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森林、草原、濕地調查監測工作方案(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8866
2024-04-23
6頁
26.81KB
1、2022年全國森林、草原、濕地調查監測工作方案為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共同做好森林、草原、濕地調查監測工作的意見(自然資發20225號),明確2022年全國森林、草原、濕地調查監測(以下簡稱“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目標和任務等有關內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標在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體系框架下,依據國土空間調查監測、規劃和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以2021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為底圖,在林地、草地、濕地的二級地類基礎上統一制作林草濕調查監測底圖下發地方使用。開展年度調查監測,掌握全國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現狀和變化情況,科學評價森林、草原、濕地資源質量和生2、態狀況,同步支撐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為科學開展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監督管理、林長制督查考核、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現林業草原國家公園“三位一體”高質量融合發展等提供決策支撐,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提供服務保障,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提供科學依據。二、主要任務(一)圖斑監測。以2021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為底圖,對接林地、草地、濕地相關成果,形成本年度的調查監測本底。開展圖斑監測,包括圖斑遙感判讀、驗證核實、數據更新,獲取森林、草原、濕地種類、數量、分布現狀及其變化數據。(二)樣地調查。構建林草濕調查監測3、統一抽樣框架,開展樣地調查,包括樣地判讀、樣地測設、因子調查、樣地所在圖斑信息核實等,獲取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的儲量、質量、結構及其變化數據。(三)質量管控。按照質量管理要求,明確質量責任主體,開展分階段、分層級質量檢查,前一階段調查監測結果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展下一階段工作,實現全程質量控制。(四)數據庫建設。在完善林地、草地、濕地圖斑監測和樣地調查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工具軟件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建立調查監測數據庫,并納入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自然資源三維立體時空數據庫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五)統計分析。開展統計分析,產出森林、草原、濕地現狀、動態和評價數據,統計計算全國及各省(區、市)的森林4、面積、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等總量數據,以及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的質量、結構、生態狀況等方面的指標數據。編制林草濕調查監測成果。(六)數據匯交共享。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及時向同級林草主管部門提供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各級林草主管部門要及時將林草濕調查監測成果匯交至同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支撐和服務國土變更調查工作,并加強共享應用。(七)做好與國土變更調查工作協同銜接。在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中發現實地現狀相對上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結果發生變化的,要及時納入當年國土變更調查。對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中發現的變化圖斑,可利用“國土調查云”平臺開展實地舉證,納入國土變更調查日常變更工作,未實地5、舉證的圖斑于11月底前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一匯交到自然資源部,補充到2022年度國土變更調查下發各地實地調查舉證的疑似變化圖斑中。各地在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中,要對此類圖斑的相關屬性信息進行記錄,在2022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形成后,及時將相關屬性信息關聯到對應圖斑上,納入當年林草濕調查監測成果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八)技術方法創新。開展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重點推進林草濕調查監測抽樣設計優化、美麗林草指標和綜合監測方法研究,開展新技術、新方法應用研究與試點。三、組織分工自然資源部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一部署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共同組建工作專班。工作專班負責起草工作部署文件,審核調查監測工作方案6、,協調基礎圖件,解決調查監測中的重大問題,負責總體質量管控,審核調查監測成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負責組織實施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資源管理司牽頭,會同草原司、濕地司、規財司及相關技術支撐單位,負責具體組織實施調查監測相關工作;組織制定技術方案和技術規程;根據國土變更調查成果、衛星遙感影像數據,負責組織制作和下發調查監測工作底圖;統籌組織遙感數據處理和判讀、現地調查、質量檢查、統計匯總、成果編制等。各單位任務分工如下:(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直屬院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院牽頭,各直屬院(監測中心)共同支撐協作,具體負責編制全國技術方案和技術規程,審核監測區省級實施方案,承擔樣地布設和7、判讀、變化圖斑遙感判讀、新技術應用的樣地調查,負責監測區各省技術指導、質量檢查,以及全國匯總分析和成果編制等工作。其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院負責遙感影像采集、處理,各直屬院負責數據分中心建設。(二)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參與技術方案和技術規程編制、技術培訓,組織專業調查分中心制訂本中心實施方案;按照國家工作專班統一安排,參加樣地外業調查監測、全國數據統計、匯總分析、成果編制等工作。(三)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林草主管部門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林草主管部門參照國家工作專班方式組建省級工作專班,協調推進轄區內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省級工作專班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負責年度8、國土變更調查與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的銜接,負責全程質量管控,審核省級調查監測成果,對本轄區調查監測成果質量負主體責任。省級林草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調查監測工作,編制實施方案。省級調查監測成果經工作專班審核后,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林草主管部門共同上報。四、進度安排(一)前期準備(1月3月)。制定工作方案、技術方案、技術規程等工作文件,明確任務分工、職責和技術要求;收集2021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統一制作調查監測底圖;完成林草濕樣地布設、遙感影像判讀、調查軟件更新等工作,完善組織機構、審核工作方案、印發工作通知。(二)調查監測(4月9月)。召開啟動部署會,開展技術培訓,配備設備工具;完成樣地外業調9、查;收集處理2022年遙感影像,判讀林草濕變化圖斑,下發調查監測底圖;各地開展變化圖斑核實舉證,更新圖斑數據。開展內外業質量檢查工作。(三)匯總分析(10月12月)。10月底前,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林草主管部門共同上報檢查驗收合格后的成果,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直屬院匯總,建立調查監測圖斑、樣地、樣方、樣木數據庫,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匯總分析,完成成果報告編制。(四)成果審定(2023年1月2月)。開展專家論證,全國調查監測成果報國家工作專班審定。五、主要成果省級調查監測成果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林草主管部門共同審核和上報。上報的主要成果包括數據庫、統計表、圖件、成果報告等。全國調查監測成果報國家工作專班審核。(一)數據庫。包括林草濕圖斑監測數據庫、林草濕樣地(樣方)調查數據庫、林草濕調查監測基礎支撐數據庫。(二)實地舉證成果。在外業調查時,通過現地驗證形成的實地舉證成果。(三)統計表。包括林草濕資源統計表、生態評價統計表、重點區域統計表。(四)圖件。包括資源現狀圖、專題分析圖、生態評價圖。(五)報告。包括林草濕調查監測及生態狀況年度報告及各省主要結果。-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