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縣西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9559
2024-03-27
29頁
15.30MB
1、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西平鎮西平鎮隸屬于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位于微山湖西岸,魯蘇兩省交界處,大運河穿境而過。人文、自然景觀豐富,上呈濟寧孔孟之禮、豐沛微湖漢王之風,南收蘇北之純樸,北蓄魯南之豪放,東融邳郯之靈氣,被評為山東省文明鄉鎮。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重大部署,統籌全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依據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濟寧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微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以下簡稱“本規劃”)。01 01 規劃總則規劃總2、則 1.1 規劃范圍與期限 1.2 規劃目標02 02 明確發展定位,制定目標策略明確發展定位,制定目標策略 2.1 科學謀定城鎮發展定位 2.2 積極融入區域發展格局 2.3 多措并舉制定發展策略03 03 統籌開發保護,優化空間格局統籌開發保護,優化空間格局 3.1 強化國土空間底線約束 3.2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3.3 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3.4 推進國土整治生態修復 3.5 劃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04 04 統籌三生空間統籌三生空間,細化發展引導細化發展引導 4.1 保障農業空間良性發展 4.2 打造和諧美麗生態空間 4.3 構建城鄉融合鎮村空間 4.4 引導三產融合發展格局05 3、05 強化基礎支撐強化基礎支撐,構建宜居城鎮,構建宜居城鎮 5.1 構筑通達便捷交通網絡 5.2 均衡布局公共服務設施 5.3 健全市政工程設施體系 5.4 建立健全安全防災系統06 06 聚焦規劃落地,完善聚焦規劃落地,完善傳導實施傳導實施 6.1 建立明晰有效傳導體系 6.2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制度規劃總則規劃范圍規劃范圍1.2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期限規劃期限包括西平鎮行政轄區內的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20.45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1.3 規劃目標l近期行動計劃基本完成,鄉村振興取得初步成效,空間效能持續提升,重點地區環境風貌有所改善。打造的特色小鎮。l國土空間底線約束工作4、取得實質性進展,區域協作機制全面建立,國土空間開發更加有序,城鄉建設品質顯著提高。基本實現的發展目標。l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近期目標近期目標遠期目標遠期目標遠景展望遠景展望明確發展定位,制定目標策略2.1 科學謀定城鎮發展定位主體功能定位主體功能定位城鎮性質城鎮性質城鎮職能城鎮職能漁 湖工 業農 旅2.2 積極融入區域發展格局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互聯互通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共保共治重點產業重點產業協同發展協同發展2.3 多措并舉制定發展策略l嚴格落實上位l強化底線約束l保障重大項目l優化空間結5、構l明確鄉鎮訴求l提升城鎮品質l強化規劃實施l有效向下傳導l制定行動清單嚴落實嚴落實優空間優空間強實施強實施統籌開發保護,優化空間格局3.1 強化國土空間底線約束 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規劃期耕地管控力度,強化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嚴格控制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穩定農業空間嚴格控制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穩定農業空間 嚴禁調整生態保護紅線,保護生態空間嚴禁調整生態保護紅線,保護生態空間 嚴守城鎮開發邊界,鎖定城鎮空間嚴守城鎮開發邊界,鎖定城鎮空間 嚴格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執行。城鎮開發邊界內實行“詳細規6、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并加強與鎮區重要控制線的協同管控。3.2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規劃形成“兩核、兩軸、四區”的總體開發保護格局l 兩核:分別為位于鎮政府駐地的綜合服務核心、位于工業園區的產業服務配套核心,是承載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核心功能區。l 兩軸:分別為府前路產城融合發展軸、大五線城鎮發展軸,串聯兩大核心、鎮域生產生活的主要節點。l 四區:即“微山湖生態保護區、臨港產業發展區、生態農業發展區、生態宜居區”。3.3 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耕地資源耕地資源林地資源林地資源水資源水資源能源能源 堅持耕地數量和質量并重,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現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7、”保護目標。按照林地成網的原則,保留現狀林地,加快推進騰退還綠,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建立高效使用的節水體系,優化城鎮生產、生活水循環流程,積極推廣再生水利用,實施污水資源化。鼓勵發展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源利用率,實現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脫鉤。3.4 推進國土整治生態修復推進國土整治和生態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 以提升區域生態功能、合理布局國土空間結構、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為導向,有序開展國土綜合整治,統籌協調農業、生態、城鎮三類空間,實現土地利用和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到2035年,全鎮各類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得到根本好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提升,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持續增強8、。