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9523
2024-03-27
38頁
10.50MB
1、依據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施的若干意見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并中共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立并監督實施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實施意見監督實施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實施意見延安市國土空延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結合安塞區實際,編制,結合安塞區實際,編制安塞區國安塞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2120352035)。本規劃是對安塞區全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本規劃是對安塞區全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2、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基礎和詳細規劃的依據。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基礎和詳細規劃的依據。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規劃規劃范圍范圍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2120352035年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為安塞區行政轄區,包括3 3個街道辦個街道辦8 8個鎮個鎮,總面積為2950295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203、25年安塞區基本實現自然資源有效整合,生態修復有成效,結構效率有提升,空間品質有改善,城市風貌有特色,城市功能設施完備,現代治理體系初步形成。規劃近期目標(規劃近期目標(20252025年)年)2035年安塞區基本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整體好轉,產業完成轉型升級,高新技術產業占據主導地位,基本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城鄉配套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城鄉共同富裕,擁有高品質居住環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規劃遠期目標(規劃遠期目標(20352035年)年)2050年安塞區全面實現生態環境優美,生態產品優質豐富,創新驅動產業,實現高水平的公共服務全覆蓋,擁有高質量城市治理能力和體系,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的4、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規劃遠景目標(規劃遠景目標(20502050年)年)2.12.1規劃目標規劃目標2.22.2總體定位總體定位延安北部生態保護屏障延安北部生態保護屏障陜西特色有機農產品陜西特色有機農產品供應基地供應基地延安市延安市重要油氣重要油氣化工精深加化工精深加工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工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華黃土文化、紅色文化中華黃土文化、紅色文化重要體驗地重要體驗地緊緊抓延塞一體化發展抓延塞一體化發展機遇機遇堅持堅持生態生態優先發展優先發展打造打造“圣地明珠、壯美安塞圣地明珠、壯美安塞”2.32.3發展戰略發展戰略生態優先,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生態優先,推5、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做強特色,做強特色,全面深入推進延塞一體化全面深入推進延塞一體化城市引領,以創新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城市引領,以創新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服務中心(文化核心)工業產業組團(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姚店沿河灣河莊坪李渠特色產業承接城鎮組團柳林生態宜居現代化新區生態文化旅游產業融合區寶塔區延塞新城姚店新城空港新城城區外圍生態涵養區文化產業組團(文化創意產業為主)航空產業組團(航空物流、商務商貿為主)黃土文化旅游服務中心安塞區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軸線生活生產服務發展軸線文化旅游服務發展軸線3.13.1總體格局總體格局構建安塞構建安塞“一心六點、三廊五區、一屏障一心六點、三廊五區、一屏障”6、的的開發開發保護總體保護總體格局格局一心一心中心城區綜合中心城區綜合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六點六點六個鎮六個鎮次級次級服務中心服務中心三廊三廊延河延河杏子河杏子河西川河西川河五區五區生態保育區生態保育區農業發展區農業發展區中部水土流失中部水土流失治理治理區區坪坪橋水土流失治理區橋水土流失治理區生態修復區生態修復區一屏障一屏障防風固沙防風固沙生態生態屏障屏障3.23.2三條控制線三條控制線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嚴控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嚴控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建立健全永久基本農田質量評價監測制度、動態監管制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面積7、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穩定。