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內外墻保溫材料性能檢測作業指導書(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0013
2024-03-28
13頁
84.54KB
1、檢測作業指導書建筑涂料保溫材料1 檢測項目12 適用范圍13 檢測依據14 檢測方法14.1 密度14.2 壓縮強度24.3 導熱系數44.4 吸水率6作業指導書文件編號:THTS/C-7.1第1頁 正文共10頁第C版 第0次修訂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批準日期:XX年11月01日1 檢測項目檢測項目包括:容器中狀態、施工性、干燥時間(表干)、涂膜外觀、耐水性、耐堿性、耐洗刷性。2 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建筑內外墻涂料的性能檢測。3 檢測依據3.1 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GB/T9755-20093.2 合成樹脂乳液內墻涂料GB/T9756-20093.3 涂料試樣狀態調節和試驗的溫濕度GB/2、T9278-20083.4 漆膜耐水性測定法GB/T1733-19933.5 建筑涂料涂層耐洗刷性的測定GB/T 9266-20093.6 漆膜一般制備法GB/T 1727-1992 3.7 建筑涂料涂層試板的制備JG/T 23-2001 3.8 建筑涂料 涂層耐堿性的測定GB/T9265-20094 檢測方法4.1容器中狀態容器中狀態打開包裝容器,用攪棒攪拌時無硬塊,易于混合均勻,則可視為合格。4.2施工性用刷子在試板平滑面上刷涂試樣,涂布量為濕膜厚約100um,使試板的長邊呈水平方向,短邊與水平面成約85度豎放。放置6h后再用同樣方法涂刷第二道試樣,在第二道涂刷時,刷子運行無困難,則可視為3、“刷涂二道無障礙”。 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2頁 正文共10頁4.3 涂膜外觀將施工性試驗結束后的樣板放置24h。以目視觀察涂膜,若刷痕不明顯,沒有針孔和流掛,涂膜均勻,與商定的標準色卡相比著色差異不大,則認為“涂膜外觀正?!?。4.4 干燥時間(表干)將試樣刷在試板上,每隔若干時間或產品標準規定時間用手指壓痕測定干燥時間。以手指輕觸漆膜表面,如感到有些發粘,但無漆粘在手指上,即認為表面干燥。4.5 耐水性在玻璃水槽中加入蒸餾水,調節水溫232。將三塊試板放入其中,并使每塊試板長度的2/3浸泡于水中。在產品規定的浸泡時間結束時,將試板從槽中取出,用濾紙吸干,立即或按產品規定4、的時間狀態調節后以目視檢查試板,并記錄是否有失光、變色、起泡、起皺、脫落、生銹等現象和恢復時間。三塊試板中至少應有兩塊試板符合產品規定則為合格。4.6耐堿性堿溶液的配制于232條件下,以100ml蒸餾水加入0.02Ca(OH)2配置堿溶液并進行充分攪拌,該溶液的PH值應達到1213。底板為石棉水泥板,尺寸為150703mm。取三塊制備好的試板,用石蠟和松香混合物(質量1:1)將試板四周邊緣和背面封閉。然后將試板面積的2/3浸入溫度為232的Ca(OH)2溶液中,直至規定時間。浸泡結束后,取出試板用水沖洗干凈,甩掉板面上的水珠,再用濾紙吸干。立即觀察涂層表面是否出現起泡、裂痕、剝落、粉化、軟化和5、溶出等現象。對試板邊緣5mm和液面以下約10mm內的涂層區域,評定時不計。以兩塊以上試板涂層現象一致作為試驗結果。4.7耐洗刷性使用前將刷毛浸入20左右水中,12mm深,30min,再用力甩水,浸入洗刷介質中12mm深,20min。將試驗樣板涂漆面向上,水平固定在洗刷試驗機的試驗臺板上。將預處理的刷子置于試驗樣板的涂漆面上,試板承受450g的負荷,往復摩擦涂膜,同時滴加(速度為每秒鐘滴加0.04g)洗刷介質,使洗刷面保持濕潤。根據產品要求,洗刷至規定次數(或洗刷至樣板長度的中間100mm區域露出底漆顏色)后,從試驗機上取下試驗樣板,用自來水清洗。在散射日光下檢查試驗樣板被洗刷過的中間長度1006、mm區域的涂膜。觀察其是否破損露出底漆顏色,則認為其耐洗刷性合格。4.2.1 儀器設備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3頁 正文共10頁ETM504B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 4.2.2 測量方法相對形變10%時的最大壓縮力Fm除以試樣的初始橫截面積,稱為壓縮強度。試樣厚度應為(501)mm,使用時需帶有模塑表皮的制品,其試樣應取整個制品的原厚,但厚度最小為10mm,最大不得超過試樣的寬度或直徑。試樣的壓面為正方形或圓形,最小面積為25cm2,最大面積為230cm2。首選使用受壓面為(1001)mm(1001)mm的正四棱柱試樣。試樣兩平面的平行度誤差不應大于1%。不允許幾個試樣疊7、加進行試驗。不同厚度的試樣測得的結果不具可比性。制取試樣應使其受壓面與制品使用時要承受壓力的方向垂直。如需了解各向異性材料完整的特性或不知道各向異性材料的主要方向時,應制備多組試樣。