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CA砂漿灌注施工作業指導書(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0384
2024-03-28
14頁
3.62MB
1、 CA砂漿灌注作業指導書編制依據1)、客運專線鐵路CRTS板式無砟軌道水泥乳化瀝青砂漿暫行技術條件(科技基【2008】74號)。2)、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科技基【2007】85號)。3)、客運專線鐵路無砟軌道充填層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科技基【2009】90號)。4)鐵道部和XX公司有關質量管理辦法。CA砂漿灌注前的準備工作CRTS型軌道板充填砂漿層施工前,應對混凝土底座與凸臺施工質量、軌道板的安裝質量進行復檢,底座板與軌道板間的間隙高度、凸臺與軌道板間的間隙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同時應對機械設備工裝及運行、人員配置、CA砂漿施工整體流程等有個詳細的組織設計。1機械設備2、工裝及運行充填層的主要施工設備有:砂漿攪拌車、中間轉運罐、轉運設備和灌注機具等。 1、砂漿攪拌車:應符合板式無砟軌道水泥乳化瀝青砂漿攪拌車生產制造暫行技術條件要求。2、中間轉運罐:其容量不小于灌注1塊板所需的砂漿量,并應配有葉片式攪拌裝置和快速接頭。3、準運車:用于將拌制好的砂漿輸送至灌注施工工點,要求在施工便道上、底座板間或軌道上行走方便(推薦使用農用三輪車或是叉車)。4、灌注機具:用于盛裝砂漿,并連接灌注袋口或灌注孔。它由砂漿儲斗和輸送管構成,以保持砂漿料位距軌道板面的高度一致,使砂漿灌注連續穩定 (推薦使用與砂漿車配套的灌注漏斗)。5、輸送管:用于砂漿轉運儲罐與灌注機具間的輸送,其直徑應3、不小于100mm。2人員配置應充分注意除質量驗收人員應進行本細則的培訓外,相關的施工人員也應接受培訓。充分讓現場施工人員明白工序的質量控制重點、質量要求。3原材料的采購與儲存1、采購,原材料采購應執行鐵道部相關管理辦法。2、原材料供應站現場大規模施工時,應沿線建立原材料供應站,宜每隔515km設一處。供應站應具備干料貯存及加料裝置,乳化瀝青貯存及泵送裝置,添加劑貯存及泵送裝置,供水及沖洗裝置等。3、乳化瀝青(1) 應采用專用罐貯存,貯罐應配備溫控、攪拌、裝卸、溫度測試及存量顯示裝置。(2)乳化瀝青的溫度必須嚴格控制在535以內,應定期進行攪拌,每天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0min,禁止采用回流4、方式代替攪拌。向攪拌車加料前應攪拌一次,乳化瀝青的貯存時間不宜大于3個月。(3) 乳化瀝青裝卸裝置宜采用污水泵、隔膜泵。4、干料貯存罐應設有防離析、保溫隔熱等裝置,應防潮防雨,應控制溫度在535范圍內。袋裝干料的貯存應采取相應的防水、防潮措施。貯存期不應超過1個半個月。5、聚合物乳液貯存應防曬、防包裝破裂,保存溫度在535,開封后應盡快使用。6、其它材料按照相關標準貯存。(引氣劑靜止較長時間后向車內添加劑儲罐加料前要進行攪動,防止引氣劑產生分層現象;消泡劑在天氣較冷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稀釋處理,防止消泡劑由于過稠造成的計量不準)CA砂漿的攪拌及灌注1 CA砂漿施工流程CRTS型軌道板5、下充填層砂漿的施工流程見下圖。