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版)(4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1680
2024-04-01
44頁
19.91MB
1、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2022年9月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強化要素支撐體系0103優化國土空間格局04規劃總則戰略目標與空間策略02打造美麗宜居城市05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06 生態安全總體格局 生態要素保護利用 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 強化生態環境與修復 確定城區發展方向 規劃設計理念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 構建宜居型10分鐘生活圈 打造綠化共融提升格局 完善道路交通體系 實施城市更新目錄07規劃指引與實施保障 構建規劃管控引導體制 科學制定近期實施計劃 完善政策配套保障體制 指導思想和編制目標 規劃原則 規劃范圍與規劃期限 區域戰略區位2、 本底資源 總體定位 規劃目標 開發保護格局 三區三線劃定 國土規劃分區 城鎮空間布局 產業空間布局 打造暢達高效綜合交通體系 構筑均衡協調公共服務體系 完善安全協調綜合防災體系 協調旅游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01 規劃總則Planning the general 指導思想 規劃原則 規劃范圍與規劃期限 區域戰略區位 本底資源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1.1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3、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主體功能定位,優化空間總體格局,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節約集約、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實現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習近平總書記 2019年3月5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指導思想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1.2 規劃原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問題導向、協調發展統籌兼顧、嚴格管控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因地制宜、4、營造特色智慧規劃、高效治理010204030506探索規劃“留白”機制,協調好保 護與發展、剛性與彈性、存量與增量、近期與遠期關系,為區域 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牢牢守住糧食、生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協 調人水地、產城鄉關系,合理布局生態、農牧、城鎮空間能源等安全底線明確空間發展戰略,優化全域 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格局,突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出發,注重城鄉融合、完善功能,改善環境、提升品質,提高資源利用質量和效率,促進城鄉發展保護自然山水格局,結合各地 資源稟賦,制定國土空間保護和利用策略統籌協調政府 各個部門專項規劃,和不5、同領域的空間利用訴求,充分吸收公眾 和專家的意見,提高規劃治理效率。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本次規劃范圍為分為東烏珠穆沁旗旗域范圍及東烏珠穆沁旗中心城區。旗域范圍:旗域下轄5個鎮、4個蘇木、1個國營林場,烏里雅斯太鎮、道特淖爾鎮、嘎達布其鎮、額吉淖爾鎮、滿都寶力格鎮、薩麥蘇木、呼熱圖淖爾蘇木、嘎海樂蘇木、阿拉坦合力蘇木、寶格達山林場。中心城區范圍:中心城區為烏里雅斯太鎮,下轄巴彥額日和圖社區、翁圖社區、額仁高畢社區、呼布欽社區、薩嘎麥社區、滿都呼社區、蘇恩寶拉格社區等7個社區。規劃期限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6-2035年展望2050年1.3 規劃范圍與期限 規劃范圍東烏珠6、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1.4 區域戰略區位國家向北開放橋頭堡蒙俄便捷出口、京津唐西出最便捷通道連接俄羅斯赤塔和遼寧錦州港聯系歐亞大陸橋新通道東北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腹地錫赤通城市群輻射區東烏珠穆沁旗北與蒙古國接壤,大興安嶺西麓,東鄰興安盟、通遼市,南連錫林浩特市、西烏旗,西接阿巴嘎旗,北與蒙古國交界。位于“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是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也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區域。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存、具有豐富良好的自然資源,本底優勢資源底蘊豐厚主要為四大優勢資源生態資源、礦產資源、畜牧業資源、旅游資源。