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方案(2021-2025年)(3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8781
2024-04-23
32頁
60.77MB
1、-1-內江市東興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內江市東興區人民政府二二二年十一月-3-目錄導語.-1-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2-第一節 經濟社會與礦業發展現狀.-2-第二節 上輪礦產資源規劃的實施成效.-3-第三節 存在的問題及面臨形勢.-4-第二章 指導思想、原則和規劃目標.-5-第一節 指導思想.-5-第二節 基本原則.-5-第三節 規劃目標.-6-第三章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6-第一節 服務能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建設.-6-第二節 科學劃定勘查開采規劃區塊.-8-第三節 嚴格勘查開采規劃區塊準入管理.-9-第四節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11-第四章 綠色礦山2、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12-第一節 推進綠色礦山建設.-12-第二節 加快礦區生態保護與修復.-13-第五章 規劃保障措施.-14-4-附附表表附表 1東興區能源基地表.-16-附表 2東興區國家規劃礦區表.-17-附表 3東興區戰略性礦產資源保護區表.-18-附表 4東興區礦產資源重點勘查區表.-6-附表 5東興區勘查規劃區塊表.-20-附表 6東興區礦產資源重點開采區表.-21-附表 7東興區開采規劃區塊表.-22-附表 8東興區砂石土類礦產集中開采區表.-23-附表 9東興區重點礦種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規劃表.-24-附附圖圖附圖 1東興區礦產資源分布圖(比例尺 1:50000)附圖 2東興3、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圖(比例尺 1:50000)附圖 3東興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總體布局圖(比例尺 1:50000)附圖 4東興區礦產資源勘查規劃圖(比例尺 1:50000)附圖 5東興區礦產資源開采規劃圖(比例尺 1:50000)-1-導語為了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宏觀調控,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礦產資源,促進礦業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其配套法規、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結合內江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及東興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編制內江市東興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4、規劃是內江市東興區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涉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相關行業規劃,應與本規劃做好銜接。規劃適用范圍為內江市東興區行政轄區內的礦產資源。以2020年為基期,2025年為目標年,展望到2035年。-2-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第一節 經濟社會與礦業發展現狀一、經濟社會現狀內江市東興區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地處沱江中游東岸,地跨東經1045910524,北緯 29272950。東興區東靠重慶市榮昌區,南連隆昌市,西隔沱江接市中區,西北與資中縣接壤,北抵資陽市安岳縣。全區幅員面積 1180.57 平方公里,轄 14 鎮、5 個街道辦事處(高橋街道、勝利街道5、由內江高新區托管),人口 88.14 萬人,城鎮化率 50.96%。2020 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56.80 億元、增長 4.5%;第一產業增加值 53.91 億元、增長 5.8%;第二產業增加值 54.11 億元、增長 2.3%;第三產業增加值 148.79 億元、增長 2.8%。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與礦業相關的采掘業和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的工業總產值 14.47 億元,同比增長33.36%。礦業經濟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比較重要的地位。二、礦產資源賦存狀況東興區礦產資源較為貧乏,截至目前,全區已發現的礦產有 6 種,能源礦產有天然氣和頁巖氣,其余礦產包括:鹽礦、砂金、砂巖、磚瓦用頁巖。6、除天然氣和頁巖氣外,目前區內主要開發利用的礦產為砂巖、磚瓦用頁巖,受地層控制,全區均有分布。三、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現狀截至2020年底,全區范圍內無有效探礦權;現有登記采礦權數7個,分別為磚瓦用頁巖6個,砂巖1個,均為小型礦山。其中,砂巖礦累計生產規模4萬噸/年,2020年開采量為0萬噸;磚瓦用頁巖礦累計生產規模24萬噸/年,2020年開采量為8.4萬噸。-3-第二節 上輪礦產資源規劃的實施成效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進一步優化。“十三五”期間,全區嚴格執行規劃準入條件和新建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制度,淘汰了一批規模小、資源利用率低、技術落后、競爭力弱的礦山,截至207、20年,有效礦山總數由15個減少至7個。