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人民醫院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9191
2024-04-24
16頁
1.24MB
1、句容市人民醫院異地新建項目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日期:2015年12月24日目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及特點2第一節 項目簡介2第二節 工程概況2第二章 編制依據3第三章 地質條件3第四章 施工工藝5第一節 施工準備5第二節 土方開挖6第三節 土方回填7第五章 排水方案9第六章 質量保證措施9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10第一節 臨邊保護措施10第二節 機械設備安全技術措施11第三節 用電使用規定11第四節 季節施工管理措施11第八章 基坑應急預案12第一節 組織機構12第二節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專業救援組職責13第三節 應急準備及措施14第四節 應急響應程序14第五節 檢查和2、教育15第一章 工程概況及特點第一節 項目簡介工程名稱:句容市人民醫院異地新建項目建設單位:XX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單位:XX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施工單位:XX建筑有限公司句容市人民醫院異地新建項目位于句容市華陽南路西側、二圣路北側,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6.8萬平方米,包括病房樓(13F)、門急診醫技樓(4F)、感染病樓(3F)、值班宿舍樓(6F)、后勤綜合樓(3F)、太平間(1F)、垃圾房(1F)、門衛(1)、地下室(1F)及后勤連廊等附屬工程,其中病房樓為框剪結構,其余樓棟均為框架結構。第二節 工程概況1、編制說明因后勤綜合樓及值班宿舍樓基礎類型相同,均沒有3、地下室,且目前僅收到這兩棟樓的施工圖紙,其余樓棟及地下室圖紙均未收到,故本方案僅適用于后勤綜合樓及值班宿舍樓,其余樓棟待圖紙出具后再另行上報施工方案。2、 結構概況值班宿舍樓后勤綜合樓0.00絕對標高(m)19.3019.80層數6F3F層高(m)3.6、4.0、4.23.9、4.2、5.1建筑高度(m)23.30(室外地坪至屋面)28.00(室外地坪至構架頂)14.40(室外地坪至屋面)19.10(室外地坪至構架頂)結構形式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基礎形式柱下獨立基礎柱下獨立基礎地下室無地下室無地下室第二章 編制依據1.句容市人民醫院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4、)3.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版)6.句容市人民醫院異地新建項目施工組織設計7.句容市人民醫院異地新建項目相關設計圖紙本方案有未說明或未明確的地方以有關規范、圖集或當地政府有關文件規定為準。第三章 地質條件根據江蘇長江機械化基礎工程公司提供的句容市人民醫院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成果綜合分析,對句容市人民醫院異地新建項目工程建設場地內的地質條件分析如下:擬建場地地貌屬于崗地,位于句容市汽車站西北角,華陽南路西側,二圣路北側上路村菜地內,地理位置優越。5、場地現為菜地,場地起伏較大,地面標高最大值29.50m,最小值16.50m,地表相對高差達13.00m,地勢總體呈東北高西南低,后期計劃進行場地整平,整平標高在19.0m左右。 據本次勘探揭示,場地地基土層共分為七大層,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分述如下:耕土(Q4ml):灰黃色,以粉質黏土為主,松散,不均勻,可見植物根莖。場區普遍分布,厚度:0.103.30m,平均0.81m;層底標高:16.0028.90m,平均23.36m;層底埋深:0.103.30m,平均0.81m。層粉質粘土(Q4al): 灰黃色-棕紅色,軟-可塑,切面稍光滑,韌性中,干強度中,為6、正常固結土。僅在場區東北角零星分布,厚度:0.006.30m,平均2.68m;層底標高:14.9022.36m,平均19.14m;層底埋深:1.106.80m,平均3.41m。層粉質粘土(Q4al) :灰黃色,可塑,含黑色鐵錳結核,切面稍光滑,韌性中,干強度中-高,為正常固結土。僅在場區西側局部分布,厚度:0.003.90m,平均2.62m;層底標高:14.2021.00m,平均17.46m;層底埋深:1.807.20m,平均3.95m。層粉質粘土(Q3al) :灰黃色,硬可塑,含黑色鐵錳結核,切面稍光滑,韌性中,干強度高,為超固結土,該層底部局部夾有薄層碎石土,碎石成分主要為石英砂巖,次園狀7、為主。場區大部分分布,厚度:0.0011.00m,平均5.41m;層底標高:8.8024.50m,平均17.86m;層底埋深:1.7011.50m,平均6.40m。層粉質粘土(Q3al):棕紅色,可塑為主,局部硬塑,含黑色鐵錳結核,切面稍光滑,韌性中,干強度高,為超固結土,局部夾少量風化巖碎塊。場區大部分分布,厚度:0.006.50m,平均2.75m;層底標高:8.7022.10m,平均17.16m;層底埋深:2.7013.50m,平均8.25m。