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新城動遷安置基地住宅小區電梯井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3357
2024-04-07
23頁
342KB
1、電梯井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大型居住社區南橋新城動遷安置基地J3 標段工程,位于南橋新城東部區域,東至大寨河、西至金錢路、南至規劃紅星一路、北至紅星港以南。 二、搭建依據:本工程采用槽鋼懸挑腳手架搭設,其設計參照現行規范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J842001規范執行。三、所用材料:本工程電梯腳手架所用材料有鋼管、扣件、竹笆,鋼管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鋼管規格長:4m、3。6m、2。4m、2.1m、1。9m、1.8m、1.2m幾種,材質符合碳素鋼結構GB700-79號中Q235A鋼的規定,無銹、無彎曲、無2、壓扁、無裂紋的材料,扣件為鑄鐵扣件,扣件質量符合國家建設部專業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JG2285規定;竹笆采用有一定厚度,規格11.8m,材質不腐朽,無蟲蛀制品。四、搭建方式:1.井道腳手架高度超過24M,故采用16槽鋼隔段,槽鋼懸挑高度不超過18米,即每六層一隔斷.井道內腳手架拉接采用鋼管頂撐,保證可靠有效,每層設置。2.加固排架必須從上到下對準設置,保證荷載均勻傳遞到基礎底板。3.腳手架步高1.8m,每二層或不超過10m鋪設竹笆片隔離,電梯井在樓層面處設置防護欄桿.4.電梯井內的隔離、防護欄桿不得擅自拆除,影響施工。若要拆除,必須經現場安全技術負責人同意后,做好防范措施后再拆除.施工完畢后必須3、馬上復原。五、搭建順序:放線立桿橫桿小橫桿竹笆片樓層井道口防護欄桿圍護。搭建完工后,檢查驗收合格,掛合格牌。六、腳手架拆除:1、在腳手架拆除前應檢查腳手架是否完整,是否被拆除過,如發現有被拆除部位,應先恢復。腳手架、層門地面上是否有雜物和障礙物,應先清除后拆除。2、拆除必須從上到下,從次到主,拆除時嚴禁上下施工。3、做到文明施工,拆除過程中嚴禁向下拋擲鋼管、扣件等。4、在未拆除前必須采取防護措施,要做到輕搬輕放,必須做到隨拆隨運及時處理,樓面上對方1t/。5、材料向下運輸時,要注意周圍成品的保護,使用扶墻梯時,必須聽從專業操作人緣的指揮,嚴禁超載,防止意外事故發生。6、材料運至地面,要堆放整齊4、,按品種、規格堆放,便于保管和出場清點。七、安全生產:1、腳手架操作人員必須持有特殊工種上崗證上崗,做好崗前教育,在安全員(班組長)的指導下做好各項安全工作。2、腳手架拆除時,有專業人員進行監控,并拉好安全警戒線。3、正確使用防護用品。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接受現場安全員對施工現場全過程的檢查、督促。5、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確保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6、電梯井口堆放的材料及搭建完工后的零星扣件、鋼管等必須有專人清除,防止落入井道內傷人.7、井道內搭建腳手架嚴禁上下垂直操作。8、搭設過程中,在不影響施工的前提下,不要拆除井道圍護,如需拆除,搭一5、層,恢復一層,不得出現有層門未圍護。如發現未圍護按章追究當事人責任。9、井道底不得積水,現場必須具備腳手架搭設條件方可施工。10、腳手架搭設必須按本方案施工,并嚴格遵守上海市腳手架規范要求。11、搭設腳手架應注意穩定性,并及時與主體結構連接。附圖:懸挑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 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計算參數: 雙排腳手架,立桿采用單立管。 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內排架距離結構0.3米,立桿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按照壁厚3.0計算,實際按照3.5采用) 連墻件采用2步2跨,豎向間距3。66、0米,水平間距3.00米. 施工活荷載為3。0kN/m2,同時考慮1層施工。 腳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載為0。15kN/m2,按照鋪設9層計算。 欄桿采用竹笆片,荷載為0。15kN/m,安全網荷載取0。0050kN/m2。 腳手板下大橫桿在小橫桿上面,且主結點間增加兩根大橫桿。 基本風壓0。55kN/m2,高度變化系數1.2500,體型系數1.1340。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6b號槽鋼U口水平,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3。10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1。20米。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支桿與建筑物拉結,最外面支點距離建筑物2。90m,支桿采用16號槽鋼. 一、大橫桿的計算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7、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050/3=0。052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3=1。050kN/m 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38+1.20。052=0。109kN/m 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41.050=1.470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跨8、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矩為 M1=(0。080.109+0。101.470)1.5002=0.350kN.m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矩為 M2=(0。100.109+0。1171.470)1。5002=0.412kN。m 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0.412106/4491。0=91。632N/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標準值q1=0。038+0。052=0.091kN/m 活荷載標準值q2=1.050kN/m 三跨連續梁9、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0.091+0。9901.050)1500.04/(1002.06105107780.0)=2.511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500=0.058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0501.500/3=0。079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1.500/3=1.575kN 荷10、載的計算值 P=1。20.058+1。20.079+1。41。575=2.369kN 小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1。20。038)1.0502/8+2.3691。050/3=0。835kN.m =0。835106/4491。0=186。009N/mm2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小橫11、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5.00。0381050。004/(3842。060105107780。000)=0。03mm 集中荷載標準值P=0。058+0.079+1.575=1。711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2=1711。3501050.0(31050.02-41050.02/9)/(722.06105107780。0)=3。167mm 最大撓度和 V=V1+V2=3。194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05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12、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050=0.040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0501。500/2=0.118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1。500/2=2。362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0+1.20.118+1.42.362=3.498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13、載力可取12。