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縣應急物資保障規劃方案(2021-2025年)(1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6921
2024-04-15
19頁
291.69KB
1、南陵縣應急物資保障規劃(2021-2025)南陵縣應急管理局2023 年 1 月目錄一、現狀與形勢.1(一)應急物資保障現狀.1(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2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3(一)指導思想.3(二)基本原則.4(三)建設目標.5三、主要任務.7(一)完善應急物資管理體制機制.7(二)提升應急物資實物儲備能力.8(三)提高應急物資產能保障能力.10(四)強化應急物資調配能力.11(五)加強應急物資保障信息化建設.11四、重點工程.12五、保障措施.13(一)加強組織協調,優化整合分散.13(二)拓寬資金渠道,引導多元化資金投入.13(三)強化隊伍支撐,推進學科建設.13(2、四)抓好監督評估,完善目標評價與過程監測相結合的規劃實施評估機制.14六、附件.15-1-前言為指導“十四五”時期我縣應急物資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根據蕪湖市“十四五”期間應急管理事業相關文件要求,編制全縣應急物資保障規劃(2021-2025)。本規劃是南陵縣“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規劃的專項規劃。本規劃所稱應急物資,是指有效應對處置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所必需的搶險救援保障物資、應急救援力量保障物資和受災人員基本生活保障物資。其中,搶險救援保障物資包括森林防滅火物資、防汛抗旱物資、地震應急救災物資、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綜合性消防救援應急物資;應急救援力量保障物資是指綜合性消防3、救援隊伍和森林消防隊伍參與搶險救援所需的應急保障物資;受災人員基本生活保障物資是指用于受災群眾救助安置的生活類救災物資。一、現狀與形勢(一)應急物資保障現狀1.應急物資保障體制機制基本形成應急物資保障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印發南陵縣縣級救災物資計劃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專項預案,建立應急物資保障管理體制,優化各級分級物資保障機制,健全了跨部門合作機制,構建應急物資定期儲備和災時緊急采購等工作機制。2.應急物資儲備網絡初具規模應急物資儲備網絡初具規模。建設縣、鎮、村(社區)三-2-級應急物資儲備和生產生活保障體系建設,完善儲備類型,豐富物資儲備種類,提高物資調配效率和資源統籌利用水平。截止目前,我縣擁有4、縣級防汛抗旱物資倉庫(面積約 1800 平方)和救災物資倉庫(面積約 2000 平方)共計 2 座,鎮級防汛抗旱和救災物資倉庫共計 17 座。3.應急物資儲備品種日漸豐富。應急物資儲備品種日漸豐富。全縣物資儲備庫(點)品種包含棉被、棉被褥、大衣、毛巾被、空調被、棉衣褲、絨衣褲、毛毯、口罩、棉帳篷、單帳篷、硬折疊床、軟折疊床、防潮墊、應急包、照明設施、發電機、凈水設備等救援物資及其他安置物資。4.應急物資儲備模式日益完備應急物資儲備模式日益完備。根據災害風險形勢,未雨綢繆做好災害應急物資儲備工作,進一步梳理掌握本地區應急物資儲備底數,持續推進“實物儲備+協議儲備”模式,探索建立產能儲備模式,努力5、滿足可能發生災害事故的峰值需求。5.應急物資調運能力穩步提升應急物資調運能力穩步提升。探索提升應急物資保障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強對重特大災害事故應急物資的調運管理,推動建立了多部門協同、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應急救災期間開通運輸綠色通道,提高了應急物資保障效能。(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形勢1.各類突發事件頻發產生新問題各類突發事件頻發產生新問題。“十四五”時期,全縣自然災害風險高發態勢仍將持續,防災減災救災形勢仍然嚴峻,在全-3-球氣候異常多變的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多,各類自然災害易發高發,干旱、洪澇、臺風、低溫、冰雪、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災害風6、險增加。災害風險的系統性、復雜性持續加劇,對經濟社會安全發展具有深遠影響。2.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提出新要求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提出新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受災群眾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對應急物資數量品種、應急物資使用質量、應急物資保障時效等提出了更高要求。3.國家戰略疊加效應集中釋放帶來新機遇國家戰略疊加效應集中釋放帶來新機遇。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等,我省也正加快推進蕪湖7、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我市正步入面臨承擔諸多戰略任務的疊加效應期,有利于南陵縣在落實國家和省重大戰略推進區域合作中提升應急物資保障水平。