灌 注砂漿攪 拌養 護原材料質量要求攪拌要求質量要求灌注要求養護要求貯存管理檢驗規則施工前準備灌注袋灌注袋安裝質量要求安裝要求結 束充填層砂漿施工流程2 CA砂漿拌制1、CA砂漿拌制基本工藝流程CA砂漿拌制基本工藝流程見下圖原材料溫度在535C砂漿車儲料倉加料將料溫調節到正常是否砂漿車各系統檢測檢修、調整到正常不正常砂漿車運抵施工點正常輸入配比與工藝參數投料拌制砂漿數據存儲軌道板編號砂漿性能檢測廢料儲存與處理罐不合格卸入中間儲存灌合格砂漿車料倉儲料檢測儲料不夠或砂漿現場拌制流程圖2、攪拌前的準備(1) 對攪拌車輸送、計量與攪拌等系統進行檢查,確認各系統運行正常、潔6、凈。(2) 將施工配合比與攪拌工藝參數輸入攪拌設備的自動控制系統。(3) 對乳化瀝青進行回流,以確保料倉內乳化瀝青均勻。(4) 試驗人員檢測攪拌設備料倉內材料和環境溫度,并做好記錄。(5) 根據充填砂漿層厚度,確定單次砂漿攪拌量,并輸入控制系統,檢查顯示屏上顯示的各參數,確認無誤后,進行砂漿拌制。(6) 施工前應在基本配合比的基礎上,通過試拌、拌合物測試,確定砂漿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應在基本配合比允許范圍內。(7) 施工配合比確定后,由現場試驗人員開具施工配料單,現場施工主管簽字領取,方可進行攪拌。3、加料檢查(1)檢測工地儲存的乳化瀝青是否均勻,有無破乳現象,溫度是否在535,如料溫超出7、范圍,應采取相應的保溫和降溫措施,將料溫調節到正常(乳化瀝青嚴禁二次加熱);檢查工地儲存的干料是否有結塊現象,料溫是否在535。如果檢測結果大于35,則應對干料采取降溫處理,待干料溫度滿足535的使用條件時方可向攪拌車內進行投料;檢查拌合用水是否是選取的合格水源,水中是否有雜物或渾濁現象,否則應更換合格的水源,水溫控制在535的范圍內;檢查P乳劑是否具有結塊現象,檢查P乳劑溫度是否在535的范圍內;檢查引氣劑是否均勻,有無分層現象等。(2) 將合格的原材料加入到砂漿攪拌設備的料倉中,加料時,現場技術員應對加料時原材料的情況、加料過程進行全程檢查,并做好詳細記錄。乳化瀝青宜采用污水泵或隔膜泵泵入8、,也可使用噸桶從車體上部的加料口加入。固體粉料加料時,要防止包裝袋混入料倉內,避免細粒揚塵,以防污染環境及造成水泥含量損失。雨天不得進行加料作業。(干料倉的加料口處要放置篩網) 采用水泵將合格水泵入攪拌車的水箱。采取合適的方法將各種添加劑送入相應的料倉。4、砂漿車各系統檢測對乳化瀝青砂漿車的各系統進行檢測,檢查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應立即檢修、調試到正常狀態;啟動發電機并檢測;打開氣動系統使氣壓達到工作壓力;打開車上空調,使車內空氣溫度控制在25左右;建立校驗臺帳,用計量器具對車輛的計量系統進行標定,校核計量精度,每周校核一次;開啟并檢測攪拌主機工作是否正常,攪拌主機內是否清潔,檢驗輸送設備和9、管道暢通,成品料斗工作是否正常,成品料斗、中轉斗、灌注漏斗及灌注軟管是否清潔。5、CA砂漿的攪拌CA砂漿的攪拌采用 瀝青水泥砂漿攪拌車現場攪拌,加入材料的順序為:乳化瀝青P乳液水消泡劑干料引氣劑。CA砂漿現場配制時,應根據原材料及環境溫度進行現場試驗,確定適宜的攪拌速度與時間。CA砂漿配制與施工的溫度范圍為535。超過溫度范圍時,應采取相應的保溫與降溫措施,否則不得進行灌注作業。當天最低氣溫低于-5時,全天不得進行砂漿灌注,下雨天也不得進行灌注。回流儲箱內的乳化瀝青開啟乳化瀝青回流裝置,對儲箱內的乳化瀝青進行回流,以保證儲箱內的乳化瀝青均勻一致。回流時間可視儲箱內乳化瀝青儲存時間、儲存量和回流10、速度而定,至少應使儲箱內乳化瀝青全部流出與流進一次。確定砂漿配比參數 在砂漿車各系統運轉正常后,確定砂漿配比(1 m3)(按基本配合比確定乳化瀝青、P乳劑、干料的量,按工藝性試驗結果確定初始水值,按現場小方量(0.20.3m3)調整水值,按基本配合比確定初始引氣劑和消泡劑的量,按現場小方量(0.20.3m3)調整引氣劑和消泡劑的量,按軌道板與混凝土底座間的間隙經過計算確定每盤砂漿拌制量,并將這些配比參數輸入砂漿車的控制操作系統,具體砂漿配比參數如表一:材料干料乳化瀝青P乳劑水引氣劑消泡劑Kg/ m31080464403.61080.367.20.0180.72(表一)說明:其中干料、乳化瀝青和11、P乳劑是定值,不能調整;水、引氣劑、消泡劑的用量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調整出滿足施工性能的砂漿。