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坪山隧道口路基路面專項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4045
2024-04-08
23頁
1.36MB
1、艾坪山隧道口路基路面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江津粉房灣長江大橋及引道工程南起于江津長江大橋北橋頭,新建津西立交與長江大橋銜接,然后穿越艾坪山隧道,在江洲設城市立交橋與江洲大道、鼎山大道銜接,在粉房灣跨越濱江路、長江、成渝鐵路、西鋁鐵路專線,經九龍坡區的黃謙村,穿越打雷嘴隧道,至小灣連接西彭工業園的南開大道,并設置小灣立交與繞城高速公路銜接,路線全長6.066km。全線設置一座長江大橋,二座隧道,三個立交。我單位承建內容為:江州城市立交橋及主橋南北引橋、粉房灣長江大橋主橋、打雷嘴隧道。艾坪山隧道口連接我部江洲立交主線、Y匝道和Z匝道的路基。其中立交主線路基范圍為K1+455K1+687.5,全長2、232.5m,設計時速為80公里/小時;Y匝道路基范圍為YK0+062.62YK0+331.464,全長268.844m;Z匝道路基范圍為ZK0+000ZK0+243.685,全長243.685m。Z匝道與主線的出口設計中,減速車道采用直接式,由于受鼎山大道和艾坪山隧道位置和附近城市建筑物影響,空間局促,因此減速車道長度73.36米,漸變段長度62.06米,流出角1/12;同樣原因,在Y匝道與主線的加速車道設計中,采用平行式,加速車道長度50.524米,漸變段長度68.086米。 填方邊坡高度8m時,邊坡坡率為1:1.5;填方邊坡高度8m時,在8m邊坡處設2m寬向外傾斜3%的平臺,8m以下變坡3、為1:1.75;填方邊坡高度20m時,20m以下變坡為1:2且在20m變坡處設2m平臺。填方路段不設護坡道,排水溝內側坡率同填方邊坡率一致。全線挖方路段均設置隱蔽式邊溝,邊溝外側設2m碎落臺,挖方變坡每8-10m一級,平臺寬2m,向外傾斜3%,一級平臺填土綠化,二級或二級以上平臺設平臺截水溝,挖方變坡率n根據地質情況而定,高邊坡按工點作特殊設計。邊溝形式:矩形邊溝+蓋板,視各段具體匯水情況選用。填方路段原地面坡度陡于1:5時必須反方向挖臺階,其水平投影長度不小于2m。二、編制依據重慶市江津區粉房灣長江大橋及引道工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文件(南引橋)南引橋、立交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4、(JTJ033-9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重慶粉房灣長江大橋及引道工程質量檢驗內控標準三、總體的施工部署1、艾坪山隧道口路基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本工程計劃從2011年4月5日施工,到2011年8月5日竣工,總計120工作日。2、艾坪山隧道口路基施工主要工程量、施工擬投入的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勞動力計劃及輔助結構材料計劃表艾坪山隧道口路基施工主要設計工程量表 填方(m)挖方(m)擋土墻(m)備注主線路基844740853187由于我部路基施工范圍內堆積了大量加州國際工地的棄土,導致現場實際土方量與設計量存在較大誤差。Y匝道468364720Z匝道65、4818700合計1377849195187根據本工程的施工進度計劃,分階段安排施工機械、設備進場,機械設備進場計劃以滿足現場正常施工為出發點,并做到略有富余,以方便現場管理人員適時的調整進度計劃。具體機械進場計劃詳見“擬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擬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國別 產地制造年份額定功率(KW)用于施工部位1汽車起重機QY251臺江蘇2002路基施工2空壓機1.5m32臺天津2005路基施工3自卸汽車東風10臺吉林200215t路基施工4推土機山推1402臺河南2001140kw路基施工5振動壓路機YZTY292臺江蘇200325t路基施工6手扶式6、小型振動壓路機1t2臺河南2003路基施工施工人員勞動力計劃表本工程由項目經理、目副經理和總工程師組成項目領導班子,其他包括質量、安全、電氣工程師和橋梁各專業工程師以及機械、財務、資料管理等方面的人員,大部分人員有在一起工作兩年以上的經歷,工作上能夠互相取長補短,配合默契。具體勞動力進場計劃詳見“施工人員勞動力計劃表”。 