通常,各向異性體的特性用一個平面及它的正交面表示,因此考慮用兩組試樣。制取試樣應不改變泡沫材料的結構,制品在使用中不保留模塑表皮的,應除去表皮。從硬質泡沫塑料制品的塊狀材料或厚板中制取試樣時,取樣方法和數量應參照有關泡沫塑料制品標準的規定。在缺乏相關規定時,至少要取5個試樣。試樣狀態調節按GB/T 2918規定。溫度(232),相對濕度(5010)%,至少6h。試驗條件應與試樣狀態調節條件相同。按GB/T 63428、規定,測量每個試樣的三維尺寸。將試樣放置在壓縮試驗機的兩塊平行板之間的中心,盡可能以每分鐘壓縮試樣初始厚度(ho)10%的速率壓縮試樣,直到試樣厚度變為初始厚度的85%,記錄在壓縮過程中的力值。4.2.3 結果計算壓縮強度m(kPa):m=103Fm/AoFm-相對形變10%時的最大壓縮力,單位為牛頓(N);Ao-試樣初始橫截面積,單位為平方毫米(mm2)。4.2.4 結果評定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4頁 正文共10頁項目帶表皮不帶表皮X150X200X250X300X350X400X450X500W200W300壓縮強度(kPa)1502002503003504004509、5002003004.3 導熱系數4.3.1 儀器設備TPMBE-300型平板導熱儀。4.3.2 試驗方法 導熱系數試驗按GB/T 10294進行,測定平均溫度為(102)和(252)下的導熱系數,試驗溫差為1525。4.3.3 平板導熱儀使用說明.1適用范圍適應于測定勻質保溫及墻體材料 .2依據標準GB/T 10294-2008絕熱材料穩態熱阻有關特性的測定 防護熱板法.3試驗方法.3.1試驗前,應將試件加工成300mm(長)300mm(寬)的正方形,并且保證冷熱兩個傳熱面的平行度,特別是硬質材料的試件,如果冷熱兩個測試面不平行,儀器的冷熱板將難與試件良好地接觸,熱流傳遞不均勻,導致測試數據10、不準確。這種情況下必須將試件磨平后才能做試驗。.3.2試件厚度的測量,由于材料的熱膨脹和冷熱板對試件的擠壓力,試件的厚度會比自由狀態變小,特別是彈性比較大的松軟材料的試件,應在試驗裝置中夾緊后測量厚度。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5頁 正文共10頁.3.3試件的安裝,按下驅動箱體側面的電機控制松開按紐,冷板向后移動,退到一定位置后,將試件放入測試箱體,按下驅動箱體側面的電極控制開關夾緊,冷板向前移動,到一定位置后,試件被夾緊在冷熱板之間。蓋上測試箱體上蓋。.3.4測試操作,根據試驗溫度設定范圍設定熱板和冷板的冷熱位置。 將控制機柜上的總電源按紐打到開的位置。冷卻水箱的電極啟動,11、循環水開始流動。這時控制機柜上的各儀表得電并且顯示,從MR13可以看到中心熱板、護熱板、熱后板的當前溫度值,從SR93可以看到冷板當前溫度。按下“啟動”按紐,這時中心熱板和護熱板以及熱后板,冷板的四個溫控系統開始啟動并工作。根據試驗要求設定熱板溫度和冷板的溫度。冷熱板的溫度設定好后,應觀察各儀表的顯示是否正常,首先看熱板溫控儀,在三個通道中,熱后板的溫度上升是最快的,其次是中心熱板的升溫速率,最慢的是護熱板的升溫速率,護熱板的熱負荷約是中心加熱板的3倍。.3.5傳熱穩定,對于材料熱阻大,試件厚度也大的試件,要比熱阻小,厚度薄的試件需要更長的測試時間。第一階段:溫度控制及傳熱穩定階段。第二階段:12、平均功率計算階段。第三階段:穩定性觀察校準階段.3.6導熱系數的計算 導熱系數按下式計算: 材料的導熱系數,W/(.m)T1熱板的設定溫度,T2冷板的設定溫度,A中心加熱板面積,Q中心加熱板傳熱功率,W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6頁 正文共10頁d試件厚度,m;12.3.7試驗結束后,關閉設備電源.4注意事項.4.1試驗開始時,水箱必須工作,水路必須暢通,才能保證冷板的制冷器正常工作。開機后觀察流量計的浮子是否正常,每兩個月檢查一次液位計,水位下降則應加滿。.4.2箱的設定水溫一般比冷板設定溫度高8-15度。.4.3如果加電后某一通道的溫度不上升,則控溫系統出現問題,如果溫度13、顯示為HHHH,則是熱電偶回路斷路。如果某一通道的溫度直線上升,超過系統最大的超調量(50%)以上,依然不停止,則應立即關閉總電源,并與設計單位聯系,由專業人員進行維修。.4.4環境及設備應保持總體清潔,保持環境溫度和相對溫度。.4.5定期對功率表等進行核對。.4.6整機長時間停用時,應斷開總電源插頭,并注意防銹、防塵。.4.7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維護、檢定。.4.8如果計算機由于病毒侵染或人為刪除某些文件,造成系統無法運行,請選恢復系統。重新安裝軟件。.4.9如果發生電器故障,馬上向領導匯報,并聯系生產廠家進行維修。4.3.4 結果評定見下表要求。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714、頁 正文共10頁項目W/(mK)帶表皮不帶表皮X150X200X250X300X350X400X450X500W200W300導熱系數平均溫度100.0280.0270.0330.030250.0300.0290.0350.032 4.4 吸水率 4.4.1儀器設備 a)天平,能懸掛網籠,準確至0.1g。 