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9710
2024-03-28
31頁
17MB
1、臨西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公示版2023.022023.0201目錄規劃總則城區規劃定位目標支撐體系區域協同空間格局傳導實施n規劃原則n規劃期限及規劃范圍n空間結構n戰略定位n發展目標n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策略n強化基礎支撐體系n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n生態環境協同n歷史文化協同n交通協同n產業協同n總體格局n三條控制線n生態空間n農業空間n城鄉空間n規劃傳導n實施保障n近期建設風貌塑造n歷史文化保護n全域特色與城鄉風貌 0502030406070801 規劃總則1.1 1.1 規劃原則規劃原則1.2 1.2 規劃期限及規劃范圍規劃期限及規劃范圍一、嚴守底線,綠色發展二、戰略引領2、,全域統籌三、品質提升,以人為本四、傳承歷史,彰顯特色五、機制傳導,實施保障1.1規劃原則1.2規劃期限及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臨西縣全縣域,總面積547.07平方公里。包括9個鄉鎮和299個行政村。縣域面積縣域面積:547.07平方公里呂寨鎮呂寨鎮老官寨鎮老官寨鎮東棗園鄉東棗園鄉河西鎮河西鎮大劉莊鎮大劉莊鎮臨西鎮臨西鎮尖冢鎮尖冢鎮搖鞍鎮鄉搖鞍鎮鄉下堡寺鎮下堡寺鎮02定位目標2.1 2.1 戰略定位戰略定位2.2 2.2 發展目標發展目標2.3 2.3 國土3、空間開發保護策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策略2.1戰略定位邢臺東南門戶城市全國軸承制造強縣河北省健康食品產業強縣運河文化水城2.2發展目標至至20252025年年,初步實現經濟實力新躍升,創新驅動新突破,城鄉融合新高度,文化建設新提升,生活品質新提高。至至20352035年年,建成“一城兩縣四基地”。“一城”即建設邢臺東南門戶城市;“兩縣”,即建設全國軸承制造強縣、河北省健康食品產業強縣;“四基地”,即打造食用菌全產業鏈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調味品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液壓傳動制造基地、華北最大的重工集團。至至20502050年年,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縣域發展示范;冀中南轉型升級示范帶“樣板縣”4、;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2.3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策略對外開放戰略對外開放戰略:提升對外通道能力,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修復戰略生態修復戰略:建設京津冀綠色屏障,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底線管控戰略底線管控戰略:劃定三條控制線,嚴格底線管控。產業轉型戰略產業轉型戰略:實施創新驅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空間提質戰略空間提質戰略:塑造高品質城鄉空間,提升人居環境。03 區域協同3.1 3.1 生態環境協同生態環境協同3.2 3.2 歷史文化協同歷史文化協同3.3 3.3 交通協同交通協同3.4 3.4 產業協同產業協同3.1生態環境協同協同區域加強地下水超采治理,大力開展冀南基本農田建設工程和中低產田改造,5、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協同區域生態系統規劃,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落實邢臺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加強地下水治理加強地下水治理,落實區域一橫四縱生態廊道落實區域一橫四縱生態廊道臨西縣清河縣臨清市邱縣游坊碼頭及險工朱唐口險工渡口驛碼頭八里圈清真寺民俗文化小鎮陳窯舊址衛運河森林公園臨西縣運河貢磚文化園榆陽古城遺址河西特色小鎮東棗園運河文化展示中心臨清古城遺址玉蘭革命文化教育特色小鎮尖冢游船碼頭尖冢非遺文化展示館(譚腿)龍潭寺遺址何寺遺址潭腿文化小鎮貢面特色小鎮陳窯貢磚文化產業園洪官營清真寺河西美食小鎮河西碼頭隋唐運河故道公園尖冢非遺小鎮東野莊村抗戰舊址清河陵園義和拳議事廳舊址威6、縣114烈士陵園四二九烈士陵園范莊遺址呂玉蘭紀念館玉蘭梨花小鎮孫總兵墓下堡寺慘案井凈域寺遺址殷莊清真寺鯀堤遺址公園臨西縣清河縣3.2歷史文化協同文化引領戰略:延續文化脈絡,構建空間載體,形成文化展示線路。