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4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1663
2024-04-01
48頁
23.42MB
1、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2022.11前言PREFACE本規劃是對奈曼旗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城鄉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的空間藍圖,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依據。按照國家、內蒙古自治區要求,我旗自2019年組織開展了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規劃緊抓國家新發展階段的新理念新戰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踐行內蒙古自治區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圍繞建設“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的批示精神,順2、應新時代國土空間治理要求,統籌構建全域美麗、全民幸福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新格局。目 錄COMTENTS規劃總則01指導思想規劃背景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與期限02目標策略城市定位城市職能戰略措施區域協同目標愿景03總體格局優化提升國土空間總格局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保護山水沙田的生態空間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04支撐體系加快現代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搭建全民共享公服體系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彰顯特色歷史人文底蘊05優化中心城區構建空間格局建設宜居城市塑造特色風貌推進城市更新06保障機制完善規劃管理機制建立規劃“一張圖”保障近期項目實施規劃總則指導思想規劃背景規劃原則規劃范3、圍與期限11.1指導思想全面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精神,及國家“十四五”對城市發展提出的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指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整治、修復,全面提高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2規劃背景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4、035年)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論斷,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任務,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認真總結農業農村發展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準確研判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鄉村演變發展態勢,切實抓住歷史機遇,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31.3規劃原則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人為本、高質量發展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建設美麗國土,滿足高品質生活。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系統觀,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5、方式。節約集約、高效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建設用地集約水平,促進發展方式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質轉變。傳承文化、特色發展延續歷史文脈,突出地域特點、時代特征,體現城的繁榮、鎮的舒適、村的恬靜。區域協調、融合發展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強城鄉融合,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數據驅動、創新發展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夯實規劃基礎,打造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一張圖”。公眾參與、共享發展加強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開門做規劃,推進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4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4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規劃范圍為奈曼旗全域,共計8135.34平方公6、里。中心城區控制范圍74.87平方公里。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期至2050年。