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6970
2024-04-16
36頁
6.37MB
1、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祿豐市碧城鎮人民政府2024年4月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要求,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云南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三個定位”,以“滇中宜居新城、產城融合新區、智能裝備基地、鮮花溫泉小鎮、和諧富裕碧城”定位為統領,落實楚雄州和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著力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經濟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祿豐市碧城鎮人民政府會同祿豐市自然資源局2、組織編制了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碧城鎮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和行動綱領,是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和實施國土空間用地管制的基本依據。是對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的基礎,為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供基本依據。本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其中,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序言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目錄確定規劃范圍與期限明確空間發展定位和目標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進資3、源保護與利用推進鎮村統籌發展加強基礎設施支撐推進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完善中心鎮區規劃強化規劃實施保障01確定規劃范圍與期限1.1 規劃范圍1.2 規劃期限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確定規劃范圍與期限 規劃范圍祿豐市碧城鎮行政轄區范圍,面積197.14平方公里。包括碧城社區、下村社區、青山村、好義村、樊廠村、張通村、街子廠村、貓街村、前營村、西河村、萬松村、勝利村、上村村、西山村、洪流村等15個行政村(社區)。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規劃范圍示意圖1碧城鎮在祿豐市的區位示意圖02明確空間發展定位和目標24、.1 上位規劃傳導2.2 規劃定位2.3 發展目標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嚴格落實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統籌劃定的碧城鎮耕地保護目標、“三條控制線”及主體功能區傳導。耕地保護目標3664.85公頃(5.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3249.37公頃(4.87萬畝)城鎮開發邊界274.18公頃(0.41萬畝)生態保護紅線碧城鎮行政轄區范圍內不涉及總體規劃確定碧城鎮主體功能分區為城市化地區2 上位規劃傳導明確空間發展定位和目標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2 規劃定位 依據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5、1-2035年)等上位規劃,結合碧城鎮地理區域、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條件,依托碧城鎮地熱溫泉、花卉產業等優勢資源以及裝備制造業發展基礎,將碧城鎮打造成為:滇中宜居新城、產城融合新區、智能裝備基地、鮮花溫泉小鎮、和諧富裕碧城明確空間發展定位和目標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明確空間發展定位和目標2優化城鄉產業格局,耕地保護指標得到落實;促進碧城鎮溫泉、花卉、裝備制造等特色重點產業發展,承接產業轉移機遇,推進主導產業向優勢產區聚集;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顯提高。2025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現代農業、休閑旅游、先進裝備制造業提質升級,民生保障持續發6、力,城市文明魅力彰顯,人居環境全面優化建設。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宜居宜業的宜居小鎮。2035城鄉互補、區域互通、三生空間互動、各類資源要素有機融合的國士空間格局全面形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全面優化綠色發展、集約發展水平達祿豐市鄉鎮前列,全面實現治理能力和管理體系現代化。2050 發展目標03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1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2 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 落實“三條控制線”碧城鎮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01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將穩定耕地壩區集中連片優質耕地優先7、劃入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途。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永久基本農田3249.37公頃。02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核心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的建設活動。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行政轄區范圍內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03合理保障城鎮開發邊界保障城鎮發展空間,劃定城鎮發展的空間邊界,一定時期內滿足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建設、完善城鎮功能、提升空間品質的區域邊界。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274.18公頃。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8、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鎮域落實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進一步劃分至二級規劃分區。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一般農業區礦產能源發展區林業發展區村莊建設區城鎮集中建設區04推進資源保護與利用4.1 糧食安全與耕地資源保護利用4.2 林草濕地資源保護利用4.3 水資源保護利用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資源保護與利用4 糧食安全與耕地資源保護利用落實耕地保護政策2035年耕地保有量3664.85公頃。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強化耕地占補平衡;遏制耕地撂荒;嚴格控制耕地非農化,9、引導農業結構調整;通過國土綜合整治補充耕地。提高耕地生態功能加強陡坡耕地生態環境治理,改善耕地生態環境。增加農業投入,加快中低產田改造。開展耕地輪作休耕,提高耕地生態功能;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改變種植品種、大力發展節水節肥型農業。提升耕地質量重點保護集中連片壩區優質耕地;改良土壤,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資源保護與利用4 林草濕地資源保護利用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利用目標堅持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按照“因地制宜,耕地優先”的原則科學劃定造林綠化空間和林地后備資源補充空間。