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城地塊幼兒園建設工程海綿城市設計方案說明書(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20353
2024-04-26
14頁
1.47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2024年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方案文本說明書圖集打包資料下載
1、 海綿城市設計專篇海綿城市設計專篇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珠江新城珠江新城 K2-4 地塊幼兒園工程地塊幼兒園工程 業業 務務 號:號:22X0941 2023 年年 3 月月 目錄目錄 目錄.2 一、設計執行主要規范一、設計執行主要規范.3 二、海綿城市目標:二、海綿城市目標:.3 三、項目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要點及技術措施三、項目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要點及技術措施.5 四、項目綠地設計要點及措施四、項目綠地設計要點及措施.6 五五、海綿城市設施布置、海綿城市設施布置.7 六六、匯水分區及徑流設計、匯水分區及徑流設計.8 七七、場地海綿城市初步規模計算:、場地海綿城市初步規模計算:.8 八八、海綿城市2、調蓄體積計算、海綿城市調蓄體積計算.9 九、九、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年徑流總量控制率.10 十、十、海綿城市設施海綿城市設施.11 十十一一、建設項目海綿設施、建設項目海綿設施指標指標表表.13 十二、建設項目海綿設施目標表十二、建設項目海綿設施目標表.13 一、設計執行主要規范一、設計執行主要規范(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2019(2)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21(4)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50400-2016)(5)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 50318-2016(6)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3、系統構建(試行)(7)城市水系規劃規范GB 50513-2009(2016 年版)(8)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GB 51222-2017(9)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10)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11)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分類指引(試行)(12)城市道路與開放空間低影響開放雨水設施15MR105(13)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2016 年版(14)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194-2013)(15)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50420-2007)2016 年版(16)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T 50563-2010)(14、7)公園設計規范(GB51192-2016)(18)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82-2012)(19)城市道路-環保型道路路面15MR205 二、海綿城市目標:二、海綿城市目標:根據項實際目情況,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廣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及廣州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實施方案,項目所處地區為廣州市屬于東部雨型,地塊屬性為 R 類居住用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 70%,面源污染總控制率為 50%,對應設計降雨量 25.8mm。圖 2-1 我國大陸地區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分區圖 圖 2-2 5、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設計降水量對應表 圖 2-3 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設計降水量對應表 三、項目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要點及技術措施三、項目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要點及技術措施 總體要點:系統實施、因地制宜,根據廣州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綜合考慮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等方面的現狀問題和建設需求,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因地制宜地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場地雨水以下滲和調蓄為主,包括綠地入滲、道路廣場入滲,生物滯留設施調蓄。主要技術路徑:圖 1 項目徑流組織技術路線圖 四、項目綠地設計要點及措施四、項目綠地設計要點及措施 4.1 根據項目實際需求6、和定位設置一定地面綠化,合理選擇較為平坦的綠地規劃設計生物滯留設施,措施下凹深度為 100150mm 較為合適。4.2 在部分靠近市政道路、小區道路旁邊的綠地合理設置滲井、淺溝、洼地、滲透池以利雨水滯留、蓄存、滲透。4.3 在普通綠地中設置超滲雨量和溢流井及管道,生物滯留設施中心位置設置溢流井和溢流口,超滲雨量通過溢流井流入市政排水管。4.4 綠地植物宜選用耐澇耐旱本地植物,以灌草結合為主,以利植物正常生長存活。4.5 項目非機動車道路、人行道采用透水鋪裝地面。非機動車道路選用透水性混凝土;人行道選用透水地磚。4.6 非機動車道路雨水引入附近生物滯留設施入滲。機動車坡向綠地,徑流雨水可自流至綠7、地入滲。4.7 雨水口置于道路綠化帶內,其高程高于綠地而低于路面,超滲雨水可排入市政管線或滲井。