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中心城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方案(2022-2035年)(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8658
2024-04-23
14頁
8.42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方案合集
1、附件:廣元市中心城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22035年)為進一步落實和促進廣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和落地,加快充(換)電設施的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3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發改能源規202253號),圍繞廣元“生態立市、低碳發展”方針以及建設“生態康養名市”的發展戰略,助推廣元建設成為生態型、低碳型、宜居型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在整體的工作目標、建設要求的指導下,特編制本規劃。一2、規劃范圍及年限(一)規劃范圍依據廣元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確定的廣元市中心城區范圍包含中部城區、西部城區、東部城區、北部城區四大片區。(二)規劃年限:2022-2035年二、規劃目標規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區充電設施服務基礎網絡體系,完成核心區全覆蓋,輻射中心城區絕大部份區域。到2035年,覆蓋整個中心城區范圍,形成以用戶居住地停車位、旅游景區停車場、單位內部停車位、公交及出租等專用場站配建的專用充電基礎設施為主體,以城市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等配建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為輔助,以獨立占地的城市快充站、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建的城際快充站為補充,以充電智能服3、務平臺為支撐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三、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布局規劃(一)規劃策略1.公共充電站:多站合一、建設綜合能源補給站建設功能綜合,集充換電站、加氫站、加油站、加氣站,停車功能于一體的能源綜合補給站。(1)多站合一能源綜合體:充換電、加油、加氣、加氫綜合站+商業配套,服務半徑8-10公里。(2)三站合一能源綜合體,加油、加氣、充換電+商業配套,服務半徑58公里。(3)兩站合一綜合站,加油、充換電+商業配套,服務半徑0.91.2公里。2.公交充電站:集約高效,場站結合、定點設站、專場專用結合電動化公交線路,在首末站建專用充換電站,一站多線。場站結合、定點設站、專場專用。3.公共充電樁:分區分級4、差異化配置、主城區為主、兼顧其它區域結合停車場設置,分為一類地區、二類地區、特殊地區。針對每類地區不同的需求及資源條件,分別配置公共充電樁。以需求為導向,公共充電樁布局應向主城區傾斜。老城區宜采用多點分散、群組化的布局方式,新城區單個點位可配置較多根樁,相應服務半徑更大。公共充電樁的布設能最大化的發揮效用,滿足居民需求。4.自專用充電樁:分場所、定標準按適度超前、車樁相隨, 一車一樁的原則配置,按住宅小區、辦公場所、專用車停車場、獨立用地停車場、商業、公建等配套停車場等不同場所,制定不同的配建標準,節約資源又滿足居民自用車輛和各類專用車輛的充電需求。(二)充電站規劃布局廣元市中心城區整體規劃5、公共充電站3處、公交充電站9處,共計12處充電站。1.公共充電站:按大型站配置,每站配置充電樁不少于60個。預留未來增設加氫、加油等綜合功能,每站用地規模不小于5000平方米。點位:城北、紅星、大石。功能:為私人小汽車、出租車、環衛車、物流車及其他車輛的充電服務,具有對外營業性質,以快充為主。(1)城北充電站地塊位于城北片區,城北快速路北部,天立學校東部,現狀為空地,南側為變電站,東側為山地,西側隔城市道路為居住小區。控規調整建議:原控規為生態綠地,規劃建議結合新區建設增加公共充電站用地,規劃充電站用地面積6000平方米。(2)大石充電站地塊位于國道G212北側,現狀為加油站,其西側為廠房,東6、側為民房,北邊為鐵路。