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居住宅小區外墻腳手架施工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19620
2024-04-25
29頁
282.04KB
1、外墻腳手架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況和腳手架的總體布置一、工程概況XX崇德居住宅小區工程,地下1層,地上17層,地下室面積約13000m2,總高3。9m,地下室平面近似矩形,0。000至屋面層總高58。3m,首層至屋面層平面形狀近似長方形。二、腳手架的總體布置1、外墻腳手架工程根據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及工程的特點和業主方對本工程工期的要求,將其搭設分為2大部分:、地下室至半地下室頂板部分、首層至屋面部分按分段卸荷方法搭設.2、腳手架使用材料有:483。5鋼管、鑄造式鋼扣件、竹腳手板、18厚膠合板并油紅白相間油漆踢腳板、14卸荷鋼絲繩、級16卸荷吊環、阻燃密目安全網、14懸挑槽鋼.第二章腳手架的搭設一、2、 腳手架的布置(一)、地下室至半地下室頂板部分:1、本工程地下室外墻腳手架最高處,高3。9米。2、結構構造桿件設計、立桿:483。5鋼管,縱向間距1500,橫向間距800;、大橫桿:483.5鋼管,豎向間距1800,橫向間距800,縱向2根通長;、小橫桿:483。5鋼管,縱向間距1800,橫向間距800;、掃地桿:483.5鋼管,橫向桿間距800,縱向桿2根通長;、擋腳板:18mm厚膠合板,油紅白間色油漆;、安全網:阻燃密目安全網;3、地下室防水工程完成后全部拆除。(二)、首層至屋面層部分:1、首層至屋面層外墻腳手架高55.6米。2、結構構造桿件設計、立桿:483。5鋼管,縱向間距1500,橫3、向間距800;、大橫桿:483。5鋼管,豎向間距1800,橫向間距800,縱向2根通長;、小橫桿:483.5鋼管,縱向間距1800,橫向間距800;、掃地桿:483.5鋼管,橫向桿間距800,縱向桿2根通長;3層483.5鋼管立桿、大橫桿、小橫桿2層 214鋼絲繩150014槽鋼1500首層2.70夾層-0。50原地面首層、2層軸吊掛搭設簡圖、擋腳板:18mm厚膠合板,油紅白間色油漆;、安全網:阻燃密目安全網;、吊環鋼筋:16,級鋼筋,間距1500;、吊索鋼絲繩:14鋼絲繩,布置的間距按吊環鋼筋; 3、首層至屋面外排腳手架在地下室、半地下室頂板部分懸吊搭設,其余落地搭設,上部分段卸荷.4、分段4、卸荷搭設:、首層至四層段,由首層懸挑二層吊掛;、五層至八層段,由五層固定六層吊掛;、九層至十二層段,由九層固定十層吊掛;、十三層至屋面層段,由十三層固定十四層吊掛;5、結構構造桿件設計、立桿:483.5鋼管,縱向間距1500,橫向間距800;、大橫桿:483.5鋼管,豎向間距1800,橫向間距800,縱向2根通長;、小橫桿:483。5鋼管,縱向間距900,橫向間距800;、連墻桿:483。5鋼管,豎向間距3000,縱向間距4500;、掃地桿:483.5鋼管,橫向桿間距1800,縱向桿2根通長;、吊環鋼筋:16,級鋼筋,縱向間距1500;、吊索鋼絲繩:14鋼絲繩,布置的間距按吊環鋼筋;、擋腳板:5、18mm厚膠合板,油紅白間色油漆;、安全網:阻燃密目安全網;、欄桿:483。5鋼管,豎桿間距1500,橫桿間距1800;、桁架:14#槽鋼間距1500,214鋼絲繩間距1500;5、腳手架平面布置見“崇德居住宅小區施工平面布置圖”二、腳手架的施工1)、搭設作業程序底座布置底座布置應根據圖紙要求拉好軸線鋪放,放橫向掃地桿自角部起依次向兩邊豎立底立桿,底端與橫掃地桿扣接固定后,裝設縱向掃地桿并也與立桿固定,固定底桿端前,應吊線確保立桿垂直,每邊起4根立桿后,隨即裝設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與立桿扣接固定)和橫向水平桿,小橫桿靠近立桿并與縱向水平桿扣接固定,校接立桿固定和水平桿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066、0 Nm扭力矩擰緊扣件螺栓,形成構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設,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產圈后,再全面檢查一遍構架質量和地基情況,嚴格確保設計要求和構架質量設置連墻桿按第一步搭設要求和作業程序搭設第二步,第三步隨搭設進程及時裝設連墻件,剪刀撐、卸荷結構裝設作業層間橫桿、鋪設腳后板和裝設作業層欄桿,擋腳板或圍護、封閉施工。2)、腳手架的基礎 a、地下室腳手架座落在底板墊層上;b、首層至屋面層外墻腳手架支承在頂板及預埋槽鋼上,地下室頂板結構C35混凝土,180mm厚的樓板上,在立桿腳方木上墊1201205mm鋼板,做法見下圖:3)、掃地桿的搭設掃地桿設置為縱橫雙向,它應在墊板上面安裝,離地27、5cm,橫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的大橫桿上,安裝要牢固,它是約束立桿根部,避免所發生位移和用來避免或減少腳手架的不均勻沉降。