-1層強風化角礫巖:灰黃色-棕紅色,呈粗砂-碎塊狀,中密-密實,巖石主要礦物成分有石英,長石及長石風化殘留物等,遇水軟化,為極軟巖,巖體破碎,巖體基8、本質量等級級。場區局部分布,厚度:1.008.30m,平均4.42m;層底標高:8.0015.50m,平均10.84m;層底埋深:7.5015.70m,平均11.23m。-2層中風化角礫巖:灰黃色-棕紅色,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有石英,長石及少量云母,巖體結構較破碎,為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場區局部分布,厚度:2.508.30m,平均4.82m;層底標高:2.509.40m,平均6.02m;層底埋深:12.0020.00m,平均16.05m,該層未穿透,最大揭露深度8.30m。-1層強風化砂質泥巖:棕紅色,風化強烈,巖芯呈碎塊狀局部呈黏土狀,螺紋鉆難鉆進,遇水軟化,為極軟巖,巖體破碎,巖9、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場區大部分分布,厚度:0.507.90m,平均2.51m;層底標高:6.0020.70m,平均14.22m;層底埋深:4.1014.20m,平均10.51m。-2層中風化砂質泥巖:棕紅色,巖芯呈柱狀,以黏土礦物為主,遇水易軟化,為極軟巖,巖體較完整,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V級。該層未穿透,最大揭露深度25.9m。各層地基土承載力特征值見下表:層號巖土層名稱巖土層性狀建議值fak(kPa)耕土(Q4ml)灰黃色,松散,不均勻,可見植物根莖-粉質粘土(Q4al)灰黃色-棕紅色,軟-可塑,切面稍光滑120粉質粘土(Q4al)灰黃色,可塑,含黑色鐵錳結核,切面稍光滑140粉質粘土(Q10、3al)灰黃色,硬可塑,含黑色鐵錳結核,切面稍光滑240粉質粘土(Q3al)棕紅色,可塑為主,局部硬塑,含黑色鐵錳結核,切面稍光滑,局部夾少量風化巖碎塊180-1強風化角礫巖灰黃色-棕紅色,呈粗砂-碎塊狀,中密-密實320變形模量E0=25MPa-1強風化砂質泥巖棕紅色,風化強烈,巖芯呈碎塊狀局部呈黏土狀280變形模量E0=20MPa-2中風化角礫巖灰黃色-棕紅色,塊狀構造800-2中風化砂質泥巖棕紅色,巖芯呈柱狀,以黏土礦物為主400第四章 施工工藝第一節 施工準備1、勘查現場,清除地面及地上障礙物。2、做好施工場地防洪排水工作,全面規劃場地,平整各部分的標高,保證施工場地排水通暢不積水,場11、地周圍設置必要的截水溝、排水溝。3、保護測量基準樁,以保證土方開挖標高位置與尺寸準確無誤。4、備好施工用電、用水、道路及其他設施。主要土方施工機械一纜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 挖斗容量(m3)數量(臺)備注1反鏟挖掘機現代2001.06大型及零星土方開挖3自卸汽車18t15土方運輸4蛙式打夯機HW-2014土方回填夯實第二節 土方開挖1、開挖方式本方案涉及的后勤綜合樓、值班宿舍樓均采用整體大開挖,基底標高以上保留30cm由人工挖平清底,電梯井及較深基底單個開挖。人工挖土首先統一堆放至基坑四角,隨后用反鏟挖掘機移出基坑外。值班宿舍樓基坑內人工挖土運距約為30m,后勤綜合樓基坑內人工挖土運距約為38m。12、 2、挖土標高本方案涉及的后勤綜合樓、值班宿舍樓均采用天然地基,持力層為、粉質粘土層。土方開挖完成后應會同勘察、設計、甲方、監理進行基坑驗槽,確保已開挖至持力層。挖土標高在滿足設計放坡要求的前提下,由我部工程師會同甲方、監理辦理現場見證記錄,整理成文并簽字、蓋章生效。3、施工方法(1)、先根據土方開挖平面布置圖撒出開挖上口邊灰線,經業主、監理現場核驗灰線后方可開始開挖。基坑邊坡放坡開挖,放坡根據不同單體不同斷面的放坡要求放坡。邊坡隨著基坑挖土的進行而逐步修整確保開挖線位置的準確,需合理安排,分層作業。(2)、土方開挖前,沿場地四周布設排水溝和截水溝,避免地表水流入開挖基坑內。(3)、挖土從上面13、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每層開挖深度不得超過3m,在挖方邊坡時如發現有滑坡等土體,向挖方一側滑移和軟弱夾層、裂隙時,及時清除和采取相應措施,以防止崩塌與下滑;當遇到原暗塘塘坎時,采用人工破除;當遇到地下管線時,應通知市政、電力部門,將期移位后再行施工。(4)、基坑坑底沿邊坡四周設置排水溝,基坑的土方完成后排干積水和清底,及時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3、開挖放坡基坑邊坡采用1:1的比例放坡,坡腳應至少留出50cm的工作面。如遇軟弱土層可采取放緩坡度或分層放坡的形式進行加固。相鄰基礎間若存在高差則按設計要求的H/B1的比例放坡。相鄰基礎間的放坡形式見下圖:基礎間放坡示意圖4、施工要點(1)、如遇暴雨等惡劣14、天氣及時用塑料薄膜等覆蓋邊坡,防止應雨水沖刷造成塌方。(2)、盡可能增加開挖工作面和運輸路線,充分利用和保持裝運地勢差,加快裝車速度。(3)、基坑挖土深度不得超過設計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需用灰土3:7分層回填,分層厚度不大于300mm,并需經充分夯實;對軟弱地基,經設計、監理同意后,可采取換填土層或加強墊層等辦法。(4)、土方工程不宜在雨天進行。