目標策略城市定位城市職能戰略措施區域協同目標愿景5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城市定位基于戰略使命要求和奈曼自身的資源稟賦,響應時代價值要求,系統確定奈曼城市發展目標定位。目標愿景規劃定位國家層面:國內知名沙漠文化旅游城市區域層面:赤通阜區域節點城市地方層面:通遼市域副中心城市五城同建,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6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3戰略措施1.圍繞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全產業鏈,打造區域生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奈曼農牧業資源7、優渥,種植養殖面積廣,農作物、蒙中藥材播種面積高,從業人員基數大,培育“天育奈曼”生態有機品牌,打造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和輸出的重要基地。2.圍繞沙產業全產業鏈,打造科爾沁沙地生態治理產業化示范基地。奈曼具有較好的沙地生態治理產業創新基礎,圍繞沙漠化治理打造玻纖硅砂新材料和風光新能源循環發展的示范區。3.圍繞鎳基合金新材料全產業鏈,打造蒙東北地區最大的鎳基合金、天然堿、納米微晶石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基地。構建現代鋼鐵產業體系打造產業鏈條集群,提升鎳基玻纖、天然堿、納米微晶石新材料產業核心競爭力,發揮資源富集優勢,把新能源作為引領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產業。4.圍繞民族文化旅游全產業鏈,打造蒙冀遼地區沙漠旅8、游目的地和運動休閑養生基地。深度挖掘紅山、契丹、沙漠等文化元素,著力打造沙漠休閑體驗游、濕地生態文化游、歷史探索體驗游、鄉村農業休閑游、蒙醫藥健康養生游五大旅游產品,積極培育休閑觀光、沙漠競賽和體驗、度假、研學等旅游業態。5.圍繞蒙中藥材全產業鏈,打造中國蒙東北地區重要的蒙中藥材集散基地。堅持藥食健同源、醫康養一體,打造集繁育種植、生產研發、加工貿易、健康服務于一體的蒙中藥材全產業鏈。建設成為蒙醫藥文化交流核心區、生態蒙中醫藥產業基地和健康旅游目的地。7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城市職能奈曼職能?2.4區域協同8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積極融入周9、邊城市群,主動與周邊區域聯動發展奈曼旗處于“哈長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環渤海經濟圈”輻射圈內。應發揮其在新材料、新能源、金屬深加工、生物醫藥健康、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優勢,與周邊城市群產業進行聯動發展。哈長城市群未來方向: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醫藥、食品等產品的加工制造(產業鏈中下游)遼中南城市群未來方向:船舶、化工、醫藥等產品的加工制造(產業鏈中下游)環渤海經濟圈未來方向: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裝備、環保設備、新材料等制造業,及金融、文創等服務業(產業鏈上游)宏觀區位圖2.4區域協同9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深度參與赤峰通遼產業分工,強化自身產業優勢奈曼旗位于蒙東“赤-通10、-阜-朝”次區域的重心區位。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在鋼鐵及合金、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方面具備優勢,農畜產品特色突出。奈曼應進一步深度參與區域產業分工,依托工業園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和裝備加工集聚區,加快培育壯大地方經濟發展動力源。赤峰類別 聯動內容產業蒙藥及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生物制造產業集群的中心節點交通以大廣高速(G45)連接,兩地車程2.5小時生態 協同蒙東生態安全屏障建設通遼類別 聯動內容產業蒙藥及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生物制造產業集群的中心節點,搶抓通遼創建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市有利機遇,開發新能源資源交通 大廣高速(G45)連接,兩地車程2小時文化 通遼首屆鄉村文化旅游節于奈曼舉辦朝陽類別 聯動內11、容產業積極引進一批占地面積小、產出效益高、生態效益好的朝陽產業交通兩地交通3.5小時,協同推進“東北陸海新通道”建設文化 奈曼文化輸出:東北文博會阜新類別 聯動內容文旅通遼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與阜新市簽訂游客互換協議交通兩地交通3小時,協同推進“東北陸海新通道”建設安全 社會治安區域聯防共治聯席會議2.4區域協同9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與毗鄰縣市協同發展奈曼旗在工業企業個數、規上企業個數方面均位于周邊區域前列。奈曼應進一步深度與周邊縣在產業、交通、文旅、生態等方面的協作分工,尤其農畜產品加工、蒙中醫藥健康產業,注重物流體系建設,并彰顯奈曼特色差異化發展。