1.5 本底資源山林草水田沙烏珠穆7、沁沙地滿都胡寶拉格沙地湖母親湖生態東烏多樣性的自然資源稟賦原生態的天然草原風光水草交融生態擁城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02 戰略目標與空間策略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space strategies 總體定位 規劃目標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國家草原生態功能建設與生態經濟示范區2.1 總體定位口岸明珠生態東烏草原客廳祖國北疆生態與安全穩定屏障歐亞大陸新通道樞紐與國家向北開發開放前沿區智能綠色現代化農畜產品基地原生態草原文化旅游特色示范區城市定位草原文化旅游和邊境口岸旅游聚集地口岸貿易合作重要城鎮綠色現代畜產業草原邊貿生態城鎮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8、(公示版)以戰略重點為牽引,以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制定產業發展、生態修復和綜合整治、鄉村振興、民生保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專項行動計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合理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時序。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生態服務功能不斷完善,草原植被、森林覆蓋率逐步提高。水域濕地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形成符合生態文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態文明制度更加完備。地區生產總值逐步增長,開放型經濟水平顯著提高,進出口總額突破 新 高。新舊動能實現接續轉換,地區整體綜合經濟實力、競爭力和影響力明顯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縱深推進,城鎮化質量顯著提高。牧區振興取9、得積極進展,鄉鎮蘇木面貌大為改觀,形成城鄉互動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新牧區建設達到全國領先水平。2.2 規劃目標生態環境更加靚麗經濟發展更加高效城鄉發展更加協調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03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improve Chinas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attern 開發保護格局 三區三線劃定 國土規劃分區 城鎮空間布局 產業空間布局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3.1 開發保護格局生態優先集約發展穆以以烏里雅斯太產業園、嘎達布其國際物流園區兩大園區為產業發展核心打造成為產業鮮明、生態綠色、產城融合、安全環保的自治區級工業園區。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10、劃(公示版)3.2 三區三線劃定生態空間水草共融東烏旗生態紅線占比較高,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祖國北疆的生態屏障。東烏旗永久基本農田零散分布,以點狀布局保證高標準農田發展東烏旗開發邊界相對集中,存量與增量建設用地滿足未來城市需求。農牧空間多點分布城鎮空間集中建設生態空間農牧空間城鎮空間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規劃范圍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目標規劃分區含義面積(k)保護與控制生態保護區自然保護地核心區3147.69自然保護地一般控制區3807.06自然保護地以外生態保護紅線區23561.90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育區4866.27生態修復區3.11生態保留區86.311、6開發與利用城鎮發展區城鎮集中建設區31.31鄉村發展區村莊建設區9.39一般農業區53.56林業發展區7.96牧業發展區2064.97礦產能源發展區礦產能源開采區2911.72合計40550.21 生態保護優先東烏旗已主體功能以生態保護為主,生態保護區旗域占比75.26%,生態控制區旗域占比12.22%。城鎮集約發展東烏旗開發建設主要以城鎮為主,開發利用重點為盤活存量用地,集約節約發展,集中建設區旗域占比0.08%。3.3 主體功能區劃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構建一個中心、四個節點、四個延伸的城鎮空間布局以烏里雅斯太鎮,嘎達布其鎮作為發展核心,做大做強綜合現代服務業。以四個蘇木為延12、伸,壯大畜牧業,強化以工補牧,工牧互促。3.4 城鎮空間布局一個中心以東烏旗四個鎮為節點,培育特色小鎮,發展優勢產業及特色產業。四個延伸四個節點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以烏里雅斯太鎮為核心建設現代化中心城鎮3.5 產業空間布局一核兩園三軸四區多點以烏里雅斯太產業園、嘎達布其國際物流園區兩大園區依托國道331、334、306及跨境鐵路等交通三大產業發展軸。西部肉羊產業區、中東部肉牛產業區、東部優質天然牧草產業區、烏拉蓋濕地、寶格達烏拉國家森林公園形成的生態旅游發展區。以各蘇木、鎮(場)、規模以上礦山企業、規模養殖場和畜產品加工企業等為重點,多點聚集和集約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東烏珠穆沁旗國13、土空間規劃(公示版)04 強化要素支撐體系strengthen the support system for factors of production 打造暢達高效綜合交通體系 構筑均衡協調公共服務體系 完善安全協調綜合防災體系 協調旅游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4.1 打造暢達高效綜合交通體系改善現有路況,修建村級道路,保障各蘇木鄉鎮及嘎查交通出行,構建全域交通網絡體系。1.區域交通聯動發展2.航空戰略持續推進東烏珠穆沁旗機場已納入自治區十四五發展規劃中,項目位于城區北側10公里處,交通便捷,目前機場相關工作持續推進中。