施工人員勞動力計劃表 工 種按工程施工階段投入勞動力情況2011年2011年二季度三季度一、工長22二、路基施工人員1、機械操作手15152、路基施工15153、擋墻施工10104、排水工程施工55三、項目部管理人員1、施工員222、質檢員113、試驗員224、測量員33合 7、計55553、總體施工方案路堤填筑:采用挖掘機或推土機清除地表土,壓路機壓實基底;砌筑擋土墻,自卸車運輸,裝載機散料,推土機攤鋪,平地機找平,壓路機分層壓實,人工修整邊坡。路塹開挖:采用挖掘機自上而分層開挖,基底遇到巖石的,采用破碎錘破碎泥巖,挖掘機或裝載機裝碴,自卸車運輸,推土機清理場地,平地機找平,壓路機碾壓,人工配合挖掘機修整邊坡。4、艾坪山隧道口路基施工總體布置 艾坪山隧道口路基工程共設3個施工段,南引橋主線路基為一個施工段;Y匝道路基為一個施工段;Z匝道為一個施工段,根據整個引橋總體的施工部署以及艾坪山隧道出口進洞的施工部署,我部計劃先施工主線路基,Y、Z匝道路基在保證主線路基施工進8、度的前提下,同時開始施工。路基開挖填筑全部采用機械化施工,水溝蓋板采用預制,只有漿砌工程中的砂漿在現場砂漿拌合機拌合,施工用電量較小,故路基施工用電借用南引橋下部結構施工隊用電。路基施工用水較少,主要以取用沿線的地下水、地表溝水、塘水為主,根據現場情況選用。施工便道選取現有的紅線范圍內的便道,也是艾坪山隧道出口施工的進場便道,位于我部主線路基西側,在便道進入鼎山大道處設置洗車池,保證土方運輸車輛的清潔,不污染城市環境。由于主線路基在艾坪山隧道出口方向處最低,如果降雨導致地面積水的話,勢必會導致積水流向隧道出口,所以計劃在我部主線路基施工前在Y匝道路基右側邊坡線以外修筑一條排水溝,并將路塹開挖部9、分的截水溝與之連接,匯入南引橋3#墩附近的池塘中,構成隧道口路基路面施工的臨時排水系統,保證我部施工場地的可操作性以及艾坪山隧道出口的順利施工。具體的施工部署平面圖如下:艾坪山隧道口路基路面施工平面圖臨時排水溝斷面圖四、主要施工方案1、路堤填筑路堤填筑按“四區段,八流程”施工,把施工區劃分為“填筑區、平整區、壓實區、檢測區”并據現場壓實試驗得出的松鋪厚度和碾壓遍數等參數指導施工。路基填方邊坡坡度是根據路基填料種類、邊坡高度和基地工程地質條件,并經過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勘察后確定。本路段路基填料主要為粉土、部分粘性土、風化砂巖產生的砂質土,路基填方地段多為粉土、粉砂土,局部為山間薄層淤積粉土,且粉10、土為低液限,防水對路基整體穩定性影響大。其中Y、Z匝道路基的最大填方高度在8m左右,故路堤邊坡防護采用漿砌片石格柵和三維網植草防護。主線路基采用衡重式路肩擋土墻防護。1.1、施工流程1.2、施工準備路堤填筑前作好技術、物資、人員等方面的施工準備工作。技術準備包括施工圖審核、施工調查、編制方案、施工復測、技術交底、填料試驗等,物資準備包括配置機具設備、填料準備與檢測等,人員準備是指配備、培訓必要的技術、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員,征地拆遷包括落實施工用地、拆除地面建筑物(構筑物)、改移地表(下)管線等。1.3、基底處理路堤在施工前應清除地表植物根莖、耕植土,或集水洼地地段應開溝、排水、曬干,設置橫向排11、水碎石盲溝,并做好施工期間的排水工作,在路堤填筑前還應實施地基填前夯實;另外,地面橫坡陡于1:5的填方路基,原地面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3米,并設置向內3%斜坡。1.4、測量放線開工之前,用全站儀進行導線點,水準點的復測及加密,并復測中線,測量和繪制橫斷面圖。在監理工程師核準測量成果后,按圖紙要求現場設置用地界樁和坡腳、邊溝、護坡道、取土坑、棄土堆等的具體位置樁,標明其輪廓,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批準,由監理工程師現場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1.5、試驗段施工在K1+455K1+687.5段內取長度為100m的路段作試驗段填筑,以檢驗施工工藝和機械設備的性能,測定填料最佳含水量和松鋪系數,比選12、碾壓設備的組合方式,確定填料壓實條件下的每層合理的松鋪厚度、最少碾壓遍數、施工含水率和勞動力需求數量等。在路堤填筑前,填方材料每5000m或在土質變化時進行一次一系列試驗以獲得如下數據:土的液限和塑限、顆粒大小分析、有機質含量、含水量與密實度、承載比試驗、CBR值和擊實試驗,并將結果報送監理工程師審批。1.6、填方邊坡防護主線填方路基施工邊坡防護采用砌筑擋土墻防護。Y、Z匝道路堤填方高度在8m以下,故在路堤邊坡平均高度4 H 8m的路段,一般采用菱形骨架三維網植草護坡防護形式。