4)、連墻桿的搭設:連墻桿的搭設,一邊與預埋件連接,一邊與內排立桿搭接,即在現澆混凝土的框架梁、柱上留預埋件,然后用鋼管一端與預埋件連接,另一端與內排立桿用扣件連接。詳見大樣圖。連墻桿在設定層范圍均布置一排,豎向間距每1層設置,水平向間距為2跨(即3.0m)一個,布置上下層呈梅花狀。5)、支撐搭設(剪刀撐)A、為了增強腳手架的縱向穩定性和整體性,在腳手架豎向傳力結構的外側應沿高度由下而上連續設置豎向的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夾角在4560范圍內,剪刀撐應沿腳手架全長和全高8、連續不斷布置,水平最大間距7M。(接下)每條斜桿除兩端外,最少每隔3.9m以內要用旋轉扣件與小橫桿伸出部位或立桿固定,斜桿搭接長度1m,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B、在腳手架轉角處和中間每隔6跨從底到頂全高設置一道橫向斜撐6)、縱向結構縱向的布置:本工程為雙排落地式腳手架,為立桿間距1。5m,內外兩排間距0.8m。立桿的誤差控制為了防止立桿偏斜而承受過大的偏心力,需對立桿的垂直偏差程度進行控制,并實行雙控。在腳手架的高度段H內,立桿的全部垂直差絕對值為小于100mm。在腳手架的高度段H內,立桿偏差的相對值小于H/400。7)、橫向結構橫向承力結構是由立桿和短橫桿組成的橫向結構.它是腳手架直接承受和傳9、遞垂直荷載的部分,是腳手架的受力主體。橫向承力結構中心點是指大橫桿、短橫桿與立桿的交點。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即具有傳遞剪力的能力,能將作業層承受的荷載通過立桿可靠地傳遞到基礎上。所以在使用過程的任何情況下均不得拆除貼近立桿的短橫桿.本工程要求短橫桿的垂直距離(步高h)為1。8m。在施工中需留門口的地方兩邊必須加上人字形斜撐桿,斜撐桿與地面夾角60。8)、作業層作業層橋寬0.8m,腳手板用鋼網橫設縱向滿鋪,做到嚴密、牢固、鋪平、鋪穩、鋪實,不得超過50mm的間隙。施工作業層腳手板應滿鋪。離地面2m以上施工作業層都要在腳手架外立桿的內側綁兩道牢固的護身欄桿和擋腳板。護身欄桿距離腳手板的高度為900m10、m,擋腳板高度為200mm.9)、卸荷方法:四層至屋面腳手架荷載大,在五層、九層、十三層采用分段卸荷措施,在外梁、柱邊預埋216吊環鋼筋,水平距1.8m,用兩根14mm鋼絲繩綁扎水平桿和立桿在結點上,組成斜拉工桁架卸載結構。詳見首層卸荷搭設斜拉桁架圖、五層、九層、十三層卸荷搭設斜拉桁架圖。10)、施工通道施工通道設置在住宅樓東南面.平臺寬1。6m,斜道及水平通道0.8m它是施工人員上下通行的通道。通道外側,必須設置剪刀撐。平臺外圍設置兩道高度不小于1100mm護身欄桿及高度200mm的擋腳板。斜道腳手板用鋼網設置;斜梯上落口處必須設有雙層防護廊棚,斜道底面設置封底安全網。11)、施工門口及通道11、口處理:腳手架遇到施工必需留通行的門口時,這時應采取的構造措施是: 門口上的立桿從門口上的大橫桿開始綁扎; 門口上的內外大橫桿可用兩根鋼管加強;腳手架內外兩側在門兩設人字形斜撐,斜撐與地面成60夾角.斜撐應與門口上的立桿和大橫桿綁牢固; 門口兩側的立桿可用雙鋼管加強; 門口上部設置安全擋板。12)、桿件和扣件:本工程桿件為4。83。5鋼管,鋼管長6 m,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有裂縫的鋼管嚴禁使用??奂褂靡谐鰪S合格證。有脆裂、變形、滑絲的扣件嚴禁使用,扣件表面應進行防銹處理。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當扣件夾緊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mm.13)、中心節點在中心節點處桿件連接應盡量靠12、在一起以減小偏心距.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形,保證扣緊程度十分重要,要求在搭設腳手架時,扭力距4060Nm為宜.三、構造措施1)、立桿要注意桿件的長短搭配使用,立桿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桿與對接扣件連接,立桿的接頭與相近大橫桿的距離不應小于步高的三分之一,相鄰接頭的高度差應大于500mm。2)、大橫桿:立桿和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遺漏。上下相鄰的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該片腳手架總長度的1/300。同一水平內的內外大橫桿的接頭和上下相距的兩根大橫桿的接頭均應相互錯開,錯開距離大于500mm。3)、小橫桿應搭于大橫桿與立桿交叉上,分別與兩種扣件扣緊。四、搭設作業注意事項及工程進度1)、嚴禁48mm和513、1mm鋼管及其它相應扣件混用。2)、連墻件和剪刀撐應及時設置,不得滯后超出2步架.3)、桿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的長度不小于100mm。4)、在頂排連墻件上的架高不得多于兩步。