控規調整建議:原控規地塊規劃面積2387平方米,規劃建議結合城市環境整治,在原規劃基礎上向西拓展,規劃充電站用地面積5000平方米。(3)紅星(三江新區)充電站地塊位于蘭海高速東側,清江河南側,寶輪環線西側,現狀為空地。控規建議:原控規為生態綠地,規劃建議結合新區建設增加公共充電站用地,規劃充電站用地面積6000平方米。2.公交充電站:結合電動化公交線路設置;結合公交首末站建專用充電站;一站多線。保留現狀雪峰公交充電站、上西公交充電站、上西壩火車站公交總站充電站,新增電子路北延線公交總站充電站、覃家梁公交充電站、朝天公交充電站、寶輪公交充電站、榮山公交充電站、元壩公交充電7、站,共計9處站點。功能:為公交車專用,集快充、慢充、換電等功能于一體。每座充電站布設30個充電樁,共計布設270個充電樁,且充電樁的設定要快慢結合,既滿足公交車輛夜間的長時間充電,又滿足部分車輛白天的充電需求。點位符合“三區三線”劃定要求,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內。中心城區充電站規劃布局一覽表充電站類型所在片區規劃面積(平方米)開發態勢公共充電站城北6000未建大石5000未建紅星6000未建公交充電站雪峰公交充電站7000已建電子路公交總站充電站50000未建覃家梁公交充電站12000未建上西壩火車站公交總站充電站2000已建上西公交充電站5000已建朝天公交充電站結合公交場站未建寶輪公交充電站結8、合公交場站未建榮山公交充電站結合公交場站未建元壩公交充電站結合公交場站未建(三)充電樁規劃布局1.公共充電樁布局總體布局原則:群組模式,分區分級、差異化配置。結合廣元市中心城區智慧停車場點位選址方案,與公共停車場、商場及大型對外開放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等合建布設合建式公共充電樁群,力爭實現一類地區1km全覆蓋,二類地區2km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0%。(1)一類地區:主要為老城,用地緊張,單點配置樁數少,結合點位周邊停車需求及停車泊位分布情況,規劃采用分散多點,布置不少于55處合建式公共樁群,平均每處配置不少于4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布置充電樁2200個以上。嘉陵片區共布局12處合建式公共樁群,每處配9、置不少于4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最低配置480個充電樁。東壩片區共布局16處合建式公共樁群,每處配置不少于4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最低配置640個充電樁。萬緣片區共布局8處合建式公共樁群,每處配置不少于4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最低配置320個充電樁。南河片區共布局11處合建式公共樁群,每處配置不少于4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最低配置440個充電樁。寶輪片區共布局8處合建式公共樁群,每處配置不少于4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最低配置320個充電樁。(2)二類地區:主要為新建區,用地較老城寬松,規劃采用集中點位,平均每處配置不少于50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共規劃105處合建式公共樁群,均衡分布。布置充電樁5250個以10、上。(3)特殊地區旅游景區:倡導綠色交通,推動康養旅游線路電車化發展,完善旅游景點新能源車輛出行。在旅游樞紐、游客集散中心、景區停車場內等規劃和落實合建式公共樁群建設。到2035年,沿國道G108及嘉陵江旅游主軸及利州旅游環線優先建設7處旅游景區公共樁,總體宜按每個景點不低于50個的標準,配置充電樁不低于350個。其它各類A級旅游景區、度假區,包括曾家山、月壩等重點旅游、康養項目,結合停車場設置專屬新能源充電停車位,規劃按照不低于總停車位的20%建設新能源充電停車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旅游客運車及社會車輛。城際電動汽車快充網絡布局:結合廣元市高速和國道網絡服務區及加油站分布,形成以高速公路為11、主體,以國省干道為輔助的城際電動汽車快充網絡。高速公路沿線建設3座電動汽車快充站。每處設不少于30個直流充電樁。結合國省道、組團快速路沿線朝天、羊木、沙河、工農、三堆、榮山等鎮,規劃建設6處電動汽車快充站,每處設不少于30個直流充電樁。2.自專用充電樁布局(1)布局原則:分類型、定標準;適度超前、車樁相隨, 一車一樁。