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縣楊樹林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3462
2024-04-07
12頁
3.89MB
1、農安縣楊樹林鄉農安縣楊樹林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公示稿農安縣楊樹林鄉人民政府01概述02發展定位03發展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4發展格局生態空間總體格局05發展格局農業空間總體格局06發展格局城鎮發展總體格局07發展格局城鎮村體系08產業發展09交通體系10公共服務設施11規劃與實施 目錄為貫徹長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推進區域協同、農業安全與生態保護發展的戰略格局,落實農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各項要求,謀劃新時期楊樹林鄉發展藍圖,編制農安縣楊樹林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01 概述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區域優勢,產業和商貿2、優勢,推進鎮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發展強勁、特色鮮明、魅力幸福城鎮。將楊樹林鄉定位為:建設以科技農業為主的小城鎮建設農安縣北部農業示范鄉建設綠色農業、生態養殖為發展方向多種經營體主體并行的農業服務型城鎮目標02 發展定位楊樹林鄉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結果,對各類空間用地關系進行綜合協調,統籌安排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各類要素,合理布局生態、生產、生活三類空間,積極構建適應楊樹林鄉的城鄉發展需求的三生空間結構,規劃形成“一心、一帶、兩區”的總體發展格局一心:集鎮為綜合服務核心,產業承載能力,促進產城融合一帶:城鄉綜合發展帶兩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特色規模農業發展區03 3、發展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 楊樹林鄉落實農安縣“一帶三廊、三區多核”的生態保護格局,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維系地區生態安全,構筑生態安全保護格局、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規劃形成“一帶、兩區”的生態格局。一帶:防風固沙林帶兩區:濕地恢復與鹽堿化治理區、防風固沙生態保護區04 發展格局生態空間總體格局 楊樹林鄉落實農安縣“三區、多基地”的農業發展格局,著力打造特色規模農業,重點發展特色優勢種植業,規劃形成“一心、一軸、兩區”的農業格局。一心:農業綜合發展中心一軸:農業綜合發展軸兩區:特色規模農業發展區、生態農業規模發展區。05 發展格局農業空間總體格局 楊樹林鄉落實農安縣“一核、三區、四中心”的城鎮空間4、格局,支持重點鎮產業化、特色化發展。規劃形成“一核一帶”的城鎮空間格局。一核:為鄉政府駐地綜合發展服務核心,完善提升集鎮功能,持續增強人口及產業承載能力,促進產城融合。一帶:綜合城鄉發展服務帶06 發展格局城鎮發展總體格局 楊樹林鄉加快傳統優勢產業的改造升級和規模化生產,發揮集群優勢,延伸產業鏈,堅持傳統產業存量提升與新興產業增量崛起并舉,構建“1+1+2”現代產業體系一個核心、一個特色、兩個支撐07 產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核心產業現代農業傳統種植生態養殖產業苗林產業特色產業西瓜農業西瓜產業支撐產業現代服務業數字 經濟現代服務業數字 經濟休閑旅游 康養度假 加強楊樹林鄉與周邊鄉鎮的交通聯系,建5、立與楊樹林鄉社會經濟發展、空間布局協調,運輸組織合理、設施網絡完善、樞紐銜接順暢、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適應與保障華家鎮協同融入區域,形成交通結構合理,公共交通高效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網絡系統。完善外交通職能,結合鐵西物流倉儲區充分發揮車站的貨運功能高速公路適當拓寬路面,提高路面質量和交通通行能力其他公路適當拓寬路面,與周邊鄉鎮鏈接提高公路網的通達深度和廣度,實現村村通油路的目標08 交通體系健全鄉集鎮、村莊均等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根據吉林省國土空間編制方法,吉林省村規劃編制技術導則,結合鄉村振興要求,落實“鄉村生活圈”理念,按照鎮級-組團級-村莊級三級結構,完善鎮域公共服務設施,6、做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鎮級生活圈10公里服務半徑為全域居民服務的中學、醫療設施、文化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社會管理設施等。組團級生活圈5公里服務半徑滿足一定范圍內居民生活所需的幼兒園、小學、托兒所、體育設施等。村莊級生活圈2公里服務半徑滿足居民基本需求的村委會、小學、幼兒園、文化站、老年活動中心、村級體育活動站(室)、健身場地、村醫療衛生機構、村養老設施、小賣部等。使用頻率遞增09 公共服務設施加強規劃傳導長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農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楊樹林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耕地保護、土地整治、產業發展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單元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鄉村單元村莊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落實市、縣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等工程及時序安排,明確近期規劃實施和用地減量任務,制定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對鄉鎮級及以上的重點建設項目及國土空間資源配置作出統籌安排,科學引導建設項目土地儲備和空間落實。近期行動計劃10 規劃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