3.物流通道高效暢達完善嘎鎮貨運通道,新建國14、道625至二連浩特物流通道、省道221、省道206及礦區道路,保障未來物流通道暢達便捷。4.城區路網結構優化規劃城區外環路、國道331改線,同時優化調整城區內部路網結構,減小城區內部出行、過境及對外交通的相互影響,保障路網的合理性與可實施性。發展戰略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以中心城區、蘇木、鎮為中心,以城鎮型公共服務供給為主體,構建城鄉一體化的5、10、15分鐘生活圈體系,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服務設施,打造健康宜居,活力宜游的城鎮。通過兼顧“效率”和“公平”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均衡協調公共服務體系。4.2 構筑均衡協調公共服務體系健康宜居活力宜游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15、)4.3 完善安全協調綜合防災體系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全力打造“綠色烏珠穆沁和銀色烏珠穆沁”品牌,構建以草原生態風光旅游、民俗文化游和口岸異國風情游為主體的旅游體系,把旅游業發展成東烏旗新的經濟增長點、對外開放的先導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龍頭,其旅游格局為一核、一軸、兩環、多點。一核:烏里雅斯太鎮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集聚核和作為旗域旅游綜合服務中心。兩環:打造東西部兩條旅游環線一軸:以G306、中蒙跨境公路連接口岸打造國際旅游發展軸。多點:依托環線串聯整個旗域內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節點。4.4 協調旅游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旅游格局 草原生態風光游旅游主題 民俗文化游 口岸異國風情游東烏珠穆沁16、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05 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barrier in the North 生態安全總體格局 三線一單管控布局 生態要素保護利用 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 強化生態環境與修復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5.1 生態安全總體格局以南部烏珠沙地邊緣、東北部滿都胡寶拉格沙地為主。主要水系為烏拉蓋河流水系,主要為那仁河、色也勒欽河等烏拉蓋濕地、賀斯格烏拉農場、烏蘭河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地,寶格達山林場為國家森林公園,規劃保護區地實施生態管控、嚴禁開展建設活動。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帶 南北兩側防風固沙生態保護帶東側水源涵養生17、態保護帶。堅持“生態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基本原則,科學治理,綜合施策,以兩大沙地綜合治理、四大濕地水系保護治理、四個重點區域綠化為重點,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其生態空間格局為“兩沙、兩水、四區、四帶。”兩沙兩水四區四帶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實施“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是新時代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重要舉措。為加強對“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實施和落地應用的指導,筑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底線,強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精準治理,推動構建生態安全新18、格局。基本原則系統管控,分類指導堅守底線,嚴格管理共享共用,提升效能更新調整,持續優化2023年“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基本完善更新調整、跟蹤評估、成果數據共享服務等機制基本確立數據共享與應用系統服務功能基本完善在規劃編制、產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環境準入等領域的機制基本建立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格局基本形成2025年“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技術體系、政策管理體系較為完善數據共享與應用系統服務效能顯著提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應用機制更加有效、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5.2 