確定拌制工藝參數按工藝性試驗確定攪拌速度與攪拌時間等拌制工藝參數,并將這些參數輸入砂漿車的控制操作系統,具體工藝流程:低速(30rpm)攪拌,依次加入乳化瀝青、P乳劑、水、消泡劑,改為中速(60rpm)攪拌60秒,之后加入干料,加完后中速(60rpm)30秒,加入引氣劑,中速(60rpm) 30秒后,改為高速(110 rpm)攪拌2.5分鐘,改為低速,取樣測試,如果指標合適,慢攪3分鐘,灌注,留樣;如果指標不合適,進行調整。(低速3050rpm、中速5090rpm、高速90150rpm(高速12、時間累計不得超過10min)。說明:上面的工藝參數是根據以往施工經驗和前面的工藝性試驗確定的,鑒于CA砂漿生產過程中受環境、設備、人員組織影響較大,具體工藝還要經過現場施工進行積累和最終確定。砂漿拌制 在砂漿拌制工藝參數輸入后,檢查顯示屏上顯示的各參數,確定準確無誤后,啟動砂漿車的運行按鈕,砂漿車將按照輸入的各參數和既定程序,自動投料拌制砂漿。砂漿質量檢測砂漿拌制均勻后,肉眼觀察砂漿的均質性,然后抽取一定量的砂漿,按照客運專線鐵路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水泥乳化瀝青砂漿暫行技術條件規定的指標進行檢測,測定砂漿的溫度、流動度、含氣量,指標合格后放入成品料斗,開啟成品料斗攪拌機對砂漿繼續低速攪拌(113、5rpm)。指標要求如表二:序號項目單位指標要求1砂漿溫度5402流動度S18263含氣量%812(表二)如果檢測結果合格,則可用于灌注施工,并留試樣;如檢測結果不合格應分析原因,及時調整配比和拌合工藝參數,然后再進行下一盤的砂漿拌和和質量檢測。(6)砂漿車與機具的清洗每工班施工結束或施工中斷時,應及時對砂漿車的攪拌機、成品斗、中轉斗、灌注漏斗等施工機具進行沖洗。保持設備清潔,特別是加強攪拌設備的清洗,以免砂漿凝結影響下次砂漿的拌制。施工中注意事項:(1)由于瀝青乳劑和水泥一接觸就會產生反應,為有效地利用砂漿可工作時間,將干料最后分散投入;(2)在攪拌機的投料口用鋼筋制成鋼絲網,材料通過鋼絲網14、送入攪拌機;(3)不得長時間在高速旋轉下攪拌,確認達到所規定的空氣量后,立即改為低速攪拌。4 CA砂漿灌注1、灌注工藝流程灌注工藝流程見下圖:軌道板下底座表面是否清潔灌注袋鋪設與定位進行清掃達到潔凈是否安裝與連接輸料管合格砂漿連續灌注砂漿灌注袋內砂漿飽滿關閉接口閥門綁扎灌注袋口該塊灌注結束下一塊板擠灌注口內砂漿砂漿灌注工藝流程2、CA砂漿的灌注(1)灌注前的準備工作砂漿灌注應在535進行,不在此范圍內施工時應采取相應溫控措施。下雨天不得進行灌注作業,若灌注作業中途出現降雨,應及時加蓋防水布等,避免雨水與灌注袋直接接觸; 灌注袋鋪設前,應清除混凝土底座表面上的積水、雜物等; 用直尺檢查混凝土底座15、與軌道板之間的高度,選擇合適尺寸的灌注袋; 灌注袋應平整地鋪設在混凝土底座上,不應出現褶紋,灌注袋兩組對邊應關于軌道板的中線對稱,灌注袋鋪設好后應用木楔或是膠對灌注袋進行固定。(2)灌注前,應采取措施,防止軌道板表面的污損;(3)灌注時,宜將中轉罐內砂漿通過灌注漏斗、軟管流入灌注袋,不宜由中轉罐直接流入灌注袋;(4)灌注過程中,砂漿應一次連續流入灌注袋,不得進行二次灌注,不得夾入氣泡(在中轉漏斗中的砂漿流入灌注漏斗前,應現將灌注漏斗的出料閥門關閉,待灌注漏斗中的砂漿埋過灌注漏斗出料口時再打開灌注漏斗的出料閥門);(5)灌注按照慢-快-慢的工藝進行,直線板灌注時間控制在57min,曲線板灌注時間16、控制在911min;(6)觀察軌道板狀態,不得出現拱起與上浮現象,確認灌注袋充填飽滿后停止灌注,將灌注袋的灌注口和排氣口綁扎牢固,并用約45的三角形墊塊支撐灌注口與排氣口;(7)灌注結束后2045min內,將灌注口內的砂漿擠入灌注袋,直至灌注袋的四角有充盈的感覺為止。