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和生態敏感區域,生態生態保護紅線內,保護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的理念,科學確定城鎮集中建設區規模科學確定城鎮集中建設區規模,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合理確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一經劃定,規劃期內原則上不得調整。堅持底線思維、保護優先堅持底線思維、保護優先遵循三條控制線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遵循三條控制線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4.14.1構建生態保護格局構建生態保護格局構建構建“一軸、8、兩帶、三區、一屏障一軸、兩帶、三區、一屏障”的生態保護格局的生態保護格局。一軸一軸中部中部延河生態治理發展延河生態治理發展軸軸兩帶兩帶杏子杏子河生態治理帶河生態治理帶、西川河生態西川河生態保育帶保育帶三三區區南部生態南部生態保育保育區區、北部生態北部生態修復修復區區、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治理區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治理區一屏障一屏障北部北部防風固沙生態防風固沙生態屏障屏障4.24.2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耕地資源耕地資源耕地耕地優先優先用于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生產農產品生產,遏制耕地遏制耕地“非農化非農化”、防、防止止“非糧化非糧化”,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從嚴管控非農建設9、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農田。森林資源森林資源落實落實森林保護森林保護目標目標,積極推動“三北防護林”造林工程建設以及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加強加強森林保護體系森林保護體系建設建設,提高提高森林碳匯森林碳匯能力能力,嚴格,嚴格控制控制林地林地轉為建設用轉為建設用地地及其他農用地。及其他農用地。建設用地建設用地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用足流量,用好增量控制總量,盤活存量,用足流量,用好增量”要求,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合理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挖潛存量建設用地,促進土地集約節約高效利用。水資源水資源加強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提高供水保障供水保障能力能力,通過節約用水、優化水資源優化水資源配置配置、提10、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等措施緩解城鄉缺水矛盾。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優化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優化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適度有序進行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開發,大力發展和推廣綠色勘查新技術綠色勘查新技術。4.34.3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水水生態治理修復生態治理修復開展延河、杏子河水環境治理工程開展延河、杏子河水環境治理工程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分類分段開展水庫生態修復分類分段開展水庫生態修復林地生態保護撫育林地生態保護撫育加強退化林地修復工程加強退化林地修復工程推進防護林建設工程推進防護林建設工程健全林地保護管理機制及生態補償政策健全林地保護管理機制及生態補償政策礦山生態恢復11、治理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積極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積極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強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強化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水土流失預防鞏固水土流失預防鞏固開展水土流失敏感區評價開展水土流失敏感區評價提升水土保持功能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加強重點地區水土流失防治加強重點地區水土流失防治安塞區作為國家層面限制開發區域,是陜西省重點生態功能區。本次規劃從流域水環境治理、林地保護與修復、礦山環境治理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提出相應發展目標和15項生態修復重點工程。