漿砌片石方格網植草適用于邊坡高度48.08.08.0流值0.1mm154015401540空隙率3.54.53.54.13、53.54.5礦料間隙率VMA14.514.513瀝青飽和率VFA708570857085殘留穩定度80808060,0.7Mpa動穩定度次/mm24002400800凍融劈裂強度比7575753.2.2試驗段施工瀝青混合料采用商品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全面開工前選一塊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的路段進行攤鋪試驗,掌握攤鋪速度、松鋪厚度、攤鋪機組合方式、碾壓機械組合及碾壓方式和遍數等方法和數據,寫出試驗段總結,包括施工作業注意事項,將這些試驗結果報工程師審批后,并作為正式施工時的一個依據,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3.2.3瀝青混合料的運輸瀝青混合料運輸采用自卸汽車,車廂緊密無破損漏洞、清潔光滑金屬底板,車14、廂底板和側板噴涂一薄層油水混合液(柴油和水的比例為1:3),這些涂料不能污染瀝青混合料。在運料車上加蓋保溫蓬布,并設專人檢查車后擋板密封情況。運料車數量較混合料拌和能力、攤鋪速度的要求略有富余,以防止交通堵塞或個別車出現故障影響拌和料的施工。為確保攤鋪作業的連續性,每天按日產量計算后調配車輛,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在等候卸料,開始攤鋪時等候卸的運料車不少于5輛。3.2.4瀝青混凝土攤鋪在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的基層上,先鋪筑路緣石,基礎及臺背填土回填夯實并驗收合格后鋪筑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凝土攤鋪前,先對下承層進行整修、清掃。沿攤鋪幅兩側邊緣進行測量放樣,用地錨倒鏈固定鋼索,設置自動找平高程15、基準線,并設專人控制,下面層采用雙面掛線。混合料的正常攤鋪溫度應大于150度,由質檢員測溫后,將檢驗合格的瀝青混合料倒入攤鋪機料斗,并啟動攤鋪機,按23m/分鐘速度進行攤鋪,當攤鋪510m后,用細線橫向檢查攤鋪拱度,橫坡調整無誤時,可繼續攤鋪。在攤鋪過程中要保證攤鋪機連續均勻行走,中間盡量減少停機待料現象,攤鋪機料斗內任何時候都應保持1/2以上的混合料。在攤鋪過程中,攤鋪的混合料應得到有效的振動和壓實,不能有離析、撕扯、孔眼較大和橫向壟埂等現象,攤鋪機后設專人跟機,對局部攤鋪缺陷進行人工修整。3.2.5碾壓:碾壓機械的組合及碾壓遍數、碾壓溫度等根據試驗段總結確定。碾壓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16、的壓實,嚴格執行“高溫、緊跟、勻速、慢壓、高頻、低幅、先邊、后中”16字方針。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或未冷卻的路段上轉向、制動或停留,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潤滑脂、汽油或其他雜質在壓路機操作或停放期間落在路面上。4、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本區段地面填方路段排水溝尺寸采用6080厘米,排水量較大的填方路段或用于疏通路基排水系統集水的排水溝可以采用100100厘米尺寸;內坡為1:1.5,外坡采用1:0.51坡率。挖方路段邊溝尺寸為6090厘米,當設置路面橫向排水管路段或排水倒坡路段時采用加深型邊溝。在路塹破口以外地面橫坡較陡且有大量匯水地帶或挖方平臺處均應設置截水溝,應防止路基被沖刷。截水溝17、集水應引至路基排水系統或路基以外低矮處,截水溝出口如接陡坡,還應設置跌水設施。路基排水采用人工開挖、施工時蓋板采用預制。嚴格按照設計坡比放樣、開挖和砌筑,防止超欠挖,對超挖部分一定要夯填密實,防止雨水沖刷坍塌。砌筑施工,要求砌體砂漿飽滿,砂漿必須采用機械拌合,采用擠漿法施工,勾縫平順,堅實美觀。平曲線處的側溝溝底縱坡,應與曲線前后的溝底順接,不允許曲線內側溝底有積水。路塹路堤交接處,側溝應徐緩引向路堤兩側的自然溝或排水溝,勿使路堤腳附近積水,也不得沖刷路堤坡腳。其它溝、渠的開挖,都要排水暢通。漿砌圬工的石料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采用色澤均勻,結構密實,不易風化,無裂紋的硬質石料。普通片石的中部18、厚度應不小于15厘米。鑲面用片石,選用表面較平整及尺寸較大者,且邊緣厚度不得小于15厘米。