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五河縣馬橋村村莊規劃方案(2022-2035年)(4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5924
2024-04-11
48頁
15.45MB
1、蚌埠市五河縣馬橋村村莊規劃蚌埠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022年6月規劃基礎PLANNING BASISPLANNING BASIS1.1 政策背景2019年5月9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明確村莊規劃是法定規劃。村莊規劃作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是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的法定依據。村莊規劃是整合原村土地利用規劃、村莊建設規劃等鄉村規劃,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規劃,已成為現階段鄉村振興戰略及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要求下的新任務。對2、全國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國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由自然資源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后引發。對全國國土空間作出的落實;指導市縣國十空間規劃編制。由省級政府組織編制,經同級人大常委會審議后報國務院審批。對上級規劃要求的細化落實和具體安排。可因地制宜,將市縣與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合并編制;也可以幾個鄉鎮為單元編制。由當地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側重戰略性側重協調性側重實施性全國省級市級鄉鎮城鎮開發邊界外的鄉村地區城鎮開發邊界內以一個或幾個行政村為單元,由鄉鎮政府組織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作為詳細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由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3、編制詳細規劃,報同級政府審批。海岸帶、自然保護地等專項規劃及跨行政區域或流域的國土空間規劃,由所在區域或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編制,報同級政府審批。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市政等某一領域專項規劃,由相關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傮w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四梁八柱”五級三類四體系PART 1規劃基礎PART 1規劃基礎1.1 政策背景 國家層面(1)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于2019年1月發布農規發(2019)1號文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力爭到2019年底,基本明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等村莊分類。到2020年底,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在4、縣域層面基本完成村莊布局工作,有條件的村可結合實際單獨編制村莊規劃,做到應編盡編,實現村莊建設發展有目標、重要建設項目有安排、生態環境有管控、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有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有措施。(2)2019年2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文件要求:強化鄉村規劃引領。把加強規劃管理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實現規劃管理全覆蓋。以縣為單位抓緊編制或修編村莊布局規劃,縣級黨委和政府要統籌推進鄉村規劃工作。(3)2019年5月29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935號)。明確了5、村莊規劃的規劃定位。村莊規劃是法定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鄉村地區的詳細規劃,是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安徽層面“八統籌一明確”統籌村莊發展目標統籌生態保護修復統籌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統籌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統籌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統籌農業發展空間統籌農村住房布局統籌村莊安全和防災減災明確近期建設項目庫“政策支持”優化調整用地布局探索規劃“留白”機制“編制要求”強化村民主體和村黨組織、村委會主導開門編規劃因地制宜。