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萬㎡高層公共建筑工程測量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19054
2024-04-24
20頁
734.65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11.4萬㎡高層公共建筑工程全過程施工方案匯總
1、XXXX工程工程測量施工方案編制單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編制時間:XXXX年XX月XX日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1第二章 工程概況1第三章 施工準備23.1 技術準備及保證措施23.2 人員配備23.3 儀器配備3第四章 工程測量主要方法及精度要求3第五章 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建立45.1 測控總體思路與部署45.2 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建立5第六章 建筑高程控制測量76.1 測控總體思路與部署76.2 高程控制點的建立8第七章 施工測量87.1建筑施工場地測量87.2 基礎施工測量97.3 主體結構施工測量107.4 水電線、盒測量放樣127.5 裝修施工測量137.6 設備安裝施工測量14第八章 2、沉降觀測14第九章 質量過程控制149.1 質量控制要點149.2質量控制要求16第十章 安全文明施工16第十一章 儀器的保養與使用制度17第十二章 測量管理制度17 第一章 編制依據1、甲方提供的測量控制基點;2、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4、工程測量基本術語標準GB/T50288-2011;5、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8-2007;第二章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建設單位: 設計單位: 勘察單位: 監理單位: 施工單位: XXX項目位于XXX,主要包括1#、2#樓及地下室工程,總建筑面積為63623.43。本工程1#樓規劃用地面積930.18,建筑面積約2723、41.4,建筑性質類別屬于一類高層公共建筑;2#樓規劃用地面積884.52,建筑面積約30861.03,建筑性質類別屬于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約5521,建筑層數:地下1層。本工程建筑層數33層,建筑高度99.35米;本工程建筑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7.950。建筑工程等級為級,耐火等級為級,屋面防水等級為級。本工程建筑場地類別為類,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結構抗震等級為三級。本工程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塔樓外地下室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基礎采用柱下樁基礎+筏板基礎。第三章 施工準備3.1 技術準備及4、保證措施1、技術準備(1)對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進行送檢,確保器具在受控狀態下使用。(2)熟悉圖紙了解建筑定位及樓層放線的相關要求, 確定測量控制線、控制點。(3)校核圖紙中相關數據及不同圖紙相關數據的聯合校對,掌握測量放線所需要的幾何尺寸及相關數據。(4)向監理提供測量人員的上崗資質和所用測量儀器的計量檢定證書。(5)對業主提供的測量依據(控制點坐標、高程)進行校算。(6)由技術負責人對測量放線工進行技術交底。2、施工過程中的技術保證措施(1)施工測量中應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即遵循主控制線軸線細部放線的原則,達到整體控制局部的目的。(2)施工測量過程中,應遵循步步有校核5、的原則。即:在軸線投測前應先校核軸線控制樁準確無誤后,再進行投測,投測后還應用其他方法進行檢查;施工層放線時,先校核軸線投測是否準確,再進行細部放線,細部放線完畢后,也應復核檢查。(3)熟悉圖紙,先內業計算準確,制定好方案后在施測,測量員要同技術負責人等研究、寫出測量方案。為保證高程的準確性,每個施工層的高程點至少應傳遞四個,復核后高差在2mm以內,利用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引測水平線時,水準儀盡量安置在測點范圍內的中心位置,并進行一側精密定平。