0kN; 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070 NG1 = 0.10718.000=1.926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15 NG2 = 0.15091。500(1。050+1。800)/2=2。886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1.5009/2=1.013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14、2);0。005 NG4 = 0.0051。50018.000=0。135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5.959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00011。5001.050/2=2.362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0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附錄表D。4的規定采用:W0 = 0.550 U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附錄表7。2。1的15、規定采用:Uz = 1.250 Us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 1.134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 0。70.5501.2501。134 = 0.546kN/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5.959+0.851。42.362=9。962kN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5.959+1。42。362=10.458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16、51。4Wklah2/10 其中 Wk -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 經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851.40.5461.5001。8001。800/10=0.316kN。m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0。458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0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001.80017、=3.118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 由長細比,為3118/16=196;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190;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10458/(0。19424)=130。149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9.962kN;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18、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0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001.800=3.118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 由長細比,為3118/16=196;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190; MW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0。316kN.m;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9962/(0.19424)+316000/4491=19、194。254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六、連墻件的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o 其中 Nlw -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應按照下式計算: Nlw = 1.4 wk Aw wk 風荷載標準值,wk = 0。546kN/m2; Aw 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Aw = 3。603.00 = 10.800m2; No 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No = 5.000 經計算得到 Nlw = 8.252kN,20、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 Nl = 13.252kN 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f = Af 其中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180.00/1.60的結果查表得到=0。50; A = 4.24cm2;f = 205。00N/mm2。 經過計算得到 Nf = 43。720kN Nf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拉結樓板預埋鋼管示意圖 七、懸挑梁的受力計算 懸挑腳手架的水平鋼梁按照帶懸臂的連續梁計算. 懸臂部分腳手架荷載N的作用,里端B為與樓板的錨固點,A為墻支點。 本工程中,腳手架排距為1050mm,內側腳手架距離墻體1800mm,支拉斜桿的支點距離墻體 = 2900mm, 水平21、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 = 934.50cm4,截面抵抗矩W = 116.80cm3,截面積A = 25。15cm2。 受腳手架集中荷載 P=10.46kN 水平鋼梁自重荷載 q=1.225.150。00017.8510=0。24kN/m 懸挑腳手架示意圖 懸挑腳手架計算簡圖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剪力圖(kN)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彎矩圖(kN。m)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變形圖(mm) 各支座對支撐梁的支撐反力由左至右分別為 R1=15。832kN,R2=9。173kN,R3=3.070kN 最大彎矩 Mmax=6。234kN。m 抗彎計算強度 f=M/1.05W+N/A=6。234122、06/(1。05116800。0)+11.1981000/2515。0=55.285N/mm2 水平支撐梁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15.0N/mm2,滿足要求! 八、懸挑梁的整體穩定性計算 水平鋼梁采用16b號槽鋼U口水平,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10.065.0235/(2900.0160。0235。0)=0。80 由于b大于0。6,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錄B其值b=1.070.282/b=0。717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6。23106/(0.717116800.00)=74.46N/mm2; 水平鋼23、梁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九、支桿的受力計算 水平鋼梁的軸力RAH和支桿的軸力RDi按照下面計算 其中RDicosi為支桿的頂力對水平桿產生的軸拉力. 各支點的支撐力 RCi=RDisini 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支桿力分別為 RD1=19。392kN 十、支桿的強度計算 斜壓支桿的強度計算: 斜壓支桿的軸力RD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RD=19.392kN 下面壓桿以12。6號槽鋼計算,斜壓桿的容許壓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 N 受壓斜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19.39kN; - 軸心受壓斜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l/i查表得到= 0.07; i - 計算受壓斜桿的截面回轉半24、徑,i = 1.57cm; l - 受最大壓力斜桿計算長度,l = 5.02m; A - 受壓斜桿凈截面面積,A =15。