分類編制簡明成果表達:省委省政府、省自然資源廳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為規劃提供依據為貫徹落實關于統6、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要求,安徽省自然資源廳于2020年4月發布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南(試行),規范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及工作程序,確保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保障成果質量符合要求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4月26日,安徽省自然資源廳發布關于開展村莊規劃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通過試點工作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村莊規劃優秀案例,并適時向全省推廣試點工作經驗。未來三年內,安徽省將在村莊整體規劃領域進行制度實踐探索,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安徽省自然資源廳7、安徽省發改委、安徽省財政廳、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已聯合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PART 1規劃基礎1.2 規劃原則與指導思想多規合一優化布局生態優先傳承文化堅持多規合一,符合上位規劃要求,與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01優化村域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格局,盤活利用村莊閑散用地,合理安排農村居民點建筑布局,提升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02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節約資源,促進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03堅持尊重自然、傳承文化,突出地域特色,防止鄉村建設“千村一面”。04因地制宜堅持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務實規劃。05指導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8、要指示精神,發揮村民主體地位,編制好用、管用、實用的“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助力脫貧攻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穩步推進鄉村振興。1.3 規劃期限與范圍(1)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與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規劃近期:2022年-2025年。以重點項目安排和相關設施完善為主。規劃遠期:2026年-2035年。全面推進村域國土空間整治修復。(2)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為馬橋村村域內的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約748.18公頃,共包括馬橋、小凌、梨樹園、毛莊、仲莊、張莊、胡拐和壩拐共8個居民點。PART 1規劃基礎壩拐小凌梨樹園毛莊仲莊張莊胡拐馬橋馬橋小凌梨樹園毛莊仲莊9、張莊胡拐壩拐規劃范圍:748.18公頃PART 1規劃基礎1.4 現場調研情況 調研方法現場踏勘資料收集村莊座談鎮政府座談入戶訪談問卷調查 調研路線起終PART 1規劃基礎1.5 技術路線基地研究BASE RESEARCHBASE RESEARCHPART 2基地研究2.1 相關規劃解讀 五河縣新集鎮總體規劃(20152030)(1)村鎮體系規劃 本次鎮域規劃以交通為先導,以經濟發展促進村鎮建設,以點帶面成片發展。結合新集鎮實際情況,規劃新集鎮域村鎮體系等級結構分為三級:第一級為中心鎮(1個):新集鎮區。第二級為重點中心村(4個):雙河集、潘圩、李八和姚管。第三級為中心村(7個):馬橋、三岔、10、赤龍、沈塘、許林、王場和小周。(2)城鎮職能 根據鎮域各級村鎮的現狀基礎、發展條件和發展潛力,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其中馬橋作為村民委員會所在地,本行政村內較大的居民點,為農村加工業生產服務,是居民生產和生活服務的基層服務點。PART 2基地研究2.1 相關規劃解讀 五河縣新集鎮村莊布點規劃(20182020)馬橋村現狀人口3092人,用地65.8公頃;規劃人口1600人,用地22.4公頃。行政村名現狀規劃村名人口(人)用地(ha)村名人口(人)用地(ha)建設模式分級功能定位馬橋村馬橋131055.32馬橋村120016.8舊村整治型一般村種植型胡拐1452壩拐33010.48壩拐11、村4005.6舊村整治型自然村種植型合計309265.8160022.42.2 區位分析PART 2基地研究馬橋村在五河縣的位置馬橋村馬橋村馬橋村在蚌埠市的位置馬橋村五河縣城新集鎮大新鎮沫河口鎮馬橋村位于蚌埠市五河縣城西,距五河縣縣城15km。新集鎮西北,距新集鎮6km。2.3 用地現狀PART 2基地研究地類面積/m比例/%農林用地耕地旱地1975181.34 26.40%水澆地176.16 0.00%水田3865581.39 51.67%小計5840938.89 78.07%園地果園2322.96 0.03%小計2322.96 0.03%林地183943.22 2.46%其它農用地設施農用12、地10494.34 0.14%溝渠412171.23 5.51%農村道路158394.89 2.12%坑塘水面76645.74 1.02%養殖坑塘322292.30 4.31%小計979998.51 13.10%草地8034.01 0.11%合計7015237.59 93.76%建設用地村莊居住用地宅基地408222.95 5.46%村莊公共服務用地4971.59 0.07%小計413194.53 5.52%工業用地7985.38 0.11%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小結27811.19 0.37%城鎮村道路用地小結17579.99 0.23%小計45391.18 0.61%合計466571.09 6.13、24%總計7481808.67 100.00%馬橋村村莊面積共計748.18公頃,包括農林用地701.52公頃,建設用地46.66公頃。