合理控制了礦產資源開采總量,開發利用結構不斷優化。專欄 1 東興區“十三五”期間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指標規劃目標指標完成情況2020 年屬性2020 年完成情況年底采礦權設置數(個)18預期性7完成重要礦種年開采總量頁巖(萬噸)105預期性24完成砂巖(萬噸)4.54.0完成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逐步改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逐步改善。“十三五”期間,全區開展了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工作,系統查明了在建礦山、生產礦山和歷史遺留礦山的地質環境問題類型、分布、規模和危害程度,全面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責任及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金制度。截至2028、0年底,全區范圍內生產礦山均已編制完成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現有礦山全部按規定預存了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金,共計29.013萬元。全面開展長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圍內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全區生態修復面積6.8817公頃。礦業權市場建設有序推進礦業權市場建設有序推進。全面實施礦業權出讓收益制度,執行內江市礦業權出讓收益市場基準價,為礦業權競爭出讓和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十三五”期間,全區嚴格控制礦業權協議出讓,以招拍掛方式出讓的采礦權3個,采礦權出讓收益累計74.97萬元。切實加強了礦業權市場監管,確保礦業權市場交易公開、公平、公正。礦產資源管理能力與水平明顯提高礦產資源管理9、能力與水平明顯提高。第三輪規劃期間不斷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制度、落實三級聯網審批制度,規范了礦政市場,提升了管理能力與效率。通過開展全國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全縣礦山超層越-4-界專項檢查、露天礦山專項整治等工作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約束機制,規范了礦業權市場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完善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監督管理體系。基本形成管理有規、市場有序、開發有責、調控有效、監督有力的礦產資源管理新局面。第三節 存在的問題及面臨形勢“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起步時期,也是東興區作為內江市主城區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0、川南經濟區一體化建設、內自同城化等戰略機遇的關鍵時期。目前礦產資源宏觀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對全區礦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急需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急需提高。“十四五”期間,區內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推進新型城鎮化,著力打造內江“慢旅游”休閑區、成渝文化旅游協同融合發展基地、國際知名大千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對城市公共場所和旅游勝地裝飾建材需求量持續增加,全區礦產資源配套供應不足,現有礦山資源枯竭現象明顯,需周邊城市調配,運輸半徑大,建設成本增加,影響全區基礎設施建設,急需規劃一批礦業權保障礦產資源的供給能力。綠色礦業發展形勢緊迫綠色礦業發展形勢緊迫。全區暫無綠色礦山建成,需大力推11、進綠色礦山建設和綠色礦業發展。當前,區內礦山生產規模較小、資源利用水平低、礦業發展結構不合理。迫切需要合理調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模強度,大力推進資源高效利用,提升礦業集中度,構建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促進礦業綠色發展。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依然緊迫。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依然緊迫。全區現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主要體現為磚瓦用頁巖露天開采造成的植被損毀、生態環境破壞等現象。礦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依然矛盾,需從前期規劃、產業政策、生態保護、節約集約等多方面著手,進一步促進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5-第二章 指導思想、原則和規劃目標第一節 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12、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重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緊扣內江市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產業強市和區域物流樞紐的定位。