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8694
2024-04-23
22頁
19.68MB
1、樂山市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研究院 金口河區自然資源局 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1、金口河概況一、規劃背景n 區位:金口河位于成都平原經濟區、樂山大都市圈,地處樂漢生態旅游走廊,是成都平原經濟區對接大小涼山地區的橋頭堡。在生態區位上,屬于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省大小涼山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n 資源條件:金口河以山地地形為主,境內山體屬于峨眉-馬鞍山山脈山系,主要的山體有大瓦山、馬鞍山等;境內河流屬大渡河水系,主要有大渡河、順水河、野牛河和小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5.33億立方米2、;林地總面積53136.09公頃,約占國土空間總面積的88.8%。全區耕地較少,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永勝鄉和金河鎮。金口河有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八月林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級地質公園(大渡河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和1處國家級濕地公園(大瓦山國家濕地公園)。n 經濟社會:根據統計局數據,2020年金口河區生產總值為34.2566億元,戶籍總人口4.81萬人,常住人口3.87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1.86%。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一、規劃背景2、片區劃分情況序號鄉鎮級片區名稱片區類型(城市、城鄉融合或農村片區)功能定位中心鎮數量中心鎮名稱1大3、瓦山高山農旅片區農村片區“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最佳實踐區”1永勝鄉2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農村片區生態旅游和彝族特色文化保護區、三線文化體驗區1永和鎮按照四川省片區劃分指導意見,金口河全區分為兩個片區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一、規劃背景3、上級要求(1)國家要求促進農民增收,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2004穩定完善強化各項支農政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2005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6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7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2008農業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2009加大統籌城鄉發展2010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4、2011強調農業科技創新,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2012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發展活力,首次提出“家庭農場”2013深化農場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2014強調改革創新,適應新常態,穩量增收,創新驅動2015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進農村產業融合2016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科技創新引領2017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五位一體”和黨的建設2018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2019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短板2020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1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2022農5、業增效、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驅動農業現代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p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倡導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p國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實施,新時代國家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p國家強勢啟動新一輪基建投資,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p中央強調耕地保護,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2020年12月25-26日,習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之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再次強調耕地保護的重要性,指出:地為糧之本,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就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耕地質量事關糧食產能;倉稟實,天下安。