臨西與清河協同打造大運河文化聚集區;串聯臨西縣域內部紅色文化節點,積極聯系區域紅色文化聚集帶;落實邢臺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方案、邢臺大運河文化帶規劃等上位規劃提到的文化帶和文化資源節點。延續文化脈絡延續文化脈絡,構建空間載體構建空間載體,形成文化展示線路形成文化展示線路聯通清河聯通清河、臨清交通樞紐臨清交通樞紐,積極融入軌道上的京津冀積極融入軌道上的京津冀3.3交通協同建立快速交通通道7、,對接清河縣和臨清市交通樞紐,積極融入軌道上的京津冀。對接清河向北連通809縣道,依托809縣道及SL07連接清河縣城市外環,清河站、清河火車站等樞紐;對接臨清依托邢臨公路東延與臨清環路相連,肅臨線南延與S323相連。809縣道肅臨線邯臨公路SL07S323臨西縣清河縣邱縣邢臨公路3.4產業協同“兩主、兩輔”產業體系全國軸承制造強縣全國軸承制造強縣河北省健康食品產業強縣河北省健康食品產業強縣04空間格局4.14.1總體格局總體格局4.24.2三條控制線三條控制線4.34.3生態空間生態空間4.44.4農業空間農業空間4.54.5城鄉空間城鄉空間4.1總體格局“一主兩副一主兩副、一帶三軸一帶三軸8、三廊三區三廊三區”的總體格局的總體格局 一主兩副一主兩副一主即中心城區,兩副即縣域中心鎮。一帶三軸一帶三軸一帶即衛運河歷史文化景觀帶,三軸即邢臨公路、邯臨公路、陽光大街發展軸。三廊三區三廊三區三廊即臨威渠生態廊道、躍進渠-新清臨西干渠生態廊道、引黃干渠生態廊道,三區即現代服務業功能區、工業園區、農業發展區。加強底線管控加強底線管控、嚴守空間發展底線嚴守空間發展底線4.2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316.57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0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30.74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措施:保留部分恢復圖斑限期恢復、保留部分已開展整治項目的不穩定耕地。生態保護紅線9、控制措施:根據上級要求,臨西縣作為不涉及保護地的平原縣,調整后無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控制措施:通過“縣域常住人口規模”測算、“城鎮化率”測算、城鎮建設用地需求預測、“以水定城”校核等,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一帶一帶、多廊多廊”生態保護格局生態保護格局4.3生態空間一帶一帶指衛運河生態培育帶。營造古樸優美的自然景觀面貌打造“水林相依、綠廊相連、綠塊相嵌、綠色掩映”的大運河綠美長廊,提升生態功能和服務價值。多廊多廊指衛西干渠、躍進渠、東臨清渠、下堡寺渠等農灌渠道。建立濕地保護小區,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充分發揮濕地綜合效益、服務于地方生態建設。加強濕地保護小區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水草豐茂的河流濕地生10、態系統,增加動植物多樣性,有效發揮濕地保護小區的生態功能。“一帶一帶、多產區多產區“農業發展格局農業發展格局4.4農業空間一帶一帶指衛運河生態農業產業帶。著重發展自然風光游、休閑鄉村游、紅色文化游、養老養生游;建設采摘園、體驗園、特色餐飲店和娛樂休閑場所。多產區多產區糧棉主產區:發展節水型糧食生產,提升糧食生產水平。蔬菜食用菌主產區:以光明(河北)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食用菌產業發展。畜牧業發展區:打造百億頭生豬規模化養殖基地,實現規模生產,綠色養殖。林果主產區:創建“示范果園”、“精品果園”和“注冊果園”。城區城區中心鎮中心鎮一般鎮一般鎮中心村中心村一般村一般村”五級五級城鎮職能11、結構體系城鎮職能結構體系。4.5城鄉空間城區城區重要的軸承制造集散基地,食品、醫藥加工基地,園林宜居特色城市。鄉鎮鄉鎮河西鎮:工貿帶動型,主要發展軸承產業、文化旅游業。尖冢鎮:農業主導型,主要發展軸承產業、現代農業。老官寨鎮:農業主導型,發展現代農業、光伏產業。呂寨鎮:城郊服務型,主要發展商貿流通、輕工業。搖鞍鎮:農業主導型,綜合性田園小鎮。大劉莊:農業主導型,現代農業為特色的現代化新型城鎮。東棗園:生態涵養型,生態宜居為特色的現代化新型城鎮。05城區規劃5.1 5.1 空間結構空間結構功能布局功能布局:“三軸三軸、兩核兩核、一環一環、四區四區”5.1空間結構三軸三軸陽光大街服務型組織軸、黃河12、路景觀商業組織軸、珠江路教育行政組織軸。兩核兩核南部“行政商貿中心”、“北部“文化商務中心”。一環一環環形水系:北側沿黃河路;西側臨威水渠;東側沿東環路,南側沿金倉路。四區北湖新區、南部老城區、東部工業區、古城保護區。