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4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9665
2024-03-28
43頁
30.05MB
1、深圳市鹽田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鹽田管理局2023年4月(2021-2035年)公示讀本鹽 田YAN TIAN鹽田,位于深圳東部濱海地區,南瞰大鵬灣。城區綠巒疊嶂,山海相映,海清沙幼,擁有“海闊、山高、城美”的空間本底。本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主動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2、區建設”,加快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出一條港產城融合、綠色可持續的濱海城區特色發展道路。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根據深圳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統一部署,按照深圳市建立“兩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要求,深化落實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指導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編制,合理保護和利用鹽田區國土空間資源,實現城市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本規劃。鹽田區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以及城市開發建設的所有活動,應符合本規劃的要求;與國土空間相關的各項規劃、政策、計劃的制定,應與本規劃相銜接。前言海岸線長3、度:30.62公里海域規劃面積:23.80平方公里(最終以海域勘界結果為準)城市GEP總量:1098億元城區概況鹽田區位于深圳市東部濱海地區,西接羅湖,東連大鵬,北臨龍崗、坪山,南與香港陸海直連。城區倚山擁海,山、水、林、湖、海、濕地自然資源要素齊全,呈現“七分山,三分城,一面海”的空間格局?;厥壮菂^發展歷程,生態立區是一以貫之的堅守,深港協作是不斷探索的領域,向海圖強是銳意進取的方向,民生幸福是持續以恒的追求。陸海規劃總面積:97.95平方公里陸域規劃面積:74.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43萬人森林覆蓋率:63.65%下轄街道(局):沙頭角街道、海山街道、鹽田街道、梅沙街道、中英街管理局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8.1%注:本公示內容為公示稿,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為主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36號比例尺:1:180 000鹽田印象自然稟賦優越,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鹽田區依山傍海,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水系豐富,沙灘、島嶼錯落,海積海蝕崖礁散布其間,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海洋資源集約節約示范區與SUC國際可持續發展示范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植物1500種,野生動物196種,包括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國內首批經濟和人口密集地區“中國天然氧吧”。空氣質量指數優越。PM2.5年均濃度低至15.9微克/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質100%達到地表5、水II類標準,69公里鹽田半山公園帶高標準建成,19.5公里海濱棧道全線貫通,生態游憩空間持續增加。鹽田印象坐擁世界級大港,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鹽田因港設區,因港而興,鹽田港地處亞太主航道,背靠中國華南地區廣闊的進出口貿易腹地,擁有國際班輪航線100余條,覆蓋世界12大航區,抵達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近10年保持集裝箱吞吐量穩定在千萬標箱以上,約占深圳港吞吐量的一半,是單體吞吐量和效益領先全球的集裝箱碼頭和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遠洋樞紐港。鹽田印象職住平衡水平優異,宜居城區特質凸顯住房品質優良,保持了較好的職住平衡水平,就業人口本地居住超過八成。公共服務設施供給整體優于全市平均水平,隨著軌道8號線的6、建設,軌道交通實現“零”的突破,城區內部交通體系基本建成。鹽田印象旅游產品豐富,全域旅游格局日益清晰鹽田區是深圳市起步最早、最知名、最為成熟的旅游發展地區,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包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英街、大小梅沙、東部華僑城、海鮮街、半山公園帶及海濱棧道等高品質旅游產品,是深圳市唯一一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鹽田海濱棧道海濱燈塔煙墩山公園大梅沙海濱公園鹽田海鮮街半山公園帶中英街洲仔島小梅沙海濱棧道燈塔圖書館產業興產業興鹽,促鹽,促特色高質量發展特色高質量發展以人為以人為本,打造本,打造濱海宜居家園濱海宜居家園生態生態優先,塑優先,塑綠色可持續典范綠色可持續典范強化強化支撐,構建支撐,構建安全韌7、性城區安全韌性城區山海融山海融城,營造城,營造人文魅力城區人文魅力城區注重注重實施,保障實施,保障規劃有效傳導規劃有效傳導目 錄2 23 34 40409131 1前瞻前瞻謀劃,明確謀劃,明確戰略目標定位戰略目標定位015 519區域區域協同,優化協同,優化開發保護格局開發保護格局6 67 78 