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培訓課件(5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3881
2024-04-08
56頁
13.25MB
1、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2024-4-1,2,主要內容,再生技術路面評價路面結構設計施工溫度場分析再生混合料設計結束語,2024-4-1,3,再生技術,冷再生技術熱再生技術現場工廠,2024-4-1,4,路面評價 面層,分層加權法,2024-4-1,5,貫穿和非貫穿裂縫貫穿裂縫將損壞基層非貫穿只需要更新或再生面層,5,路面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6,路面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7,反射裂縫唧漿,脫空,路面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8,變形的原因,路面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9,變形產生在哪一層,路面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10,變形產生在哪一層,路面2、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11,變形產生在哪一層,路面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12,老化程度決定了就瀝青材料的可用性,路面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13,均勻性決定了舊料使用的可行性、方便性和具體細節,路面評價 面層甄別,2024-4-1,14,路基土質類型含水量密實度墊層材料類型級配含水量,路面評價 基礎狀況,鉆芯或開挖從含水量判斷道路的排水狀況、路面結構的滲水狀況決定今后新路面結構的濕度土質、密實度和濕度決定了路基的模量確定墊層的適用性和模量,2024-4-1,15,彎沉測定基層狀況的判別是十分關鍵的步驟決定基層的模量判斷基層的完好性,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3、-4-1,16,杠桿式彎沉儀FWD,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17,厚瀝青層,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18,基本原理,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19,過程復雜,結果誤差大,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0,彎沉盆上的惰性點,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1,RI,DI,E,采用迭代法即可求出反演解,DI,實測彎沉盆,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2,基層完好性判別,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3,E4000MPa基層基本完好,裂縫間距5米以上可觀察表面裂縫間距,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4,E=2504、04000MPa輕度塊裂裂塊尺寸100*100500*500cm,30,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5,E=8002500MPa重度塊裂裂塊尺寸50*50100*100cm,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6,E=450800MPa輕度龜裂裂塊尺寸20*2050*50cm,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7,E450MPa重度龜裂裂塊尺寸20*20cm,路面評價 基層評價,2024-4-1,28,面層的使用基層的利用結構厚度設計結構組合設計舊路面材料的使用調整和最終結果的確定,再生結構設計,2024-4-1,29,面層可用性以及如何使用面層可直接使用表面層問題中面層5、問題三層都有問題,再生結構設計 面層使用,2024-4-1,30,基本完好,15米,0.51米,基層可直接使用上面可直接作瀝青面層,再生結構設計 基層使用,2024-4-1,31,再生結構設計 基層使用,2024-4-1,32,再生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2024-4-1,33,分析期,再生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2024-4-1,34,再生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2024-4-1,35,如果直接加鋪h=H-舊瀝青層等效厚度舊瀝青層等效厚度=*PCI*h0(+1)=0.000034=2.3564=-0.4207h0=舊瀝青層厚度,再生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2024-4-1,36,熱拌瀝青層:對重交通、高溫地6、區,厚度應大于10cm,瀝青再生層,厚度h=8cm,原路面基層,h=(H-瀝青面層厚度)/F,再生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2024-4-1,37,標高的限制可能被迫改變結構設計有時需要增加基層的厚度有時需要壓低標高,此時可能需要用熱拌料代替再生料有時需要銑刨基層以降低標高排水的考慮內部排水排水系統,再生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2024-4-1,38,HMA的攤鋪導致溫度場的變化,冷 再 生,底 基 層,H M A,溫度下傳,施工中路面溫度場及壓實,2024-4-1,39,施工中路面溫度場及壓實,2024-4-1,40,施工中路面溫度場及壓實,不同于HMA的過程冷壓實過程熱壓實過程,2024-4-1,47、1,冷再生瀝青混合料的壓實過程,施工中路面溫度場及壓實,2024-4-1,42,基本性質:冷拌冷鋪的熱再生混合料,是否充分利用這個性質是區別在生于在利用的關鍵,也保證耐久性和經濟性的關鍵,施工中路面溫度場及壓實,2024-4-1,43,HMA攤鋪前后冷再生層芯樣的空隙率,施工中路面溫度場及壓實,2024-4-1,44,冷再生混合料設計,目前各國的再生材料設計通過土工擊實方法確定最佳含水量OWC。保持OWC不變,以預估的瀝青用量為中值,按照一定間隔變化形成5個乳化瀝青用量。將拌合均勻的混合料裝入試模內,在馬歇爾擊實儀上雙面各擊實50次。將試樣連同試模一同放入60鼓風烘箱中養生40小時以上,之后從8、烘箱中取出,立即放置到馬歇爾擊實儀上雙面各擊實25次。測試試件的毛體積密度、15的劈裂強度、浸水24小時的濕劈裂強度(或者40的馬歇爾穩定度及浸水馬歇爾穩定度),結合工程經驗綜合確定最佳乳化瀝青用量OEC。,2024-4-1,45,冷再生混合料設計,2024-4-1,46,設計結果分析:OEC=4.0-5.0%多數采用4.0%,冷再生混合料設計,2024-4-1,47,考慮熱壓實過程的試件成型是混合料設計關鍵冷壓實過程的模擬(第一次擊實):國際通用方法熱壓實過程的模擬(第二次擊實)與施工季節有關,不同季節的最佳劑量不同,不同RAP的最佳劑量不同60 擊實40次70 擊實40次考慮熱壓實過程使乳9、化瀝青含量減小,冷再生混合料設計,2024-4-1,48,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施工車轍檢驗出現的車轍是冷再生瀝青混合料在高溫條件下嵌擠力和內摩阻力不足,因剪切流動而發生的破壞。,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2024-4-1,49,冷再生混合料設計,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溫度確定(60),T55=61.0,T60=61.1,2024-4-1,50,冷再生混合料設計,再生混合料的設計還需要深入研究,進行優化施工壓實過程應該進行研究和優化,這使HMA的壓實與常規不同這是確保耐久性和經濟性的關鍵對于大量的使用而言,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024-4-1,51,HMA的設計,HMA的厚度需要仔細設計上中(下)面層的混10、合料的設計與交通量的大小有關在滿足常規指標的基礎上,應該確保其抗剪切強度,以避免車轍和開裂,剪應力車轍和開裂控制,彎拉應變,疲勞開裂控制,壓應變,按性能設計結構按力學設計材料,2024-4-1,53,材料的疲勞,HMA的設計,2024-4-1,54,結束語,路面再生是一種路面維修的重要方式,不僅可以恢復路面性能,而且可以節約資源舊路面的評價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已診斷個結構層的使用方式,是比較困難的環節再生結構需要科學的設計,是確保效果和節約成本的關鍵因素冷再生混合料可以起到一種冷拌熱再生的效果,科學的設計和粗放的使用市區分“再生、再用”的關鍵,也是確保耐久性和節約成本的關鍵因素,2024-4-1,55,結束語,路面最好在夏天施工,以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熱壓密效果和路面的耐久性;底層HMA混合料的壓實過程需要進一步研究目前的時間處于初級階段,這是一項復雜的技術,不要寄望于簡單的處理就能獲得好的效果。各技術環節都有大幅優化的余地,在大量使用的情況下,進行深入研究的經濟效益將是十分顯著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