p國6、家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強調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劃(2014-2020年)要求: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選擇,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逐步使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p黨的十九大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央一號文件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18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央1號文件持續關注三農問題。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一、規劃7、背景3、上級要求(2)四川要求p 2021年10月30日,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省縣域內片區劃分的指導意見關于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意見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重要指示,為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提供更大承載空間。在縣域內片區劃定的基礎上,優先編制鄉鎮級片區國土空間規劃。同步編制一批典型村級片區規劃。p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2年“三農”重點工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因地制宜推進農業種植園地分類優化改造8、,探索推廣低質低效經果林騰田上坡、糧經復合高效種植等模式,盤活“四荒”地。p 四川省召開第十二次黨代會,王曉暉書記做重要報告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領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建強現代化成都都市圈,深化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共建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糧油、生豬等重要農產品供給。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二、基礎研究1、片區概況p 地理位置片區地處金口河區南部,北鄰永勝鄉和金河鎮、南接涼山州9、甘洛縣、東靠峨邊縣、西與雅安市漢源縣接壤。p 行政區劃片區范圍包括永和鎮、和平彝族鄉和共安彝族鄉3個鄉鎮全域,共涉及14個行政村、4個社區、1個工區和紅華廠區,面積299.91平方公里。p 人口情況2020年戶籍總人口3.28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84萬人,城鎮人口1.45萬人;常住總人口2.9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67萬人,城鎮人口1.27萬人。共安鄉永和鎮永勝鄉金河鎮大渡河和平鄉大瓦山(3236米)立極古柏峰(3269米)老鷹嘴(3321米)最低海拔(490米)洪雅峨邊漢源峨眉山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二、基礎研究2、底數底圖將部下發的金口河區2020年10、年度變更數據,按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進行用地類型轉換,形成全域轉換后的底圖底數。n 片區總面積299.9平方公里,扣除中心城區開發邊界后規劃面積297.7平方公里,用地以林地為主,林地占比超過90%,耕地占比僅3%;n 建設用地4.95平方公里,占規劃面積的1.66%;n 陸地水域面積約6.06平方公里,占規劃面積的2.04%。片區國土空間現狀用地統計表用地名稱面積(公頃)比例(%)耕地912.423.07其中永久基本農田191.78占耕地21.02%園地291.810.98林地26982.7290.65草地13.410.05濕地12.280.04農業設施建設用11、地151.290.51建設用地495.491.66其中城鄉建設用地城鎮建設用地0.170.00村莊建設用地345.331.16小計345.511.16區域基礎設施用地140.690.47其他建設用地9.300.03陸地水域605.952.04其他土地300.361.01合計29765.72100.00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225.58 片區總面積29991.30 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二、基礎研究4、評價評估p 以金口河區雙評價為基礎,優化、細化評價結果生態保護重要性農業生產適宜性城鎮建設適宜性片區生態保護極重要區規模14519.49公頃,主要分布于西側的大渡12、河峽谷地質公園和南側的八月林自然保護區,占片區總規模的48.41%。片區內農業生產適宜性主要受坡度因子、土壤因子等影響,農業生產適宜區規模5773.33公頃,占片區總規模的19.25%。片區內城鎮建設適宜性主要受坡度和地質災害等影響,城鎮建設適宜區與農業生產適宜區高度重疊,規模5835.46公頃,占片區總規模的19.46%。農業生產適宜性評價 規模(公頃)占比(%)生態保護極重要區14519.4948.41%農業生產適宜區5773.3319.25%農業生產不適宜區9087.3630.30%生態保護重要性評價 規模(公頃)占比(%)生態保護極重要區14519.49 48.41%生態保護重要區1113、006.04 36.70%城鎮建設適宜性評價規模(公頃)占比(%)生態保護極重要區14519.4948.41%城鎮建設適宜區5835.4619.46%城鎮建設不適宜區9024.3830.09%生態保護重要區水域農業生產適宜區農業生產不適宜區水域城鎮建設適宜區城鎮建設不適宜區水域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目標定位1、規劃思路與原則(1)總體思路全面落實省委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貫徹金口河區“生態立區、旅游興區、產業強區”發展戰略,落實“一極兩區三地”戰略定位,依托交通區位條件改善的契機,挖掘片區獨有的旅游資源、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著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特14、色經濟區、城鄉融合發展區,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目標。隨著峨漢高速和成昆鐵路復線建成通車,片區原來的交通短板得到極大改善,由原來的區位條件落后地區變為金口河區位優勢最大的地區,加上自身旅游資源和生態資源的開發,結合區委區政府發展思路,本次規劃提出以下總體思路和規劃目標。