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術公司企業標準體系管理制度(2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7914
2024-04-18
28頁
640.54KB
1、XXXX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企業標準企業標準體系管理制度控制頁目錄1、 文件控制表2、 分發控制表3、 標準控制表4、 關鍵內容5、 制度在管理體系中的位置分發控制表發文范圍:(共 16 份) 所屬體系: 內控管理體系控制等級絕密機密秘密內部資料公開資料公司領導職能部門執行部門發文份數發文份數發文份數標準控制表版本編號簽發日期下次復核日期編寫人一級評審二級評審三級評審批準人有否修訂此次修訂改動的主要內容:1、文件格式全部變動,升為新版。2、部分名稱有改動。3、部分流程有變動。本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本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關鍵內容1、明確各體系主管部門及各部門在建設制度或程序中的管理職責。2、2、明確制度及程序的編制、評審、發布流程。3、明確制度發布前必須通過三級評審。4、明確了評審標準。5、明確各體系內制度及程序歸檔程序。6、明確制度發布后的學習程序。目 錄1 目 的 2 適用范圍3 引用標準及關聯文件4 專用術語定義5 職責6 原則、標準和規定7 執行程序8 本制度管理職責9 檢查和評價10附錄附錄1 制度或程序評審發布流程附錄2 管理制度評審表附錄3 管理制度發布審批表附錄4 制度清單表附錄5 制度評價及升版情況表附錄6 制度學習宣貫記錄表附錄7 制度測試試題審批表附錄8 制度測試成績統計表附錄9 企業標準體系管理制度檢查評價表企業標準體系管理制度1、目 的為了規范制度或程序的管3、理流程,明確各部門的相關管理職責,保障公司制度或程序的設計、評審及發布等管理工作的體系化運作,特制定本程序。2、適用范圍本程序適用于廣東珠三角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制度或程序的設計、評審、發布、發放和學習的管理。3、引用標準及關聯文件3.1 GB/T 1標準化工作導則3.2 GB/T 2000標準化工作指南3.3 GB/T 15496-2003 企業標準體系要求3.4 GB/T 15497-2003 企業標準體系技術標準體系3.5 GB/T 15496-2003 企業標準體系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4、專用術語定義4.1 制度是指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4.2 程序是指為進行某活動或4、過程所規定的途徑;4.3 一級評審是部門級評審,是指設計人所在部門人員參與的評審階段;4.4二級評審是體系級評審,是指設計人所在體系相關人員參與的評審階段;4.5 三級評審是公司級評審,是指設計人所在體系的公司分管領導、所在體系各部門領導、相關部門領導參與評審的階段。5、職責5.1 公司領導5.1.1 參與制度或程序三級評審;5.1.2 審定、批準制度或程序的發布。 5.2 綜合管理部(內控)5.2.1指導各體系進行制度或程序的設計;5.2.2參與各體系制度或程序的二級評審;5.2.3 組織制度或程序的三級評審;5.2.4審核制度或程序的發布;5.2.5 審核制度或程序的發放;5.2.6監督各5、體系制度或程序設計、評審、發布、發放及學習等管理的規范性;5.2.7建立公司制度或程序臺帳,監督檢查各體系的臺帳建立情況。5.3 各體系主管部門5.3.1體系管理分工5.3.1.1綜合管理部歸口管理內控、行政及后勤保障體系、人力資源體系、思想保障體系的設計、建立和運作; 5.3.1.2經營管理部歸口管理經營管理子體系的設計、建立和運作;5.3.1.3 財務產權部歸口管理財務管理子體系的設計、建立和運作;5.3.1.4 安全生產部歸口管理生產管理子體系的設計、建立和運作;5.3.2 各體系職責5.3.1指導本體系內制度或程序的設計工作;5.3.2牽頭組織本體系內制度或程序的二級評審工作;5.3.6、3參與制度或程序的三級評審工作;5.2.4監督本體系內制度或程序評審、發布、發放、宣貫過程的規范性;5.2.7建立本體系內制度或程序臺帳,監督本體系內各部門的臺帳建立情況。