水泥砂漿用料及強度符合設計要求,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嚴格按照計量施工,拌合均勻,確保良好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漿砌片石采用擠漿法施工,砂漿飽滿,上下層片石砌縫應互相錯開,距離不小于8厘米,杜絕通縫、瞎縫等質量通病。施工時掛線作業,大面平順,砌筑施工嚴格遵守有關施工規范和技術標準。5、關鍵工序的施工方案5.1高填方路基的基地壓實高填方路堤的基底應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3.4節的規定進行場地清理,并應按照設計要求的基底承壓強度進行壓實,設計無要求時,基底的壓實度宜不小于90%。當地基松軟僅依靠對原土壓實不能滿足19、設計要求的承壓強度時,應進行地基改善加固處理,以達到設計要求。高填方路堤應嚴格分層填筑分層壓實。當場地狹窄時,壓實工作宜采用小型的手扶式振動壓路機或振動夯進行。當場地較寬廣時宜采用自行式自重是12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碾壓。5.2臺背填方密實度的保證措施臺背回填:臺背填土分層填筑,與路基相接處每層應將已填筑好的路基挖2米寬的臺階,以保證回填材料與路基良好銜接。其松鋪厚度宜小于20cm,壓實度達95%以上。在橋涵附近、填土狹窄地帶采用較輕機械振動夯板夯實,每層填土厚度不超過15cm。填土長度嚴格按設計長度控制。五、雨季施工措施1、雨季施工的準備工作1.1成立由工程施工主要負責人參加的雨季施工領導小組20、,負責雨季施工的組織領導工作。1.2工程進入雨季,需要與當地氣象部門加強聯系,并設專人收聽天氣預報,做詳細記錄,天氣情況上墻,遇天氣情況異常,馬上采取防護措施。1.3雨季施工應綜合規劃,合理布設現場排水系統,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引排地面水,避免排水不暢影響路基施工,危害路基安全。1.4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提前備足工程材料、生活物資及防汛設備。1.5修建好施工便道,保證晴雨通暢。1.6應做好疏浚排水工作,盡量減少因路基施工對附近鼎山大道造成不良影響。2、雨季施工方法2.1雨季填筑路堤的施工方法2.1.1雨季填筑路堤,應做好排水工作。在填筑前,應在填方坡腳以外挖掘排水溝,將流水引至附近的小池塘,保21、持場地不積水。如果地面松軟,應采取換填等措施進行處理。2.1.2雨季填筑填料,宜選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卵石、砂礫、石方碎渣和砂類土作為填料,利用挖方做填方時,如土質過濕,應將其風干后再用。含水量過大無法晾干的粘性土,因雨季經常降水,達到最佳含水量有困難,不得用作雨季施工填料。2.1.3雨季土質路堤施工,主要是抓好晴好天氣,講究操作方法,采取在雨后較短時間內填筑一層,應隨挖、隨填分層填筑壓實。每一層的表面應做成2%4%的排水橫坡,當天填筑的土層應當天完成壓實。2.1.4雨季路堤填筑需借土時,取土坑距離填方坡腳不宜小于5m。2.2雨季開挖路塹的施工方法2.2.1挖方邊坡不宜一次挖到設計坡面,應沿邊坡22、預留30cm厚,待雨季過后再修整到設計坡面。2.2.2雨季開挖路塹挖至路床頂面標高以上3050cm,應停止開挖,并在兩側挖排水溝,待雨季過后再施工。2.2.3雨季開挖巖石路塹,邊坡應按設計坡度自上而下層層刷破,并應隨時核對其坡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2.3瀝青混凝土面層雨季施工2.3.1在路面兩側,若有擋水緣石,必須將其排水口清理干凈,以利降雨后雨水及時排走;若路面兩側沒有擋水緣石,要人工設置集中排水口。2.3.2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應聽好天氣預報,選擇好天氣進行作業,當降雨的概率較高時,不宜施工。2.3.3每一輛瀝青混凝土車均應備有苫布,料車出拌合站之前予以覆蓋,進行保溫防雨。2.3.4當23、發現天氣明顯有變時,應壓縮作業面,縮短碾壓長度,一旦降雨馬上停止攤鋪作業,并組織壓路機盡快將已攤鋪路段碾壓成型。2.3.5遭到雨淋而未及時碾壓成型的路段,應果斷鏟除,以防留有后患。2.3.6雨后的路面工作面,應馬上組織人員進行清理,將局部積水清除干凈,采取措施,方可恢復施工。當路面工作面局部積水、潮濕時不得進行下一層的鋪筑。六、質量管理措施1、質量目標:工程質量達到交通部優質工程標準,質量評定為優良,爭創“魯班獎”。 2、質量管理體系圖3、建立質量管理網,明確崗責: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網絡,嚴格按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程序要求進行項目質量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做到人盡其責。