在雨季施工時,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地完成,并應切實制訂雨季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5)、挖土在基底標高以上保留30cm由人工挖平清底,特別是基底的開挖必須由人工進行。(6)、開挖中若遇土層性質發生變化時,應根據實際修改挖方邊坡,及時報監理審15、批。(7)、開挖過程中嚴格挖制好挖土標高,邊挖邊修邊坡,以防坍塌。5、質量控制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第三節 土方回填1、 回填標高本工程基礎埋深不統一,標高控制較復雜,地下結構施工工序較多。后勤綜合樓首層無結構板,值班宿舍樓僅局部存在結構板。在無結構板部位土方回填完成面為梁底標高,有結構板部位土方回填完成面為板底標高。且在壓實前土方回填標高應高于完成面標高30cm,防止壓實后土方標高低于設計標高。2、 土料要求和含水率控制(1)、宜優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粘性土,不得含有雜質。(2)、含水量確定: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質量,在土方回填前,應先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16、優含水量和最少夯實遍數。含水量過小,夯實不實,含水量過大,則易成橡皮土。項目部將聯系專業檢測單位進行土壤含水率的測定。3、土方回填施工流程(1)、土料處理對準備回填的土料要進行檢查驗收其土質和含水量,土質必須采用粘土或粉質粘土,其含水量應符合要求。當含水量過大時,應采取翻曬、晾干、風干、摻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材料(生石灰)等措施;如土料過干,應預先曬水潤濕。(2)、基底處理 基坑回填前,應先清除基底上的垃圾、草皮、樹根、排除坑穴中積水、淤泥和雜物,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滯水流入填方區,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當填方基底為松土時,應將基底充分夯實。(3)、土方回填施工用手推車送土,以人工用鐵鍬、耙等工17、具進行回填土。回填應從場地最低部分開始,由一端向兩一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填。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cm。剪力墻等基礎構件應對稱回填,避免土體側壓損壞構件。夯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機進行,打夯前應讓工人用耙子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夯行路線應右四邊開始,然后再夯向中間。兩機平行時其間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打路線上,前后間距不得小于10m。4、 施工要點(1) 、為避免機械回填對基礎碰撞造成結構損傷,本工程土方回填及平整均采用人工進行。值班宿舍樓基坑內人工回填土方運距約為30m,后勤綜合樓基坑內人工回填土方運距約為38m。(2) 、回填18、粘土粒徑不大于50,含水率符合規定。 (3)、地下室施工完畢后,基坑圍護側壁與地下室外墻間空隙應及時用粘性土對稱回填,并分層夯實,壓密系數不小于0.94。(4)、壓實排水要求、填土四周應設置排水溝和積水井,將水位降低。、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應將稀泥鏟除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4)、深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深坑(槽),相平后與淺坑全面分層填夯。5、質量控制填土工程質量控制標準(mm)第五章 排水方案1、本工程基礎屬于天然地基淺基礎,地基土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結構安全性。現場土質較密,且本地降水較為豐富,基坑易給水,對地基土壤造成影響。2、根據施工經驗及地質勘察報告,土方開挖工程考慮設置明溝進行明19、排水。3、為保證基坑邊坡穩定和基坑坑底積水及時排除,擬沿基坑邊坡坡頂四周設置300*300截水溝,截水溝距邊坡1m,沿基坑邊坡坡底四周設置300*300排水溝,基坑中地勢較低處設置3個1mX1mX1m(h)集水井,每個集水井設置一個水泵。第六章 質量保證措施 本方案在實施中應注意:1、工程開工前,必須全面、仔細地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做好交底記錄,并應組織所有涉及本工程的管理人員,現場施工人員熟悉了解本方案。2、項目經理按照本方案的宗旨和意圖,充分運用自己的工作實踐和管理經驗精心組織,精心管理,協調指揮好隊伍精心施工。3、加強施工現場質量管理1)施工中定位,基準軸線、水準高程引點必須經監理單位在現20、場復核驗收,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2)關鍵工序、半成品必須經監理單位在現場進行質量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4、基礎梁底面至正負零板底范圍內采用素混凝土回填,避免后期土壤下沉使樓板產生裂縫。