8222631前瞻謀劃,明確戰略目標定位01職能定位發展規模發展策略國際航運樞紐和離岸貿易中心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現代海洋城市示范區世界級濱海旅游目的地東部濱海區域的綜合性服務中心勇當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范例尖兵,成為深圳建設全球標桿城市的典范城區高質量全面建成宜居8、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率先建成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范例特色的宜居宜業宜游典范城區,率先實現更高質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區2025年2035年2050年職能定位發展目標2實際服務管理人口2035年城區發展規模發展策略探索港產城融合新模式,培育現代航運服務體系,發展離岸貿易業務,構筑港口經濟產業生態圈,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構筑山海城融合的新格局,深度營造山海意象,以藍綠生態空間、宜居生活空間、高效生產空間、魅力文化空間,提高城區吸引力和人民幸福感。40萬人30-35萬人港產城聯動山海城9、聯動區域聯動向西與都市核心區,在金融服務、高等教育、科研創新等方面協同;向北與龍崗、坪山,構建高效的區域集疏運體系、拓展航運服務腹地;向東與大鵬,加強旅游合作,并共建深惠汕海洋產業發展走廊。常住人口規模深港聯動以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為引領,拓展合作領域,縱深推進與香港在港口航運、交通設施、生態環境、海洋治理、社會民生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建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游圈。3區域協同,優化開發保護格局02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推進區域深度協同合作統籌劃定控制線城區開發格局海洋空間格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加強鹽田港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合作交流,大力推廣組合港模式,全力探索“深圳鹽田-香港葵青10、”組合港建設。積極引進頭部航運機構,提高現代航運服務能力與能級,為其它港口建設發展提供服務與支持。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鞏固現有歐美航線優勢,拓展內貿駁船航線,增加亞洲航線密度,開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新航線,提升國際中轉港和全球樞紐港地位,全力建設高水平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依托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聯動發展區鹽田片區,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大力發展國際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拓展保稅業務功能,探索港口航運制度改革創新,加快建設制度型開放高地。不斷深化對外合作交流,推動涉海國際組織在鹽田設立分支機構或功能中心。助力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建設5生態保護紅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311、1.36平方公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3.54平方公里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按照國家要求,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圖例6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注:鹽田不涉及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城區開發格局構建“三帶、三心、三組團”的城區開發格局三心三帶沙頭角綜合服務中心、鹽田港城綜合服務中心、梅沙濱海旅游服務中心半山生態休閑帶、港產城融合發展帶、濱海創新發展帶沙頭角組團、鹽田組團、梅沙組團三組12、團國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圖例7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海洋空間格局劃定三類海洋功能分區漁業用海區游憩用海區交通運輸用海區塑造八個海洋活力節點堅持陸海統籌,差異化塑造八個海洋活力節點,包括中英街、沙頭角、西港區、煙墩山-避風塘、菠蘿山、大梅沙海濱公園、小梅沙海岸公園和洲仔島。中英街沙頭角西港區煙墩山-避風塘菠蘿山大梅沙海濱公園洲仔島小梅沙海岸公園8注:不含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優先,塑綠色可持續典范03生態保護格局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有序開展生態修復生態保護格局充分發揮生態綠地和水系對提升城市環境質量的支撐作用。加強梧桐山-三洲田生態13、保育帶的生態保護,提升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加強濱海生態景觀帶的生態保護,提升海岸防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加強生態廊道的空間管控和修復,維護生態網絡的穩定性和連通性。充分落實國家、深圳市自然保護地劃定要求,建立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自然公園為補充的保護地體系,確保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得到系統性保護。