡城市“公共空間+公共產品”結合布置,依托濱水景觀和綠色空間,打造七大城市公園,沿軸提供高品質的公共服務和文化場所。“兩河四岸”控20、制與設計核心監控區內,實行國土空間準入正(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控制開發規模和強度;嚴控新增非公益性建設用地,原則上不在現有農村居民點外新增集中居民點;新增建設用地正面清單管理;傍水營園,依托水網形成翠環,提倡組團式低密度開發。04要素支撐,完善設施配套PERFECT INFRASTRUCTURE SUPPORT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4.1 交通體系完善縣域綜合交通1、強化與區域主通道、重大樞紐的聯系東聯京滬二通道、寧21、淮通道、沿海通道:徐宿淮鹽城際鐵路、宿淮鐵路;徐宿淮鹽高速、泗蚌高速北延。北銜東隴海大通道(客貨運):宿連高速、鹽洛高速(宿泗段)北延,溝通沭陽、連云港、山東。接入區域航空樞紐(漣水機場):徐宿淮鹽高速、泗蚌高速北延、347省道、267省道-346省道。3、提升重點鄉鎮與城區聯系快速通達宿遷:徐宿淮鹽高速,S347,S346,S325快速路。新建:S347,一級公路,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80km/小時;S346,一級公路,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80km/小時。改擴建:徐宿淮鹽高速,4車道至8車道;343國道/325省道,4車道至6車道,城區段東延。完善縣域公路骨架:五橫三縱。“五橫”:從北向南依22、次為S245-S267連接線、S346、S325、新S347和S330;“三縱”:從西向東為S245、泗沭線,S267。新建、擴建:泗沭線,一級公路,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80km/小時;267省道,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80km/小時。2、提升與宿遷相向發展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4.1 交通體系完善城區交通加強運河南北兩片跨河交通聯系強化南北兩片產城融合交通支撐改建4條、新建5條,其中新增跨河通道3個。承擔功能主要道路23、跨大運河通道S245(二橋)、西安路、人民路(大橋)、上海路、魏來路(三橋)、縣道252(四橋)、桃源路、黃河路產城融合片聯系通道運北產城融合片S325、泗水大道、北京路、淮海路運南產城融合片X101、S347、銀杏大道構建六橫八縱的城區交通體系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4.2 市政設施完善1、多水源保障供水安全規劃劃定京杭大運河、成子湖水源保護區,制定水源地及相關水系保護措施,考慮水源水質達標情況,遠期取消淮沭河水源。24、2、完善供水設施,保障供水可靠性3、全域統籌,提升污水處理規劃近期設置4座水廠,遠期取消淮沭河水廠。城區、鎮區實行雨污分流制,送入城區或鎮區污水廠集中處理;農村污水以分散處理為主,靠近鎮區的農村污水接入鎮區污水管網。城區規劃設置污水處理廠4座,鎮區共規劃設置污水處理廠15座。水廠名稱水源現狀規模(萬m3/d)現狀占地(公頃)規劃規模(萬m3/d)規劃占地(公頃)備注第二水廠京杭大運河為水源,成子湖為備用水源104.700取消城西水廠003014新建新一水廠105.61310擴建成子湖水廠成子湖42.842.8保留合計244726.8加強水安全保障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25、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4.2 市政設施完善1、構建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增容4座:220千伏泗陽變、李口變、劉桃園變和泗陽東變新建6座:220千伏相文變(在建)、楓楊變、意楊變、義渡變、石圩變和毛莊變現狀擴容+新建7座:保留城區現狀110千伏變電站并適時擴容,城區內新建7座110千伏變電站逐步取消35千伏電壓等級2、建設完善的供氣系統預控西氣東輸冀寧聯絡線廊道走廊(沿宿淮高速),結合門站、調壓站建設高中壓燃氣環網提升管道天然氣覆蓋率,城區全面建設中壓燃氣管道設施:保留26、3座,規劃新增3座調壓站提高能源供應效率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4.2 市政設施完善1、完善防洪排澇體系城區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排澇標準為20年一遇防洪標準:洪澤湖100年一遇,古黃河、大運河、六塘河、淮沭河50年一遇重點工程:中運河堤防工程、總六塘河堤防工程、淮泗河堤防工程、涵閘工程2、完善消防站布局按照5分鐘到達責任區邊緣設置消防站城區規劃設置消防站7座;王集設置2座二級消防站,保留新袁鎮消防站;其他鄉鎮結合派出所新建二級鄉鎮專職消防隊序號名稱類型建設類型1泗陽縣消防大隊特勤擴建2溫州路消防站一級新建3開發區消防站一級保留4桂林路消防站一級新建5朝霞路消防站二級新建6城南消防站二級新建7城北消防站二級新建完善防災體系泗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公示稿TERRITORIALTERRITORIALSPATIALSPATIALMASTERMASTERPLANNINGPLANNINGOFOFSIYANGSIYANG(2021-2035年)綠色發展典范城千里運河最美縣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10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