2.4 道路現狀PART 2基地研究 村域道路系統已初步完善,道路寬度后續有待完善拓寬 存在問題:毛莊-小朱,寬度3.5米,混凝土材質道路?,F狀較窄,道路斷裂,露筋。小凌-壩拐,寬度3米,混凝土材質道路?,F狀較窄,道路斷裂,多處坑洞。張莊-謝莊,寬度3.5米,混凝土材質道路。現狀較窄,道路斷裂,出現麻面。入戶道路建設不全,多處入戶道路為泥路或碎石路。圖例對外交通村莊道路2.5 公服設施現狀PART 2基地研究 現狀公服設施主要集中布置于村部內。村內現有農家書屋14、一所,殘疾人工作站一處,衛生所一座,農家大舞臺一座,體育健身設施一處,公共廁所一處,布置在村部。便民超市兩家分別在馬橋和仲莊。2.6 現狀問題總結PART 2基地研究 土地利用建設用地量大面廣,但存在分布零散、地塊破碎等問題,與農村產業項目難以匹配。交通設施毛莊-小朱,小凌-壩拐,張莊-謝莊?,F狀較窄不能滿足通行需求,道路斷裂嚴重需要修復。多處出現斷頭路情況,入戶道路建設不全,多處入戶道路為泥路或碎石路。公服設施村內主要道路無路燈照明村莊內無物流配送點 基礎設施水渠建設無法滿足現狀及未來發展需求。建筑風格建筑形態雜亂,缺乏統一規劃布置。2.9 規劃策略PART 2基地研究目標定位BASE RE15、SEARCHBASE RESEARCH3.1 發展目標PART 3目標定位村莊類型:集聚提升類生態田園,宜居馬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囊?,依據五河縣新集鎮總體規劃(20152030)、五河縣新集鎮村莊布點規劃(20182020)等上位規劃要求,從產業創新、文化融合、生態文明多個維度進行整合,明確馬橋村目標戰略:田村共榮、綠色低碳的生態鄉村動能轉換、產業創新的產業鄉村宜居宜業、配套完善的振興鄉村3.2 人口預測PART 3目標定位(1)人口現狀據七普數據,2020年10月馬橋村現狀戶籍人口3020人,常住人口1573人(2)人口增長的途徑分析 村莊人口自然增16、長人口自然增長指在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加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自然增長是村莊人口增長的內在動力,隨著國家計劃生育二胎放開的國策的影響下、醫療、福利等水平的提高,出生人數與死亡人數的差值會呈現穩定減小趨勢。近期取4 ,遠期取2 。村莊人口機械增長機械增長是指由于人口遷入和遷出而引起的人口數量變化。由于馬橋屬于北方常規村莊,沒有形成自身獨特的自然景觀優勢和產業優勢。反之由于孩子上學、考學等因素,村莊會持續有部分人口遷出。因此,機械增長方面為負增長。近期取-6,遠期取-10 。(3)人口預測馬橋村人口增長主要包含兩部分,現有常住人口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近期人口 遠期人口同一方法可預測得2035年17、馬橋村戶籍人口2759人,常住人口約為1437人。由此我們根據人口增長率法測算人口規模如下:P=Po(1+1)n預測2025年馬橋村戶籍2990,人口常住人口約為1557人。式中:P 規劃期末人口Po 現狀人口I 人口增長率n 規劃期年限馬橋村戶籍人口:近期2025年,總人口為2990人;遠期2035年,總人口為2759人3.3 約束性指標PART 3目標定位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與土位空間規劃充分銜接,確定村域自然生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范圍和任務,確定“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任務,確定村建設用地規模、人均宅基地規模、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規模等,重點18、落實村民建房新增建設用地區域,確定各項控制指標(詳見下表)。指標規劃現狀規劃目標變化量屬性戶數68072040預期性戶籍人口數30202759-261預期性常住人口數(人)15731437-136預期性村莊建設用地面積(公頃)46.66約束性戶均宅基地面積()600.33220約束性人均建設用地面積()154.49125預期性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公頃)1.654預期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570.40570.400約束性耕地保有量(公頃)584.09584.090約束性林地保有量(公頃)18.3918.390預期性馬橋村規劃控制指標表(區域性設施用地不做統計)村域空間規劃BASE RESE19、ARCHBASE RESEARCH(1)總量控制至規劃期末。落實馬橋村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面積為570.40公頃。(2)管控要求 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不得多預留一定比例永久基本農田為建設占用留有空間。規避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審批,嚴禁未經審批違法違規占用。按有關要求,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對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補劃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報國土資源部進行用地預審。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永久基本農田必須堅持農地農用,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永久基本農20、田保護區范圍內建窯、建房、建墳、挖沙、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永久基本農田的活動。4.1 基本農田保護規劃PART 4村域空間規劃4.2 土地整治規劃PART 4村域空間規劃(1)整治內容本次土地整治的主要內容包括:建設用地整理、農用地整理和未利用地開發。