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6995
2024-04-16
25頁
6.32MB
1、金川區寧遠堡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21-20352035年)年)20242024年年4 4月月公眾意見征求稿前言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鎮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鎮編制了金川區寧遠堡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寧遠堡鎮至2035年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空間藍圖,是各類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活動的總依據,是編制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實施國2、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規劃在促進城鄉發展,創造價值的同時,也致力于為居民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實現安居樂業,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戰略引領戰略引領 描繪現代化發展藍圖描繪現代化發展藍圖空間優化空間優化 建設綠色發展新格局建設綠色發展新格局動能轉換動能轉換 引導產業融合發展引導產業融合發展魅力彰顯魅力彰顯 塑造特色城鄉風貌塑造特色城鄉風貌1 12 23 34 4品質提升品質提升 打造宜居綠洲小鎮打造宜居綠洲小鎮強化支撐強化支撐 提供設施安全保障提供設施安全保障完善機制完善機制 保障規劃落地實施保障規劃落地實施5 56 67 7戰略引領總體定位總體定位區域職能定位區域職能定位發展規模發展3、規模01金川區城鎮融合發展區,金川區城鎮融合發展區,金川區工業信息化、智慧化發展區金川區工業信息化、智慧化發展區金川區文旅融合發展區金川區文旅融合發展區生態功能區和修復體系建立。農業產業格局得到優化,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國土空間布局得到優化,城鄉發展更加均衡。產鎮融合度顯著提高,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國土空間治理能力全面提高,體制機制更加健全。1.1 總體定位01五大目標1.2 區域職能定位定位021.3 發展規模03規劃至2025年常住人口規模達1.92萬人城鎮化率為25%規劃至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達2.70萬人城鎮化率為45%空間優化三條控制線國土空間總體格局鎮域村鎮體系布局022.1三條控4、制線劃定01落實三區三線成果落實三區三線成果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依據金川區“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寧遠堡鎮劃定耕地保有量71.03平方公里,劃定永久基本農田49.52平方千米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依據金川區“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寧遠堡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依據金川區“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寧遠堡鎮劃定城鎮開發邊界46.53平方千米。新增城鎮建設用地3.19公頃。2.2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2“兩心一軸三片區多點”“兩心一軸三片區多點”兩心:寧遠堡鎮綜合服務中心、金川區綜合發展中心一軸:依托G750打造的區鎮協同發展軸三區:生態涵養區、鎳都工業發展區、都市現代農業5、發展區。多點:物流集散點、火星基地文旅點、孩母寺文旅點、野狐灣景區。2.3鎮域村鎮體系布局03“中心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配置”中心鎮區:中心鎮區:白家咀村,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流活動中心。中心村:中心村:3個,寧遠村、高岸子村、東灣村、西灣村。基層村:基層村:基層村(10個)包括龍中牌村、龍景村、新華村、東灣村、西灣村、馬家岸村、新安村、下四分村、西坡村、山灣村、油籽洼村。產業發展產業體系與空間布局033.1鎮域村鎮體系布局01 構建“1+1+2”的產業體系一個核心一個特色兩個支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產業等產業構建以光伏發電為基礎的清潔能源產業打造以休閑觀光、文旅服務為6、核心的綠色經濟 構建“1+1+3+N”的產業融合發展格局 一心:鎮區產業綜合服務中心 一軸:區鎮產業融合發展軸 三區:現代農業發展區;清潔能源發展區;工業發展區。多點:孩母寺文旅產業點;火星基地文旅產業點;野狐灣觀光休閑產業點等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城鄉景觀風貌塑造044.1鎮域村鎮體系布局01構建完善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繼承和發揚寧遠堡鎮歷史文化。一個核心不可移動文物14處3處一般性文物點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遺產保護文物保護單文物保護單位位兩個方面 古遺址 古墓群 古長城三三個個類類型型4.2 城鄉景觀風貌塑造02寧7、遠堡鎮位于金川區縣以北,緊鄰金昌市區。展現城鎮與大地綠洲相互依存的的風貌格局,塑造簡潔明快的“現代小鎮風現代小鎮風貌貌”彰顯地域景觀本底彰顯地域景觀本底以現代化新型民居風格為主,適當點綴鄉土元素。-_ 斗隊二一 一飛一;!F突顯突顯文化本地文化本地特色特色白色、淺灰色為主,棕紅色、米黃色等暖色點綴。突出現代文化與工業文明,體現簡約大氣、現代活力的片區風貌。