灌注口內的砂漿不夠時,應補充擠入。擠入結束后,用U型夾具封住灌注口的根部;(8)砂漿層強度達到0.1N/mm2以上后,撤除軌道板的支撐螺桿,并切斷灌注口,切口應整齊并用封口膠將灌注口封閉;當砂漿層強度達到0.70.1N/mm2以上后方可進行承重;(9)若灌注施工中出現降雨,應停止施工,并對尚未硬化的充填砂漿層采取防水措施。(10)17、在縱坡及曲線地段灌注CA砂漿時,應從較低一側注入口灌注CA砂漿,在高的一側設置間隙以排出空氣,且CA砂漿注入袋必須固定牢靠。施工中應進行流動度、含氣量、溫度試驗,及時采集試樣進行膨脹率、泛漿、強度試驗并記錄結果。現場檢驗項目及抽樣頻次見下表。現場檢驗項目及抽樣頻次(按XX規定)序號項目試驗時間(頻率)1砂漿溫度2流動度3含氣量4泛漿率5膨脹率6抗壓強度7分離度8彈性模量(11)CA砂漿灌注時,要對每一塊軌道板進行連續注入,一次灌注完成,充分填充,使板下不出現空隙。3、CA砂漿的灌注施工質量控制要點(1)充填層厚度:40100mm,最佳值為4060mm(2)充填飽滿度。充填飽滿充填不飽滿(3) 18、充填層均質性:上下均勻一致,分離度1% 斷面均勻一致 表面致密、沒有凹陷縫和氣孔(4)充填層密實性:無夾雜空隙、小氣泡分布均勻。4、設備清潔和維護保養(1)每工班施工結束或施工中斷時,應及時對攪拌設備和中轉罐及其它施工機具清洗干凈,保持設備清潔。(2)清洗過程產生的廢液與廢料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排放。5 CA砂漿的養生CA砂漿原則上是自然養生,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在氣溫高于35或低于5時,應采取相應養護措施覆蓋養護。當CA砂漿強度達到0.1Mpa撤除軌道板的支撐螺桿,并切斷灌注口,切口應整齊并用封口膠將灌注口封閉;CA砂漿抗壓強度至少達到0.7Mpa(約7天)后,方可在軌道板上承重。此外,19、還應在支撐螺栓孔或起吊螺母孔中填入防銹潤滑劑。軌道板支撐螺栓使用前必須涂潤滑油,以便其在CA砂漿硬化后取出。軌道板支撐螺栓必須逆時針方向擰出,嚴禁順時針方向操作,已防止軌道板頂起。6 CA砂漿施工環保要求施工過程中,應遵守國家相關環保規定,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附件勞動力組織、人員組成及分工按照施工組織安排,CA砂漿施工24h作業,并配備性能先進、配套齊全、功率匹配的精良設備及檢測儀器,以滿足施工需要。 主要施工設備、機具、人員配置安排及檢測儀器詳見表13。表1、CA砂漿主要設備表序 號名 稱單 位數 量備注1三一重工砂漿攪拌車臺含中轉斗、灌注漏斗2叉車臺/3吊車臺/4噸桶個/5水泵個/6瀝青泵個20、/7CA砂漿轉運車臺/8尼龍扎帶條/9灌注袋U型夾個/10木楔個固定灌注袋11塑料薄膜片/12百分表個/13取樣容器套/1445墊塊塊15切刀把切割袋口16封口膠條封閉袋口表2、主要人員安排表序號工作內容人 數備注1現場負責人2試驗人員3技術人員4質檢人員5砂漿攪拌車司機6汽車司機、吊車司機7中轉倉加漿、移動、清洗、吊裝8橋上中轉倉吊裝、移動9灌漿作業10灌漿口處理合計表3 主要檢測儀器及模具序號儀器名稱數量備注1J漏斗2秒表(精度為0.1s)3天平(感量為1g)4三角燒瓶(1000ml)5游標卡尺(精度0.02mm)6深度卡尺(精度0.02mm)750mm50mm試模8250ml量筒9壓力機10靜水天平(感量0.1g)11聚乙烯袋(直徑約50mm,長為500mm以上)12凍融試模(400100100)13耐候試模(40mm40mm1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