69cm2; - 受壓斜桿受壓強度計算值,經計算得到結果是 172.76 N/mm2; f 受壓斜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15N/mm2; 受壓斜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斜撐桿的焊縫計算: 斜撐桿采用焊接方式與墻體預埋件連接,對接焊縫強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為斜撐桿的軸向力,N=19.392kN; lwt為焊接面積,取1569。00mm2; ft或fc為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取185.0N/mm2; 經過計算得到焊縫抗拉強度 = 19391。93/156925、.00 = 12。36N/mm2。 對接焊縫的抗拉或抗壓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十一、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 1。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R=9.173kN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每個拉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9.8f = 50N/mm2; 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最小直徑 D=91734/(3.1416502)1/2=11mm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 2。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螺栓粘結力錨26、固強度計算如下: 錨固深度計算公式 其中 N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 = 9.17kN; d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16mm; fb 樓板螺栓與混凝土的容許粘接強度,計算中取1。5N/mm2; h 樓板螺栓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錨固深度,經過計算得到 h 要大于9172。74/(3。1416161。5)=121。7mm. 3。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如下: 混凝土局部承壓的螺栓拉力要滿足公式 其中 N -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 = 9。17kN; d -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16mm; b - 樓板內的螺栓錨板邊長,b=5d=80mm27、; fcc 混凝土的局部擠壓強度設計值,計算中取0。95fc=13。59N/mm2; 經過計算得到公式右邊等于84.2kN 樓板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滿足要求!懸挑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無支撐) 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18.6米,立桿采用單立管. 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立桿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 連墻件采用2步2跨,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3.00米. 施工均布荷載為3。0kN/m2,同時施工1層,腳手板共鋪設4層。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28、16號槽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1。50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1.50米. 懸挑水平鋼梁采用懸臂式結構,沒有鋼絲繩或支桿與建筑物拉結。 一、大橫桿的計算: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050/3=0.052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3=1.050kN/m 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38+1。20.052=0.109kN/m 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29、41。050=1.470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矩為 M1=(0。080.109+0。101。470)1。5002=0.350kN.m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矩為 M2=-(0.100.109+0。1171.470)1.5002=0.412kN。m 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0。412106/5080.0=81.008N/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30、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標準值q1=0。038+0.052=0.091kN/m 活荷載標準值q2=1.050kN/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0.091+0.9901.050)1500.04/(1002.06105121900.0)=2。220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 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31、值 P1=0。0381。500=0。058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0501.500/3=0.079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1。500/3=1。575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8+1.20.079+1。41.575=2。369kN 小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1。20.038)1。0502/8+2。3691。050/3=0.835kN.m =0.835106/5080.0=164。442N/mm2 小橫32、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5。00。0381050.004/(3842。060105121900。000)=0。02mm 集中荷載標準值P=0.058+0.079+1。575=1。711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2=1711.3501050.0(31050。02-41050.02/9)/(722.06105121900。0)=2.800mm 最大撓度和 V=V1+V233、=2。824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05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050=0.040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0501.500/2=0.118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0501.500/2=2。362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0+1.20。118+1。42。36234、=3。498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 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248 NG1 = 0。12518。600=2。321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15 NG2 = 0。15041。500(1.050+0。350)/2=35、0.630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1.5004/2=0.450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0018.600=0。139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3。