(2)土地整理調整表4.3 村域空間布局規劃PART 4村域空間規劃地類面積/m比例/%農林用地耕地旱地1975181.34 26.40%水澆地176.16 0.00%水田3865581.39 51.67%小計5840938.89 78.07%園地果園2322.96 0.03%小計2322.96 0.03%林地183921、43.22 2.46%其它農用地設施農用地10494.34 0.14%溝渠412171.23 5.51%農村道路158394.89 2.12%坑塘水面76645.74 1.02%養殖坑塘322292.30 4.31%小計979998.51 13.10%草地8034.01 0.11%合計7015237.59 93.76%建設用地村莊居住用地宅基地408222.95 5.46%村莊公共服務用地4971.59 0.07%小計413194.53 5.52%工業用地7985.38 0.11%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小結27811.19 0.37%城鎮村道路用地小結17579.99 0.23%小計45391.1822、 0.61%合計466571.09 6.24%總計7481808.67 100.00%馬橋村村莊面積共計748.18公頃,包括農林用地701.52公頃,建設用地46.66公頃。4.3 村域國土空間結構調整PART 4村域空間規劃地類面積/m比例/%農林用地耕地旱地1975181.34 26.40%水澆地176.16 0.00%水田3865581.39 51.67%小計5840938.89 78.07%園地果園2322.96 0.03%小計2322.96 0.03%林地183943.22 2.46%其它農用地設施農用地10494.34 0.14%溝渠412171.23 5.51%農村道路158323、94.89 2.12%坑塘水面76645.74 1.02%養殖坑塘322292.30 4.31%小計979998.51 13.10%草地8034.01 0.11%合計7015237.59 93.76%建設用地村莊居住用地宅基地408222.95 5.46%村莊公共服務用地4971.59 0.07%小計413194.53 5.52%工業用地7985.38 0.11%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小結27811.19 0.37%城鎮村道路用地小結17579.99 0.23%小計45391.18 0.61%合計466571.09 6.24%總計7481808.67 100.00%地類面積/m比例/%農林用地耕地旱24、地1975181.34 26.40%水澆地176.16 0.00%水田3865581.39 51.67%小計5840938.89 78.07%園地果園2322.96 0.03%小計2322.96 0.03%林地183943.22 2.46%其它農用地設施農用地10494.34 0.14%溝渠412171.23 5.51%農村道路158394.89 2.12%坑塘水面76645.74 1.02%養殖坑塘322292.30 4.31%小計979998.51 13.10%草地8034.01 0.11%合計7015237.59 93.76%建設用地村莊居住用地宅基地408222.95 5.46%村莊公25、共服務用地4971.59 0.07%小計413194.53 5.52%工業用地7985.38 0.11%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小結27811.19 0.37%城鎮村道路用地小結17579.99 0.23%小計45391.18 0.61%合計466571.09 6.24%總計7481808.67 100.00%4.4 村域三生空間規劃PART 4村域空間規劃(1)生產空間面積622公頃,占村域面積的90%,包括水澆地、旱地、園地、設施農用地、村莊工業用地等。(2)生活空間生活空間面積53.81公頃,占村域面積的7.90%,包括村莊居住用地、中小學用地、幼兒園用地等建設用地。(3)生態空間生態空間面積526、.39公頃,占村域面積的0.79%,主要包括村域內的陸地水域。產業發展引導BASE RESEARCHBASE RESEARCH5.1產業發展策略PART 5產業發展引導5.2 產業布局規劃PART 5產業發展引導結合村莊特色、資源優勢,規劃形成“五大產業片區”。田園生活居住區:在村莊建設用地內,完善社區配套服務設施,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打造特色田園宜居社區。特色肉鴿養殖區:結合現狀良好的養殖基礎,規劃連片發展養殖業。有機蔬菜種植區:為進一步實線農民增收,規劃建議橫向多項發展,發展有機蔬菜產業,以綠色、無公害、有機為發展方向?,F代農業種植區:結合現在的高科技農業種植技術,打造現代高標準特色農27、業產業發展區域。特色肉鴿養殖區有機蔬菜種植區田園生活居住區現代農業種植區5.2 產業布局規劃PART 5產業發展引導 特色肉鴿養殖區:組織成立專業養殖合作社,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組織+養殖小區+養殖戶”的發展模式。采用“溫室-養殖-沼氣-蔬菜種植”的模式。日光溫室、畜禽養殖、沼氣生產和蔬菜種植有機結合,四者相互依存,優勢互補,構成能源生態綜合利用體系,在同-塊土地上實現產氣與積肥同步、種植與養殖并存、能源與資源良性循環、設施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生態模式。建設飼料加工與農產品加工廠,完善產業鏈條,形成”飼料加工養殖-農產品加工零售”組成的完整產業鏈,為周邊居民提供就業機會。28、借助“互聯網”,打造特色品牌,加強與城鎮的貿易往來。5.2 產業布局規劃PART 5產業發展引導 有機蔬菜種植區:結合馬橋村現有的蔬菜大棚基礎,規劃擴大規模,規劃布局蔬菜大棚種植區,優先發展黃瓜、茄子種植產業,打造山南社區品牌。5.2 產業布局規劃PART 5產業發展引導 現代農業種植區:現狀情況:村域現有耕地以傳統耕作方式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畝均產量低下,經濟效益水平低。