b)網籠,由不銹鋼材料制成,大小能容納試樣,底部附有能抵消試樣浮力的重塊,頂部有能掛到天平上的掛架。 c) 圓筒容器,直徑至少為250mm,高為250mm。 d) 低滲透塑料薄膜,如聚乙烯薄膜。 e)切片器,應有切割樣品薄片厚度為0.1mm0.4mm的能力。 f)載片,將兩片幻燈玻璃片用膠布15、粘接成活葉狀,中間放一張印有標準刻度(長度30mm)的計算坐標的透明塑料薄片。 g)投影儀,適用于50mm50mm標準幻燈片的通用型35mm幻燈片投影儀,或者帶有標準刻度的投影顯微鏡。 4.4.2 試驗方法 4.4.2.1按GB/T 2918的規定調節試驗環境為(232)和(505)%相對濕度; 4.4.2.2稱量干燥后試樣質量(m1),準確至0.1g; 4.4.2.3按GB/T6342的規定測量試樣線性尺寸用于計算V0,V0準確至0.1cm3; 4.4.2.4在試驗環境下將蒸餾水注入圓筒容器內; 4.4.2.5將網籠浸入水中,除去網籠表面氣泡,掛在天平上,稱其表觀質量(m2),準確至0.1g16、; 4.4.2.6將試樣裝入網籠,重新浸入水中,并使試樣頂面距水面約50mm,用軟毛刷或攪動除去網籠和樣品表面氣泡; 4.4.2.7用低滲透塑料薄膜覆蓋在圓筒容器內; 4.4.2.8(961)h或其他約定浸泡時間后,移去塑料薄膜,稱量浸在水中裝有試樣的網籠的表觀質量(m3),準確至0.1g; 4.4.2.9目測試樣溶脹情況,來確定溶脹和切割表面體積的校正。均勻溶脹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8頁 正文共10頁用方法A,不均勻溶脹用方法B。 方法Aa)從水中取出試樣,立即重新測量其尺寸,為測量方便在測量前用濾紙吸去表面水分,試樣均勻溶脹體積校正系數S0:式中:V1-試樣浸泡后體積17、,單位為立方厘米(cm3);V0-試樣初始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d-試樣的初始厚度,單位為毫米(mm);l-試樣的初始長度,單位為毫米(mm);b-試樣的初始寬度,單位為毫米(mm);d1-試樣的初始厚度,單位為毫米(mm);l1-試樣的初始長度,單位為毫米(mm);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9頁 正文共10頁b1-試樣的初始寬度,單位為毫米(mm);b)切割表面泡孔的體積較正遵照GB/T 8810-2005附錄A規定的方法,從進行吸水試驗的相同樣品上的切片,測量其平均泡孔直徑D,按下式計算切割表面泡孔體積Vc。有自然表皮或復合表皮的試樣:各表面均為切割面的試樣:式18、中:Vc-試樣切割表面泡孔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D-平均泡孔直徑,單位為毫米(mm)。若平均泡孔直徑小于0.50mm,且試樣體積不小于500cm3,切割面泡孔的體積校正較?。ㄐ∮?.0%)可以被忽略。方法B 用一個帶溢流管的圓筒容器,注滿蒸餾水直到水從溢流管流出,當水平面穩定后,在溢流管下放一容積不小于600 cm3帶刻度的容器,此容器能用它測量溢出水體積,準確至0.5 cm3(也可用稱量法)。從原始容器中取出試樣和網籠,淌干表面水分(約2min),小心地將裝有試樣的網籠浸入盛有水的容器,水平面穩定后測量排出水的體積(V2),準確至0.5 cm3。用網籠重復上述過程,并測量其體積(V19、3),準確至0.5 cm3。溶脹和切割表面體積合并校正系數S1由下式得出:式中:主題:建筑涂料檢測細則THTS/C-7.1第10頁 正文共10頁V2-裝有試樣的網籠浸在水中排出水的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V3-網籠浸在水中排出水的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V0-試樣初始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4.4.3 結果計算方法A方法B式中:WAv-吸水率,%;m1-試樣質量,單位為克(g);m2-網籠浸在水中的表觀質量,單位為克(g);m3-裝有試樣的網籠浸在水中的表觀質量,單位為克(g);V1-試樣浸漬后的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Vc-試樣切割表面泡孔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V0-試樣初始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水的密度(=1g/cm3)V2-裝有試樣的網籠浸在水中排出水的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V3-網籠浸在水中排出水的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取全部被測試試樣吸水率的算術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