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相關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高質量發展為時代主題,以建-4-立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首要目標,以理順體制、明確職責、優化布局、提升能力,完善應急物資儲備管理、標準規范和管理機制為主攻方向,為強化應急物資采購供應、綜合儲備、集中調度為重要抓手,著力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不斷提高8、我縣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物資保障水平。(二)基本原則1.黨委領導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政府負責。堅持各級黨委在應急物資保障工作中的領導地位,加強政府與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和公民個人的協同配合,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社會廣泛參與的發展局面。2.分級負責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屬地為主。應急物資保障以縣里統籌,各級相關部門承擔主體責任,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物資保障工作。充分發揮縣里統籌指導和支持作用,協助全域重特大突發事件快速應對處置。3.集中管理集中管理,統一調撥統一調撥。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建立政府集中管理的應急物資保障制度,打破部門、區域、政9、企壁壘,統一倉儲管理,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撥、統一配送,確保應急物資調運快捷高效。4.平時服務平時服務,災時應急災時應急。在保障應急需求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合理擴大應急物資使用范圍,提高應急物資的-5-平時輪換和服務效率。應急使用期間,啟動重大災害事故應急物資保障相關工作機制,確保關鍵時候應急物資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5.采儲結合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節約高效。立足需求、服務應急,把儲備和采購等環節統一起來,完善應急物資采購機制,開展常態化統籌管理和動態監控,綜合運用實物儲備、協議儲備等多種儲備方式,提高應急物資使用效率,提升應急物資儲備效能。(三)建設目標到 2025 年,建成統一10、領導、分級管理、規模適度、種類齊全、布局合理、多元協同、反應迅速、智能高效的全過程多層次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從體制機制、儲備調配、社會協同、科技支撐等方面,補齊短板、堵住漏洞、強化弱項,推進縣鎮能夠滿足本行政區域啟動級應急響應的應急物資保障需求,重特大災害事故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十四五十四五”應急物資保障應急物資保障預期指標預期指標序號類別指標內容1森林草原防滅火物資可應對 1 起重大火災2防汛抗旱物資可同時滿足 2 個鄉鎮發生洪水、超強臺風等自然災害事件應急物資保障3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應急物資 確保發生突發事件后于 8 小時內運抵災區4生活類救災物資可保障 6000 人口安置-611、-1.管理體制機制和整體智治水平明顯優化。管理體制機制和整體智治水平明顯優化。健全分級分類、責權明晰的應急物資儲備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健全科學規范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形成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和各方齊抓共管、協同配合的應急物資保障格局。2.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科學完備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科學完備。建立健全縣鎮村(社區)應急物資儲備網絡,儲備品種、規模和布局更加科學合理。新增加沖鋒舟、LED 全方位移動工作燈、多功能移動照明系統、無人遙控艇、潛水電泵等防汛設備。所有鄉鎮均要設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室)并建立協議儲備。鼓勵村(社區)級結合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根據實際需要儲備必要應急物資并建立協議儲備機制。建立縣、12、鎮儲備相互補充、政府儲備和社會儲備相互結合、實物儲備和協議儲備相互銜接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3.物資調配更加有序高效物資調配更加有序高效。