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指導方針,突出資源保障,促進資源高效合理利用,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第二節 基本原則堅持生態優先堅持生態優先,加快綠色發展加快綠色發展。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放至重要地位,堅持走“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道路13、,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體系,逐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依據“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指導思想,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的指導原則,著力轉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努力改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推進礦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需求導向堅持需求導向,加強資源保障加強資源保障。圍繞市場需求,統籌資源稟賦、運輸半徑、生態制約等因素,優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布局與時序,合理設置勘查開采規劃區塊,形成協調有序的資源勘查開發保護新格局,保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對裝飾建材的需求。堅持集約開發堅持集約開發、促進高效利用促進高效利用。優化調整礦產資源勘查14、開發結構,合-6-理調控礦產資源開發強度,嚴格最低資源量與開采規模準入,提升礦業集中度,推進規模開發和節約利用。第三節 規劃目標一、2025 年目標圍繞東興區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總體目標和戰略導向,結合全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現狀、資源供需形勢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確定“十四五”期間規劃總體目標。到 2025 年,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及集約高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綠色礦業發展模式全面普及,呈現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新格局。礦產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水平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水平進一步提高。合理控制開發利用強度和采礦權總數,提高礦山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優化礦山開發利用結構,至 202515、年,全區礦山總數控制在 7 個以內,其中磚瓦用頁巖礦山數控制在 5 個以內、砂巖(飾面用石材)礦山總數控制在 2 個以內,大型礦山數量力爭實現 0 突破,大中型礦山數量比例力爭提高到 30%。專欄 2 內江市東興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類別指標名稱單位2020 年2025 年屬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年開采總量砂巖(飾面用石材)礦石萬 立方米1.66預期性磚瓦用頁巖礦石 萬噸2420礦山數量礦山總數個77約束性磚瓦用頁巖個65預期性砂巖(飾面用石材)個12大中型礦山比例%030預期性礦區生態修復與綠色礦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礦區生態修復與綠色礦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落實上級規劃確定的礦區生態修復治16、理任務。現有礦山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督促礦山企業及時足額預存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金,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及時對礦區進行生態修復。對歷史遺留礦山,構建政府主-7-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治理新模式,著力解決嚴重影響人居環境、工農業生產、城市發展的礦山地質環境突出問題。礦政管理與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礦政管理與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全面落實礦產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完成礦業權清理、礦產資源國情調查,簡化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流程,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工作更加精細,資源家底更加清楚。全面實行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健全“凈礦”出讓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17、的利益共享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礦區生態修復的長效機制。以礦業權人信用約束為核心的監管制度更加健全,執法監管體系不斷健全,依法治礦水平不斷提高。