翁牛特旗類別聯動內容12、產業農畜產品加工、機械制造、清潔能源、礦業開發文旅“中華第一龍”出土地,中華龍文化產業園區生態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山水園林城市開魯縣類別 聯動內容產業玉米生物醫藥加工,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清潔能源基地物流以鐵路物流港為依托的現代物流產業基地敖漢旗類別 聯動內容產業宜建設雜糧雜豆、設施農業優勢區,小米產業示范園,氟化工產業基地,中蒙藥材現代產業基地交通通用航空網絡體系節點文旅紅山文化旅游,史前文化研學游蒙古族自治縣類別 聯動內容產業新能源、農產品深加工、鑄造、氟化工等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文化“世界瑪瑙之都”物流 遼西及蒙東地區現代物流集散地科爾沁左翼后旗類別 聯動內容產業肉牛,硅砂、蒙中醫等特色產業轉13、型示范基地交通加強與通遼市中心城區的交通連接和對市域南部及吉林長春的輻射帶動作用文旅 通遼市旅游休閑基地庫倫旗類別聯動內容產業綠色新型建材和新材料產業基地,重點發展農畜產品加工,硅砂新型建材,醫藥等產業交通以鐵路物流港為依托的文化中華禪文化傳承地生態防風固沙和生態保護示范區北票市類別 聯動內容產業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物流 打造遼冀蒙區域物流中心重要節點城市文旅 深挖“黑山、白水、鳥化石”資源翁牛特旗敖漢旗北票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庫倫旗開魯縣科爾沁左翼后旗奈曼旗 2050年:實現主導產業梯度迭代升級,呈現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文化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各民族團結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建14、成赤通阜區域多元文化旅游名城,現代化生態宜居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10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5目標愿景 2025年: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模式趨于成熟,經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公共安全體系不斷完善,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提升。2035年:構建以新興產業為引領、特色產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為基礎的新型產業體系,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總體格局優化提升國土空間總格局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保護山水沙田的生態空間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11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 優化國土空間15、總體格局 三核:為旗域三個城鎮核心。兩帶:以奈曼主要交通廊道連接形成的兩個空間廊道。分別為赤通城鎮發展和通海產業發展空間軸帶。規劃構建“三核兩帶、三區雙廊、多點聯網”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三區:為南部山地生態涵養區,中部沙地防護治理區,北部平原農林復合區。雙廊:東西兩條生態走廊。多點:構建以鄉鎮、產業園區、主要景區為發展點。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基本原則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三 線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多規合一,協調落實統籌推進,分類管控嚴格保護 永久基本農田保障區域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場品供給的底線,永久基本農田實行永久特殊保16、護,確保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優先劃定 生態保護紅線保障和維護區域生態安全的生命線和底線,嚴禁任意改變用途,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從事影響生態效益的建設活動。合理劃定 城鎮開發邊界確定城鎮未來空間增長的邊界,處理好生態紅線、永久基本農田關系,引導城鎮開發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生態保護紅線: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永久基本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法確定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實施特殊保護的耕地。城鎮開發邊界: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劃定的,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17、可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完善城鎮功能、提升空間品質的區域邊界,涉及建制鎮以及各類開發區等。3.3保護山水沙田的生態空間構建全域生態安全格局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形成連山通水、南北交融的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凸顯“河為脈、綠為骨、山為體、文為魂”的綠色生態特色,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提升生態系統質量。