5)、剪刀撐的斜桿與基本構架結構桿件之間至少有3道連接,其中斜桿的搭接接頭部位至少有一道連接6)、一些關鍵部位,如吊架、掛架、排架的吊索、掛鉤、挑梁和預埋件的材料的強度,使用前要做檢驗.7)、嚴格控制作業面上的施工荷載,同時限制作業和鋪板的層數,以免荷載過大,或產生較大的偏心;腳手架任何情況下均高出結構作業面1.2m,防護網同時設置到位。8)、必須有良好的防電、避雷裝置。9)、加強對施工人員及施工管理人員的技術安全培訓,實現14、持證上崗,以保證質量、安全措施要求得以切實實施。10)、堅持做到分層驗收交付使用,驗收簽證必須存檔備查。五、拆卸作業:拆除順序為:安全網擋腳板護身欄腳手板小橫桿大橫桿立桿連墻桿、縱向支撐、剪刀撐.拆除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連墻桿應待其上部桿件拆除完畢才能拆去,嚴禁出現拆除了多步連墻件后再拆除排架桿件的違章危險作業。松開扣件,平桿件等應隨即撤下,不得松掛在架上。拆除長桿件時應有兩人同時作業,以避免單人作業時的閃失事故。拆下的桿配件應吊運至地面,不得向下拋擲。應設專人警戒監護.必須安排泥工班配合隨拆除過程及時補做外墻面和補洞口工作。六、安全防護措施:腳手架安全施工在建筑施工全過程中是重中之重,對于15、腳手架牢固的骨架,可靠的連接,穩妥的基底,并需按正確的順序架設和拆卸。這些均是保證安全的重要環節.除此之外,尚需重視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防護問題。避免高處墜落物品砸傷地面活動人群,它的主要措施是設置安全的人行通道或運輸通道。通道的頂蓋應滿鋪腳手板或其它能可靠承按落物的材料,篷頂外側尚應設高于篷頂不小于0.8m的擋墻,以免落物又反彈出去。在腳手架邊有可能出現人員墜落的地方及每三層腳手板底.設能承接墜落人和物的安全平網.為防止墜物,需按有關施工規定每隔三層沿外排周邊設安全擋板一道,擋板用鋼管搭設,面鋪高竹或舊夾板,再平鋪一層密眼安全網,檔板寬為斜挑2米。根據氣象預報,在臺風到來前,應停止腳手架的16、搭設和拆卸作業,檢查加牢,臺風過后要對腳手架全面檢查加固。在施工期間應派專人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腳手架的安全情況,做到無事故隱患,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在安裝、拆卸作業時應做好安全防護,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和工具袋等。在各層各通道出入口必須搭設雙層防護棚,并掛上安全標志。超過40m的腳手架,每隔4層在連墻桿根部設置向上與外排立桿連結的剛性拉桿,水平距離3.6m,抵抗風渦流。第三章首層至屋面層腳手架分段卸荷搭設斜拉桁架計算屋面層一、首層至屋面層腳手架分段卸荷搭設設定:55。6第一段、首層至四層段,由首層懸挑二層吊掛;第二段、五層至八層段,由五層固定六層吊掛;第三段、九層至十二層段,由九層固定十17、層吊掛;第四段、十三層至屋面層段,由十三層固定十四層吊掛;首層分段卸荷搭設斜拉桁架(簡圖)16吊環1800腳手架立桿14鋼絲繩1800首層16地錨14槽鋼1800800 2001500首層卸荷搭設斜拉桁架16吊環1800腳手架立桿180014鋼絲繩1800五、九、十三層48鋼管800 200五、九、十三層分段卸荷搭設斜拉桁架二、斜拉鋼絲繩的計算;每個吊環所承受的荷載N,按隔四層水平距1.5m計.恒載的標準值GK;a.腳手板荷載q1=0.084KN/m2設鋪6.5層,n1=6.5P1=0。71。50.0846.5=0.57KNb.腳手架自重:483.5鋼管自重0。0384KN/m鋼管長:立桿3m18、/層4層3根=36m大橫桿6.5步1.5m/根3根=29。3m小橫桿6。5步1.5m/根1根=9。8m扣件自量每個Q=0。026KN。每個吊環有6.5步6個/步=39個P2=0。0384(36+29.3+9。8)2 + 390.026 =5。77+1.01 =6。78KNc.安全網荷載P3;塑料編織布安全網 0。002KN/m2P3=11.61.80。002=0。042KNGK=P1+P2+P3=0。69+6.78+0.042=7。51KN施工荷載(活載)標準值QK;施工荷載q2=3KN/ m2,每四層內只能有一層施工QK=0。81.83=4.32KNN=(Kx*Gk+KxQk)K=(1.2719、.51+1。44。32) 1。5=(9。01+6.05) 1.5=15。061.5=22.60KNKX荷載不均勻系數。K安全系數。三、鋼絲繩的拉力的計算:TAC=N/2((12+3。02)/3。0)=22.60/21.058C=11。96KNTAB=N/2(0.8/3。0) =22。60/20。276 3.0=3。12KNTBC=N/2((3。02+0。22) /3.0) =22.60/21.002 =11。32KNAB DTBD= (N/20。2/3+ TAB)0。80。2 = 22。60/20.2/3.0+2。79= 0.82+3.27=4.09KN三、鋼絲繩抗拉強度驗算:PxPg/KPX20、鋼絲繩的計算拉力PX =12。52KNPg-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3109表查得考慮鋼絲受力不均勻的鋼絲破斷拉力換算系數,可從表3-113查得=0.85K鋼絲繩的使用的安全系數,查表3-114,取K=8采用619,繩芯1mm鋼絲繩PgKPX/=812。