三線一單管控布局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環境管控單元編碼管控單元類別環境管控單元名稱ZH15252510019、01優先保護單元東烏珠穆沁旗寶格達烏拉國家森林公園ZH15252510002優先保護單元東烏珠穆沁旗賀斯格淖爾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ZH15252510003優先保護單元東烏珠穆沁旗烏拉蓋濕地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ZH15252510004優先保護單元東烏珠穆沁旗烏里雅斯太鎮南地下水型水源地ZH15252510005優先保護單元烏拉蓋管理區巴音胡碩鎮飲用水源地ZH15252510006優先保護單元東烏珠穆沁旗生態保護紅線生物多樣性維護ZH15252510007優先保護單元東烏珠穆沁旗生態保護紅線水源涵養ZH15252510008優先保護單元東烏珠穆沁旗一般生態空間防風固沙ZH15252520001重點20、管控單元內蒙古錫林郭勒白音華經濟開發區珠恩噶達布其物流園ZH15252520002重點管控單元東烏珠穆沁旗城鎮開發邊界ZH15252520003重點管控單元哈日高必礦區ZH15252520004重點管控單元賀格斯烏拉礦區ZH15252520005重點管控單元霍林河礦區ZH15252520006重點管控單元農乃廟礦區ZH15252520007重點管控單元烏尼特礦區ZH15252520008重點管控單元東烏珠穆沁旗采礦用地重點管控單元東烏珠穆沁旗采礦用地(重點項目)ZH15252520009重點管控單元東烏珠穆沁旗環境質量重點管控區ZH15252520011重點管控單元東烏珠穆沁旗農業用地ZH1521、252530001一般管控單元東烏珠穆沁旗一般管控單元5.2 三線一單管控布局依據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合理劃定東烏旗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針對不同區域實施分區管控,明確三類環境管控單元,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全域劃定基本草原主要為放牧場及飼草地組成。基于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等印發關于實行征占用草原林地分區用途管控的通知確定基本草原管控措施:5.3 生態要素保護利用生態紅線內基本草原草原生態系統的核心區,屬于禁止開發區,實行嚴格管控。一般草原區可按照自治區確定的區域發展和產業發展實施建設項目占用一般草原。除國家、自治區能源資源22、戰略礦產開發項目外,不得新建其他類礦產資源開發項目。生態空間基本草原規劃范圍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5.4 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寶格達山林場為國家森林公園,區域內嚴禁破環生態、砍伐植被,捕獵動物等行為烏拉蓋濕地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地,規劃保護區地實施生態管控、嚴禁開展建設活動。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紅線內耕地規劃范圍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自然保護地核心區規劃范圍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4號)允許生態保護紅線內零星的原住民在不擴大現有耕地規模前提下,保留生活必需的少量種植。本次規劃保留現狀耕地,保持現有規模23、,耕地內嚴禁開展非農建設活動。5.5 強化生態環境與修復強化紅線內耕地整治保留存量堅守底線紅線內耕地紅線內耕地生態保護紅線紅線內耕地規劃范圍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1.構建礦業發展格局,推動礦產綠色發展5.5 強化生態環境與修復2.明確重點開采區域,合理安排開發時序3.整體布局優化和技術轉型升級4.加強礦產資源和礦業權管理礦山修復合理劃分禁止開采區和礦產整治區,明確開發利用規模、準入條件及相應的管理措施,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格局。堅持以國家、自治區緊缺礦產為勘查重點方向,鼓勵商業性勘查活動的投入,結合市場需求,有序投放。加快礦產企業生產模式轉變,推動礦產資源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依24、托旗域礦產資源,形成優勢品牌。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監督管理體系,嚴格實行勘查開發準入制度。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生態紅線內現狀建設用地主要為區域基礎設施用地,紅線內存在少量城鎮用地及村莊用地,規劃對其進行管控。紅線內建設用地管控5.5 強化生態環境與修復保留原住居民基本生產生活活動,修繕生產生活設施,保留生活必需的種植、放牧、捕撈、養殖,服務于原住居民基本生產生活需要的電力、供水、供氣、供暖、通信、道路、碼頭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殯葬等特殊設施的建設、維護和改造等。管控措施生態保護紅線紅線內建設用地規劃范圍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06 打造美麗宜居城市To buil25、d beautiful and livable cities 規劃設計理念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 構建宜居型10分鐘生活圈 打造綠化共融提升格局 完善道路交通體系 提升基礎設施配套 實施城市更新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優化城市特色功能,”文、旅、商、城“聯動發展提升城市內涵。綠海融城,網絡化綠化系統,城市邊緣形成天然的”綠環“,提升城市生態宜居品質。補充城市基礎/公服設施短板,提高城市韌性。在城市外圍,利用現狀生態本底空間,增加點狀面狀綠地,布置帶狀綠地,規劃城市綠化網絡,達到城綠一體,城綠共生的效果。6.1 規劃設計理念控制外延豐富內涵突出特色生態宜居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26、版)兩軸、三核、多點,一帶、七區,綠環繞城兩軸:沿烏珠穆沁路、烏拉蓋大街形成的兩條城市發展軸線。三核:北側以庫倫廟、敖包山及周邊區域形成的旅游服務核心以及政務服務核心、產業服務核心。多點:城市居住片區形成的多個服務節點。一帶:沿城市南側新區所形成的展示城市新時代風貌的展示帶。七區:功能優化后形成的城市旅游服務片區、綜合產業片區、行政辦公片區、生態休閑片區以及三個居住片區。