發展引導:把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作為輔助措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合理采用必要的農業設施,合理生產特色產品,提高資源產出率,增加品種,提高質量和產量,提高龍頭企業的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村莊規劃BASE RESEARCH29、BASE RESEARCH6.1 村莊總平面PART 6村莊建設規劃6.2 交通規劃強化對外交通聯系,優化村內道路網絡PART 6村莊建設規劃 對外交通落實上位規劃交通設施安排,優化內部路網與對外道路X032的銜接,控制好平面交叉數量,滿足相關要求。內部交通在現狀路網基礎上,優化調整村域內部交通組織,打通斷頭路、硬化土路,構建村域車行環線,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增強各居民點之間聯系,規劃道路紅線寬度3-6米。X0326.4 公服設施規劃PART 6村莊建設規劃馬橋組團毛莊組團馬橋村村內只需配置滿足日常需求的公共服務設施。本次規劃結合設施服務半徑、使用頻率和服務人口規模,按照因地制宜、資源共享、補30、缺與提升相結合等原則打造七里村5分鐘鄉村生活圈。6.4 防災減災規劃PART 6村莊建設規劃 消防工程規劃消火栓布置規劃沿主次道路按照120米的間距設置消防栓。消防通道消防通道的間距不大于150米,寬度不小于6米。長度超過120米的盡端式道路設15x 15米的回車場或回車道。消防避難點利用村莊公共綠地、廣場、河流及道路兩旁綠化帶設置消防避難點,作為發生火災時人們的避難場所??拐鸱罏南到y規劃抗震設防標準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馬橋村對應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村莊內的建筑和有關附屬建筑設施,應根據其不同的建筑性質和使用功能,嚴格按照國家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抗震設防要求執行,31、一般建筑物按8度設防,重要建筑物按9度設防.健全完善生命線系統,保證生產和生活正常運轉,并提供基本服務系統。提高生命線工程如供水、供電、通信、救護中心等設施的抗震能力,以利于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和居民生活的盡快恢復。防洪工程規劃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2014規定的鄉村防護區的等級和防洪標準,確定村莊的防洪標準重現期為20年。地質防災規劃應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在進行開發建設時應避免大挖大填,應按規范進行擋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各類建設用地安排應以可靠的工程地質勘察資料為依據。工程建設應盡量避讓不良地質,消除地質災害安全隱患。居民點建設規劃BASE RESEARCHB32、ASE RESEARCH7.1 村民訴求PART 7居民點建設規劃7.1 村民訴求PART 7居民點建設規劃7.2 建筑風貌控制PART 7居民點建設規劃7.2 建筑風貌控制PART 7居民點建設規劃7.3 建筑風貌引導規劃 二層建筑戶型PART 7居民點建設規劃PART 7居民點建設規劃實施保障BASE RESEARCHBASE RESEARCH 強化組織領導以村委會為主體,設立規劃實施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為規劃實施提供專項指導和技術咨詢。按照村莊規劃,根據工作部署,結合項目安排,做好工作分工,明確工作責任,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發揮村民主體作用,有序推進村莊規劃建設工作。33、推進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會制度,完善村民自治機制,落實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引導村民自主開展農村公益性設施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和群眾路線,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立重大土地利用問題村民代表討論制度。對于集體經濟收益的土地承包、宅基地處理、集體經濟承包等問題,應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嚴格用途管制本規劃一經批準,必須嚴格執行。鄉村建設等各類空間開發建設活動,必須按照本規劃實施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確需占用農用地的,應統籌農用地轉用審批和規劃許可。確需修改規劃的,嚴格按程序報原規劃審批機關批準。加強監督檢查五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定期開展評估和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規劃實施中的新情況,34、做好規劃的動態完善;新集鎮應加強探索研究村民自治監督機制,實施村民對規劃編制、審批、實施全過程監督。8.1 規劃實施保障PART 8實施保障馬橋村馬橋村 是是我我家家 要振興要振興 靠大家靠大家 新目標新目標 新理念新理念 塑新風塑新風 創示范創示范村建設村建設 按規劃按規劃 未批準未批準 莫動工莫動工 生態線生態線 農田線農田線 村村建建線線 需嚴控需嚴控村發展村發展 靠生產靠生產 三三產產興興 靠融合靠融合 搞特色搞特色 要經營要經營 產業園產業園 添動力添動力宏文化宏文化 重民俗重民俗 承家訓承家訓 保家風保家風 講道德講道德 守法律守法律 鄰里間鄰里間 貴和睦貴和睦修修老老宅宅 重傳承重傳承 若翻新若翻新 應統一應統一 建新居建新居 一宅地一宅地 二三層二三層 坡屋頂坡屋頂村建設村建設 要珍惜要珍惜 常維護常維護 益處多益處多 村道路村道路 要暢通要暢通 不不違違建建 不不亂亂堆堆村環境村環境 要保護要保護 護生態護生態 秀美村秀美村 講衛生講衛生 人人有有責責 有垃圾有垃圾 分類放分類放村村中中事事 多多諫諫言言 管理權管理權 讓讓于于民民 村民約村民約 為村民為村民 齊遵守齊遵守 共共發展發展村規民約村規民約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