(2)配置標準:用戶專用充電樁與電動乘用車按照約1:1的比例進行配置;鼓勵有條件的用戶專用充電設施實行分時共享或對外開放。規劃建設公務車、私家車充電樁70000個,優先結合對外開放的公共停車位進行布局。其中,現狀公共停車場按停車位15%配建,規劃新增停車場按停車位20%配建;其次12、結合住宅、商業、辦公等用地的配建停車位進行配套建設。新建住宅小區充電泊位應按照總停車位的100%建設或者預留充電設施建設安裝條件和配變電設施增容空間,其中配建比例15%。已建住宅小區,鼓勵物業聯合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商根據實際需求建設充電設施,對部分實施條件較為困難的居住區宜積極在地塊周邊發展公用充電設施,滿足居民的充電需求,配建比例10%。辦公場所、獨立用地公共停車場、商業、公建等配套停車場。新建地區充電泊位應按照一類地區25%、二類地區20%配建到位,鼓勵在此基礎上增加充電設施建設規模。新建的交通樞紐、超市賣場、商務樓宇,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辦公場所,學校、醫院、文化體育場館以及獨立用地的公共13、停車場、停車換乘(P+R)停車場等,按照不低于總停車位數量20%的比例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包括預埋電力管線和預留電力容量)。已建地區可根據實際條件改造提供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在2025年前充電泊位按15%的配建標準逐步配建到位,鼓勵在此基礎上提高配建標準,遠期逐步配建到位。(3)專用車:市政、物流等專用車,根據其運行特征,專車專用,一車一樁,結合其專用停車位增配專用充電樁;主要布置在市政部門專用停車位,以慢充模式為主。相關職能部門和企業根據內部停車場資源,規劃電動汽車專用泊位。出租車結合專用停車場,設置以換電為主,充電為輔的專用充電站。3.外圍區域充電樁布局外圍區域結14、合高速路服務區、外圍組團、重點鎮和城市入口區、旅游服務基地等進行布局,充電樁原則上按照不低于總停車位數量10%的比例建設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包括預埋電力管線和預留電力容量)。適度考慮,避免設施過度超前建設造成的浪費。四、分期建設計劃一階段:2022-2025年,側重康養度假區、風景名勝區以及公交、市政等充電設施建設。與文旅發展同步推進,重點完成5A、4A景區等重點旅游、康養項目的充電設施建設。積極推進一類地區、二類地區重點區域(上西、下西、城北、雪峰等組團)公共充電樁建設(建設完成不低于1500個公共充電樁),投資約1.8億。二階段:2026-2030年,全面鋪開建設,重點推進二類地區公共充電15、樁建設,已有站點增加樁數(建設完成不低于2500個公共充電樁),投資約3億。三階段:2031-2035年,全面完成2035年目標計劃(建設完成不低于5390個公共充電樁),投資約6.5億。中心城區充電站建設時序一覽表充電站類型位置建設時序備注公共充電站城北充電站,城北快速路北部,天立學校東部近期需調規,將用地納入在編國土空間規劃。紅星充電站,蘭海高速東側,清江河南側,寶輪環線西側近期需調規,將用地納入在編國土空間規劃。大石充電站,大石鎮蘇家壩,212國道北側遠期需調規,拓展用地主要為空地,需拆除部分圍城及少量板房公交充電站雪峰公交充電站近期現有基礎上增加4個樁上西公交充電站近期近期建設16個樁16、上西壩火車站公交總站充電站近期近期建設16個樁電子路公交充電站近期覃家梁公交充電站近期朝天公交充電站中期寶輪公交充電站中期榮山公交充電站中期元壩公交充電站中期公共充電樁建設主要分為2022-2025年、2026-2030年、2031-2035年三個階段推進。其中,第一階段完成約1500個;后兩個階段完成剩余充電樁的建設。自專用充電樁:結合住宅、商業、辦公等用地的配建停車位建設的充電樁,不列入時序計劃,可結合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和具體項目建設進度同步建設。另外,充電樁建設在新建區域應與城市建設進度相協同,在已建區域可根據電動汽車的實際購買使用情況進行建設。環衛物流車充電樁: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樁數量相對較少,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和企業結合內部停車場資源,在一年內建設完成。圖1:充電站點位示意圖圖2 :一類地區公共充電樁布局圖嘉陵、東壩、萬緣、南河組團公共充電樁布局圖寶輪組團公共充電樁布局圖圖3:二類地區公共充電樁布局圖圖4:旅游區公共充電樁布局圖圖5:城際公共充電樁布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