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保護規劃圖圖例10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耕地資源保護利用森林資源保護利用河湖水系及濕地保護利用礦產資源保護利用 科學高效利用海域空間。精細化管控海岸帶地區。合理14、保護其他海洋資源。按照保護最嚴、質量最優、效益最好的原則保護利用耕地。耕地融城,打造具有鹽田特色的都市農園景觀,讓農業融入城市,彰顯現代化大都市的農田科技、生態和文化價值。加強林地保護,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建設生物多樣性高、生態功能穩定、景觀環境優美的森林群落。大力推進森林入城,打造高品質森林游憩體系。打造河湖水系與濕地緊密相連的空間網絡,增強飲用水保護區、鹽田河流域及水庫周邊的空間管控與服務功能。加強海堤規劃與管理。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空間布局,做好本地優勢資源的戰略儲備。海洋資源保護利用11有序開展生態修復明確生態修復目標,制定生態修復計劃,推動全域生境優化12按照“豐富15、北部生物多樣性系統、穩定中部城市復合生態系統、完善南部海岸帶生態系統”的生態空間總體修復思路,有序推進各生態子系統和生態要素的修復,提高森林綠地生態質量及海岸河流濕地生態穩定性,率先打造生態自然、創新活力的美麗鹽田。新增生態修復面積3平方公里。全面實施空氣質量達標管理,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8%以上,PM2.5年均濃度低于14微克/立方米,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樹立全國城市空氣治理標桿。以人為本,打造濱海宜居家園04提升住有宜居的空間保障打造均好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便捷友好的社區生活圈塑造近山親海的綠色開敞空間提升住有宜居的空間保障適配多元住房需求,提升居住環境品質優布局14合理16、布局居住用地,增加住房供給,到2035年,鹽田區建成各類居住建筑面積不少于1300萬平方米。適度增加居住空間規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優化居住空間布局按比例保障市場商品住房與公共住房的供應,提高中小套型市場商品住房供應比例,適度增加租賃住房供應數量,滿足多層次住房租賃需求。通過土地混合使用的方式在產業園區等就業集中區周邊建設住房,鼓勵在軌道交通站點、公交站點等交通便利地區適度提高住房開發強度,促進就業空間和居住空間的緊密融合。打造均好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學有優教 全面高質量普及高中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大義務教育投入和學位建設力度,擴大初中和小學教育規模。發展優質普惠學齡前教育:提供普惠性17、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圖例高中教育學位數:不少于1.3萬座義務教育學位數:不少于3.6萬座幼托位數:不少于1.2萬座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教育設施規劃圖(高中)教育設施規劃圖(高中)15打造均好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滿足多層次、多元化、全覆蓋、高品質的民生需求病有良醫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全面增強醫療服務能力。不少于0.30平方米人均文化設施用地面積不少于2.55平方米城鎮人均體育設施場地面積不少于0.30平方米人均體育用地面積不少于2500張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不少于1700張養老床位數文有悅享推動深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翠嶺文體活動中心等一批特色文化地標建18、設。老有頤養高水平落實“1336”養老服務體系,構建“區-街道-社區-小區-居家”五級養老服務設施網絡,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16體有康達加快推動海洋體育“一中心三基地”建設,打造東部濱海體育示范高地。構建便捷友好的社區生活圈打造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拓展兒童友好的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與游戲活動空間,為兒童提供體驗自然、安全玩耍、促進社會交往及觀察學習的場所,完善兒童友好型公共空間體系建設。以居住社區為中心,按照步行15分鐘可達的空間范圍,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提供均好化的公共服務與開放舒適的社區環境。適配未來人群需求,構建人才友好型活力社交設施圈、海洋特色旅游配套設施圈,強化特色公共19、服務功能。營造兒童友好的社區生活空間體育設施15分鐘覆蓋率100%文化設施15分鐘覆蓋率100%衛生設施15分鐘覆蓋率90%養老設施15分鐘覆蓋率80%17塑造近山親海的綠色開敞空間合理布局公園綠地,提升公園綠地的覆蓋度和可達性。積極挖潛街頭空閑地及高架橋下空間,強化社區公園與口袋公園建設,積極拓展海洋海岸類公園。碧道不少于45km 步行5分鐘可達覆蓋率100%綠道不少于282km18綠地系統和開敞空間規劃圖綠地系統和開敞空間規劃圖圖例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產業興鹽,促特色高質量發展05構建“5+3+1”的特色化現代產業體系構筑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平20、臺現代時尚數字創意高端醫療器械海洋經濟大健康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深地深海東部濱海先進制造業園區(鹽田片區)“5”“3”“1”構建“5+3+1”的特色化現代產業體系積極發展數字創意、現代時尚、高端醫療器械、海洋經濟、大健康五大戰略新興產業,全力布局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深地深海三大未來產業,高標準打造鹽田大鵬東部濱海先進制造業園區。