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第一節 臨邊保護措施基坑邊2米范圍內禁止堆放材料,以避免集中荷載過大,對邊坡安全造成隱患。基坑的安全護欄采用定型防護圍欄,高度1200m,間距1800mm,護欄外側均設密目安全網,并在護欄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安全警告牌。在基坑欄桿底部及支撐欄桿底部設置200mm高的擋腳板。嚴禁任何人在沒有防護欄桿的支撐上通行、作業。 安全防護施工如下圖:基坑臨邊防護大樣圖第二節 機械設備安全技術措施1、21、嚴格執行機械設備保養規程、安全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設備進場應履行好驗收制度。驗收合格掛牌后方可使用,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者一律不準使用。2、嚴格執行“三定”(定機械、定人員、定崗位)制度,挖機等大型設備應實行人機固定,建立機長負責的專業機組。第三節 用電使用規定1、臨時設施用電工程的安裝、維護、拆除工作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操作時配備相應的勞防用品。2、建立現場用電安全管理技術檔案,建立安全用電檢查制度。3、電纜采用埋地敷設,地下電纜預埋鋼套管,覆蓋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并做好標記。采用接零保護,保護零線應單獨敷設,不作他用,接地電阻1歐姆,每個電箱做好接零保護。塔式起重機等應做重復接地。動力、照明22、線路分路設置。4、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30m,設置在干燥、通風、易于維修處,露天電箱應設固定防雨蓬。電箱下部的電源進線位置設置防護板。5、每臺電器設備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一機一閘”,采用兩級漏電保護。分配電箱與開關箱中的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動作時間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分段保護的功能。手動開關只允許使用于直接控制照明電路和容量不大于5.5Kw的動力電器。6、選購的電動建筑機械、手持電動工具和用電安全裝置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專業標準和安全技術規程,有產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第四節 季節施工管理措施1、雨期施工技術組織措施1)、進入雨季施工后,需及時了解近兩天的天氣情況23、,特別是大雨、雷電的氣象預報,隨時掌握氣象變化情況,以便提早做好預防工作。2)、為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必須切實做好思想上的教育、動員工作,有關措施要落實到班組個人。3)、配備足量的雨季施工防護工具,注意材料及施工成品的保護。2、冬季施工技術措施當室外晝夜平均氣溫連續5d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0時,即進入冬季施工。具體冬季施工措施詳見冬季施工方案。3、防汛、防臺管理措施 3.1、防汛、防臺準備1)氣象信息的收集臺風和暴雨季節,項目質安部設專人收集氣象信息,做好記錄,并張榜公布。2)生產生活設施檢查臺風期間,項目部要對生產生活臨設進行加固處理,同時清理場內外排水溝道,保持暢通;3)生產安排臺風期24、間不安排大型設備作業,不安排高處作業。暴雨期間盡可能不安排混凝土噴射作業,如果施工必須,則應做好防雨措施(如隨澆注隨覆蓋)。第八章 基坑應急預案第一節 組織機構 土方工程施工前項目部應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5個救援專業組,即:應急援救組、后勤保障組、治安保衛組、技術分析組和善后處理組。土方工程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分別由項目生產經理、技術總工擔任;組員由相應的安質部、施工技術部、物資部、綜合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土方工程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土方開挖工程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應急援救組后勤保障組治安保衛組技術分析組善后處理組組織機構第二節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25、專業救援組職責 1、指揮領導小組職責:(1)、負責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和演練;(2)、組建義務應急救援隊,并組織實施救援行動;(3)、檢查督促做好土方開挖工程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4)、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5)、向公司分管領導、相關部門通報事故情況,配合上級有關部門人員進行事故調查,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6)、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2、救援專業組分工(1)、應急救援組:由施工技術部、安質部、人力資源部有關人員組成,負責人:施工技術部部長。