52/0。85=117.84KN選15.5鋼絲繩Pg=125KN117.84KN (安全)四、選擇與鋼絲繩配套使用的繩卡;由已選14鋼絲繩,312。7馬鞍式繩卡,其容許荷重PP=2Tn/1。667=2*7.35*3/1.667=26.45KN26。45KN12.52KN PPx(安全)其中:T繩卡螺栓容許受力(12。7螺栓為7.35KN21、) n繩卡數量五、計算工程結構上的預埋吊環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第7、8、9條規定,吊環采用級鋼筋,埋入深30d與結構主筋綁扎,按2截面計算,吊環拉應力不大于50N/mm2.吊環鋼筋面積Ag=PX /(250)= 12520/100=125.2mm2選16 Ag=200。96mm2125。2 mm2 (安全)六、驗算吊點處扣件抗滑承載能力每個扣件抗滑承載能力設計值6KN吊點處,水平方向分力最大值TBD=4.09KN,小于扣件抗滑承載能力設計值6KN,故是安全的。七、吊環抗剪的驗算:N/AfV216的截面積A=402mm2鋼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120N/mm2吊環所承受的荷載22、N= TAC + TBC=12.52+10.86=23。38KNN/A=23380/402=58.15N/ mm2fV (安全)結論:本卸荷桁架考慮了腳手架的全部荷載由卸荷點承受。這樣,即使每一段下面腳手架拆了,鋼絲繩也能把它吊起來,槽鋼或鋼管主要起固定作用。實際上腳手架處于被吊掛狀態,這樣的做法是很安全的。第四章 腳手架基本桿件計算(根據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建筑施工手冊計算)。一、每搭設段腳手架桿件1、本搭設段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1。5米,立桿的橫距0。8米,橫桿的步距1.8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mm鋼管23、。2、施工均布荷載為2kN/m2,同時施工2層。3、鋼材的強度設計值f=205N/mm2,彈性模量E=2。06X105,慣性矩I=12。19X104風壓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50年一遇取值。一、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0840.8/20。0336kN/m活荷載標準值Q=20。8/20。800kN/m1)、靜荷載的計算值q1=1。2(0。0380。0336)0。0824、6kN/m2)、活荷載的計算值q2=1。40。8001.120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 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彎矩為M1=(0.080.086 + 0.11。120)1.21。20。171kN.m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彎矩為M2=(0.10。086 +0。1171。120)1.21.2=0。201kN。m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M1與M2的絕對值對比,以大的為強度驗收 )=0.2201000000/508039。57N25、/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靜荷載標準值q1=p1+p2=0。0380。03360。072kN/m 活荷載標準值q2=0。800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0。0720.9900。80)1800。004/(100206000121900。0)0.348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81000/150=1.2mm,并且小于10mm,滿足要求!二、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26、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 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80。0684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P2=0.0840。81.8/20.0605kN活荷載標準值 Q=50。81。5/32。40kN荷載的計算值 P=1。80.06841.80.06051.402。403.592kN 2.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小橫桿計算簡圖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1。80。0380。80。8/83。5920.8/3=0。