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凈化廠污水重力管項目工程地下管線測量技術報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5251
2024-04-10
6頁
157.01KB
1、 目 錄一.工程概況- 2 -二、作業依據- 2 -三、地下管線測量及物探- 2 -3.1測量及物探范圍- 2 -3.2測量及物探標準- 2 -3.3測量及物探要求及內容- 3 -3.4地下管線的探測方法- 3 -3.5 管線儀定位- 3 -3.6地下管線點的測量- 4 -3.7地下管線圖編繪- 4 -四、生產組織及儀器設備投入- 4 -4.1生產組織- 4 -4.2儀器設備投入計劃- 4 -五、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保證體系- 5 -六、檢查驗收- 6 -七、提交資料- 6 - xx水質凈化廠(一期)污水重力管項目地下管線測量技術報告一.工程概況 受xx投資(xx)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對xx2、水質凈化廠(一期)污水重力管項目進行物探勘察工作。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查明:鉆孔位置是否存在地下管線。物探勘察外業工作始于2020年01月11日至2020年1月12日結束。從野外作業到室內資料處理,歷時2天。 項目區位于xx市xx區泉水路,公路區域。工作區域位于xx市xx區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東北部群山綿亙,黑麋峰為其最高峰,海拔590.5米,山脈向西南延伸,止于湘江東岸,區域內崗地面積較大,崗頂多為平展伸延,地表緩和起伏。共計完成工作量如下:測區1,該區域存在3處鉆孔,通過管線探測排查了區域內的管線,對于不利的位置進行了遷移。測區2,該區域存在5處鉆孔,通過管線探測排查了區域內的管線,對于不利3、的位置進行了遷移。測區3,該區域存在3處鉆孔,通過管線探測排查了區域內的管線,對于不利的位置進行了遷移。二、作業依據 (1) 行業標準城市測量規范(CJJ/T82011);(2) 行業標準公路勘測規范(JTGC10-2007);(3) 行業標準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CH/T2009-2010);(4) 行業標準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2003)(5) 執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工程建設施工企業管理規范(CK-SK/QEOHSG/E/I版)。(6)設計院設計要求三、地下管線測量及物探3.1測量及物探范圍本工程地下管線的測量范圍為軍干所內所有地下管線、包括給4、水、污水、雨水、電力、電信、燃氣等所有類型的地下管線。3.2測量及物探標準地下管線探查取舍標準管線類別取舍標準備注排水(含污、雨水)全測蓋板溝需調查,明溝、渠不調查給水全測燃氣全測電力全測電信全測工業管道全測照明線(路燈)全測3.3測量及物探要求及內容地下管線探測查明地下管線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規格、性質、材質等,并編繪地下管線圖。地下管線探測包括管線探查和管線測量兩部分工作內容。管線探查是現場查明各種地下管線的敷設狀況及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并在地面設置管線點標志;管線測量是對已查明的地下管線點及其附屬物進行測量。本工程地下管線探測的工作流程按收集資料、探查、測量、內業整理、檢查驗收進5、行。3.4地下管線的探測方法地下管線探測的管線點包括線路特征點和附屬設施(附屬物)中心點,可分為明顯管線點和隱蔽管線點二類。明顯管線點進行了實地調查和量測有關參數。隱蔽管線點主要采用管線儀等進行掃描物探,對地下管線探測的所有管線點均在地面設置明顯標志并進行測量。3.5 管線儀定位 管線儀使用英國雷迪公司生產的RD8100管線定位儀,RD8100是專業管線探測、管線管理與維護、市政規劃建設、動土施工等涉及地下管線的單位探測給水、排水、燃氣、熱力、工業等各種管道以及電力、電信等各類電纜的理想設備,RD8000采用電磁法探測地下管線,主要通過發射機對金屬管線施加信號,在金屬管線中生成管線電流并在管線6、周圍產生二級磁場;通過接收機在地下地面測定管線的二次磁場,從而準確地確定管線的位置、埋深、走向、路徑和信號電流強度。