3.2 人員配備人員配備表職稱人數職責測量工程師2主管測量工作組織安排、工程首級平面控制網的設測、結構整體定位控制和把握、測量資料的管理。專職測量員86、主要負責施工全過程的測量技術工作,保障工程順利有序施工。3.3 儀器配備對進場的全站儀、經緯儀、鋼尺、水準尺、卷尺、溫度計等測量工具進行全面自檢校對。測量器材用量表儀器或設備名稱型號數量主要技術指標全站儀拓普康GTS-102N2測程:2km/單棱鏡測角精度:2”,絕對法測角測距精度:(2mm+2ppmD)經緯儀科力達DT-02CL22,正像,自動補償激光鉛垂儀南方ML40121mm/100m光學水準儀日本賓得AP-28121.5mm/km,正像,自動安平鋼卷尺50m2標準鋼尺鋼卷尺5m8標準鋼尺水準尺5m2水準尺3m2對講機8線墜2第四章 工程測量主要方法及精度要求在建筑施工和安裝過程中,測量7、工作極為重要,它是保證施工質量和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手段。本工程1#樓規劃用地面積930.18,建筑面積約27241.4,建筑性質類別屬于一類高層公共建筑;2#樓規劃用地面積884.52,建筑面積約30861.03,建筑性質類別屬于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約5521,建筑層數:地下1層。其技要求應符合下表規定。場區的高程控制點采用水等測量,須達到四等水準要求。其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規定。場區導線測量技術要求建筑物平面控制網主要技術要求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第五章 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建立5.1 測控總體思路與部署本工程控制點使用海南平面坐標系。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8、碎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布設平面控制網并應平行建筑四周,組成閉合圖形,以便使用和控制網的自身閉合校核。場區平面控制采用二級導線測量,導線網構成互相聯系的環形。控制線盡量避開墻、柱等障礙物,使對應控制點間視線要保持相互通視,軸線間距離便于丈量,控制網應分布在全場區,控制每棟建筑的主要軸線,控制線要分布合理。平面控制網應分布全場區,控制建筑主要軸線,根據不同的施工階段,點位布置略有調整,各點位可獨立使用,也可相互換算聯測。土建、設備安裝、室內外裝修等專業使用的平面控制網相同;定期要會同土建、設備安裝、室內外裝修等專業對各自使用的平面控制網進行復核。5.2 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建立1、工程測9、量控制點場區控制網以業主提供的控制點E3,E4,J3,J4來引測,其坐標、高程如下表。程測量控制點樁點號坐標值絕對高程值(M)E3X59717.3269.755Y182686.270E4X59567.1577.557Y182765.581J2X59254.3677.213Y183378.723J3X59093.2477.205Y183367.517注:上表4個控制點使用渤海平面坐標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場區施工測量控制點應選在通視良好、土質堅實、便于施測、利于長期保存的地點,并應埋設相應的標石,必要時還應增加強制對中裝置。施工測量控制基準點(含高程),采用混凝土澆筑,必須牢固、堅實設置,如10、圖所示;臨時控制點采用木樁制作,樁截面不小于5050,木樁頂部平整,木樁周邊澆筑混凝土防止擾動,如圖所示:施工測量控制基準點 臨時控制點 其中,對測量控制點進行保護:(1)甲方給定的基準點附近,禁止堆放材料,并派專人看管,定期對基準點進行復核。(2)引測的控制樁必須用混凝土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3)嚴禁在甲方給定的基準點附近加工、倒運鋼筋及進行其他施工活動,防止磕碰、刮、擦破壞基準點。(4)基準點附近設醒目的警示標志防止遭施工機械等損壞,測量標志一旦遭受碰損,應立即復位并復測。(5)對施工人員進行基準點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施工人員保護基準點的意識。2、場區平11、面控制網建立平面控制網的布網以業主提供的工程測量控制網為依據,在業主提供的工程測量控制網的點位精度經復核無誤后,布置在施工現場以內相對可靠處。本工程采用二級導線一次布設。