二、2035 年展望到 2035 年,全區資源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和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礦政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礦業高質量發展、綠色礦業格局全面形成。第三章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第一節 服務能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建設按照全國規劃部署要求,內江市落實國家級能源資源基地 1 個,落實國家規劃礦區 1 個,在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用礦用地用林、重大項目安排及相關產業政策方18、面給予重點支持和保障,確保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和穩定供給。專欄3落實資源安全保障(一)落實國家級能源資源基地(一)落實國家級能源資源基地(1個個)-8-專欄3落實資源安全保障1、四川盆地威遠、四川盆地威遠-合川油氣(東興區部分合川油氣(東興區部分)。涉及東興區全境,面積約1180.57km2,主要礦種:天然氣。(二)落實國家規劃礦區(二)落實國家規劃礦區(1個個)1、四川盆地重慶、四川盆地重慶-宜賓油氣宜賓油氣(東興區部分(東興區部分)。涉及東興區全境,面積約1180.57km2,主要礦種:天然氣。第二節 科學劃定勘查開采規劃區塊開采規劃區塊劃定原則開采規劃區塊劃定原則。新設置的開采規劃區塊 19、300 米范圍內無其它開采區塊設置;不在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沱江)兩側 3 千米范圍內;不在鐵路、高速公路保護范圍內;不涉及自然保護地、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公益林地;露天礦產開采規劃區塊應充分論證影響開采安全的自然條件,盡量做到不留邊坡或少留邊坡、禁止高陡邊坡開采。對建材類低風險礦產,可在實地踏勘的基礎上,考慮資源賦存、開發利用、市場需求等條件,直接劃定開采規劃區塊,但出讓采礦權前需達到相應的勘查程度。合理劃定開采規劃區塊。根據資源稟賦特征及開發條件,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落實劃定市級勘查規劃區塊 1 個,礦種為地熱;劃定開采規劃區塊 2 個,礦種為砂巖(飾面用石材)。專欄 4內江市東興區勘查20、開采規劃區塊落實市級勘查規劃區塊落實市級勘查規劃區塊 1 個:個:四川省東興區田家四川省東興區田家地熱地熱普查普查:位于東興區田家鎮正子村、都堂村,面積:1.9538km2,勘查礦種:地熱,勘查階段:普查。開采規劃區塊開采規劃區塊 2 個:個:東興區雙才鎮荒東壩砂巖礦東興區雙才鎮荒東壩砂巖礦:位于東興區雙才鎮石門村,面積 0.1260km2,擬規劃開采礦種為砂巖(飾面用石材),預計資源量 45 萬 m3。-9-東興區雙才鎮觀音坪砂巖礦東興區雙才鎮觀音坪砂巖礦:位于東興區雙才鎮萬里村,面積 0.1116km2,擬規劃開采礦種為砂巖(飾面用石材),預計資源量 50 萬 m3。合理確定開發強度合理確21、定開發強度。對礦產資源開采總量和采礦權投放總量進行有效調控,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強化對總量配額指標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重要優勢礦產的生產總量調控指標落實上規劃分解指標并落實到主要礦山。磚瓦用頁巖:到 2025 年采礦權數量不超過 5 個,年開采總量控制在24 萬噸/年。砂巖(飾面用石材):到 2025 年采礦權數量不超過 2 個,年開采總量控制在 6 萬立方米/年。第三節 嚴格勘查開采規劃區塊準入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必須遵守礦產資源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新設探礦權、采礦權需符合以下準入條件,指導探礦權、采礦權的合理設置,嚴格勘查開采規劃準入管理。資源儲量規模準22、入條件資源儲量規模準入條件。新建礦山必須具備經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評審備案的礦產資源儲量報告,資源儲量規模應達到規劃要求的最低規模標準,砂巖(飾面石材):10 萬立方米。最低開采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最低開采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準入條件準入條件。按照礦山開采規模與礦床(區)儲量規模相適應的原則,設立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和最低服務年限。除明確保障重點交通、水利、鄉村振興工程建設的砂石土類礦業權外,新建、改建礦山按照生產規模大小確定最低服務年限,原則上大中型礦山不低于 10 年,小型礦山不低于 5 年。對于已有采礦權生產規模及服務年限未達到要求的礦山,在采礦權在變更和延續時將嚴格按照主管部門有關政策執行,達不到23、要求的將逐漸退出。礦山最低開采規模達到規劃要求,砂-10-巖(飾面用石材):3 萬立方米/年。資源利用水平資源利用水平準入條件準入條件。礦山企業可按要求自行編制或委托有關機構編制符合行業規范要求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并通過礦業權出讓登記權限所屬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批,開發利用方案設計的礦產資源“三率”指標及伴生礦產綜合利用應符合國家及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相關要求和本規劃的規定。礦山原則上不得設置廢石棄渣場,開采過程中所有非礦巖土應當有明確的綜合利用方案,表土應當單獨剝離并設置臨時排土場堆放留作礦山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使用。特別是飾面用石材應加強對廢石的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準入條件生態環境保護準24、入條件。