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統一指揮、資源共享、調度靈活、配送快捷的應急物資快速調配體系,建成全鏈條、一體化、標準化、多方協同的應急物流網絡,“最后一公里”物資分發精準性和時效性顯著提高。4.社會協同能力普遍提升社會協同能力普遍提升。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應急物資保障,大力倡導家庭層面應急物資儲備,社區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快速提升,社會力量物資捐贈平臺高效運行,營造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5.科技支撐水平顯著提高科技支撐水平顯著提高。推廣使用應急13、管理部開發的應急-7-資源管理平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新技術深入應用,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應急物資全程監管、統一調撥、動態追溯、信息共享、決策支持能力全面提高。6.應急物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穩步提升保障能力穩步提升。一是根據前期應急資源普查結果,結合南陵實際,評估和優化應急物資實際需求,綜合考慮物資、裝備、專家、救援隊伍、倉儲和運輸等各種應急資源需求,優化應急資源布局,最大限度發揮應急物資潛能,保一方平安;二是開展與應急物資和保障相關的應急演練,評估、檢驗和優化應急物資保障能力;三是厘清縣域各行業、地區的應急物資能力,并與蕪湖市和周邊縣區建立應急物資共享機制,簽訂應急物14、資互助協議,提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三、主要任務(一)完善應急物資管理體制機制1.健全應急物資保障機制健全應急物資保障機制。建立完善各級各類應急物資保障預案和緊急調運預案,嚴格落實市級層面重特大災害事故物資保障工作流程,建立預案演練和考評機制。學習響應上級部門應急物資分類、生產、采購、儲備、裝卸、運輸、配送、征用、回收和報廢等領域的標準要求。2.完善應急物資保障管理體制完善應急物資保障管理體制。完善跨部門的應急物資保障領導協調體制,統一協調全縣應急物資保障工作。健全完善應急物資保障工作體制,整合優化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等應急救援力-8-量的物資保障管理機制。理順各級物資保障部門和物資管理單位的機構15、設置和職責范圍,保證各級與上級管理機構和工作機制相匹配。3.優化各級分級物資保障機制優化各級分級物資保障機制。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建立全區的物資保障分級響應機制,落實南陵縣應急物資分級儲備主體責任。參照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建立重特大災害事故應急物資跨區域協同保障機制,理順應急物資互助和結算流程,在災害多發易發地區開展試點探索。4.健全應急物資保障跨部門健全應急物資保障跨部門、跨區域跨區域合作機制合作機制。健全應急管理、發展改革(糧食和物資儲備)、財政、經信、交通運輸、鐵路、民航等部門共同參與的應急物資保障機制,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各部門工作職責,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協同保障和應急聯動機制。16、促進應急物資保障軍民融合,構建儲備需求銜接、倉儲資源共享、聯合保障協同的融合儲備模式。完善健全應急物資需求計劃、儲備管理、保養維護、協調調度、運輸保障、補充更新、回收報廢等工作機制。與蕪湖市和周邊城市、區縣簽訂互助協議,建立應急物資合作和共享機制。(二)提升應急物資實物儲備能力1.優化應急物資儲備庫布局優化應急物資儲備庫布局。充分利用全縣符合存儲受災人員基本生活保障物資、防汛抗旱搶險救援保障物資條件的糧食和物資儲備倉儲資源,優化受災人員基本生活保障、防汛抗旱搶險-9-救援保障物資儲備庫的空間布局,實現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全覆蓋”。結合本地區災害事故特點,優化所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物資儲備庫空間17、布局,重點推進縣級備災中心物資儲備庫建設。緊密結合本地區災害事故特點,加快推進基層備災建設,加強交通不便或災害事故風險等級高的地區應急物資儲備。重點保障人口密集區域和災害事故高風險區域,適當向經濟欠發達等地區傾斜。2.拓展應急物資儲備品種和規模拓展應急物資儲備品種和規模。研究確定適合實物儲備的應急物資目錄,以有效應對災害事故、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目標,分災種、分層級、分區域開展有關物資的規模需求研究,合理拓展各級有關物資的儲備品種和規模。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更新完善,適時引進新技術裝備、新材料物資的儲備。修改完善有關應急物資采購技術規格和參數。縣級應急管理部門會商有關單位18、,根據庫存物資調用情況,確定應急物資采購需求,配合完成采購任務。3.提升應急物資協議儲備能力提升應急物資協議儲備能力。進一步發揮各級救災應急物資協議儲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密切部門配合,明確分工職能,結合各地實際和受災群眾需求,關注市場行情動態,適時調整協議儲備品種數量,保障協議儲備經費支出,加強協議儲備管理,切實提升應急物資協議儲備能力,確保救災應急物資儲得好、調得出、供得上。