06支撐體系6.1 6.1 強化基礎支撐體系強化基礎支撐體系6.2 6.2 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6.1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建設高效便捷的節點城市和城鄉交通一體化縣城分項目標:縣城交通打造公平集約、高效通達的交通網絡體系構建公交+慢行為主導的綠色出行結構結合社區生活圈建設高品質綜合交通服務分項目標:縣域交通構筑開放交通格局,加強區域間的交通聯系構建內聯外通的快速13、通道,強化縣城與周邊鄉鎮間的聯通從提高城市工程防御能力和社會應對能力戰略視角進行城市安全規劃。l增強韌性城市基礎設施確保城市基本功能安全運行;l提高安全房屋建筑質量確保房屋建筑不易遭受災害損毀;l全覆蓋應急保障設施確保災害時安全避災、快速救助;l智能化綜合防災減災系統智能化的應急指揮和決策輔助,科學決策。建設目標:強化市政設施資源管控,解決城鄉一體化發展設施短板,支撐供給保障與環境提升l目標一:加強資源管控,提高市政系統建設資源利用效率。l目標二:設施提質,集約高效,容量增補,匹配臨西縣未來發展訴求。l目標三:城鄉融合發展基礎上強化市政保障“同質、同網、同服務”。綜合交通體系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14、務體系公共服務體系一主一主中心城區綜合服務中心。八副八副鄉鎮級服務中心。多節點多節點村莊公共服務中心。安全防災體系安全防災體系市政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6.2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水域生態修復水域生態修復重點實施衛運河流域生態修復。地下水綜合治理地下水綜合治理重點實施大劉莊鎮、尖冢鎮、老官寨鎮、搖鞍鎮鄉等區域的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積極推進旱澇保收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將現有建成區內的城中村作為改造的重點,優先改造。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政府引導、群眾自愿、因地制宜”的原15、則,合理利用農村空置建設用地。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農村建設用地整理07風貌控制7.1 7.1 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7.2 7.2 全域特色與城鄉風貌全域特色與城鄉風貌 7.1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歷史文化保護體系規劃以大運河文化為淵源、紅色文化、古城文化為代表、民俗文化、城鎮創新文化、生態田園文化為特色,構建“三帶、三鎮、多點”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三帶三帶大運河文化展示帶、紅色文化展示帶、古城文化展示帶。三鎮三鎮三個特色小鎮,分別是玉蘭革命文化教育特色小鎮、尖冢非遺小鎮、河西美食小鎮。多點多點為各處歷史文化資源布點。以“河渠林田”生態本底為基礎塑造“運河古城”7.2全域特色與城鄉風貌以大16、運河與城鄉歷史文化為脈絡,塑造“軸承之鄉”以產業發展宜居生活為目標,塑造“綠美臨西”08傳導實施8.1 8.1 規劃傳導規劃傳導8.2 8.2 實施保障實施保障8.3 8.3 近期建設近期建設8.1規劃傳導對市級規劃的落實定目標:發展戰略定量:指標管控定功能:規劃底圖對詳細規劃的傳導定策略:細化策略定量:指標管控定邊界:坐標和規則對鄉鎮國空的傳導定單元:單元管控定量:監測平臺定用途:用地性質對相關專項的傳導定條件:管控要求定量:監測平臺定用途:用地性質8.2實施保障完善配套政策完善配套政策,做到分層傳導做到分層傳導,剛彈結合剛彈結合,面向實施面向實施,構建本級空間構建本級空間管制模式管制模式,17、實現用途管制的全域覆蓋實現用途管制的全域覆蓋。8.3近期建設(一一)美麗家園高質量美麗家園高質量,建成建成“三宜三清三宜三清”人居環境人居環境(二二)建設創新型臨西建設創新型臨西,催生新發展動能催生新發展動能(三三)堅持堅持“項目為王項目為王”,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四四)城鄉建設高標準城鄉建設高標準,鋪開新型城鎮化新畫卷鋪開新型城鎮化新畫卷(五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六六)民生事業高品質民生事業高品質,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七七)加快加快“兩新一重兩新一重”建設建設,增強高質量趕超發展新支撐增強高質量趕超發展新支撐(八八)夯實文化軟實力夯實文化軟實力,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縣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