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0266
2024-04-25
29頁
9.17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防腐絕緣材料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制度辦法匯總
1、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年)江門市新會區自然資源局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人民政府廣東國地規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門市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24.4目 錄1.規劃概述2.目標定位3.總體格局4.城鄉統籌5.支撐體系6.整治修復7.規劃傳導和實施3 3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前 言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是對羅坑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保護和修2、復作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指導羅坑鎮各類城鄉開發建設活動、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空間發展政策制定以及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實施的藍圖,是對上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的依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會議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牢牢把握“雙區”(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主動融入“雙循環”發3、展大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體,提升羅坑鎮全域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保護與修復水平,全面提高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建設水平,實現羅坑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助推新會區建設成為江門市的首善之區。規劃概況n規劃期限n規劃范圍n規劃基礎1 15 5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1.1 規劃期限和范圍u規劃期限本規劃編制年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20212025年;遠期:2025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u規劃范圍本規劃的規劃范圍分為鎮域范圍和鎮區范圍兩4、個層次。鎮域范圍:羅坑鎮現轄2個社區,分別為羅坑社區和牛灣社區;15個行政村,分別為:嶺源村、和平村、潭岡村、陳沖村、天湖村、羅坑村、石咀村、南聯村、下沙村、六聯村、六堡村、升平村、蘆沖村、桂林村、亨頭村;2個林場:交山林場和企梗林場。總面積117.90平方公里。鎮區范圍:共4.27平方公里,包括羅坑鎮區和牛灣鎮區。鎮域范圍117.90平方公里羅坑鎮區牛灣鎮區6 6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1.2 規劃基礎u區位條件n羅坑鎮地處江門市新會區西部,位于粵港澳大灣區2小時交通圈內,10分鐘可達市區5、。毗鄰開平市、臺山市,是新會區向西聯動臺開恩和粵西地區的重要節點。新會區江門市陽江市云浮市佛山市香港東莞市廣州市珠海市深圳市澳門鶴山市蓬江區江海區開平市臺山市珠海市s385中開高速江湛鐵路新臺高速羅坑鎮中山市7 7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1.2 規劃基礎u現狀人口狀況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羅坑鎮常住人口數為23507人,占全區比重2.59%。對比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的31504人,同比減少了25.38%。根據衛健局數據,2018-20216、年羅坑鎮人口情況大致呈穩定態勢,戶籍人口穩定在35000人左右,常住人口保持在22000人上下。u現狀用地情況n 羅坑鎮現狀建設用地為8.85平方公里,鎮域開發強度7.51%。現狀農用地為78.71平方公里,占全鎮比重66.76%;現狀建設用地為8.85平方公里,占全鎮比重7.51%。現狀其他土地為30.34平方公里,占全鎮比重25.73%。0100002000030000400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18-2021年年羅坑羅坑鎮鎮戶籍和常住人口情況戶籍和常住人口情況戶籍人口(人)常住人口(人)目標定位n目標定位2 29 9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7、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2 目標定位立足本鎮的現狀特征和實際情況,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為背景,落實新會區國土空間規劃要求,以城鎮化、工業化、現代化、集約化發展為總目標,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轉變國土開發利用方式,全面提高土地開發質量和效率;以科技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集約發展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并保障生態型第一產業的發展,將羅坑打造成:江門市鄉村旅游示范鎮山城水相融的生態園林型城鎮現代輕工紡織專業鎮大灣區綜合型加工制造業基地江門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總體格局n空間格局n鎮村體系n底線管控3 31111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8、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3.1 空間格局u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格局統籌羅坑鎮“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保護,結合規劃目標與發展戰略,落實生態、生產、生活基本空間和重要廊道,合理安排城鎮、鄉村、產業開發軸帶、重要節點以及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因地制宜制定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修復和治理的總體格局,形成“兩心三軸多組團”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和“一屏一帶”的國土空間保護格局。