平面控制網擬用往返閉合導線網在建筑施工場地上布設點D1-D4,如圖所示:總施工場地平面控制網3、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建立在主體或基坑周邊布設主要軸線控制點,同場區平面控制點,需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采用“外控法”控制主體或基坑內結構的軸線位置。為了將建筑物的設計軸線放樣到實地上去,擬建立局部的直角坐標系統。為了簡化設計點位的坐標計算和在現場便于建筑物放樣,該局部系統坐標軸的方向應嚴格平行于建筑物的主軸線。第六章 建筑高程控制測量12、6.1 測控總體思路與部署本工程以甲方提供的3個水準點,高程采用閉合水準測量布置控制點,精度等級四等,再根據該控制點對各棟樓進行引測高程水準點,使用計量檢測過的50米鋼卷尺分段向上量測,在各主樓山墻處傳遞高程,并做好附合。土建、設備安裝、室內外裝修等專業使用的高程控制網相同;定期要會同土建、設備安裝、室內外裝修等專業對各自使用的高程控制網進行復核。6.2 高程控制點的建立1、工程測量控制點同前文。2、場區高程控制高程起算點以業主提供的E3,E4,J2,J3的工程測量控制點來引測的場區控制點均含高程,水準點(控制點)詳見前圖平面控制網。其標高按實測值(絕對),本工程各樓設計建筑標高各不相同,詳見13、總平面圖。3、建筑物高程控制場區布設的高程控制點距離建筑物小于200m,建筑物高程控制可直接利用場區高程控制點。第七章 施工測量7.1建筑施工場地測量1、場地地形測量場地測量的方法:進行大比例尺地形圖測量。地形測量控制網是在施工控制網基礎上進行加密得到的。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應與施工坐標系、高程坐標系相一致,考慮方便施測也可以采用獨立坐標系統,然后根據需要進行數據轉換。地形測量圖幅按正方形分幅,圖式符號執行國家最新版本的相關地形圖圖式。2、場地平整測量場地平整以工程設計的建筑總平面圖的室外地坪標高為依據,綜合考慮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按照總體規劃、生產施工工藝、交通運輸和場地排水等要求,并盡量使土14、方的挖填平衡,減少運土量和重復挖運。場地平整的施工工序:現場勘察清除地面障礙物標定整平范圍水準基點檢核和引測設置方格網和測量標高計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場地壓實處理驗收。7.2 基礎施工測量1、基坑開挖測量本工程基礎形式為獨立基礎,底板面標高同基礎頂面標高。根據土方開挖施工方案,計算出基坑上口下口的開挖尺寸。依據以布設的平面控制網與開挖線的位置關系,用鋼尺丈量出開挖線的位置,并用白灰把基坑外邊線交點連在一起。(1)開挖過程中的平面控制開挖過程中,根據支護工程的挖深要求,對每步開挖的下口線進行控制。開挖過程中,根據每步開挖所撒的開挖下口線,從開挖的第一個開挖點起,根據挖深、坡度和標高嚴格控制其15、開挖的下口位置;并沿開挖路線每挖進34m時,采用“經緯儀挑線法”等方法,在軸線控制樁上架設經緯儀,在挖深部位投測出軸線控制線,并釘樁拉線,然后通過每步挖深下口線與軸線控制線的相對關系,對下口線進行平面控制,準確放樣出該挖深標高的坡腳平面位置;以此方法,一直到坑底開挖設計標高預留位置。(2)開挖過程的標高控制開挖過程中,通過標高控制,避免因超過或少挖而造成高程誤差累計,從而保證按設計要求進行開挖過程控制。標高控制的重要任務是開挖過程中的標高傳遞,可以根據開挖深度和坡度來選擇水準儀測量加懸掛鋼尺等方法進行,如下圖所示:高程傳遞示意圖2、基礎結構施工測量墊層混凝土澆筑并凝固達到一定強度后,現場測量人16、員根據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將經緯儀(或全站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如下圖所示:基坑軸線投測示意圖基礎結構施工高程控制:以現場高程控制點為依據,采用S3水準儀以中絲讀數法往基坑測設附合水準路線,將高程引測到基坑施工面上。標高基準點用紅油漆標注在基坑側面上,并標明數據,再以此標高基準點為依據,將施工標高點測設在墻、柱外側立筋上并用紅油漆做好標記。7.3 主體結構施工測量1、垂直投測施工方法在每層樓板上,根據矩形內控制線及十字控制線中心點留出20cm20cm的預留孔,作為該四個矩形控制線點及十字控制線中心點向上作垂直傳遞用。矩形控17、制線且與十字控制線作相互校核,四個矩形控制基點相對于十字控制線中心點,點位誤差小于2mm。垂直投測施工如7-1圖所示:垂直投測施工示意圖軸線投測及傳遞的誤差應符合下表所示:測量累計允許偏差表建筑全高(H)測量累計允許偏差值每層3mm30mH60m10mm60 mH90 m15mm2、投點方法其方法為:置儀對中整平,水平度盤指向0(軸線方向),通知上方準備投測,其作業步驟如下:(1)指揮上方,使標志中心初步移在鏡里十字絲交點附近。(2)指揮使標志中心精確移在十字絲交點中心。