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目標定位2、規劃思路與原則(2)規劃原則p 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生態修復為主要手段,以生態安全格局為基礎,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全域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15、p 傳承文化,彰顯特色發揚鐵道兵文化、彝民族文化,突出時代發展新特征,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提升鐵道兵博物館等文旅項目等級,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比較優勢的新時代鄉村風貌。p 堅守底線、保護耕地落實上位規劃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采取“長牙齒”的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p 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群眾意愿,結合鄉村生產生活方式特征統籌國土空間和資源配置,合理安排鄉村公共服務、道路交通、市政公用、農業生產等設施,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p 適度超前、強化引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注重規劃前瞻16、性,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強化規劃引領;提升規劃可操作性,確保規劃能用管用好用。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3、規劃定位與目標三、目標定位(1)總體定位峽谷觀光和鐵道兵文化體驗旅游目的地彝區鄉村振興示范區金口河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銜接金口河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金口河區“十四五”規劃等上位規劃要求,結合現狀基礎和鄉村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確定片區發展定位為:(2)發展目標p 至2025年,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不斷強化,空間管控初見成效;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鄉村地區空間布局不斷優化,農民向社區17、集中、農業向園區集中初見效果、鎮村集聚效應明顯,公共服務能力增強。p 至2035年,以特色農產品加工、文化旅游和民俗體驗為特色的生態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中心鎮綜合服務能力和發展帶動能力顯著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鄉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目標定位4、規劃策略發揮緊鄰中心城區區位優勢,帶動農業精細化、特色化經營,促進農特產品加工業集聚式發展;延伸產業鏈條,聯動文化旅游、民俗體驗、生態康養等產業,支持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優化國土空18、間布局、集約節約發展落實上位規劃“三區三線”劃定要求,將其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以更高站位長遠謀劃片區國土空間布局,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在充分尊重高山地區居民生活生產習慣前提下,推進耕地、園地、林地規模化、集約化程度,盤活農村低效用地,積極引導村民由散居向集鎮、交通干線和旅游區聚居,改善生活生產條件。聚焦人居環境提升,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加快推進水利工程,保障農民生產生活用水,塑造大美田園景觀,塑造山地特色的田園新圖景尊重村民意見,逐步有序推進農村破舊農房拆除和新型聚居點建設,堅持“建改保”結合的基本形式,科學確定19、村莊分類,不盲目拆舊村建新村,保留有價值的歷史傳統建筑,延續歷史文脈,探索鄉村地區活化利用文化新體系提升人居環境、方便生產生活面向城市發展特色農業、構建農文旅融合產業示范科學指導村莊分類、加強規劃管控傳導謀劃新時代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建設形式,探索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關注近老齡化回流農民工和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安置、進程務工人員教育醫療養老等政策配套,通過研究農業發展與農村政策,提出符合相關政策和制度創新,促進規劃實施。加強規劃政策配套、保障規劃落地實施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片區規劃1、底線約束p 永久基本農田片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新民果20、旅片區83.66椏溪林果片區43.89象鼻生態片區64.23合計191.78 劃定成果根據“三區三線”成果確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保有量目標為參照,片區永久基本農田保有量目標任務為191.78公頃。各村級片區確定的永農保有量目標如下表:永久基本農田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片區規劃1、底線約束p 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四川金口河八月林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涼山-相嶺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生態保護紅線三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4808.49 公頃。片區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一覽表片區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公頃)新民果旅片區5235.01象鼻生態片區9573.421、8合計14808.49 生態保護紅線涼山-相嶺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生態保護紅線四川大渡河峽谷國家地質公園四川金口河八月林省級自然保護區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片區規劃1、底線約束p 城鎮開發邊界落實金口河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成果,扣除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后,片區鄉鎮開發邊界面積40.28公頃,均為集中建設區,包括和平彝族鄉鄉場鎮、共安彝族鄉鄉場鎮、共安彝族鄉旅游點、鐵道兵博物館等。