n 兩心三軸多組團“兩心”:羅坑鎮中心和牛灣次中心;“三軸”:沙羅公路發展軸、G240發展軸和羅坑大道發展軸;“多組團”:各產業組團、鎮區綜合服務組團及其余9、鄉村文旅組團等。總體格局圖n 一屏一帶“一屏”:山林生態屏障;“一帶”:沿潭江景觀帶。1212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3.2 鎮村體系u形成鎮區-中心村-基層村的鎮村體系按照羅坑鎮人口、經濟發展情況、村莊聚集規模、社會服務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地質地貌與交通區位等條件,按照分類分級、保護優先、時序推進、差異化發展的原則,構建鎮區-中心村-基層村的三級鎮村體系。其中:一級是指鎮區,主要發揮公共服務的職能,為全鎮及周邊鄉鎮居民服務,包括包括羅坑鎮區和牛灣鎮區;二級是指中心村,主要發揮一定區域范圍內10、公共服務的職能,對周邊村莊有一定的輻射作用,包括陳沖村、羅坑村、天湖村、蘆沖村、桂林村、嶺源村、南聯村;三級是指基層村,包括潭岡村、和平村、石咀村、下沙村、六聯村、六堡村、升平村、亨頭村。紅色領航古村新貌花海暢游以節促旅石咀村蘆沖村潭岡村交山林場1313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3.2 底線管控u生態保護紅線嚴格堅守生態保護紅線,落實部下發封庫版“三區三線”成果,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9.60平方千米,占全鎮國土面積的8.15%。u永久基本農田綜合考慮羅坑鎮資源承載力、城鎮發展階段、人口及經11、濟空間格局,按照集約節約的原則劃定城鎮開發邊界3.29平方千米,占全鎮國土面積的2.80%。框定總量,限制容量,挖掘存量,防止城鎮無序蔓延。落實部下發封庫版“三區三線”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劃定永久基本農田8.28平方千米,占全鎮國土面積的7.04%。u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規劃圖城鄉統籌n發展戰略n產業結構n公共服務設施n歷史文化保護n綠地與開敞空間4 41515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4.1 發展戰略u“走綠色發展之路,筑生態文明之基”的綠色發展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12、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實現綠色低碳發展。u“城鄉聯動,村鎮互通”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立足屬地化特色資源,分階段有序推進城鎮特色產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強化特質要素轉化為地區發展競爭力,為城鎮吸納農村轉移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u“農業穩鎮,旅游旺鎮”的農旅復合戰略以生態休閑農業為新動力,以歷史文化為支撐,匯集地區特色要素,發揮自身獨特價值。結合本地農業特色,做深“以節促旅”文章,以農業綜合開發為平臺建設田園綜合體試點,打造羅坑現代農業新名片。深度挖掘鄉土特色文化,大力發展以鄉土特色文13、化為主導的體驗式農業旅游項目。u“產業先行,主體帶動”的鄉村振興戰略深化產業振興,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積極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新時代的新型職業農民。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提升鄉村景點服務質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果,扎實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1616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4.2 產業結構u產業布局結構羅坑鎮全面推進園鎮融合發展,聚焦打基礎、優環境、攻項目、育產業,全力打造現代輕工紡14、織專業鎮,加快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現代農業與食品兩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集群集約發展,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羅坑鎮緊密圍繞“工業立市”戰略,全力推進“園區再造”工程,以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為支撐,以產業園建設為平臺,做優產業集群。最終形成“四軸五區”的產業空間布局。即:以G240和沙羅公路為產業發展主軸,以錦天大道和灣東路為產業發展次軸;在蘆沖、六堡和六聯片區形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區;在亨頭、天湖灣東路兩側片區形成陳皮莊園示范區;在天湖中陽高速出入口片區形成商業服務業發展區;在龍珠食品工業園形成食品產業發展區;在羅社、陳沖片區升級改造形成輕工紡織產業發展區。產業結構規劃圖1717江門市新會區羅坑15、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4.3 公共服務設施農地整理鼓勵公共服務設施集中配置,促進設施提質增效,將功能和服務方式類似的公共服務設施相對集中布局,形成各級鄰里中心。醫療教育文化社會保障體育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1818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4.4 歷史文化保護農地整理在江門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框架下,結合羅坑鎮歷史文化資源,構建不可移動文物、古驛道、古樹名木等分類保護傳承體系,明確重點保護內容和要求。石咀林16、氏家廟,是一處始建于清代的家族祠堂建筑,總體格局保存完整,是五邑地區規模罕見的嶺南廣府風格祠堂。林鏘云故居,是新會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林鏘云是一位抗日名將,曾擔任中共南順工委委員、南番中順游擊區指揮部指揮、中區縱隊司令員、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副政委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林鏘云任廣東省第一任總工會主席、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副省長等職。1919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4.5 綠地與開敞空間綠地系統格局與目標建設綠美羅坑,重點保護將軍山等大型生態斑塊,加強潭江17、水道濱水生態廊道的保護,實現三百米見綠、五百米見園、三公里見林。至2035年,力爭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鎮區綠化覆蓋率不小于40%,新建居住社區綠地率不低于30%。