國土整治國土整治生態修復生態修復3.5 劃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落實上位規劃,結合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形成5個一級規劃分區分區名稱管控要求生態保護區嚴格限制工業及城鎮化開發行為,參照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進行管控。生態控制區以生態保護與修復為主導用途,鼓勵開展生態修復工程,提升生態功能。農田保護區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參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控。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導向,該區域允許鄉村振興產業及其配套設施建設,以及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而進行的村莊建設與整治。一般農業區以促進農業生產為主,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滿足農村產業發展為導向。城鎮發展區編制詳細規9、劃,嚴格控制建設指標,采用“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理制度。全部為城鎮集中建設區。統籌三生空間,細化發展引導4.1 保障農業空間良性發展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明確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整理復墾、耕地后備資源開發重點區域 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包括平整土地、增加農田耕作層厚度、建設配套水利設施、建設田間道生產路等內容。深入挖潛耕地后備資源,補充耕地資源數量、質量和分布情況,分析補充耕地潛力,增加新增耕地指標儲備。因地制宜、穩妥有序恢復耕地,按照宜耕則耕的原則,推動耕地歸并提質,實現集中連片、規模種植。引導農業生產經營者集中興建配套設施,提高農業設施使用效率,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4.2 打造和諧美麗生態空10、間 落實自然保護地2處:濟寧南四湖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微山湖地方級風景名勝區。識別湖西大運河生態廊道、生態重要功能區,融入微山縣生態保護總體格局,連接破碎生境,保護生態多樣性。n 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目標任務n識別重要生態廊道、生態屏障和網絡4.3 構建城鄉融合鎮村空間規劃7個村莊,劃分為城鎮開發邊界內村莊、中心村、一般村三個等級,形成“3+1+3”鎮村體系n 城鎮開發邊界內村莊:西平村、龐莊村、東明村n 中心村:楊堂北村n 一般村:楊堂南村、孫莊村、六營村4.4 引導三產融合發展格局l 以藕蝦、稻米等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實施路徑,突出農民增收、生態保護功能,打造漁湖產業集群。l 開展定11、制化的活動設計,打造四季宜游的民宿標桿。l 深度融入濟寧、徐州1.5小時旅游經濟圈。l 依托湖西作業區西平碼頭的建設機遇,對接微山港區的物流體系,打造現代航運集散功能區。l 以“提升機械、紡織產業、壯大電子新興產業”為重點,狠抓工業園區建設,傳統優勢企業技改創新、轉型升級。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強化基礎支撐,構建宜居城鎮5.1 構筑通達便捷交通網絡規劃形成“五橫、六縱”的道路交通系統 合理規劃道路網絡布局,提升通達性,提高鎮域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確保道路交通能夠滿足未來的需求。5.2 均衡布局公共服務設施按照“鎮級、中心村級、一般村級”三級配置公共服務設施p鎮級:全鎮及12、更大區域為服務范圍,主要在城鎮開發邊界內集中設置,強化基礎性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p中心村級:行政管理、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按中心村進行設置;終生教育和為老服務等設施宜周邊村莊共建共享。p一般村級:城鎮開發邊界外一般村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功能。教育規劃保留現狀幼兒園、小學、中學。醫療文化體育養老規劃構建和完善“鎮級衛生服務中心+中心村級衛生站”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鎮級文化活動站,中心村和社區結合鄰里中心建設文化活動和閱覽室。規劃鎮級體育活動場地,加強各村莊體育場地建設,補齊體育場地器材不足短板。規劃依托醫養結合體,發展綜合性、多功能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5.3 健全市政13、工程設施體系給水排水工程給水排水工程l構建“城鄉一體、量足質優”的城鄉供水設施,滿足鎮域供水需求。l規劃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強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電力電信工程電力電信工程l規劃推進電力線路建設,提升全域電力供應能力。l規劃加快實現5G基站全覆蓋,升級改造廣播電視網絡。燃氣供熱工程燃氣供熱工程l構建供應足、覆蓋廣、保障強的現代燃氣基礎設施體系。l因地制宜發展清潔能源分散供熱和小區域集中供熱相結合發展模式。5.4 建立健全安全防災系統 依托鎮政府建立鎮級應急指揮中心,依托中心村和社區建立應急指揮點。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 利用公園、綠地、廣場、文體場館和學校等,建立布局合14、理的避難場所體系。應急避難應急避難場所場所救援疏散救援疏散通道通道建立“主要次要”兩級救援疏散通道布局體系,完善應急空間網絡。聚焦規劃落地,完善傳導實施6.1 建立明晰有效傳導體系濟寧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微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西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規劃交通公服產業市政規劃形成對村莊規劃編制、詳細規劃編制的傳導機制 貫徹落實規劃確定的各類控制線、重要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強制性內容和各項空間管制政策。6.2 完善規劃實施保障制度 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以依法批準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作為城鎮建設和管理的依據。建立貫穿國土空間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保障公眾及時獲取規劃信息并有效傳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