(3)垂準儀旋轉180,使標志中心折射在縱絲下(上),離十字絲交點一微小距離d。(4)指揮上方,在縱絲上向交點方向移d/2的18、距離,即此點為儀器旋轉小圓軌跡的中心,旋轉0和180兩個對徑位置,鏡里會出現的情況。(5)垂準儀水平旋轉90與270位置,按上述方法測量移至在橫絲上。(6)檢查投點位置正否,旋轉四方,如點對稱折射在十字絲線上,那點才算投正。(7)點投好后,通知上方,固定標志。投點方法3、標高豎向傳遞測量首先先用水準儀根據已校核的水準點,將標高建筑0.000控制線引測至結構外墻及各樓號的外墻轉角部位,并用紅色油漆標注,作為標高向上傳遞的基準線。然后分別在首層和施工層架設水準儀,從外墻轉角部位的基準線將標高傳遞到施工層上。每一流水段設置3個水準點,并用全站儀采用三角高程測量法校驗高程,保證水平面一定要閉合。向上層19、抄測標高時,先校測各流水段傳遞上來的標高,閉合差小于3mm,再抄測各結構構件的水平標高線,不允許就引用上一流水段的標高線,防止誤差積累。本工程墻柱、梁板一起澆筑,待每一施工段鋼筋綁扎、支模完成后,在每個柱子鋼筋上抄測出50mm線(每個柱面至少1個抄測點),以控制樓層標高。每一段墻體拆模后應在同樣部位抄測建筑1m線,作為裝飾與安裝標高依據。7.4 水電線、盒測量放樣1、結構墻柱鋼筋綁扎完后,墻柱內預埋線盒采用結構控制線、結構1m線做精確定位,放樣做法如圖所示。墻埋水電線盒測量放樣示意圖2、樓面模板安裝完成后,按照裝修圖紙在模板上做水電預埋的精確定位,如圖。樓面水電線盒測量放樣示意圖7.5 裝修施20、工測量二次結構施工以原有控制軸線為準,引放其他墻體、門窗洞口尺寸,引測前須復核原控制軸線。各層的建筑1000mm控制線彈在各層墻體的一側,且周圈閉合。電梯井的1000mm線在四角彈設,并且與相臨建筑1000mm閉合。室內裝飾面施工時,平面控制仍以結構施工控制線為依據,標高控制引測建筑1000mm標高線,要求交圈閉合。1000mm設置在每層墻體一側和電梯井四角位置上。在主體四面的邊墻上用經緯儀投射二條垂直的墻體中線,以保證外窗的準確安裝。并對所有的標高線和施工線進行檢查、校驗。最后請監理部門驗線,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7.6 設備安裝施工測量設備基礎結構施工完成后,在基礎表面上彈出縱、橫中心標記21、線。根據已校正的中心線與標高點,測出基準線的端點及基準點的標高。然后確定設備中心線和設備的標高。此外還須通過確定設備的水平度以保證設備在安裝方面的精度。第八章 沉降觀測工程建筑物從施工開始到竣工,以及建成運營后很長一段時間,沉降變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變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屬正常現象,但一旦超過某一限度,就會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運營期間,都必須對建筑物進行安全監測,以便及時掌握變形情況,發現問題,采取措施,保證建筑物從施工開始到運營期間均安全有效。第九章 質量過程控制9.1 質量控制要點1、建筑物施工放樣,應具備下列資料:(1)總平面圖;(2)建筑物的設計與說明;(3)建筑物的22、軸線平面圖;(4)建筑物的基礎平面圖;(5)設備的基礎圖;(6)土方的開挖圖;(7)建筑物的結構圖;(8)管網圖;(9)場區控制點坐標、高程及點位分布圖。2、放樣前,應對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點進行檢核。3、測設各工序間的中心線,宜符合下列規定:(1)中心線端點,應根據建筑物施工控制網中相鄰的距離指標樁以內分法測定;(2)中心線投點,測角儀器的視線應根據中心線兩端點決定;當無可靠校核條件時,不得采用測設直角的方法進行投點。3、建筑物施工放樣,應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物施工放樣的偏差,不應超過下表的規定:建筑物施工放樣的允許偏差項 目內 容允許偏差(mm)各施工層上放線外廓主軸線長度 23、L(m)L 30530 L 601060 L 901590 20細部軸線2承重墻、梁、柱邊線3非承重墻邊線3門窗洞口線3軸線豎向投測每 層3總高 H(m)H305標高豎向傳遞每 層3總高 H(m)H305(2)施工層標高的傳遞,宜采用懸掛鋼尺代替水準尺的水準測量方法并應進行溫度、尺長和拉力改正。傳遞點的數目,應根據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確定。規模較小的工業建筑或多層民用建筑宜從2 處向上傳遞,規模較大的工業建筑或高層民用建筑宜從3 處向上傳遞。傳遞的標高校差小于3mm 時,可取其平均值作為施工層的標高基準,否則,應重新傳遞。(3)施工層的軸線投測,宜使用2秒級激光經緯儀或激光鉛直儀進行,控制軸線投24、測至施工層后,應在結構平面上按閉合圖形對投測軸線進行校核。