-10-4.推廣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推廣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家庭應急物資儲備。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物資儲備。研究建立社會化應急物資協同儲備政策,研究制定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19、家庭等主體的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并根據需要將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儲備信息納入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臺。5.建立健全捐贈物資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捐贈物資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應急物資采購、捐贈、征用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完善救災捐贈物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應急物資社會捐贈動員導向和對口捐贈、援助機制,提高災區應急物資需求信息采集與發布能力,引導捐贈物資點對點供需匹配,建立健全援助提供和接收工作機制。強化應急常用物資共用共享共管,補齊高技術、特種專用應急物資的儲備短板。(三)提高應急物資產能保障能力1.編制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名錄編制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名錄。依托蕪湖市應急物資生20、產企業名錄編制積極發掘引導全縣優秀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合法合規進入政策采購目錄,為縣區級政府相關部門實施應急采購提供參考,為各地應急物資緊急采購等大災產能需要提供切實保障。2.提升應急物資科技創新水平提升應急物資科技創新水平。積極引入建設應急物資科技創新平臺,支持應急產業科技發展。加強與重點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等具備產學研優勢單位的聯系,深化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的合作,研發一批質量優良、簡易快捷、方便使用、適應需求的高-11-科技新產品,推動應急物資智能化、標準化、系列化、成套化。(四)強化應急物資調配能力1.提高應急物資運送能力提高應急物資運送能力。探索建立大型物流和倉儲企業參與機制,促進政府和社會21、物流以及鐵路、公路、水路等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加強應急物資運輸綠色通道建設,完善應急物資保障跨區域通行和優先保障機制,建立鐵路、公路、水路緊急運輸聯動機制,確保應急物資快速運輸。大力推動應急物資儲備和運輸的集裝單元化發展。2.創新應急物資發放模式創新應急物資發放模式。制定和完善應急物資發放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完善應急物資發放的社會動員機制。特殊環境下可探索使用無人機等高技術配送方式,鼓勵物流企業、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參與應急物資“最后一公里”發放。優化應急物資分發監管模式,健全應急物資保養、維護、輪換、回收、報廢和補充機制。(五)加強應急物資保障信息化建設1.推進應急物資保障數據整合推進應急物資保22、障數據整合。依托蕪湖市相關信息化平臺,加強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的應急物資信息共享,明確數據共享內容和規則。視情開展應急物資保障數據資源建設,統一應急物資需求、調撥、運輸和發放等信息的標準化表達形式,促進多主體、多層級、全流程的信息互聯互通,并對醫療衛生等其他類型應急物資預留信息擴充空間和接口。-12-2.強化應急物資保障決策支撐能力。強化應急物資保障決策支撐能力。積極探索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應急物資管理的全程留痕、監督追溯和動態掌控。使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精確分析物資需求,優化供應途徑,提高供需匹配度,為應急物資保障決策提供快速、科學、精確和可視化技術23、服務。3.提升應急物資保障基礎設施信息化水平提升應急物資保障基礎設施信息化水平。積極探索推進物資儲備庫、配送中心等存儲場地的網絡化、信息化、機械化、自動化建設,提升應急物資存儲管理效率和智能化監控水平。著眼智慧化物聯網建設,為儲備物資配備信息化標簽,為車輛等運輸工具配備定位裝置,為分發站點配備物資識別設備。四、重點工程全縣備災中心建設。推動綜合物資準備倉庫、南陵縣備災中心信息化建設。打造具備綜合管理、物資儲備、專業堆場、生產輔助、檢驗檢測等基礎功能和演練培訓拓展功能的備災中心。建設應急物資信息化管理平臺系統,建設應急物資保障信息資源庫,整合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類資源,匯聚縣應急物資保障信息24、。