五大戰略新興產業三大未來產業20構筑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平臺 集聚海洋裝備檢測維修、高附加值物流產業、保稅新業態、離岸貿易等功能。集聚免稅消費、跨境旅游、跨境電商等產業。集聚海洋旅游、海鮮交易、高端服務、海洋展會產業,翡翠島集聚涉??偛拷洕⒑Q蠼鹑诜?、海洋科技研發、高21、端航運服務等產業。集聚海洋通訊技術與設備、人工智能、數字創意、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等產業。聚焦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生態與海洋文化領域,集聚智能航運、現代時尚、數字創意、高端醫療與器械、大健康、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深地深海、海洋電子信息、海洋智能設備等。集聚生態旅游、大健康、海洋科學、高端醫療器械、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產業等產業。國際物流樞紐沙頭角跨境免稅消費核海洋總部基地山林健康谷未來產業示范區臨港創新城 集聚濱海旅游、海上運動、文化創意、時尚消費、展覽展會、婚慶等產業。濱海旅游核心區21濱海旅游核心區山林健康谷臨港創新城國際物流樞紐沙頭角跨境免稅消費核未來產業示范區海洋總部基地本圖基于22、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山海融城,營造人文魅力城區06塑造自然與城市融合的風貌特色構建自然、立體、多元的公共空間體系提升公共空間吸引力與服務能力歷史文化保育和傳承優化和盤活存量空間,營造精致城市環境,提升文化氛圍,塑造最具生活氣息的濱海城區。近城山體開放共享,適度引入日常休閑和旅游觀光活動。堅持小尺度開放街區,優化街道空間,提升深鹽路沿線景觀。塑造以綠色生態和健康生活為特色的高品質城區,優化鹽田港產城融合發展區空間環境,建設高品質產業集聚地區;強化環避風塘片區在海陸公共交通、濱海特色商業、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樞紐地位。連通公共空間、復合多元功能,貫通慢行交通系統23、,提升全域休閑旅游體驗,促進旅游功能多元化發展。堅持大梅沙平緩舒適的天際線和疏密有致的空間形態,完善大梅沙慢行系統,促進小梅沙山海資源立體貫通,塑造生態與文化融合的菠蘿山文化海角。塑造自然與城市融合的風貌特色沙頭角組團精而美的濱海中心城鹽田港-后方陸域組團現代精致的臨港生態城大小梅沙組團暢游山海的濱海小鎮深化細化“藍綠為底、疏密有致、山海連城、花開四季”的城市整體風貌,融入“一脊一帶二十廊”的魅力生態骨架。依托鹽田自然稟賦,構建北部山林地區、中部宜居城區、南部活力海岸帶的風貌格局。23促進山海體驗從慢行貫通發展為活力貫通,建構沙頭角、海山、西港區、鹽田河、大梅沙、小梅沙等6個山海活力圈。提升山24、?;盍θΦ墓部臻g和景觀節點、改善慢行環境,通過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等手段加強街道兩側界面開放性、植入提升活力的功能。促進山林空間從驢友小眾獨享轉變為全齡共享。建設半山公園帶、貫通半山健步道、開放非飲用水源水庫為市民日常休閑服務。半山公園帶應保護生態基底和自然野趣特征,因地制宜塑造特色場所、置入文化功能,滿足市民共享和活動的需求。構建自然、立體、多元的公共空間體系建構由自然生態空間、城市公共空間、建筑開放空間組成特色公共空間體系。構建自然生態空間網絡化布局,包括山林、海域和聯系山海的主要慢行干線,促進山海城深度融合,加強濱海棧道、山海連廊、半山健步道的貫通和活力營造。持續提升綠地和廣場的內涵與特25、色,優化街道空間品質,推進口袋公園建設。優化建筑物首層架空、騎樓與屋頂花園,積極引導多途徑建設和共享建筑開放空間。提升公共空間吸引力與服務能力建設野趣盎然、原生自然的山脊遠足帶依托山林空間,打造以省2號綠道為主要路徑的綠色開敞空間。高海拔山林由風景區、森林公園構成,保持自然郊野的生態特征,融入全市綿延不斷、可觀賞可感知的山脊自然公園體系。建設海味體驗、海洋生活的濱?;盍Т偈购0稁墓δ軉我坏臑I海棧道,發展為功能復合、彰顯濱海文化的活力海岸帶。塑造主題差異、各具特色的海岸活力節點。發展海上運動,策劃多種特色賽事及節慶活動,營造立體多維海洋游覽體驗。建設生態特色、全齡共享的半山公園帶建設通山達海26、活力貫通的山?;盍θ?4歷史文化保育和傳承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劃定包括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線、城市紫線、歷史風貌區保護范圍等歷史文化保護線,保護和修復26千米南粵古驛道。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完整性,系統整合并保護各類歷史文化遺產,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推動歷史文化遺產的活化保育,保護與發展互濟。保育當代人文特征聚焦改革開放歷程,保育當代人文特征,形成承載鹽田區當代歷史人文特征印記的空間載體,豐富市井活力,提供多樣化的交往空間、場景式體驗場所。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時代精神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見度和影響力,保護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包括沙頭角魚燈舞、賈氏點穴療法、疍家人婚俗、鹽田27、山歌、天后寶誕祭典、鹽田三村舞麒麟、沙欄嚇村麒麟舞等。維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環境與傳承空間,傳承與發揚漁農、海絲、辭沙、海防等傳統文化,倡導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25強化支撐,構建安全韌性城區07綜合交通體系市政基礎設施綠色智慧城區構建區域互聯,便捷高效的對外交通體系構建客貨分離,港城協同的疏港交通體系構建選擇多元,體驗優越的旅游交通系統綜合交通體系道路交通道路交通規劃圖規劃圖 海陸空鐵互聯,打造集居民出行、旅游服務、應急救援等功能為一體的對外交通服務體系。構建高效且客貨分離的疏港體系。提高海鐵聯運能力,聯合灣區城市實現近距離內陸港的快速聯系。布局海上交通基礎設施,提供多元旅游出行選擇。完善口28、岸、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客運碼頭等相關服務設施。