城鎮綠地重點管控對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地區實施精準的綠地增量供給,提升規劃綠地人均水平和服務覆蓋水平。通過城市更新拆建綠地、推動低效綠地公園化改造等方式,適度增補公園綠地。依托山林景觀,建設帽山公園;依托潭江濱水資源,重點開展沿岸復綠工程,打造濱水公園;充分利用城鎮的自然山體、濱水綠帶、古樹等資源布局鎮綜合公園、古樹公園等。公園建設重點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18、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支撐體系n綜合交通網絡n市政基礎設施5 52121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5.1 綜合交通網絡綜合交通規劃圖 u對外交通鎮域對外交通主要依托新臺高速、中開高速、G240、沙羅公路、新鶴快線、僑都大道和S532等。落實國省干線路網布局,加強內外銜接,打造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體系。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休閑慢行道,構建舒適慢行網絡,豐富山水景觀環境。合理布局交通設施,落實港口碼頭和客運樞紐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完善立體交通體系。u內部交通鎮域對內交通主要依托羅坑大道、錦19、豐大道、錦天大道、灣東路和云灣大道等道路。2222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5.2 市政基礎設施 提升天然氣使用范圍和領域銜接省網等上游氣源,加強城鄉應急供氣保障。新建羅坑調壓站。進一步提高燃氣管網覆蓋率,大力發展工業領域用氣。強化城鄉供水安全保障結合牛灣水廠遷建工程以及陳鈺書水廠擴建工程,近期強化城鎮管網提高供水能力;中遠期進一步與城區、周邊鄉鎮供水系統并網,保障城鎮用水量增長需求。新建、完善城鄉供水一體化環網。補全雨、污水設施短板倡導海綿城市理念,高標準建設排水設施;提高城鄉防洪、防澇標準20、。優化現有截污方式,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和進廠污水濃度,提升水環境質量。產業園區配套建設污水廠及管網。推動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完善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率100%。完善垃圾收集站、公共廁所布局。構建堅強可靠城鎮電網合理規劃電力設施布局,新建1座220kV變電站。集約預留站場用地及高壓走廊。逐步改造高壓架空線,積極建設綜合管廊。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圖 整治修復n生態系統修復治理n國土綜合整治n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6 62424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6.1 生態系統21、修復治理u 水環境治理與保護鞏固提升飲用水源安全;系統治理水環境,確保譚江牛灣斷面水質穩定;推進水生態系統修復,重點推進天湖水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工程。u 山體生態治理與保護加強生態建設管控;實施破損山體修復。u 水土流失治理與保護加強水土流失防治,強化造林治理;推進重點片區治理,嚴控非自然水土流失。u 林地生態治理與保護加快推進林地生態修復工作,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優化全市森林資源結,開展高質量水源涵養林建設,推進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生境恢復與營造。u 土壤修復治理與保護強化污染源頭防控;加強重點區域土壤監控,及時開展治理與修復。u 礦山生態修復實施綠色礦山建設,重點推進交山林場一帶的礦山修復;22、推進歷史遺留礦山修復利用,重塑地形地貌,重建生態植被。生態修復規劃圖 2525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6.2 國土綜合整治農用地整理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合理開發利用耕地后備資源。農村建設用地整理以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權益,節約集約用地、改善人居環境為原則,穩步推進農村“空心房”整治。落實生態文明理念,推進各類保護區內建設用地整治。未利用地整理工礦廢棄地復墾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優先復墾為耕地。通過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合理調整建設用地布局,促進全鎮土地資源高效節約利用。23、采礦用地復墾2626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6.3 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利用農地整理農村建設用地整理u 拆舊復墾將有條件的廢舊村宅、建筑納入拆舊復墾項目,推進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整理,提升土地利用集約化水平。u 拆舊建新結合村民意愿,在廢舊宅基地的區域采取拆舊建新的措施,原址重建房屋,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改善人居環境。u 三舊改造穩步推進“舊廠房”改造,實現空間重構和土地重配,提高土地綜合效益;有序推進“舊城鎮”改造,實現空間提質增效。規劃傳導和實施n規劃傳導和指標管控n近期行動計劃7 72828江門24、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7.1 規劃傳導和指標管控u規劃傳導u規劃管控n 以控制線管控、用途管控、指標管控為核心,切實保障國土空間統一用途管制。l控制線管制: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城鎮開發邊界納入各級法定規劃,制定相應管控措施。各層次規劃、各類城市建設行為及項目審批都應落實相應管控要求。l用途管制:按照規劃傳導體系,建立“用途引導-用地分類”的分級管控機制。結合上級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片區規劃指引,劃分各類主導用途分區內部用途分區,確定用地比例結構控制的相關要求。l指標管控:制定指標評估考核機制。強化對資源總量和利用效率、空間管控底線的管控。監測城市綜合發展運行情況。按照上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標分解、深化形成各行政區指標體系。2929江門市新會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區羅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年)公示稿年)公示稿7.2 近期行動計劃u行動計劃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公共基礎設施提升打造高水平產業發展平臺行動行動計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