生態系統保護規劃圖保護多樣的生態資源自然保護地分布推進奈曼旗“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4沙地資源草原資源森林資源河湖資源濕地資源資源種類3.3保護山水沙田18、的生態空間自然保護地分布圖生態空間整治修復策略山林生態保護修復水體生態保護修復沙地綜合治理修復零星農地農戶退出 森林功能修復 水土流失治理 地質災害防治 濕地功能修復 流域綜合治理 水生態環境修復 三北防護林建設 封育禁牧 設置沙障 破碎耕地生態退耕 零星居民點搬遷撤并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53.3保護山水沙田的生態空間3.4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構建“五區多點”農業空間格局五區:對接糧食生產功能區,突出農產品特色多點:帶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6農牧空間規劃圖構建“兩線三區”的畜牧業發展空間布局兩線:沿國道京通線和庫大線兩19、側重點發展黃牛養殖三區:沙區以黃牛為主,兼顧肉羊;山區突出發展肉羊;平原區主要扶持發展生豬和肉驢養殖3.4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鄉村振興體系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7鄉村發展目標“天育奈曼”綠色興農 特色興農 品牌興農村莊分類根據特色規劃發展模式環境治理推進美麗鄉村有序進行設施完善構建城鄉基礎設施網絡技術提升助力鄉村產業提質升級 立足特色農畜產品,引進、培育、扶持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 提高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水平 完善產品產業鏈和供應鏈,拉長產業鏈條,實現產供銷一體化 突出發展生豬和牛羊屠宰加工,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 發展生物制藥類產品,推進玉米產業鏈延20、伸和差異化發展 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園、產業園和輕工食品產業園區 以綠色生態農畜產品名優品牌創建為目標,培育推廣公用品牌 健全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高標準的綠色產品加工輸出基地3.4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構建“兩級五類”村莊體系五類中心村要素集聚功能集成基層村完善職能改造提升兩級1.集聚提升類引導人口和零散村落集聚,完善和提升公 共基礎配套設施,倡導集中統一安置。2.城郊融合類按照城鎮集中統一管理,加大存量低效土 地盤活力度,鼓勵貨幣化安置。3.特色保護類保護村莊完整性,引導原拆原建,發展鄉村特色旅游。4.拆遷撤并類逐步引導生態保護紅線內、地質災害易發 區內的村莊易地搬遷,嚴控新建、擴建。奈21、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85.其他類對于看不準的村莊,可暫不做分類,留出足夠的觀察和論證時間。3.4面向鄉村振興的農業空間耕地保護要求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耕地應當優先用于糧食和棉油、蔬菜等農產品生產。對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實行年度“進出平衡”政策,禁止任何非法占用和使用基本農田的行為并且對改變一般耕地地類實施“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永久基本農田連片提升工程,推進耕地功能屬性恢復、農田基礎設施配套,加大耕地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強化耕地用途管制。有序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立專項整治試點。將耕地和永久22、基本農田分層設置農田網絡,建立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的網格化管理機制。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93.5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構建“一核引領、雙軸帶動、雙心協同、鄉鎮聯動”的城鎮體系,統籌城鄉發展。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 一核:中心城區綜合集聚發展。大鎮為核聯動周邊。雙軸:南北京通路城鎮發展軸和東西奈營巴新產業聯動軸。雙心:北部八仙筒與東明和南部青龍山與新鎮兩個次核心。城鎮體系規劃圖3.5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構建五級多點城鄉發展格局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城區重點鎮一般鄉鎮中心村基層村”形成 1+4+10+69+28423、 的城鄉結構體系1.中心城區:包括主城區(大鎮)和周邊工業組團和物流組團,產城融 合、文明生態城市形象,建設用地重點向東向北發展,以城市生活服務、文化傳承展示、生態宜居宜業、生產物流兼具的綜合服務中心。2.重點鄉鎮:依托八仙筒、東明、青龍山和新鎮的交通優勢,結合工業、物流、商貿等產業基礎打造產城一體的重點鄉鎮,形成以農產品加工為主導兼具特色商貿的城鎮次核心。3.一般鄉鎮:發揮自然與生態,文化與農業優勢,以現代農業、鄉村旅游、商業服務為主的特色鄉鎮。4.中心村:中心村為村民委員會所在地,具有一定的人口規模,經濟實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與城區及集鎮有合理的間距,服務24、半徑適宜的村莊。5.基層村:基層村可以是村民委員會所在地,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的人口規模的自然村,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和簡單公共服務設施,具有較為合理的農業耕作半徑。