5.4各部門5.4.1成立制度或程序設計小組,確定制度或程序主設計人;5.4.2體系內分管的各項制度、程序的設計; 5.4.3組織制度或程序一級評審,參與制度或程序二級、三級評審;5.4.4負責制度或程序發布流程的啟動、初審、發放及歸檔工作;5.4.5組織本部門學習宣貫有關制度或程序,建立健全學習臺帳并及時更新;5.4.6檢查本部門制度或程序的執行情況;5.4.7負責建立本部門執行的制度或程序臺帳。6、原則、標準和規定6.17、 原則制度或程序的管理遵循依從性原則、合規性原則、規范性原則、邏輯關聯原則、受控原則。6.1.1依從性原則 所有的制度或程序應依從于經批準的體系架構,各體系架構應依從于公司管理體系架構。6.1.2合規性原則 編制的制度或程序必須符合國家和行業的法律、法規及上級公司相關規定,不得與法律、法規及上級公司相關規定相抵觸。6.1.3規范性原則 制度或程序發布前必須按照編制、一三級評審、批準及發布流程進行;發布后按照學習、執行、評價、完善、修訂及廢止流程進行。6.1.4邏輯關聯原則制度或程序在流程的設計上應邏輯關系明確、清晰,不存在前后矛盾的現象,與其他制度或程序之間的邏輯關系也應明確、清晰,不存在重復8、對立和沖突的現象。6.1.5受控原則制度或程序在正式下發前均應加蓋“受控”章,確保所有執行的制度或程序處于受控狀態,未經批準不得隨意傳播。6.2標準6.2.1制度或程序格式見企業標準編制導則;6.2.2 制度或程序清單見已批準發布的管理體系架構圖。6.3規定6.3.1設計人員規定6.3.1.1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公司利益為重;6.3.1.2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和綜合分析能力;6.3.1.3具有較強的專業分析能力和素養;6.3.1.4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6.3.1.5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6.3.2 設計內容規定6.3.2.1目的:目的為必備要素,主要說明清楚為什么要建立本制度或程序,以及建立9、本制度的意義。同時,也可說明不建立本制度或程序會造成何種后果和影響,語言應力求簡明扼要,突出主題;6.3.2.2適用范圍:適用范圍為必備要素,主要應闡述清楚該制度或程序主要管理過程的適用界限、管理范圍。標準用語為“本制度適用于廣東珠三角電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XXXXX的管理”;6.3.2.3引用標準及關聯文件:引用標準及關聯文件為必備要素,是指在文中凡被提及或被引用的標準及關聯文件均應列出;6.3.2.4專用術語定義:專用術語定義為可選要素,是指凡在制度或程序中使用的專用術語、符號及代號,在現行的國家、行業標準中尚無規定時,應給出定義或說明,便于制行人充分掌握和理解;6.3.2.5 職責:職責為10、必備要素,是執行人執行制度時責任制的落實,必須以公司人力資源體系制度為依據,與部門崗位責任書內容相一致,崗位責任書變化時隨之改變,同時分工應明確,界定應清晰、全面、準確;6.3.2.6原則、標準與規定6.3.2.6.1原則是指管理過程中所依據的準則或標準,是制度或程序執行過程中需要把握的方向,原則描述應簡明扼要,主題突出,與制度內容應高度保持一致;6.3.2.6.2標準是對重復性事務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部門批準,以特定形式發布,做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即指該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應達到的水平或程度。6.3.2.6.3規定是指制度11、或程序執行過程中最低的且必須強制執行的管理要求,也是指對執行該制度或程序時必須要做的或不允許做的事所作的說明。6.3.2.7執行程序:程序是指為進行某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執行程序是指做事的順序,應描述清楚每個環節中的動作由誰干、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時間干;6.3.2.8本制度管理職責,為通用性條文,格式如下:8、本制度管理職責8.1制度或程序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XXX是本制度或程序負責人,負責本制度或程序的全面管理,監查各部門執行本制度或程序的有效性。