541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00011.5001。050/2=2.362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36、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W0 = 0。550 U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Uz = 1。670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 1.200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 0.70.5501.6701.200 = 0.772kN/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風荷載基本風壓標準值(kN/m2); la37、 -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7。56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19;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3。12m;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0;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38、m2);經計算得到 = 83。18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7.06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19;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3.12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 = 1.50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39、(抵抗矩),W=5。08cm3; MW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 = 0.446kN.m;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 165。56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六、連墻件的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o 其中 Nlw -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應按照下式計算: Nlw = 1。4 wk Aw wk 風荷載基本風壓標準值,wk = 0.772kN/m2; Aw - 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40、,Aw = 3。603.00 = 10.800m2; No 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No = 5.000 經計算得到 Nlw = 11。666kN,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 Nl = 16。666kN 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f = Af 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35。00/1.58的結果查表得到=0.94; A = 4.89cm2;f = 205.00N/mm2. 經過計算得到 Nf = 94.353kN Nf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采用扣件與墻體連接。 經過計算得到 Nl = 16.666kN大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不滿足要41、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 七、懸挑梁的受力計算: 懸挑腳手架按照帶懸臂的單跨梁計算 懸出端C受腳手架荷載N的作用,里端B為與樓板的錨固點,A為墻支點。 懸臂單跨梁計算簡圖 支座反力計算公式 支座彎矩計算公式 C點最大撓度計算公式 其中 k = m/l,kl = ml/l,k2 = m2/l。 本工程算例中,m = 1500mm,l = 1500mm,ml = 350mm,m2 = 1400mm; 水平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 = 866。20cm4,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108.30cm3。 受腳手架作用集中強度計算荷載 N=1.23。54+1.42。36=7.56kN 水平鋼梁自重強度計42、算荷載 q=1。221.950.00017。8510=0.21kN/m k=1。50/1.50=1。00 kl=0。35/1。50=0.23 k2=1.40/1.50=0。93 代入公式,經過計算得到 支座反力 RA=24。239kN 支座反力 RB=8.816kN 最大彎矩 MA=13.456kN.m 抗彎計算強度 f=13。456106/(1。05108300。0)=118.334N/mm2 水平支撐梁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受腳手架作用集中計算荷載 N=3.54+2.36=5.90kN 水平鋼梁自重計算荷載 q=21。950.00017。8510=0.17kN43、/m 最大撓度 Vmax=6。640mm 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錄A結構變形規定,受彎構件的跨度對懸臂梁為懸伸長度的兩倍,即3000.0mm 水平支撐梁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0/400,滿足要求! 八、懸挑梁的整體穩定性計算: 水平鋼梁采用16號槽鋼鋼,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10。063.0235/(2800。0160.0235。0)=0。80 由于b大于0。6,按照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錄B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為0.710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13。46106/(0。744、10108300.00)=175。08N/mm2; 水平鋼梁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九、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 1。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R=8。816kN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每個拉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9.8f = 50N/mm2; 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最小直徑 D=88164/(3.1416502)1/2=11mm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 2.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45、,螺栓粘結力錨固強度計算如下: 錨固深度計算公式 其中 N -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 = 8。82kN; d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16mm; fb 樓板螺栓與混凝土的容許粘接強度,計算中取1。5N/mm2; h 樓板螺栓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錨固深度,經過計算得到 h 要大于8815。84/(3.1416161.5)=116。9mm。 3。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如下: 混凝土局部承壓的螺栓拉力要滿足公式 其中 N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 = 8.82kN; d -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16mm; b - 樓板內的螺栓錨板邊長,b=5d=80mm; fcc - 混凝土的局部擠壓強度設計值,計算中取0.95fc=13.59N/mm2; 經過計算得到公式右邊等于84.2kN 樓板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