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縣蘇武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1653
2024-04-01
11頁
10.28MB
1、民勤縣民勤縣蘇武蘇武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20212021-20352035 年)年)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稿稿 蘇武蘇武鎮人民政府鎮人民政府 二二三年十一月二二三年十一月 1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要求,為貫徹落實省、市、縣戰略部署,科學推進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進一步優化蘇武鎮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規范開發秩序,提升空間治理能力,編制民勤縣蘇武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對蘇武鎮鎮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2、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蘇武鎮相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的依據。2 一、一、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 規劃范圍:蘇武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括下轄 26 個行政村,另含有道教協會、學糧村農場、蘇武鎮政府農場、蘇武鎮水管所農場、蘇山村農場、石羊河林業總場蘇武山分場、三壩村林場、蒲秧村農場、龍二村農場、二干水管所農場,全鎮總面積 202.70 平方公里。規劃期限:2021-2035 年,基期年為 2020 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期至 2035 年。3 二、二、定位與目標定位與目標 1、目標愿景 全國蔬3、菜產業強鎮;全國蔬菜產業強鎮;蘇武文化旅游名鎮;蘇武文化旅游名鎮;城鄉融合發展示范鎮城鄉融合發展示范鎮。2、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 保護目標:堅守底線約束,筑牢綠洲屏障保護目標:堅守底線約束,筑牢綠洲屏障;發展目標:產業提質升級,優化空間品質發展目標:產業提質升級,優化空間品質。4 三、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構建“一帶一核、兩心四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帶:特色產業發展經濟帶。一核:以中心城區為主的發展極核。兩心: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民勤縣人參果脫毒育苗中心。四區:特色農牧業發展區、人文旅游體驗區、優質宜居生活區、防風固沙生態區。5四、四、底線約束底線約束 永久基本農田 6494、7.17 公頃。城鎮開發邊界 108.01 公頃。6 五、五、產產業空間結構業空間結構 構建“兩心、多點、三區”的總體產業空間結構。兩心: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民勤縣人參果脫毒育苗中心;多點:多個產業示范點;三區:綠色蔬菜種植區、蘇武肉羊養殖區、人文旅游體驗區。7 六、六、鎮村體系與鎮村體系與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公共服務設施配置 規劃“中心村一般村”兩級鎮村等級體系。中心村:西茨村、新東村、橙槽村、鄧岔村、羊路村、五壩村、蘇山村。一般村:川心村、新潤村、上浪村、王和村、東湖村、西湖村、三合村、上東村、下東村、泉水村、三壩村、蒲秧村、元泰村、學糧村、許岔村、中溝村、千戶村、龍一村、龍二村。構建以西茨村5、橙槽村、鄧岔村、羊路村、五壩村、蘇山村為核心的 6 個村莊單元。1 個村莊單元即 1 個社區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按生活圈配置引導。8 七、七、綜綜合交通規劃合交通規劃 公路系統:規劃形成由 S55、G569、S235 構成的“兩縱一橫”的對外交通系統。改造升級 G569,提升路面等級,完善相應配套設施。改善對外交通條件,實現蘇武鎮三級及以上公路通達率達到 100%。硬化村組內部道路。交通設施:合理設置城鄉客運公交站臺,現狀加油站改擴建為加油站、加氣站及充電站三站合一的綜合服務站。9 八、八、公用設施規劃公用設施規劃 給水:遠期在西營專用輸水渠末端修建分水樞紐。污水:采用納管處理、集中處理和分6、散處理三種治理方式。電力:保留 110 千伏蘇武變及 35 千伏羊路變,實施調增配電網及電網升級改造工程。通信:近期實現 5G 網絡全覆蓋,推動農村光纖廣度和深度覆蓋。供熱:加快清潔能源開發,村莊以清潔能源進行分散式供暖。環衛:采用“戶分類村收集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各村沿路設置垃圾收集點 1-2 處。10 九、九、城鄉風貌引導城鄉風貌引導 蘇武鎮位于現代城市風貌區,中心城區打造集聚城市活力的城市會客廳,注重城市生活品質提升,重點關注公共活動中心、公園廣場等景觀節點。農村居民點風貌應反映傳統地域文化特色。十、十、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 鎮域范圍內各級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應以“保護第一、加7、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為引領,一切修繕和新的建設行為均要求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依據文物部門公布的具體范圍劃定。十一、十一、規劃實施保障措施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嚴格落實規劃監督管理辦法:以“三線”管控作為國土空間管控的底線,對全鎮土地使用和各項建設進行監督管理、控制和違法行為查處。健全完善公眾監督機制:鼓勵公眾、村民多層次參與規劃實施監督,廣泛發動社會團體、相關機構和專家學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到國土空間規劃監督管理。建立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做好國土空間規劃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全縣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