新建礦山必須滿足國土空間規劃“三線三區”劃定成果,遵循生態環境保護“三線一單”的準入要求;完善環境影響評價、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等審批手續;明確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與義務,足額預存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基金,將礦山恢復治理費用和土地復墾費用列入生產成本,專項用于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嚴格執行礦山建設與環境保護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三同時”制度,環保設施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或使用。安全生產準入條件安全生產準入條件。新建、擴建礦山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按“三同時”要求納25、入探、采準入條件。礦山的安全距離、生產設備、設施必須符合安全條件,安全投入應不低于法律法規及所開采礦種要求的礦山投資總額的比例。綠色勘查及綠色礦山建設條件綠色勘查及綠色礦山建設條件。新辦探礦權應編制滿足綠色勘查規范要求的勘查實施方案,嚴格落實勘查施工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切實做到依法勘查、綠色勘查。新辦采礦權在出讓合同中明確開發方式、資源利用、-1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土地復墾等相關要求及違約責任,推動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第四節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全面落實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全面落實礦產資源管理改革。積極按照國家、省主管部門要求,深入推進礦產資源26、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完善礦業權“三級聯網”審批系統;加快推進川渝通辦新舉措。積極推進“招拍掛”及“凈礦”出讓,做好礦業權出讓前的踏勘、論證、審核與備案工作。財政出資地質勘查項目不再設置探礦權,憑項目任務書或合同書開展地質勘查工作。激發礦業市場活力,不斷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儲量管理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加強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工作,明確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工作流程,確定儲量評審的重點。取消礦產資源儲量登記,實行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公示制度。加強礦產資源儲量數據庫信息化建設,提高效率,加強儲量評審的質量管控,切實提升儲量統計質量。加強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工作,明確管理27、部門和礦業權人工作職責,礦山儲量動態監測工作需按規定開展實測工作,嚴防礦山超層越界采礦行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按規定定期組織實地抽查,加強儲量評審的事中事后監督管理,保障礦產資源儲量數據真實性。完善礦業權退出機制完善礦業權退出機制。嚴格礦業權出讓合同制度,采礦權合同中應明確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綠色礦山建設、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土地復墾做出具體約定,明確違約責任。做好已有采礦權與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重疊的避讓退出工作,履行好退出后的生態修復義務,進一步完善礦業權退出機制。加快完成礦業權清理工作,建立礦業權登記數據庫動態管理機制。深化地礦信用體系建設深化地礦信用體系建設。落實地勘行業誠28、信建設的政策體系,充分發-12-揮政策對地勘行業誠信建設的保障作用。完善誠信監督機制和失信懲戒制度,規范行業市場秩序,保障行業誠信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繼續做好礦業權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工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督促礦業權人及時如實填報并公示上年度礦產資源勘查開采信息。定期對公示信息進行抽查,并對抽查結果予以公示,推進行業信用信息體系建設和應用。探索聯合監督管理新模式探索聯合監督管理新模式。自然資源管理職能部門之間平行聯動,探索利用土地變更調查數據、衛片執法數據、涉及礦產資源的資產清查資料等開展礦山監管的新模式,定期組織各相關職能部門對礦山開展聯合檢查工作。第四章 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第一節 推進29、綠色礦山建設全面推進綠色勘查。全面推進綠色勘查。勘查項目工作應按照綠色地質勘查工作規范要求,制定項目的綠色勘查實施計劃,約束勘查行為。鼓勵勘查過程依靠科技和管理創新,采用新手段、新方法、新工藝、新設備,推廣無人機遙感、便攜式鉆探施工等勘查技術,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輕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擾動、污染和破壞。勘查活動中應制定有關生態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等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將綠色勘查管理內容融入日常工作。