圖5 RD8100管線定位儀 本次使用管線儀配合地質雷達掃描來最終確定各地下管線的埋設信息,充分利用地質雷達的整體掃描結果,判斷管線分布信息,然后利用管線儀對各類管線進行驗證和精確定位。3.6地下管線點的測量地下管線點的測量本次使用GPS RTK直接測量各管線點坐標及高程。3.7地下管線圖編繪外業工作完成后,在檢查合格的基礎上,采用經鑒定合格的地下管線成圖軟件在計算機上編繪成圖。對實測的管線進行編輯和連接處理,與地形圖套合形成地下管線圖,管線圖分幅同地形圖。四、生產組織及儀器設備7、投入4.1生產組織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為確保按期優質完成任務,本院按相關控制程序,對本項目進行了逐級、逐項評審,為本項目的人力資源、質量管理、后勤保障、設備配置,進行了前期部署。 4.2儀器設備投入計劃本工程投入的設備見下表:本次投入主要設備設備名稱技術指標或型號數量美國產Trimble5800GPS接收機RTK:0.02m靜態5mm+1ppmD5臺套托普康EX-600G型全站儀5,2mm+2ppmD3臺套Leica TC402全站儀2,2mm+2ppmD1臺套 電子水準儀0.3mm/km2臺套RD81002臺套惠普彩色繪圖儀HP designjet 500 mono1臺套臺式8、電腦楊天系列8臺套汽車面包車2臺投入本工程的儀器設備應進行合法有效的鑒定與校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五、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保證體系本工程按照我院質量保證體系文件進行工程質量管理;采用專業總工程師總負責制,實行專業總工程師、工程質量管理小組、項目部、作業小組 逐級管理;重點抓好了工程的事前指導、中間檢查、成果驗收等三個環節管理;并在開工前進行了技術交底會,要求參與本工程全體生產及管理人員嚴格履行崗位職責,保質保量保安全完成任務;專業總工程師及質量管理人員深入生產現場對生產過程實行跟蹤管理和現場檢查監督,對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和潛在問題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加強工序質量管理,做到了未檢查的工序不進9、入下道工序、檢查不合格的工序不進入下道工序,確保工序產品質量;采用作業小組、項目部、院三級檢查和項目部、院二級驗收及專業總工程師一級審定、總工程師簽發辦法對本工程成果、成圖進行全面檢查驗收。本工程過程控制嚴格執行我院質量體系程序文件測繪過程控制程序及測繪生產過程控制細則。在控制過程中嚴格堅持每道工序完成后立即進行檢查,凡上一工序質量不合格者不得進入下一工序。本工程按我院環境體系文件中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更新程序中的要求應預先對周圍環境因素進行識別,以確定測量工作過程中可能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主要環境的因素影響的清單如下表:活動名稱環境因素影響范圍采取措施作業區一次性飯盒及礦泉水10、瓶廢棄、油漆的亂倒亂畫社會影響環境因素運行控制程序。按我院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程序中要求對本工程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辨識,確定危險源,并制定相應的措施,確保整個工程中不發生任何安全事故,重要的危險源清單如下表:活動名稱危險源導致結果風險程度采取措施作業區道路上作業、井下作業車輛傷害、中毒不可接收操作規程6.1.3,6.5.3六、檢查驗收地下管線作業過程中嚴格按規范執行。測量成果數據正確、可靠,經過檢查驗收后確認本工程成果滿足規范要求,可供使用。由于測區能收集的地形管線資料非常少以及現有物探設備和技術的限制,存在部分管線無法探明去向,或者可能存在未被發現的管線,所以,施工開挖前務必進行必要的保護措施及通知相關權屬單位配合。七、提交資料1、技術報告 1份 4、1:500管線圖 1幅 附全套電子數據- 6 -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