利用數字孿生技術,直觀展示風險普查結果、重點區域感知監測信息等。為災后救援力量、救援物資調度等救援工作提供輔助決策支持。綜合物資準備倉庫綜合物資準備倉庫需建設日常辦公管理用房,滿足基本管理功能。同時建設超 2000 平-13-方米的智慧物資儲備庫,重點儲備綜合生活類、防汛抗旱類、森林防火類、糧種等應急物資,滿足南陵縣應急相關物資供給。此外,配套建設有物資儲備、專業堆場等功能空間,以及演練培訓場所、會議培訓辦公用房。同時結合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五、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協調,優化整合分散。南陵有關部門(單位)的應急物資管理職能,統一調度統籌應急救援物資分撥、儲備等,構建完善統分結合25、的應急物資儲備管理保障機制。加強部門工作協同,及時處置應急物資保障中的重大問題。結合本地實際,建立議事協調機構。(二)拓寬資金渠道,引導多元化資金投入。建立健全政府、企業和社會相結合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分級負擔規劃實施所需經費,并列入財政預算,支持應急物資建設、運行維護和輪換更新等工作。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加大在金融、稅收、產業等方面扶持力度。(三)強化隊伍支撐,推進學科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開設相關專業,抓緊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推進專業化搶險救援隊伍建設。加強職業培訓,提高倉儲管理、運輸配送等隊伍專業化水平和應急物資、設備系統的操作能力。建立供26、應、倉儲、運輸等重要環節的應急聯絡人機制。-14-(四)抓好監督評估,完善目標評價與過程監測相結合的規劃實施評估機制。將規劃目標指標和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應急管理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范疇,對規劃進展情況實施常態化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管理考核辦法,適時對規劃落實情況進行跟蹤考核,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定期對應急物資儲備體系進行環節檢驗、能力評估,健全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建設。附件:南陵縣“十四五”建議物資儲備品種表-15-六、附件南陵縣“十四五”建議物資儲備品種表序號 類別品種建議儲備方式1森林草原防滅火物資儲備庫無人機、應急車、高壓水泵、防護服、滅火彈、滅火機、鐵掃把、27、鐮刀、油鋸、SLM80 發射器、80 型滅火彈、丸中割灌機、手電動水槍、二號撲火工具、風機、防火靴、防火手套、高壓細水霧、移動蓄水池、森林消防服、強光手電筒、小喇叭、全方位移動工作燈、LED 輕便移動燈、微型防爆電筒、全方位自動泛光工作燈、語音播報器、背負式脈沖氣壓噴霧水槍、呼吸空氣壓縮機、單兵裝備(水壺、挎包、護目鏡)、噴霧器實物儲備2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庫應急排水車、無人機、麻袋、編織袋、編織布、無紡布、鉛絲、竹籬笆、沖鋒舟、砂石、水域救援專用救生衣、救生拋投器、救援槳板、動力浮橋、水下側掃聲納、便攜式流速儀、水質檢測儀、漏電檢測儀、繩索救援套裝、錨固裝備套裝、定位浮標、水下液壓(電動)破拆工28、作組、絕緣桿、救生拉桿、滾鉤、救生攔截網實物儲備3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風障、采氣樣工具、液壓起重器、信號喇叭、救生索、滅火器、光學瓦斯檢定器、一氧化碳檢定器、氧氣檢定器、多參數氣體檢測儀、紅外線測溫儀、擔架、保溫毯、絕緣手套、氧氣呼吸器、自動蘇生器、高壓脈沖滅火裝置、音視頻生命探測儀、應急救援車、泡沫消防車、防化服、正壓空氣呼吸器、隔熱服、防護服、防護靴、消防頭盔、消防手套、消防腰斧、防毒面具、濾毒罐、防護眼鏡、防爆探照燈、防爆對講機、堵漏工具、無火花工具、液壓鉗、耐腐蝕自吸離心泵、吸附海綿墊、移動式照明實物儲備-16-序號 類別品種建議儲備方式燈組、供氧器4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應急物資儲29、備庫運兵車、無人機、油鋸、滅火彈、高清紅外監控、割草機、消防水帶、砍刀、太陽能語音宣講桿、森林防火高壓水泵、微型電動滅火水槍、水霧滅火機、警用強光手電、醫藥箱,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消防鍬、消防斧、消防鉤、雨衣、防護服、頭盔、消防靴、電絕緣裝具、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擔架、救援繩、泡沫、油桶、高壓細水霧、森林消防泵、便攜式消防泵、進水管、布水帶、水壺、電動水槍、帳篷、組合工具、有襯里滌綸水袋、抗溶性水成膜泡沫、A 類泡沫、滅火防護服、搶險救援服、避火服、隔熱服、熱成像儀、音視頻生命探測儀、雷達生命探測儀、移動水炮、多功能消防水槍、液壓破拆工具組實物儲備5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帳篷、棉被、棉被褥、棉大衣、毛巾被、空調被、硬折疊床、軟折疊床、絨衣褲、防寒服、毛毯、應急照明燈實物儲備礦泉水、方便面、蔬菜、生豬、凍肉、食用鹽、大米、小麥粉、大豆油、藥品協議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