合格后,才能進行本施工層上的其他測設工作;否則,應重新進行投測。(4)施工的垂直度測量精度,應根據建筑物的高度、施工的精度要求、現場觀測條件和垂直度測量設備等綜合分析確定,但不應低于軸線豎向投測的精度要求;(5)大型設備基礎澆筑過程中,應及時監測。當發現位置及標高與施工要求不符時,應立即通知施工人員,及時處理。4、設備安裝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1)設備基礎竣工中心線必須進行復測,兩次測量的較差不應大于5mm;(2)對于埋設有中心標板的重要設備基礎,其中心線應由竣工中心線引測,同一中心標點的偏差不應超過1mm。縱橫中心線應25、進行正交度的檢查,并調整橫向中心線。同一設備基準中心線的平行偏差或同一生產系統的中心線的直線度應在1mm 以內;(3)每組設備基礎,均應設立臨時標高控制點。標高控制點的精度,對于一般的設備基礎,其標高偏差,應在2mm 以內;對于與傳動裝置有聯系的設備基礎,其相鄰兩標高控制點的標高偏差,應在1mm以內。9.2質量控制要求1、測量組長要施工進度和測量方案要求,安排現場測量放線工作,并作好施工測量日志;2、現場使用的測量儀器設備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檢校維護、保養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設備送檢;3、測量放線作業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三檢制”(1)自檢:作業人員在每次測量放線完成26、后立即進行自檢,自檢中發現不合格項立即進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檢記錄。(2)互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質量檢查,發現不合格項立即改正至合格。(3)交接檢:由施工負責人或質量檢查員組織進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給下道工序,交接雙方及見證方在交接記錄上簽字,并注明日期。第十章 安全文明施工1、測量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時首先進行安全交底,正確佩帶安全帽等勞動保護用品;2、施工現場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褲等寬松衣物;3、在危險區域作業時應配戴好安全帶,并掛在安全可靠處;4、新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5、每周參加由項目安全員組織的安全生產例會,接受安全生產教育;6、測量人員發27、現不安全隱患必須及時報告測放組長,測放組長做好記錄,并報告項目經理部工程部及時處理;7、辦公場所作好防火、防盜等保衛工作,避免儀器設備丟失,影響工作正常開展;8、測放組長班前進行安全講話,向本工程測量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保證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第十一章 儀器的保養與使用制度1、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測量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2、所有測量儀器必須每年校正一次,在儀器上粘貼校準狀態標識,具備合格的計量檢定證書,并由項目部測量負責人每半月一次進行自檢。3、儀器必須置于專用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灰塵。4、儀器使用完后,必須進行擦拭。5、儀器現場使用時,測量員不得離開儀器。6、水準尺不得平放,三角架水準尺不得做使用工具。第十二章 測量管理制度1、上崗前必須學習并掌握城市測量規范、工程測量規范、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范及公司制定的計量器具管理實施細則。2、到現場放樣前,必須先熟悉圖紙,對圖紙中的有關尺寸進行計算、復核、制定具體的方案后方可進場。3、所有測量人員必須熟悉控制點的布置,并隨時巡視控制點的保存情況,如有破壞應及時匯報。4、愛護儀器,經常進行擦拭,檢查時儀器保持清潔、靈敏,并定期維修,保證完好狀態。5、定期開展業務學習,努力提高測量人員素質。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1-04-30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