005472+0。957=0。962kN.m=0.9621000000/27、5080189.37 N/mm2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V1=50。0388004/(384206000121900)0.008mm集中荷載標準值P=0。06840.06052.402.53 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V2=10002.53800(3800248002/9)/(72206000121900)1.83mm最大撓度和 V=V1+V2=0。008+1.83=1。846m28、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0。81000/150=5.33mm,并且小于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R Rc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荷載值計算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0.80.030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0841.80.8/20.065kN活荷載標準值 Q=21。80。8/21。44kN荷載的計算值 R=1.80。0301。80.0651。41.442.187KNRC8。0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四、29、腳手架荷載標準值: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取0; NG1 =0500 kN(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標準值為0.35 NG2 =0.0845(1.80。2)/20.42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標準值為0。14NG3 =0。141.828/23.53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 NG4 =0.0051.8500.45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K = NG1+NG2+NG3+NG4 = 00.423.530.424。40 30、kN?;詈奢d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K =221.80.8/22.88 kN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其中:W0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W0 =0。5 Uz-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Uz =1。70 Us風荷載體型系數:Us =1。200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0。70。51。701。2000.714 kN/m2。(注意:若不能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基本風壓不大于0。35KN/m2,31、2、僅有欄桿和擋腳板,3、不是敞開式腳手架,則不用計算“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k+NG2K) + 0。851。4NQK= 1。2(00.423.530。45)1。42。889.31KN其中NG1k 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可按一縱距(跨)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MW = 0.851.4Wklah2/10=0。851.40.7141.81。82/100。50kN/m2其中 Wk-風荷載基32、本風壓值(kN/m2);la-立桿的縱距 (m); h-立桿的步距 (m)。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考慮風荷載,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其中 N 計算立桿段的軸心力設計值,N=12523.000N;-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根據長細比=197,查表取值:0。186;長細比,=lo/i=3119.000/15。8197 l0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 kuh =1.1551。