5.15.1優化農業生產格局優化農業生產格局依據全域依據全域農業分布特征,構建農業分布特征,構建“三區六帶三區六帶”的12、農業生產的農業生產格局格局三區三區草草灌畜牧灌畜牧區區、蔬果糧主產區、蔬果糧主產區、特色農業區特色農業區六帶六帶化子坪川、坪橋川、郝家坪川、杏子川、化子坪川、坪橋川、郝家坪川、杏子川、高橋川高橋川、樓坪川樓坪川5.25.2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確保耕地總量確保耕地總量堅決落實耕地保護制度耕地保護制度及耕地保護目標,耕地保護目標,有序開展陡坡耕地退耕,實施老舊梯田改造,開展治溝造地、土地復墾,嚴格執行占補平衡占補平衡與進出進出平衡。平衡。提高耕地質量提高耕地質量實施老舊梯田改造老舊梯田改造,加固維修病險淤地壩,提升土地肥力提升土地肥力,提高耕地蓄水保水能力,確保質量有提升。優化耕地布局13、優化耕地布局依據優進劣出、進出平衡的原則,優化耕地布局,促進優質耕地集中連片。5.35.3村莊分類建設引導村莊分類建設引導安塞區安塞區全域共全域共117117個行政村個行政村,依據依據分類分類標準標準,確定確定特色保護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8 8個個,搬遷搬遷撤并類村莊撤并類村莊1 1個個,城郊融合類城郊融合類2121個個,聚集聚集提升類村莊提升類村莊4848個個,其他類其他類村莊村莊3939個個。城郊融合類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集聚提升類因避災避險、脫貧攻堅、生態建設、重大項目和城鎮規劃建設等需要撤并的村莊,以及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特色保護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搬遷撤并類城市近郊及縣城城關鎮14、周邊、處于城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之外的村莊。現有規模較大、交通條件便利、設施配套比較完善、發展條件較好的中心村、重點村。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6.16.1城鎮發展格局城鎮發展格局構建構建“一心一軸兩核多節點一心一軸兩核多節點”的的城城鎮鎮空間布局空間布局一心一心安塞中心城區(包括主安塞中心城區(包括主城區、城區、沿河灣高新區、建華鎮區)沿河灣高新區、建華鎮區)一軸一軸沿包茂高速形成的城市南北發展軸帶沿包茂高速形成的城市南北發展軸帶兩核兩核招安鎮、化子坪鎮兩個重點招安鎮、化子坪鎮兩個重點鎮鎮,城市發展次核心,城市發展次核心多節點多節點一一般般鎮形15、成的城鎮發展節點鎮形成的城鎮發展節點6.26.2產業空間布局產業空間布局“2+4+3”產業體系“兩心兩基地,三區五板塊”的產業空間布局縣城綜合服務中心、沿河灣高新技術產業縣城綜合服務中心、沿河灣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中心兩心化子坪能源服務基地、招安現代農業發展基地化子坪能源服務基地、招安現代農業發展基地兩基地北部新能源利用區、中部生態農業示范區、南部農旅融合示范區北部新能源利用區、中部生態農業示范區、南部農旅融合示范區三區南部三大農旅融合板塊、中部創新服務發展板塊、北部綠色產業發展板塊南部三大農旅融合板塊、中部創新服務發展板塊、北部綠色產業發展板塊五板塊君采物流園汽修服務西營古寨馮家營大舞臺南溝魏塔16、北宋塔丹霞地貌大峽谷王窯休閑旅游大灣農業循環園區、李塔古村落能源服務基地6.36.3統籌城鄉生活圈建設統籌城鄉生活圈建設規劃規劃構建構建1111個城鎮個城鎮1515分鐘社區生活分鐘社區生活圈圈、2020個鄉村社區生活個鄉村社區生活圈圈中心城區中心城區以以行政村集中居民點行政村集中居民點為為中心中心,形成形成村組村組級級綜合中心綜合中心。鎮區鎮區村村/組組分級分類構建步行分級分類構建步行“5 51010分分鐘鐘”、“1515分鐘分鐘”兩級社區生活圈兩級社區生活圈。以鎮鎮區位區位中心中心,主要主要服務服務對象為本鎮居民及對象為本鎮居民及周邊周邊村莊村莊居居民民。三級生活圈三級生活圈7.17.1歷史17、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劃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劃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劃定5151處處區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地下文物埋藏區、城市紫線等歷史文化保護線;識別優秀近現代建筑、歷史建筑和工業遺產;劃定傳統村落保護范圍。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加大對古烽火臺、古寨、秦直道古道、古遺址等特征明顯的邊塞文化遺址保護力度,開展文化體驗旅游;保護利用紅色革命舊址,開展紅色教育、紅色研學等體驗與教育相結合的文旅活動。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活化利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活化利用加強保護國家級非遺項目安塞腰鼓和安塞剪紙;加強保護省級非遺項目安塞現代民間繪畫、安塞轉九曲等18、6項民間藝術。7.27.2文旅融合與全域旅游發展文旅融合與全域旅游發展構建全域“一心三片三帶多點”的旅游空間布局一心一心旅游旅游城市中心城市中心三片三片黃土黃土風情文化旅游片區風情文化旅游片區、現代、現代鄉村休閑旅游片區鄉村休閑旅游片區、延、延水丹山紅色旅游片區水丹山紅色旅游片區三帶三帶“安塞紅飄帶”城市旅游風情帶、“安塞綠絲帶”鄉村旅游風情帶、“安塞紅飄帶”城市旅游風情帶、“安塞綠絲帶”鄉村旅游風情帶、“安塞藍緞帶”濱河水岸風情帶“安塞藍緞帶”濱河水岸風情帶8.18.1綜合交通體系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規劃機場機場高速高速推進安塞南溝通用機場推進安塞南溝通用機場建設建設,建設建設A2A2類通用類通19、用機場機場高速高速構建構建“一橫一縱一聯一橫一縱一聯”的高速公路網格局的高速公路網格局國省干線國省干線客貨運站場客貨運站場規劃規劃“兩橫兩縱兩橫兩縱”的國省干線公路的國省干線公路網網形成形成“一主兩副多點一主兩副多點”的公路客運站場布局的公路客運站場布局8.28.2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給水給水至2035年,安塞區全域用水量為3.4萬m3/d。