(XXX一般指的是部門負責人或體系負責人)8.2制度或程序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 XXX是本制度或程序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負責檢查本制度或程12、序的執行情況,對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應積極及時予以解決或處理,負責收集和提出完善本制度或程序的建議,經本制度或程序負責人同意和授權后修訂本制度或程序。(XXX一般指的是部門相關主管或體系主管)6.3.2.9 檢查和評價,為通用性條文,格式如下:9、檢查和評價9.1制度或程序執行人應經常檢查各部門本制度或執行情況的規范性。定期填寫一次評價表(見附錄XX),報制度或程序負責人進行評價。9.2制度或程序負責人根據反饋情況對各部門本制度或程序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并決定本制度或程序是否升版。9.3制度或程序執行人必須為所有文件持有人提供最新的修訂版本。9.4 內控主管定期或不定期對制度評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13、確保制度的完善、有效。6.3.2.10 附錄:主要將制度或程序中的附錄或附件列出,其順序按照正文中出現的順序按照阿拉伯數字依次排序后列出。6.3.2.11 其他設計規定6.3.2.11.1每個制度設計前要組成設計小組,對要設計的制度或程序總體思路進行研討后再開始設計;6.3.2.11.2 設計的制度或程序文件語言應精練、語句應通順、流程應繁簡適度和具可操作性;6.3.2.11.3 制度或程序的格式、字體大小、行間距等應滿足企業標準編制導則中“格式標準”的要求;6.3.3 評審規定6.3.3.1 制度或程序評審分為三級評審,即:一級評審、二級評審、三級評審,一級評審為部門級評審,二級評審為體系級14、評審,三級評審為公司級評審;6.3.3.2評審應逐級進行,不得越級,上一級評審未通過,不得進行下一級評審;6.3.3.3參與評審的人員,在管理制度評審表(見附錄2)上出具相關評審意見;下一級評審應對上一級評審的有效性進行評價,由內控記入制度建設評價考核中,作為制度認證質量考評指標之一。6.3.3.4 制度或程序發布前必須經過三級評審;7.3.3.5管理制度評審表原件由內控負責人保存,并歸檔。6.3.4發布規定6.3.4.1制度或程序的發布必須經總經理批準,由內控負責人加蓋 “受控”章后方可有效;6.3.4.2制度或程序一經發布,任何部門或個人都必須嚴格執行相關要求,需修改必須按評估改進管理程序15、的要求進行。6.3.5發放規定6.3.5.1制度或程序經總經理批準后方可啟動發放流程;6.3.5.2 發放流程按照文件控制管理制度6.3.5 其他管理規定6.3.5.1各部門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對已經發布的制度或程序文件組織部門人員進行學習、宣貫,并做好學習記錄;6.3.5.2全體員工應嚴格遵守已發布制度或程序,各項工作的開展應按照制度或程序的要求和規定進行;6.3.5.3全體員工對制度或程序有保密義務,未經許可,不得隨意復制、下載、外傳;6.3.5.4制度或程序臨時變更超過三次應進行升版;6.3.5.5內控負責人應建立全公司制度或程序文件臺帳,并及時更新;6.3.5.6各部門應建立本部門執行16、的公司級制度或程序文件臺帳,并及時更新;7、執行程序7.1 設計7.1.1確定制度或程序設計小組成員,并指定主設人員;7.1.2 設計前由主設人員牽頭,對所設計的制度或程序的總體思路進行研討,確定設計的原則和要求;7.1.3 確定設計思路、原則和要求后,設計小組按照制度程序編制導則的要求進行設計,形成送審稿。7.2 評審7.2.1一級評審7.2.1.1制度設計小組的部門負責人組織一級評審,對送審稿進行評審;7.1.2.2 評審方式:可以采用會議評審也可以采用傳閱評審;7.2.1.3參加人員:部門負責人、編寫組成員、部門相關人員;7.2.1.4評審要求:見附錄2管理制度評審表7.2.1.5評審結17、束后評審人員在制度評審表(見附錄2)中填寫評審意見,設計組成員依據評審意見進行完善后,提請二級評審。