質量管理系24、統各項職責為:項目經理:負責工程全過程的質量責任。項目總工:負責編制工程質量計劃并全面監控。項目副經理:具體組織實施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全面治理管理。技術主管:負責工程關鍵技術和新技術的施工。質量主管:負責工程施工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施工主管:負責組織工程施工,處理常規技術問題。試驗主管:負責原材料和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試驗檢測。材料主管:負責進場各種原材料的質量,材料的合理存放。4、質量管理內容:4.1用水準儀測量清表后的地面標高,根據清表后的地面標高用全站儀放樣出路基的左、右邊樁及中樁,每側寬度比設計寬度多放出50cm,并用白灰灑出路基的左、右邊線及中線。每填筑一層測放中樁、邊樁及標高。4.225、開工前,對路基原地面素土及取土坑中素土標準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等進行試驗,為后續施工做好準備。每層碾壓完畢后,項目部對壓實度進行檢測,確保填料和填筑質量。4.3項目內部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施工前進行三級技術交底,三級技術交底都要做到明確施工要點注意事項和安全事宜,并對交底內容進行詳細的記錄。嚴格執行內部三檢制度,即先讓現場施工員進行自檢,再由現場質檢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之后上報監理工程師,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 4.4在內業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質量內控標準來執行,嚴肅認真記錄施工中的每項檢測內容,并按照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要求做好工程竣工內業整理工作,實事求是地評出工程中從各個檢測項目、分26、項工程、分部工程到單位工程的具體得分。配合建設單位與接管單位搞好竣工驗收和接管工作。七、安全保證措施為加強現場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在施工前對全體參與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生產教育,全面進行安全施工交底,在施工過程中認真按照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執行,杜絕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以保證安全施工的順利進行。1、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在操作規程中嚴格遵守,聽從指揮。2、經常組織安全檢查工作,以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設專職人員負責安全工作,發現問題隨時糾正處理。3、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分組負責,分片負責,事事有人負責,時時有人負責,把安全工作貫徹到各個生產環節,并與民工隊伍簽定安全27、合同或協議,明確責任。4、深挖路塹的施工安全措施本合同段的挖方主要是石方的開挖,施工中主要采用機械破碎開挖。本合同段最大開挖深度為11.65米,按照施工技術規范規定不屬于深挖路塹。并且在施工中根據邊坡的情況進行邊施工邊防護,確保邊坡穩定和施工安全。 主要預防措施:(1)路塹開挖應先做好塹頂截水溝和施工現場臨時排水設施,保證排水順暢;(2)嚴格按設計坡度開挖,挖一級防護一級;(3)挖掘機、推土機作業時應遵守操作規程,尤其注意陡坡、高坎邊緣作業的安全距離;(4)施工人員應戴安全帽及其他必要的防護用品;(5)開挖作業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雙重作業;(6)松動的土、石塊應及時清除,嚴禁在危石下方作業、休息和存放機具;(7)施工中發現有山體滑動、崩坍跡象時應暫停施工,撤出人員和機具,待處理完畢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