城鎮開發邊界面積(公頃)新民果旅片區13.03 椏溪林果片區17.22象鼻生態片區10.03 合計40.28片區城鎮開發邊界一覽表共安彝族鄉旅游點3.92公頃成昆鐵路復線客運交通22、樞紐站4.14公頃共安鄉集鎮1.62公頃共安鄉加油站0.35公頃高速公路應急救援中心2.24公頃和平鄉集鎮14.98公頃鐵道兵博物館6.09公頃大瓦山旅游綜合開發項目6.94公頃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片區規劃2、區域協調合作共建小涼山特色旅游區聚焦樂山旅游第三極目標,拓展小涼山旅游圈層,與峨邊縣、馬邊縣等地共同整合優質旅游資源,放大轉轉花、火把節、“三雄奪魁”、彝織彝繡等民族文化特色,合作共建小涼山特色旅游區。實現交通互聯互通對接峨漢高速和成昆鐵路(復線)等重大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沿大渡河旅游通道建設,強化與大瓦山高山農旅片區的聯系,加強毗鄰鄉鎮農村公23、路銜接,打造互聯互通的區域路網體系,提升和共公路等級,建立成昆鐵路(復線)金口河站至城區便捷交通聯系,積極謀劃金甘路建設,實現南向聯系甘洛,西向聯系雅安、漢源,向東聯系樂山、成都。促進生態共保共治加強大渡河和小河流域水資源和岸線保護,與上下游地區協同筑牢流域生態廊道,強河流沿岸生態建設,共同保護區域生態環境。與雅安、眉山共筑區域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重點保護國家大熊貓、金絲猴等珍惜野生動物棲息地,暢通區域生物遷徙廊道。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片區規劃3、總體格局圍繞“六個優化、四個尊重”總體要求,筑牢糧食安全和生態保護底線,規劃片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為:“24、一心”指依托中心城區形成的片區服務中心;“一廊”指大渡河生態經濟走廊;“一軸”指串聯共安彝族鄉、各村、農業園區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軸;“三區”包括北部大峽谷生態觀光-鐵道兵文化旅游區、中部城鄉融合發展區和南部彝族鄉村振興示范區。一心一廊一軸三區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四、片區規劃4、產業規劃依托現狀特色產業基礎,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發展現代規模化養殖,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配套,積極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規劃構建“一軸一環三區多園”的農旅融合產業發展格局。一軸:指依托大渡河形成的大渡河生態旅游產業發展軸;一環:指串聯各25、產業園區形成的農旅融合發展環;三區:指依托地形地貌形成的南部中高山茶果循環現代農業示范區、中部城鎮近郊共享農業發展區和北部中低山生態農業發展區;多園:指進一步加強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沿著農旅融合發展環和生態旅游發展軸,打造生態、農業、旅游多元融合示范基地,建設高山云霧茶產業基地、藍莓現代農業園、馬鈴薯產業基地、大峽谷老鷹茶現代農業園、大豆產業基地、生態食品加工園、高山蔬菜產業基地、高山有機花椒現代農業園、巨星智慧種豬現代農業園、百合現代農業園區、野豬養殖基地、林豐彝風彝韻民俗體驗基地、大峽谷生態旅游基地、鐵道兵博物館紅色文化、大渡河峽谷探險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獼猴桃現代農業園區等多個園區和產業26、基地。p 發展思路p 產業發展格局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五、鎮區規劃1、共安彝族鄉集鎮(1)現狀概況p 概況集鎮位于共安彝族鄉象鼻村,南與成昆鐵路(復線)金口河站僅1公里。2020年集鎮區現狀常住人口約550人,開發邊界內現狀建設用地面積2.3公頃,人均建設用地42平方米/人。集鎮現狀建設包括共安彝族鄉鄉政府、衛生院、小學以及居民點。p 問題城鎮空間受地形限制較大,難以拓展;集鎮內部道路空間狹窄,交通組織體系不完善;基本基礎服務設施建設不足;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五、鎮區規劃1、共安彝族鄉集鎮(2)城鎮性質根據金口河區委區27、政府計劃,未來共安彝族鄉鄉政府繼續保留,依托緊鄰成昆鐵路(復線)金口河站和長途客運樞紐的區位優勢,發展民俗旅游接待,改善場鎮風貌,完善場鎮職能。基于以上考慮,將共安鄉集鎮性質確定為:金口河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彝族風情旅游集鎮(3)規劃規模至規劃期末,城鎮開發邊界內總用地為5.76公頃,城鎮常住人口與旅游人口共計0.07萬人,規劃人均城鎮建設用地82平方米/人。(4)功能結構規劃集鎮區形成“一帶四組團”的城鎮空間結構。“一帶”:小河生態旅游帶。“四組團”:老集鎮公共服務組團、長途客運樞紐組團、高鐵站旅游集散組團和象鼻村彝家風情旅游接待組團小河生態旅游帶老集鎮公共服務組團長途客運樞紐組團鐵路站組團象鼻28、村彝家風情旅游接待組團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五、鎮區規劃2、和平彝族鄉集鎮(1)現狀概況p 概況和平彝族鄉集鎮區緊鄰金口河中心城區,用地沿國道245呈帶狀布置。2020年集鎮區現狀常住人口約736人,開發邊界內現狀建設用地面積8.2公頃,人均建設用地111平方米/人。集鎮現狀建設包括和平彝族鄉鄉政府、移民安置區、鯉魚浩小學以及金口河污水站。p 問題集鎮功能發育不完善、空間拓展潛力有限;基本基礎服務設施建設不足;椏溪溝等溝口現狀建設區域存在安全隱患。金口河區大峽谷生態文旅片區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五、鎮區規劃2、和平彝族鄉集鎮(2)城鎮性質根據金口河29、區委區政府計劃,未來鄉政府及周邊區域發揮緊鄰城區的區位優勢,發展商業商貿、民俗旅游接待等功能,改善場鎮風貌,完善場鎮職能。因此將集鎮性質確定為:金口河城市北部門戶以商業和旅游接待為主要功能的宜居宜業集鎮(3)規劃規模至規劃期末,城鎮開發邊界內總用地為14.99公頃,規劃城鎮常住人口(包括通勤人口、旅游人口)共計0.316萬人,規劃人均城鎮建設用地94平方米/人。(4)功能結構“一帶一心兩組團”“一帶”:國道245集鎮綜合發展帶。“一心”:以鄉政府為核心的綜合服務中心。“兩組團”:南部老集鎮組團和北部新鎮生活商貿組團。北部新鎮商貿物流組團國道245集鎮綜合發展帶南部老集鎮生活組團鄉政府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