7.2.2 二級評審7.2.2.1體系負責人組織二級評審,核查一級評審意見,并對送審稿進行評審;7.2.2.2 評審方式:可以采用會議評審也可以采用傳閱評審;7.2.2.3參加人員:體系負責人、編寫組成員、編寫部門負責人、體系內相關人員、人力資源部相關人員、內控人員;7.2.2.4評審要求:見附錄2管理制度評審表7.2.2.5評審結束后評審人員在管理制度評審表)中填寫評審意見,設計組成員依據評審意見進行完善后,提請三級評審。7.2.3 三級評審7.2.3.1內控負責人組織三級評審,復核二級評審意18、見,對送審稿進行評審;7.2.3.2 評審方式:可以采用會議評審也可以采用傳閱評審;7.2.3.3參加人員:體系負責人、編寫組成員、編寫部門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必要時,公司分管領導可參加三級評審;7.2.3.4評審要求:見附錄2管理制度評審表7.2.3.5評審結束后評審人員在管理制度評審表中填寫評審意見,設計組成員依據評審意見進行完善后,按發布流程要求進行發布。7.3 發布7.3.1制度或程序經三級評審后,設計編寫人填寫管理制度發布審批表(見附錄3),并將一三級制度評審表、制度或程序文件一同提交責任部門領導確認。7.3.2 責任部門領導對提交的一三級制度評審表、制度或程序文件進行確認,并在簽字欄19、簽字,在日期欄填寫日期后,提交管理部門負責人進行確認;7.3.3管理部門領導對提交的一三級制度評審表、制度或程序文件進行確認,并在簽字欄簽字,在日期欄填寫日期后,提交內控負責人進行確認;7.3.4 內控負責人對一三級制度評審表、制度或程序文件進行確認,并在簽字欄簽字,在日期欄填寫日期后,由設計編寫人報請公司分管領導審核;7.3.5 公司分管領導對提交的制度或程序文件進行審核,審核完成,在簽字欄簽字,日期欄填寫日期后,由文件中心工作人員將制度或程序文件呈送總經理審批; 7.3.6總經理對呈送的制度或程序文件進行審批,總經理批準后,編寫人將制度或程序文件提交總經理工作部內控蓋“受控”章,加蓋“受控20、”章后制度或程序正式生效。7.4 發放制度或程序文件的分發流程按照文件控制管理制度中規定的流程進行。7.5臺帳建立7.5.1內控負責人負責建立全公司制度或程序清單臺帳,并及時更新,臺帳內容及格式見附錄4;7.5.2各部門建立本部門執行的制度或程序臺帳,并及時更新,臺帳格式見附錄4;7.5.3各部門建立由本部門負責評價、升版的制度或程序臺帳,并及時更新,臺帳內容及格式見附錄5;7.5.5內控人員對各部門制度或程序臺帳建立情況定期進行監督檢查。7.6學習宣貫7.6.1 學習流程7.6.1.1各體系負責人每年1月份提出制度或程序年度學習計劃,經分管公司領導批準后,由內控負責人統一下發各部門學習; 721、.6.1.2在新制度正式發布后10日之內,各部門組織員工學習,可以采用集中學習、自學或其它形式;7.6.1.3每次學習后,參加學習的人員應在制度學習宣貫記錄表上簽字確認(見附錄6),并提交內控備案;7.6.2 測試流程7.6.2.1 每次制度學習結束后一周內,各部門要組織員工進行測試;7.6.2.2 制度編制部門負責出題,并填寫制度測試試題審批表(見附錄7),經所在部門領導審核、內控復核、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交各部門領導組織測試;7.6.2.3 各部門領導主持測試,內控人員監督測試;7.6.2.4部門領導負責閱卷,并統計考試成績,填寫制度測試成績統計表(見附錄8)后提交內控備案;內控人員對閱卷情22、況進行抽查復核;7.6.2.5測試分數低于70分的,測試不合格,測試人員應補考。7.6.3 監督流程7.6.3.1內控人員對各部門制度或程序學習情況定期進行監督檢查;7.6.3.2內控人員對各部門考試情況進行監督;7.6.3.3內控人員對閱卷情況進行復核抽查。8、本制度管理職責8.1制度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綜合管理部經理是本制度負責人,負責本制度的全面管理,監查各部門執行本制度的有效性。8.2制度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 綜合管理部內控主管是本制度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負責檢查本制度的執行情況,對執行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應積極及時予以解決或處理,負責收集和提出完善本制度的建議,經本制度負責人同意和授權23、后修訂本制度。