27圖例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構建內外暢達,綠色人本的城市交通系統構建創新智慧,精細管理的智慧交通系統綜合交通體系 持續完善鹽田區路網結構,加快推進軌道網絡建設。至2035年,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70%。升級智慧交通系統城市交通平臺建設,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應用最新信息技術手段,創新交通管理模式,優化旅游交通管理。28圖例軌道交通軌道交通規劃圖規劃圖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水系統能源系統通信系統固廢處理系統構建環境友好的固體廢物分類處理體系。全面實現原生生活垃29、圾零填埋,確保所有城市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理率(安全處置率)達到100%。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多源供給、系統協調、安全有效的水系統。優質飲用水供應覆蓋率100%,水質凈化廠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準IV類標準。構建集約共享,穩定順暢的電網系統,可滿足102萬千瓦的供配電需求。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可靠的燃氣系統。構建高速便捷,智慧先進的通信系統。全面推進光纖到戶,建設高速、大容量的通信傳輸網絡,構建萬物互聯的超寬帶、智能化高速信息網絡。安全韌性體系海綿城市打造生態海綿特色區,推動海綿城區系統化連片建設,提高海綿城市連片效應和顯示度。到2035年,鹽田區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要求。綜合防災構建“中災30、正常、大災可控、巨災可救”的城市災害綜合防御系統。防洪(潮)標準不低于200年一遇,河道防洪能力滿足50年一遇的防洪斷面建設標準,內澇防治能力可有效抵御不低于100年一遇的降雨。29推動智慧城市場景應用創新積極部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打造碳達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區推廣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深入實施“八大減排行動”。深化鹽田港綠色低碳港口建設。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積極打造“無廢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過55%。完善特色智慧健康、教育、公共文體服務、開放社區服務,升級社會保障品質服務,打造智慧化幸福民生供給體系。綠色智慧城區 推進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系統構建感知體系、通信網絡、計算31、設施三層次智能基礎設施體系。積極探索智慧港口物流、智慧旅游等方面的應用場景試驗,全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完成重點用能企業節能改造。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發展。加強生態文明科普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大力推動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30注重實施,保障規劃有效傳導08規劃傳導體系8項近期行動計劃規劃體系和實施機制32動態維護國土空間分區規劃“一張圖”形成覆蓋全區、動態更新的國土空間分區規劃“一張圖”,作為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編制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的基礎和依據。建立區級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監測預警機制構建分區規劃實施定期評估制度32、建立基于多源數據、全域覆蓋的動態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對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利用行為進行動態監測。對重要控制線、重大工程等規劃實施情況和突出問題等進行及時預警。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規劃實施定期評估制度。建立規劃實施的行政監督考核機制,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監察,強化規劃實施的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規劃實施的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機制。城鎮單元傳導規劃傳導體系鹽田區劃定29個標準單元,其中城鎮單元19個,生態單元10個,。國土空間二級規劃分區圖國土空間二級規劃分區圖圖例33本圖基于標準地圖繪制,所引用標準地圖審圖號:粵S(2022)042號注:二級功能分區體現的是片區主導功能,具體用地的規劃用途以下層次法定規劃為準。生態單元傳導明確各類生態單元功能定位、保護對象及要求,嚴控各類開發建設活動的占用和擾動,確保生態空間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生態功能不降低。包括主導功能、用地規模與控制線、建筑總量與建筑增量、人口規模與居住增量、配套設施指標五個方面傳導。8項近期行動計劃12345678山海連城行動區域互聯行動港口進階行動深港合作行動產業升級行動城區提質行動民生幸福行動生態修復行動34公示渠道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http:/
物業資料
上傳時間:2021-01-15
24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