嚴格林地用途管制嚴格保護國家公益林和省級公益林,全面加強公益林管10、護;科學發展林下經濟,適度開展林下種植養殖和森林游憩等。實施森林生態系統提升工程繼續對25以上非永久基本農田、非穩定耕地實施退耕還林;通過人工造林、山育林、改造次生林改造等措施,加大對水土流失區域生態治理力度;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資源保護與利用4 水資源保護利用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合理控制用水總量,到 2035 年全鎮用水總量符合縣級要求。優先保障生活用水安全,堅持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態用水零增長,優化用水結構。建設節水型社會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強化用水節水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加強水源涵養區保護加強飲用水源地的生態環境保護、行政監督和管理11、,提高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05推進鎮村統籌發展5.1 整體發展規模5.2 村莊分類指引5.3 城鄉生活圈構建與公共服 務設施配置5.4 產業發展引導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鎮村統籌發展5 整體發展規模碧城鎮2025年常住人口為4.43萬人,碧城鎮2035年常住人口為4.87萬人。規劃至2035年,全鎮統籌劃定村莊建設邊界上限982.68公頃,不超過現狀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的1.1倍。鎮村體系構建綜合考慮人口規模、村莊類型、經濟職能、輻射范圍等因素,構建“中心鎮區-中心村-重點村-一般村”四級鎮村體系。優化鎮區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等布局,推動引導12、人口向鎮區集聚;強化中心村在行政村中的層級,提升一批具備特色類、集聚類村莊作為重點村發展,其他自然村作為一般村發展。中心鎮區 碧城社區城鎮開發邊界內范圍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旅游配套服務、商品貿易及農副產品加工中心;承擔鎮域行政管理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和交通樞紐等職能中心村 洪流村、西山村、西河村、勝利村、萬松村、前營村、樊廠村、貓街村、張通村、好義村、街子廠村、青山村等12個村莊承擔地區村莊管理中心、生產生活服務中心和綜合交通服務等職能重點村 新莊、上右位、下右位、練甸、溫泉村、上北廠、下北廠、上鄺廠、下鄺廠、曉村、鳳朝營、崔家營、大獅馬、上廘鶴、上羅旺營、后營村、西營、東邑村、上祿豐、13、湯溪營、馮屯等21個村莊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合理利用村莊特色資源,發展壯大特色產業,保護歷史文化遺存和民族傳統風貌。一般村“中心村、重點村”以外,不具備“搬遷撤并類”特征的87個自然村整治提升村莊人居環境,經過培育優勢產業,做好長效管理和維護。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鎮村統籌發展5 村莊分類指引 碧城鎮村莊布局與分類圖城郊融合類(2個)積極應對城鎮化發展,承接城鎮功能外溢,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統籌鄉村產業布局,壯大村集體經濟。集聚發展類(8個)進一步提高村莊綜合配套水平,保障一定規模的新增建設用地,壯大村集體經濟產業、強化主導產業支撐。特色保14、護類(4個)深入挖掘村莊歷史文化與特色要素,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保持村莊特色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在保護的基礎上適度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立足不同村莊的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發展現狀、民族特色、文化脈絡,對鄉村居民點進行分類,對不同類型的村莊規劃、用地布局、設施建設等進行分類引導。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鎮村統籌發展5 城鄉生活圈構建與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城鄉生活圈構建構建系統化、網絡化的鄉村生活圈,按照村莊分類,明確各類 村莊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配置標準,統籌布局鄉村基礎設施、公共 服務設施和公益事業設施等,促進設施共建共享,健全城鄉融合、15、全民覆蓋均衡發展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圍繞農村居民點布局提升公共服務功能和公用基礎設施配套,提升人居環境,滿足村民衛生服務、文化活動等日常生產生活需求。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鎮村統籌發展5 產業發展引導結合全鎮未來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布局,確定碧城鎮產業布局為:“一軸、一帶、三心、三片區”。安武公路經濟發展軸一軸西河旅游觀光帶一帶碧城鎮鎮區溫泉村旅游中心貓街商貿物流中心三心碧城鎮區-貓街發展區西部生態涵養區東部生態涵養區三片區以高原特色農業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生豬養殖業及以蘿卜、辣椒、板栗、花椒、梨、桃為主的果16、蔬種植、花卉種植業。01第一產業以先進裝備制造和綠色食品加工為主導產業,發展綠色智能數控裝備制造、特色農產品加工、花卉深加工產業。02第二產業以特色旅游業為主導,依托現有溫泉旅游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生態旅游、鄉村旅游及溫泉康養配套服務產業。03第三產業06加強基礎設施支撐6.1 交通設施6.2 區域供水和農業水利設施6.3 市政基礎設施6.4 綜合防災與安全韌性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加強基礎設施支撐6 交通設施構建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體系,形成以高速公路、省道和縣道為骨架的交通網絡,打造“三縱兩橫”的交通骨架網,對外便捷聯系富民縣,向內快速聯系祿豐市其他17、鄉鎮。在區域性交通基礎上,優化完善鎮域交通網絡,強化鎮政府駐地與村莊、村莊與村莊間的道路聯通,形成城鄉一體的交通網絡。碧城鎮綜合交通規劃圖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加強基礎設施支撐6 區域供水和農業水利設施為滿足鎮域內遠期用水需求,水源點規劃5個水庫提供水源。結合鎮域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擴建碧晨水廠和貓街水廠,保障鎮域供水全面覆蓋。以現有水利設施的維護、配套為重點,對鎮域各水庫進行除險加固,消除安全隱患,恢復病險水利設施供水、防洪等功能效益。促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碧城鎮基礎設施規劃圖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18、眾意見征求稿)加強基礎設施支撐6 市政基礎設施統籌城鄉供水設施布局構建立體、綜合、多功能的供水安全保障網。制定集鎮供水保障方案重點灌區供水保障方案構建供水安全多級屏障,全流程保障飲用水安全。完善雨水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提高雨水排水防澇設施標準,加快市政排水系統建設與改造,完善雨水排水防澇系統。提高城鄉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水平。建設安全可靠電網構建多元、綠色、低碳的電源供應結構,統籌協調清潔能源與傳統能源結構,共同滿足新增用電需求。提升通信保障能力推進新一代通訊基礎設施建設。適當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持續推進基于5G、千兆光網協同發展,建設高速、泛在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完善燃氣供應設施近期主要以液化19、石油氣為主要氣源的燃氣供應體系,并通過中心鎮區服務各村組。遠期探索通過分輸站接通燃氣管網,實現天然氣供應。