因地制宜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因地制宜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充分吸收周邊市縣綠色礦山建設經驗,結合全區礦產資源開發現狀,重點在新建礦山中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邁出綠色礦山建設第一步。尊重礦山“小、散、弱”的30、開發現狀,堅持因地制宜、因礦制宜的原則,鼓勵和引導資金相對雄厚、技術相對先進、管理相對成熟的大中型生產礦山開展綠色礦山創建工作,發揮示范作用,由點到面,推動礦業綠色發展。到 2025 年底,力爭啟動 1-2 個綠色礦山-13-創建工作。建立綠色礦山激勵約束機制建立綠色礦山激勵約束機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全面落實已有相關優惠政策,充分運用經濟、行政等手段,針對綠色礦山鼓勵措施,在稅收、用地、用林、出讓先后等方面適度傾斜。加強政策約束和引導,鼓勵礦山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強技術改造。按照負面清單要求,淘汰礦山企業落后技術和產能,形成有利于促進資源合理利用、節能減排、綠色生態的激勵約束機制。第二節 加31、快礦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嚴格新建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嚴格新建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要求。新建礦山應在采礦權出讓時嚴守生態環境保護準入底線,提高“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和審查質量,明確礦山生態保護與修復的要求;在出讓合同中約定相關義務及違約責任,按要求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賬戶,并按時足額繳存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貫徹執行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規范,將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的要求貫穿于新建礦山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閉坑全過程。加強在建與生產礦山生態修復管理。加強在建與生產礦山生態修復管理。在建與生產礦山按照“誰開發、誰修復,邊開采、邊修復”的原則,明確采礦權人的主體責任,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32、。實行礦山生態修復年度報告制度和隨機抽查制度,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礦山生態修復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監督礦山企業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逐年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落實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從基金設立、計提、使用、監管等方面進行規范,按照自主使用、年度核算、滾動支取的原則建立基金動態化監管機制,保障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順利實施。加強地下水水位及地表變形監測,防止因地下水過量開采引起的地面沉降等問題。-14-加快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加快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督促礦山企業及時對生產礦山或閉坑礦山進行生態修復。對歷史遺留礦山,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33、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治理新模式,著力解決嚴重影響人居環境、工農業生產、城市發展的礦山地質環境突出問題。第五章 規劃保障措施一、明確規劃實施責任分工加強規劃實施組織領導,嚴格執行礦產資源規劃,以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為主,明確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并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自然資源管理目標體系和離任審計進行考核。充分發揮政府有關部門職能職責,建立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牽頭,發改、經信、財政、生態環境、水利、應急管理等各部門協調配合的規劃實施與監管聯動機制,明確分工、壓實責任,做好人才、資金、技術和政策保障,形成推動規劃實施的合力,保障規劃各項指標及目標任務落地落實。二、嚴格執行規劃審查制度充分發揮礦34、產資源規劃在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活動中的依據作用,落實規劃目標和任務,嚴格執行最低開采規模、開發利用方式、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準入條件。經審查不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的,登記管理機關不得頒發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相關主管部門不得批準立項,不得批準用地。三、完善礦產資源規劃調整機制礦產資源規劃經政府發布后一年內原則上不允許調整,后期確需調整的,每年只允許調整一次,且需充分說明理由并報原審批機關批準。礦產資源規劃調整涉及其他主管部門的,應當征求其他主管部門的意見。-15-四、健全規劃實施評估制度實施年度檢查與階段性評估機制,年度檢查主要對規劃年度目標任務執行情況和政策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提出規劃執行35、情況報告。