明仁蘇木治安鎮國有六號農場葦蓮蘇鄉東明鎮八仙筒鎮白音他拉蘇木大沁他拉鎮固日班花蘇木黃花塔拉蘇木新鎮青龍山鎮土城子鄉沙日浩來鎮義隆永鎮國有農場 休閑農莊中心城區 服務核心次中心區 商貿新城次中心區 商業物流次中心區創新發展次中心區優化配置農糧小鎮融合示范林果小鎮農業新鄉蒙藥小鎮技藝傳承草原小鎮牧尚生活旅游小鎮 休旅福地農糧小鎮 基礎支撐林果小鎮農旅雙鏈桃杏小鎮 靜心氧吧河濱小鎮明魅蓮鄉3.5建設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人口與城鎮化目標奈曼旗國土空25、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2人口:到2025年常住人口規模達到45萬人,到2035年規模達到50萬人城鎮化率: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0%,到2035年達到60%城鎮形象名片支撐體系加快現代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提供全民共享公服體系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彰顯特色歷史人文底蘊23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加快現代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空間格局規劃旗域將形成“一核一軸四園四區”的產業發展結構一核:大沁他拉鎮區,即旗域行政、經濟、商貿中心。一軸:以國道京通路為軸的綠色工業發展主軸。四園:大沁他拉工業園(新增天然堿加工園區)、八仙筒工業園、白音塔拉工業園26、青龍山工業園。四區:中心產城融合區、北部生態農業及旅游區、中部特色農牧經濟區、南部山區綜合經濟區。產業布局規劃圖24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產業體系構建4.1加快現代產業轉型升級城鄉經濟分區規劃圖 鞏固提升傳統農牧業、采礦業,培育“天育奈曼”生態有機品牌;積極發展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鎳基復合材料、納米微晶石新型材料、天然堿提煉、以風電為主新能源產業和玻纖硅砂及復合新材料等;拓展新興產業,包含全域旅游業,新型服務業和數字經濟產業。25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2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構筑與奈曼發展進程相適應的高效率、低耗費、一體化、人性化的旗域綜合交通27、體系。航空:推進通用機場升級為運輸機場,提升民航服務水平,完善航空網絡布局。鐵路:預留赤峰至通遼高鐵通道,建議在城區東部設置高鐵站,新建畢式鐵路專用線。公路:向北延伸奈營高速,新建公路 3 條,改建、擴建公路 5 條。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26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2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客運樞紐公共交通道路系統旅游交通靜態交通城市物流完善綜合客運樞紐布局,形成“區域型-城際型-都市型-片區型”四級綜合客運樞紐。建設以公交快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特色公交為補充的高品質、多元化的公共交通體系。規劃“三環六縱多聯”骨干道路網絡,加密內部次支路,建設“高可達、差異化”的城市28、道路系統。構建全域魅力旅游交通體系,加強交通與旅游的融合,挖掘特色旅游資源,打造旅游觀光軸帶。打造步行和自行車友好城市,建立停車需求管控機制,推行智慧化交通管理。形成綜合物流樞紐、城市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三級城市物流樞紐體系,打造客貨分離的集疏運道路系統。27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3搭建全民共享公服體系服務層級:旗、鎮、村完善現有公共服務體系,重點提升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等設施,提高全旗公服水平。旗級公共中心在完善日常公共服務的基礎上,補充有利于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區域性公共服務設施。重點鎮級公共中心提供旗域一體、全民共享、類型齊全的公共服務品質共享便捷文29、化醫療教育養老體育配置日常生活所需的教育、醫療、文體、養老、商業金融等公共服務設施。一般鄉鎮級公共中心配套服務基層村莊,以幼兒園、小學、圖書室、蔬菜副食等基礎型服務設施為主。村莊級公共中心旗級重點鎮級一般鄉鎮級村莊級28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4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構建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網絡供水網絡集約高效排水網絡安全韌性能源體系清潔穩定環衛體系綠色協同城鄉污水集中、分散式處理,完善污水、污泥處理水平,提升再生水應用范圍。修復排污通道,完善管網與泵站改造,落地雨水源頭減排工程,治理積水點、消滅易澇區。城鄉供水更加穩定,建立多源互濟的供水保障格局。優化用水結構,提高水資30、源利用效率,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實施嚴格的水資源保護與管理制度,嚴控用水總量提升用水效率。按照“保安全、促發展”的原則適度超前規劃,完善電力設施建設,加快電網、農網升級改造,保障城鄉發展需求。改善能源結構,提高氣源安全水平,增強儲運能力,提升鄉村用氣普及率。按照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產業化”要求,推行垃圾分類、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加強醫療、危險固廢物源頭控制,并引導培育靜脈產業發展。