9、 檢查和評價9.1制度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應經常檢查各部門本制度執行情況的規范性,每一年填寫一次評價表(見附錄9),報制度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進行評價;9.2制度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根據反饋情況對各部門本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并決定本制度是否升版;9.3制度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必須確保為所有文件持有人提供最新的修訂版本;9.4 內控主管定期或不定期對制度評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制度的完善、有效。10、 附錄附錄1 制度或程序評審發布流程附錄2 管理制度評審表附錄3 管理制度發布審批表附錄4 制度清單表附錄5 制度評價及升版情況表附錄6 制度學習宣貫記錄表附錄7 制度測試試24、題審批表附錄8 制度測試成績統計表附錄9 企業標準體系管理制度檢查評價表附錄2管理制度評審表體系名稱制度名稱編寫人編寫人所在部門評審主持人評審日期一級評審情況 二級評審情況 三級評審情況 評審及修改意見評審要求評審意見修改情況1本制度格式是否符合模板要求2本制度是否符合公司戰略規劃3本制度是否包含了所有本體系業務范圍4本制度是否包含了所有本體系責任分工5本制度邏輯關系是否明確、清晰評審人員簽名:注: 此表用于制度評審。附錄3管理制度發布審批表管理制度發布審批表體系名稱制度或程序名稱編 號: 正文頁數:附 件 數:版 次:本制度/程序已經通過三級評審,現予確認、審核、發布。發布確認簽字日期責任部25、門領導確認管理部門領導確認內控確認分管領導審核總經理批準批準意見:簽字:日期:本制度自總經理批準之日起執行注: 此表用于管理制度審批、發布。附錄4: 制度清單表序號所屬體系體系管理部門制度名稱制度編號監督實施部門評價執行人主要執行部門是否已發布制度發布及實施時間備注注: 此表用于制度臺帳建立。附錄5:制度評價及升版情況表序號所屬體系體系管理部門制度名稱制度編號評價周期評價日期評價結論是否升版升版發布時間備注注: 此表用于制度評價升版臺帳建立。附錄6制度學習宣貫記錄表部門名稱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方式集中學習 自學 其它 主持人主要學習內容以下簽名人員已詳細的學習、閱讀了 (制度名稱及其附件)內容26、,熟知本制度中規定的條款,并承諾嚴格遵守本制度。員工姓名已閱知簽名員工姓名已閱知簽名員工姓名已閱知簽名注: 此表用于制度學習記錄。附錄7:制度測試題審批表制度測試試題審批表體系名稱制度名稱試題編制人試題編制人所在部門試題題型及內容范圍簡要說明1、考試題型分為三類:1)單項選擇題(占45%)2)判斷題(占30)3)簡答題(占25%)2、內容范圍簡要說明部門審核意見簽字/日期:內控復核意見簽字/日期:分管領導審批簽字/日期:注: 此表用于制度考試題審批。附錄8制度測試成績統計表部門名稱測試時間測試地點主持人測試制度或程序名稱部有名員工,其中有名參加了上述制度或程序的測試,測試成績真實、可信,具體參與測試的人員清單和成績如下:員工姓名測試成績員工姓名成績員工姓名成績部門領導確認簽字: 日期:注: 此表用于制度測試成績統計。附件5附錄9企業標準體系管理制度檢查評價表評價項目評價內容評價制訂的可行本制度條款泊制訂是否合理是否。原因:執行效果本制度的執行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是否。原因:考核情況本制度條款是否得到了認真執行是否。原因:檢查評價表檢查評價表的檢查與評價是否按時評價和交報是否。原因: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存在問題:1、2、改進建議1、2、評價意見:審核意見審核人: 評價人: 檢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