階段性評估主要內容包括規劃實施進展與成效、各項任務指標執行完成情況、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取得的經驗、存在問題等,提出規劃意見建議和改進措施。檢查和評估情況要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情況。五、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做好礦產資源信息系統的相互銜接工作,實現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資源量入庫、礦業權、礦產資源監察等基礎數據庫的銜接和共享,建成具有信息管理、分析查詢、監督評價和輔助決策功能的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及時、準確掌握區內礦產資源增減、資源利用水平、礦山生態環境等動態變化的相關信息,探究有利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具體政策,提高規劃管理地效率和服務水平。-16-附表36、 1東興區能源基地表序號編號名稱所在行政區主要礦種面積(平方千米)拐點坐標已設探礦權數量擬投探礦權數量已設采礦權數量已設采礦權設計開采規模(萬噸)備注1NY093四川盆地威遠-合川油氣(東興區部分)東興區天然氣1180.57/落實注:拐點坐標詳細范圍以上級規劃空間矢量數據為準。-17-附表 2東興區國家規劃礦區表序號編號名稱所在行政區面積(平方千米)拐點坐標主要礦種資源量單位資源量擬設探礦權數量已設探礦權數量已設采礦權數量已設采礦權設計開采規劃(萬噸/年)擬設采礦權數量擬設采礦權設計開采規劃(萬噸/年)備注1GK429四川盆地重慶-宜賓(東興區部分)東興區1180.57/天然氣氣體億立方米0037、00000落實注:拐點坐標詳細范圍以上級規劃空間矢量數據為準。-18-附表 3東興區戰略性礦產資源保護區表序號編號名稱所在行政區面積(平方千米)拐點坐標主要礦種資源量單位資源量備注-19-附表 4東興區礦產資源重點勘查區表序號編號名稱所在行政區面積(平方千米)拐點坐標主要礦種已設探礦權數量擬設探礦權數量備注-20-附表 5東興區勘查規劃區塊表序號編號區塊名稱勘查主要礦種面積(平方千米)拐點坐標現有勘查程度擬設探礦權勘查階段投放時序備注1KQ511000002四川省東興區田家地熱普查地熱1.95381,8,105.1040000,29.4120000,105.1040000,29.405000038、,105.1023000,29.4050000,105.1023000,29.4030000,105.0930000,29.4030000,105.0930000,29.4100000,105.1010000,29.4100000,105.1010000,29.4120000,0,0,0,調查評價普查2023理療熱礦水-21-附表 6東興區礦產資源重點開采區表序號編號名稱所在行政區面積(平方千米)拐點坐標主要礦種資源量單位資源量已設采礦權數量擬設采礦權數量備注-22-附表 7東興區開采規劃區塊表序號編號區塊名稱開采主礦種涉及開采總量控制礦種面積(平方千米)拐點坐標資源量單位資源量投放時序備注139、CQ51101100001東興區雙才鎮荒東壩砂巖礦砂巖0.12601,19,1,3288889.00,35505626.00,2,3288821.00,35505763.00,3,3288739.00,35505885.00,4,3288656.00,35505840.00,5,3288614.00,35505691.00,6,3288418.00,35505630.00,7,3288392.00,35505489.00,8,3288447.00,35505481.00,9,3288450.00,35505430.00,10,3288609.00,35505427.00,11,3288647.40、00,35505375.00,12,3288709.00,35505381.00,13,3288709.00,35505446.00,14,3288769.00,35505439.00,15,3288769.00,35505616.00,16,3288743.00,35505623,17,3288743.00,35505636.00,18,3288766.00,35505644.00,19,3288853.00,35505605.00,0,0,1礦石 千立方米4502023飾面用石材。投放前須達到相應的勘查程度,并由地方政府協調好用地及地面附作物賠償事宜后,按“凈礦”出讓。2CQ511011041、0002東興區雙才鎮觀音坪砂巖礦砂巖0.11161,15,1,3288206.00,35504988.00,2,3288177.00,35505003.00,3,3288158.00,35505083.00,4,3288075.00,35505185.00,5,3287997.00,35505141.00,6,3287987.00,35505171.00,7,3287981.00,35505292.00,8,3287902.00,35505309.00,9,3287809.00,35505230.00,10,3287864.00,35505151.00,11,3287835.00,35504942、33.00,12,3288012.00,35504865.00,13,3288061.00,35504814.00,14,3288104.00,35504841.00,15,3288128.00,35504823.00,0,0,1礦石 千立方米5002023飾面用石材。投放前須達到相應的勘查程度,并由地方政府協調好用地及地面附作物賠償事宜后,按“凈礦”出讓。-23-附表 8東興區砂石土類礦產集中開采區表序號編號名稱所在行政區面積(平方千米)拐點坐標開采礦種資源量單位資源量已設采礦權數量已設采礦權涉及開采規劃(萬噸)擬設采礦權數量擬設采礦權涉及開采規劃(萬噸/年)備注附表 9東興區重點礦種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規劃表序號礦種名稱資源量規模最低設計開采規模備注單位最低資源規模單位/年大型中型小型1砂巖礦石 萬立方米10萬立方米/年1031飾面用石材,見注釋 12地熱電(熱)能(兆瓦)1/1萬立方米/年20/1010/51/0.5注:1、飾面用石材是指主要用作砌筑用條石、雕刻、制板材等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