建立風貌要素管控建立風貌要素管控梳理鎮域的空間結構與肌理,引導鎮域空間合理布局,形成生動有序的空間形態。做好鎮區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文脈延續性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品質提升優化鎮區空間結構優化鎮區空間結構8、提升鎮區環境質量提升鎮區環境質量055.1 城鄉景觀風貌塑造01發展方向發展方向北優南拓北優南拓綜合考慮鎮區與金昌市區位關系,同時受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及穩定耕地影響,鎮區可開發區域主要集中在鎮域南部區域,城鎮發展方向為“北優南拓”。空間格局空間格局一心、兩軸、三片區一心、兩軸、三片區一心:以鎮政府為中心打造鎮區公共服務中心。兩軸:依托縣國道750和北京路形成發展主軸。三片區:規劃形成工商產業區、城鎮綜合服務片區、生活居住片區三個片區。5.2 提升鎮區環境質量02形成“疏密有致、自然和諧”的鎮區空間形象形成“疏密有致、自然和諧”的鎮區空間形象輪廓舒展、韻律起伏輪廓舒展、韻律起伏天際線天際線步行便捷9、特色鮮明步行便捷、特色鮮明公共空間打造鎮區高品質景觀廊道打造鎮區高品質景觀廊道景觀廊道景觀廊道提供生態休閑的綠色開敞空間提供生態休閑的綠色開敞空間開敞空間開敞空間支持體系06基礎設施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服務體系6.1 基礎設施體系01給水工程實現鎮區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供水普及率達到100%,完善供水設施建設排水工程優化鎮域供電網絡供電工程燃氣工程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環衛工程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目標防洪排澇防洪排澇城市消防城市消防防震減災防震減災 鎮區防洪標準5050年一遇年一遇 鎮域防洪標準2020年一遇年一遇構建“全災種、大應急”10、體系,確保鎮域安全發展,提升消防救援能力。結合公共空間,構建多層次避震疏散場地體系,結合主干路網體系構建城區疏散通道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提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水平,加大地質災害隱患工程治理和避讓搬遷力度,排進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加強地質災害處置能力。6.2 公共服務體系02鎮區生活圈中心村生活圈基層村生活圈具體配套初級中學、小學、幼兒園、衛生院、文化廣場、體育中心、養老院、鎮政府等公益性服務設施以及大型農貿市場、日間照料中心、電訊電信營業網點電子商務平臺等商業性服務設施。鎮區生活圈鎮區生活圈中心村生活圈中心村生活圈基層村生活圈基層村生活圈按照 15 分鐘可達的空間尺度配置。突出中心村的集聚性和輻射11、性。鼓勵各類設施共建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優先保障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等宜居生活配置。以一個或相鄰幾個基層村或自然村為核按照 5-10 分鐘可達的空間尺度配置。健全體系規劃傳導規劃傳導健全規劃實施機制健全規劃實施機制077.1 規劃傳導01作為側重“實施性”的關鍵環節,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承擔了極其重要的承上啟下傳導職能,一方面要落實國家、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的戰略引導和底線約束要求,另一方面對村莊規劃以及專項規劃、詳細規劃提出具體分解落實要求,從而有效指導各類空間管控要素精準落地。甘肅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甘肅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金昌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金昌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細化落實12、城市定位、發展目標、管控要求、空間格局等指導約束分解下達規劃指標,明確規劃實施引導寧遠堡鎮國土空寧遠堡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詳細規劃人口發展人口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產業轉型升級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空間管控生態環境保護空間管控農業空間發展利用農業空間發展利用綜合交通布局綜合交通布局公共服務設施類公共服務設施類基礎設施類基礎設施類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歷史文化和旅游空間發展歷史文化和旅游空間發展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村莊規劃7.2 健全規劃實施機制02結合國土變更調查和衛星遙感監測等工作,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現狀圖成果動態更新機制。按照“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建立規劃定期評估制度。建立公開、透明、制度化的動態調整完善機制,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體檢評估結果進行動態調整,合理修正國土空間規劃指標體系的分階段安排。建立并完善貫穿規劃編制、管理、實施、監督考核及城鄉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在編制管理、實施監督、評估維護等規劃全流程的聯動協作,建立“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的實施機制。建立體檢評估制度建立動態完善調整制度加強與村莊規劃協調聯動加強公眾參與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