51.803.119m3119 mm;i -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 m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查表確定,u=1。5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33、 mm2;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0mm3MW-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 =500 N.m;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組合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9560/(0.186489)500.00/508010.34 N/mm2 f, 滿足要求!六、連墻件的計算:連墻件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應按現行國家標準(GBJ8)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J17)鋼結構設計規范、(GBJ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等的規定計算.連墻件的軸向力計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o 式中 Nl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kN);Nlw風荷載產34、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應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 WkAw =1。40。71415.6615。65wk- 風荷載基本風壓值,wk =0。714 kN/m2; Aw-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Aw =8.71。815.66 m2;No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No =5 ;(單排取3,雙排取5)經計算得到 Nlw =15.65 kN,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Nl = Nlw + No =15.65+5 = 20。65 kN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f = Af其中-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200.0/15.812.66,查表得到35、=0。966;A =489 mm2;f = 205.00N/mm2。經過計算得到 Nf =Af=0.966489205=96837 N=96.84 kNNf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扣件與墻體連接。第五章、腳手架的檢查驗收和管理一、腳手架及其地地基基礎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1、 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2、 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3、 每搭設完1030M高度后;4、 達到設計高度后;5、 遇到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寒冷地區開凍后;6、 停用超過一個月。二、進行腳手架檢查,驗收是應根據下列文件:1、 施工組織設計及變更文件;2、 技術交底文件;三、腳手架使用中,定期檢查下列項目:1、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桿、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 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 扣件螺栓是否松動; 4、 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規定;5、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 是否超載。四、外墻腳手架管理機構主要施工管理人員:外墻腳手架管理機構主要施工管理人員一覽表序號姓名職務年齡職稱1鄭楚強項目經理工程師2江雨泰項目副經理助理工程師3葉李清總施工、技術負責人助理工程師4林桂新施工員5李潤雨施工員6郭杰質安員7林惠權質安員8謝曉國資料員9蔡仁豐材料員10楊蘇慧電工組長11周松電工12吳滿電工13江汝漢場容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