規劃期內強化強化供水安全供水安全保障保障,增強安塞與延安市供水的統籌協同;健全城鎮供水健全城鎮供水體系體系,大力發展集中供水工程,有序推動農村和城鎮供水管網并網運行。排水排水至2035年,安塞區全域平均日污水量為2.22萬m3/d。規劃期內差異差異化化20、引導城鎮排水體制引導城鎮排水體制建設建設;加強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共建共享污水處理設施共建共享,落實污水廠、污水泵站布局。電力電力按“N-1”準則逐級搭建結構完善的電力網架。至規劃期末,預測安塞城鄉用電總量約為229.04MW/年。規劃安塞共設變電站規劃安塞共設變電站1414座座,其中330kv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6座、35kv變電站7座。通信通信按照“統籌規劃,需求優先,適度超前,共建共享,分散布局”的基本原則,規劃至2035年,安塞全域規劃大型通信設施包括規劃大型通信設施包括7373座通信機座通信機房,新建房,新建3333座座。燃氣燃氣至2035年,安塞區范圍內天然氣年用氣總量為12721、61.72萬Nm,日用氣量為34.96萬Nm,高峰小時用氣量7.87萬Nm。根據天然氣用氣量的增加,擴建現有門站規模,遠期規劃擴建現有門站規模,遠期規劃2 2處儲氣處儲氣站站。8.38.3安全與綜合防災安全與綜合防災地質災害防護地質災害防護規劃期內動態更新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強地質災害重點區域防治加強地質災害重點區域防治,劃分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劃分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區及一般一般防治防治區區。抗震減災規劃抗震減災規劃嚴格執行抗震設防標準,基本具備綜合抗御6級地震基本烈度,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標準建設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標準,按照安全有效、均勻分布、復合利用、平災結合的原則建設避22、震疏散建設避震疏散場所場所。防洪排澇規劃防洪排澇規劃規劃確定城市防洪標準為城市防洪標準為5050年一遇年一遇洪水。鞏固完善“堤庫結合堤庫結合、蓄洪兼施蓄洪兼施”的防洪總體布局,提高河流調蓄防洪功能,加強城鄉內澇治理,提高排水能力。消防規劃消防規劃人防規劃人防規劃結合現有人防設施3處物資儲備工程、2處人員掩蔽工程,規劃設置區級綜合指揮1處,至2035年,建成區防空警報覆蓋率達到100%。建設城鄉、森林消防體系。至2035年,全區消防站達到每4萬人不少于1個,規劃布局1 1個特勤個特勤消防站消防站、7 7個普通個普通消防站消防站、4 4個小型消防站個小型消防站。構建安全韌性的綜合防災體系構建安全韌23、性的綜合防災體系9.19.1發展思路發展思路以“延塞一體化”發展為契機,保障民生幸福為基礎,提升城區空以“延塞一體化”發展為契機,保障民生幸福為基礎,提升城區空間環境品質為目標,建設:間環境品質為目標,建設:現代化現代化延安北延安北城區城區承接承接延安主城區工業轉移的重要延安主城區工業轉移的重要基地基地中華中華黃土文化旅游體驗核心黃土文化旅游體驗核心城市城市9.29.2空間結構空間結構規劃形成“一軸串接、七大組團聯動發展”的空間結構一軸一軸依托老包茂依托老包茂高速、高速、國道國道210210共同打造安塞中心城區城市發展主軸共同打造安塞中心城區城市發展主軸七大組團七大組團規劃形成規劃形成串珠串珠24、式七式七大功能大功能組團組團,各組團,各組團獨立完善,協同發展獨立完善,協同發展9.39.3城市更新城市更新堅持堅持“留留、改改、拆拆”并舉并舉,漸進式漸進式、可持續的推進城市可持續的推進城市更新更新,激發老城區活力激發老城區活力。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識別城鎮低效用地,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用地結構優化,鼓勵集中成片開發。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更新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更新對規劃為居住或商住用地的老舊小區拆除局部破損建筑,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強管理。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采用“微更新”的方式,通過改造城市建筑立面、織補城市開敞空間系統等方25、式,提升城市空間品質,激發城市活力。01010202030310.110.1規劃傳導規劃傳導明確“縣級鄉鎮級”“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的傳導落實縣級縣級鄉鎮鄉鎮級級定位定位+指標指標主導功能主導功能控制線控制線+用途管制用途管制傳導傳導總體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年限年限+目標目標約束性指標約束性指標+剛性管控要求剛性管控要求傳導傳導0101分級傳導分級傳導0202分類傳導分類傳導10.210.2實施保障實施保障全方位推進規劃監督機制0101020203030404建立規劃管理建立規劃管理全程留痕制度全程留痕制度多途徑多途徑完善實完善實施監督施監督機制機制加強監測加強監測預警預警嚴格規劃執法嚴格規劃執法完善配套保障完善配套保障實施機制實施機制多途徑落實規劃保障機制完善規劃法規政策體系完善規劃法規政策體系健全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健全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強化公眾參與和行業管理制度強化公眾參與和行業管理制度鼓勵探索規劃動態管理和激勵機制鼓勵探索規劃動態管理和激勵機制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1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