公園城市:城市周邊以公園作為邊界線,形成被綠地包裹的公園之城。6.2 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社區15分鐘生活圈示意圖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城市綠地圈示意圖提高東烏珠穆沁旗社區務水平,增大養老設施建設,27、教育設施覆蓋率,社區醫療設施覆蓋率,保證滿足城鄉居民生命周期工作與生活。完善設施,增加宜居水平,打造均衡共享的高品質服務體系。規劃后東烏珠穆沁旗公園綠地基本覆蓋全部城區,步行5分鐘內均可達道公共綠地,提高生活品質,保證五步見綠,宜行樂行。6.3 構建宜居型生活圈宜居宜享宜游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綠環繞城,城在綠中,草原綠洲綠化共融提升打造城在綠中,城綠一體,城綠共生,處處見綠、生機勃勃的草原生態城市規劃措施:規劃引導均衡布局,通過帶狀/點狀/面狀綠化將外圍綠色自然環境引入城中,城區增加點狀面狀綠地,布置帶狀綠地(條件不成熟的可借助道路綠化)綠化結構:形成“綠環繞城、三核多節點,三軸28、多廊道”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結構。6.4 打造綠化共融提升格局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建設“兩環+七橫+八縱”的主干道網絡七橫:額吉淖爾街、道勞德街、烏拉蓋街、寶格達烏拉街、阿拉坦合力街、南環路(寶拉格路)、外環路。八縱:巴顏烏拉路、欽達門路、巴彥霍布爾路、烏珠穆沁大路、罕烏拉路、巴彥敖包路、都蘭路、巴達拉呼路。兩環:在烏里雅斯太鎮外圍建設外環路作為快速通道,(南環路、北環路、巴達拉呼路);(國道G306、G331)。完善設施,增加宜居水平6.5 完善道路交通體系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6.6 城市更新實施更新方向:北改南優 整體開發對區域內建筑風貌、生活環境較差且位于城市29、北入口及中心的棚戶區以及拆除后的空閑地進行整體開發建設。局部拆除對城市街區內較為零散,新舊建筑混合且影響城市建設的棚戶區進行局部拆除,引導城市地塊整體發展。設施配套對城區現狀道路較通暢、建筑布局相對規整的棚戶區進行相關基礎服務設施配套,通過增加公共空間、服務設施,滿足地塊整體的功能提升。低效更新城市外圍棚戶區整體開發為生態公園,增加城市活力。保障民生區域管控分片實施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07 規劃指引與實施保障Planning guidance and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 構建規劃管控引導體制 科學制定近期實施計劃 完善政策配套保障體制 國土空間規劃一30、張圖建設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規劃管控完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兼顧剛性和彈性要求,充分發揮五種管制引導手段的綜合優勢。落實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建立“自治區盟市旗縣鄉鎮”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強化自治區級規劃逐級向下傳導,統籌各專項規劃空間安排,明確對專項規劃指導約束要求。規劃傳導7.1 構建規劃管控引導體制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7.2 科學制定近期實施計劃近期建設以戰略重點為牽引,以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加強對國土空間規劃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和實施推動,制定產業發展、生態修復和綜合整治、鄉村振興、民生保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專項行動計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合理31、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時序。工業污染整治、牧區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配套及改善醫療、住房、教育、文化等措施建設項目河道整治、風沙治理、草原防火、生物病害、水土保持生態保護工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農牧業優質高效發展、傳統產業升級、強化提升服務業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工程道路交通體系建設、鄉鎮、嘎查基礎設施完善基礎設施工程保障改善民生工程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7.3 完善政策配套保障體系規劃實施在保障生態資源的基礎上,統籌謀劃、合理確定城鄉建設用地邊界,通過低效用地開發、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按照“管住總量、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的原則,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保障區域科學發展,以政府為主導,相關部門協助管理規劃實施,保障空間規劃在未來有序執行。加強組織領導01健全考核評價機制02加強規劃監測評估03建立共同責任機制,形成生態保護合力04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歷史廢棄工礦復墾工作05統一規劃、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06實施管理及保障措施保障實施東烏珠穆沁旗國土空間規劃(公示版)注:本次公眾版成果所有數據、表格、圖片及文字內容均以最終批復為準。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