優化環衛系統布局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及綜合處理系統。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的基本收集處理模式。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加強基礎設施支撐6 綜合防災與安全韌性加強抗震防災系統明確抗震設防區域劃分和抗震設防標準。碧城鎮抗震設防標準為7度,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20g。完善防洪排澇體系鎮區采用20年一遇防洪標準;農村居民點采用10年一遇防洪標準。加強消防安全設施在中心鎮區設置政府專職消防隊以及設置消防工作站。經消防安全20、風險評估確有必要設置的區域經論證可設小型站。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劃定地質災害防治區,提出地質災害防治措施,提高地質災害預防防治能力。科學謀劃人防空間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人民防空發展需求及新形式下國家軍事戰略方針要求,確定總體防護體系發展目標及人防工程建設發展目標。統籌公共衛生應急設施完善應急醫療設施布局,加強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防治能力。設施彈性轉化,提高應急防疫能力。07推進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7.1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7.2 國土綜合整治7.3 礦山生態修復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7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水生態21、治理實施水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工程。重點推進大西河水污染防治綜合治理工程,大箐水庫等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環境整治工程,以及村莊污水治理工程等。林草修復實施森林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工程。開展國土綠化行動,至2035年,基本實現除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面山綠化全覆蓋。水土流失治理持續推進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主,同步開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7 國土綜合整治農用地綜合整治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重點圍繞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區,及其他區域內集中連片可長期22、穩定利用耕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地力提升、農田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閑置低效建設用地整治實施“增減掛鉤”,實現村莊“減量保障必要“增量”。穩妥有序開展閑置農村宅基地、工礦廢棄地等閑置低效建設用地的整治。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治理推動區內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工程治理,保障地質安全。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推進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7 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歷史遺留礦山修復工程制定“一礦一策”修復檔案和方案,按自然恢復、輔助再生、生態重建、轉型利用等模式進行分類整治,對東邑村建筑石料用灰巖、新家村建筑用白云巖等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進行拆舊復墾復綠。至203523、年,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基本完成,礦山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綠色礦山建設成效顯著,形成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綠色發展新格局。碧城鎮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圖08完善中心鎮區規劃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完善中心鎮區規劃8碧城鎮中心鎮區國土空間規劃圖用地布局 優化中心鎮區建設用地結構布局,優先保障交通運輸、公用設施、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合理布局居住用地,鼓勵土地混合使用,提高用地集約水平,建設便利高效、宜業有活力、宜居有魅力的集鎮。09強化規劃實施保障9.1 保障近期重點項目9.2 建立規劃傳導機制9.3 實施保障機制措24、施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強化規劃實施保障9 保障近期重點項目生態系統修復推進森林生態修復、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質量工程、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等重點項目實施。土地綜合整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提質改造、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等 重點項目設施。設施提升推進交通、水利、供排水、環衛、能源設施等重點項目設施。民生改善推進醫療衛生與福利設施、消防設施、加油站等重點項目設施。產業發展推進物流設施、加工廠等重點項目設施。落實“十四五”項目建設安排,以解決問題和實施成效為導向,聚焦關鍵空間,實現重點突破,重點實施生態系統修復、土地綜合整治、設施提升、民生服務、重點產業等25、近期行動計劃和重點任務。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強化規劃實施保障9 建立規劃傳導機制楚雄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體現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管制要求體現戰略性、科學性、權威性、操作性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管制要求實行全域用途管制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體現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管制要求體現戰略性、科學性、權威性、操作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開發邊界內)村莊規劃(開發邊界外)縱向傳導管控引導縱向傳導管控引導縱向傳導專項規劃確定目標、指標、空間布局等方面約束性要求和技術指引特定行業專項規劃特定區域專項規劃橫向傳導指導傳導指導落實強制性內容落地祿豐市碧城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強化規劃實施保障9 實施保障機制措施 建立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建立完善上下貫通、聯動共享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同步建設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城市體檢評估和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礎。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常態化實施監督機制 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常態化實施監督機制,及時發現城市空間品質的短板和風險,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提升城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