29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4建設綠色韌性基礎設施理念構建韌性城市災害應對從容設施安全可靠社會井然有序經濟穩定提升總體目標長遠謀劃生態和諧共生防洪排澇“適度超前、防控結合”31、提高城防體系標準和建設質量消防防護“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打造現代化智慧消防體系建設人防工程“平戰結合、軍民融合”構建統一高效、布局合理的 人防工程體系“整治避讓、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生命線工程抗震能力危化品管控“安全防控、實時監控”做好輸氣輸油管道沿線、危化品相對集中區安全監管抗震避災30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5彰顯特色歷史人文底蘊完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讓文化融入城鎮建設、融入城市營銷、融入全域旅游、融入產業發展。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31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5彰顯特色歷史人文底蘊遵從整體保護與重點保護相結合、歷史保護與設施更32、新相結合、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塑造城市形象相結合的原則。保護原則保護方式保護核心資源構建保護體系宣傳保護并存管控重點片區塑造風貌節點控制視線通廊加強設計傳導引導特色建設32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5彰顯特色歷史人文底蘊“一帶三區”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一帶:“百里沙漠運動休閑走廊”三區:北部沙漠草原區、中部鄉土文化區、南部邊塞風光區以沙漠旅游為核心,以濕地、草原、怪柳和清王府為依托,推動沙漠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全域旅游規劃結構圖優化中心城區構建空間格局建設宜居城市塑造特色風貌推進城市更新33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1 構33、建空間格局中心城區形成“軸線拓展、片區共生、綠衣伴身、廳堂聚心”的城市空間結構中心城區空間結構規劃圖按照主導功能相對集中、各類功能混合完善的原則,合理布局生產、生活功能,并形成北延東擴南優西固中更新的發展方向,科學規劃發展時序。34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2建設宜居城市規劃社區體育運動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為100%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設施15分鐘步行可達覆蓋率為100%按服務半徑在村莊和社區設置醫療服務中心,滿足居民使用需求按照中小幼服務半徑,計劃在中心城區滿足15分鐘步行可達要求以人為本共建共享文化體育醫療教育完善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中心城區公共服務體34、系規劃圖35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5.2建設宜居城市基于生態本底,構建藍綠系統構建“三帶三心多廊”的綠色生態網絡空間格局中心城區綠地與公園體系規劃圖三帶沿城市鐵路干線兩側打造綠化廊道,沿老城與新城之間打造生態隔離帶,沿城市東西部打造環城綠帶三心奈曼生態公園、中部農林公園、南部郊野公園多廊城市道路交兩側建設多條綠色生態廊道5.3塑造特色風貌36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結合王府特色,構建古今交融的城區風貌肌理建筑街巷道路今古肌理建筑建筑街巷道路肌理5.4推進城市更新37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按照延續文脈、容納生活、植入功能、循序35、漸進的有機更新理念,劃定城市更新的區域為東至土城子路,西至固日班花路,南至環城南路,北至生態大街。劃定城市更新區域近期推進城市重點區域更新,老城區奈曼王府風貌協調區,重點項目為王府文化遺產核心區。中期推進生態大街以南區域。遠期推進剩余區域。城市更新重點項目和時序安排重點推進老城區改造,規劃采取保留整體街坊肌理,整體改造,局部拆遷更新,在原有綠地廣場基礎上增設公共綠化廊道,改善現狀高密度的居住環境。城市更新政策和制度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棚戶區改造政策,根據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的行動計劃和實施時序,采用原址還遷與異地集中還遷結合的方式安置,位于城市重點功能區與控制區域的村莊,宜采用異地集中還遷的方式。分36、期推進城中村和集中連片平房區改造調研照片保障機制完善規劃管理機制建立規劃“一張圖”保障近期項目實施386.1完善規劃管理機制奈曼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構建“旗-鄉鎮“協同的縱向傳導機制建立有效約束的橫向部門銜接機制完善規劃落地的實施管理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規劃監測評估預警機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地方法規政策體系6.2建立規劃“一張圖”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形成全旗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管理系統,結合奈曼旗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指標體系,建立差異化的監督措施。6.3保障近期項目實施形成清單制定計劃分級分類梳理“十四五”重點項目清單,摸底各部門規劃期間重點建設訴求,合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按照項目類別、實施時間,對重點項目分類分級。根據項目選址范圍或擬選址范圍,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訴求。優先保障民生以及基礎設施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