施工技術部是本預案的主管部門,負責本預案的編制、修改與演練的實施;警情判斷,判別事故響應級別。安質部負26、責查明危險源,提出應急和補救措施。人力資源部負責勞力的調配。(2)、后勤保障組:由辦公室、后勤部、物資部、設備部、財務部等有關人員組成,負責人:辦公室主任。擔負應急車輛、資金的調配以及傷員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資的供應任務。(3)、治安保衛組:治安保衛組:由公司公安派出所、武保部、社會事業中心等人員組成,負責人:公安派出所所長。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人員疏散。(4)、技術分析組:由安質部、施工技術部有關人員組成,負責人:安質部部長。負責收集有關設計、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講話等相關材料,對有關設備、設施、器具、起因物(指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物體)、致害物(27、指直接作用于人體引起傷害和中毒的物質、物體)、痕跡、現場遺留物等進行技術分析、檢測和試驗,提報事故報告。(5)、善后處理組:由社會保障部、工會工作部、后勤部等有關單位人員組成,負責人:社會保障部部長。負責指導傷亡人員家屬接待和死亡人員的喪葬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核定撫恤、喪葬等費用,協調善后處理各項事宜。第三節 應急準備及措施1、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必須熟悉并認真執行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入施工現場,應接受安全交底。2、深基坑開挖區域應設置圍欄,在醒目位置設置規范的安全生產警示標志,晚間應設紅燈,在工程險要處采取隔離防護措施設立專人警戒。3、基坑頂面應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設施。無可靠加固措施時28、,不在基槽邊土的自然坡度角內堆土或其他材料。4、深基坑開挖時,應觀測坡面穩定情況。當發現坑沿側面出現裂縫、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加固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5、基坑采用排水法降低水位時,對降低水位區域的建(構)筑物可能產生沉降,應加強觀測,必要時采取防范措施。6、施工人員嚴禁在基坑內休息。第四節 應急響應程序1、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受傷,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撥打120救護車到事故現場救護傷員。2、其次,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向公司報警,同時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減少事故損失。(a)向內部報警,簡述:出事時間、地點、情況、報警人姓名。(b)向外部報警,詳細準29、確報告:出事時間、地點、單位、電話、事態狀況及報告人姓名、單位、地址、電話。3、項目部接到報告后,項目經理組織有關人員對發生事故的地段設欄防護,嚴禁閑雜人員出入,保護現場,同時按應急措施進行加固搶險。4、公司接到報警后,及時啟動公司級應急預案,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現場,并按各自的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5、如事故等級構成大事故或有人員死亡,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通知公司總經理。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成員達到現場后,按各自的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6、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事故發生所在單位的負責人應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上報公司安全監督部,并妥善處理善后事宜。第五節 檢查和教育1、公司每季度、項目部每月對重點項目的安全狀況和機械使用情況進行一次檢查。2、公司、項目部、施工班組施工前應對操作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使上崗員工熟知該分項分部工程的應急預案,必要時組織演練,驗證應急準備工作和預案實施效果,提高實戰中自防自救能力。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7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