4.8 優化項目排水系統設計,通過徑流系數分析和雨水綜合利用后核算排水系統設計,通過海綿城市優化設計,因地制宜地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可大量減少雨水排放量,可降低排水管管徑設計,但還需合理全局設計,不同區域設置不同管徑優化排水系統設計,合理經濟設計,不因管徑造成內澇。4.9 給排水雨水口宜用源頭污染物去除設施。4.10 按現行規范標準合理設計室外排水管道。五五、海綿城市設施布置、海綿城市設施布置 項目設計時,首先根據項目豎向標高劃分匯水區域及匯水范圍,合理確定下凹綠地、屋頂花園、滲透8、鋪裝等措施的大小及位置,并滿足控制性指標的要求,再根據徑流總量控制目標,結合排水管網確定雨水調蓄總量。同時采用 P=5 年,2h 降雨歷時的降雨校核開發前后的徑流總量,使開發后的雨水徑流總量不超過原有徑流總量;采用一年一遇日降雨量,校核場地在建設后,對于常年降雨的年徑流總量和外排徑流峰值的控制能達到建設開發前的水平。本項目雨水徑流組織形式為屋頂雨水管斷接排至下凹綠地或室外雨水滲流井,道路雨水就近排入下凹綠地或雨水花園,雨水再經溢流口溢流進入雨水管渠。確定本項目采用的低影響開發措施主要有:透水鋪裝、下凹綠地。海綿城市設施布置圖 六六、匯水分區及徑流設計、匯水分區及徑流設計 根據場地地形地勢、項目9、豎向標高、道路豎向規劃、綠地設置、建筑物分布、雨水管網分布和走向等,按照就近分散、重力排放的原則,將紅線區域劃分為 1個匯水分區。匯水分區圖 七七、場地海綿城市初步規模計算:、場地海綿城市初步規模計算:項目概況:項目總用地面積 2128.13 平方米,用地性質為 R 類居住用地。匯水分區用地面積 2128.13 平方米。開發前綜合徑流系數:匯水面類型 硬質屋面/地面 綠地 綜合徑流系數 徑流系數 0.9 0.15 開發建設前面積 2028.39 100 0.82 建設發開后各匯水分區及總地塊綜合雨水徑流系數詳下表:匯水分區改造后設下墊面計算 下墊面類型 硬質鋪裝 透水鋪裝 硬質屋面 普通綠地 10、下凹綠地 匯水分區、面積 237.67 217 926.64 34.11 712.65 徑流系數 0.85 0.45 0.85 0.15 0.15 綜合徑流系數 0.56 本項目城市雨水管網暴雨設計重現期為 5 年,降雨歷時為 10 分鐘,對應暴雨強度為 504.615L/S.ha。根據雨水徑流量公式:Q=q*F 可計算得出建設開發前雨水徑流量為 709.31L/s,建設開發后雨水徑流量為 605.2L/s,。說明項目建設后雨水徑流量小于建設前雨水徑流量,故項目建設后的雨水徑流控制措施滿足要求。匯水分區設計調蓄體積計算:用地面積 2128.13,場地綜合徑流系數為 0.56,廣州市 70%年徑11、流總量控制率對應的設計降雨量為 25.8mm 則設計調蓄體積為:V=2128.130.5625.81000=30.94m 八八、海綿城市調蓄體積計算、海綿城市調蓄體積計算 項目通過以下技術措施滿足海綿城市調蓄體積要求:1)設置下凹綠地收集周邊綠化及硬質鋪裝雨水,下凹綠地面積為712.65,蓄水深度為 100mm,考慮綠地折減系數 0.8,可實現雨水控制容積為 57.012m;2)設置透水鋪裝 217,減少地面徑流;設置雨水調蓄池 1 本項目海綿城市雨水徑流控制容積如下表:設施類型設施類型 占地面積占地面積 調蓄容積調蓄容積 m 排空時間(排空時間(h)下凹綠地下凹綠地 712.65 57.0112、2 3.07 透水鋪裝透水鋪裝 217 合計合計 57.012 其中排空時間按下列公式計算:ts=Vsj/(3600*a*k*j*As)其中:ts-滲透排空時間 Vsj設施的設計有效調蓄容積 a-綜合安全系數,取值為 0.8 K土壤滲透系數,取值 5.79610 J水力降坡,取值為 1 As有效滲透面積 項目依據建筑平面布局及景觀設計,采取下凹綠地、透水鋪裝等措施,有效調蓄容積為 57.012m,滿足計算所需的設計調蓄容積 30.94m。九、九、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年徑流總量控制率 根據公式:V=10hF 式中:V設計調蓄容積,m3;h設計降雨量,mm;綜合雨量徑流系數;F匯水面積,ha。則 h=13、V/10F=57.012(100.562128.13)10000=47.53mm 即項目可實現控制雨量 h=47.53mm,對應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大于 85%,滿足項目所需雨水控制容積的要求。本項目設置生物滯留設施,根據標準下凹綠地的污染物去除率為 7080%,本項目取 75%;透水鋪裝的污染物去除率為 8090%,本項目取 80%;則項目年污染物去除率=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低影響開發設施的污染物去除率=63.92%,滿足污染物削減率大于 50%的要求。表表 9-1 年徑流污染削減率年徑流污染削減率 LID 設施類型 SS 去除率(%)設施調蓄容積占總調蓄容積比例(%)徑流總量控制率 Pr(%)年14、徑流污染控制率 P(%)下凹綠地 75 96 85 63.75 透水鋪裝 80 4 85 68.00 LID 設施合計 63.92 十、十、海綿城市設施海綿城市設施 本項目采用的低影響開發措施主要有:透水鋪裝、下凹綠地,具體做法如下:1)透水鋪裝 透水鋪裝用于人行道路、廣場等;本項目采用透水磚鋪裝人行道。面層透水磚透水系數36cm/h(0.1mm/s),下層透水系數不小于上一層;透水磚面層按50mm,孔隙率大于 0.08;透水基層按 200mm,孔隙率大于 0.08;透水底基層按200mm,孔隙率大于 0.20。2)下凹綠地 項目的部分綠地采用下沉式綠地設計,其綠化標高比周邊道路低 0.15015、.20m,降雨時可有效蓄水,下沉式綠地設置溢流口,超過蓄存容量的雨水通過溢流口進入到場地的雨水管網中。十十一一、建設項目海綿設施、建設項目海綿設施指標指標表表 指標類型 序號 指標名稱 影響因素 目標值 控 制 目 標 1 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用地性質 排水分區 內澇風險等級 70 R 類居住用地 1 個 高 中 低 2 雨水管網設計暴雨重現期(年)5 3 面源污染消減率(%)50 4 硬化地面室外 可滲透地面率(%)40 5 下沉綠地率(%)50 十二、建設項目海綿設施目標表十二、建設項目海綿設施目標表 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目標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目標%7070 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目標對應設計降雨量16、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目標對應設計降雨量 mmmm 25.825.8 指標指標 備注備注 排水分區劃排水分區劃分分 排水分區個排水分區個數數 1 1 排水口個數排水口個數 1 1 匯水分區匯水分區 下墊面解析下墊面解析 匯水區面積()2128.13 匯水區項目用地面積()2128.13 屋頂屋頂 總面積()926.64 屋頂綠化面積()其他軟化屋頂面積()926.64 鋪裝面積鋪裝面積 總面積()454.67 滲透鋪裝面積()217 綠化綠化 總面積()746.82 水體面積()0 綜合雨量徑流系數綜合雨量徑流系數 0.56 需控制雨水容積需控制雨水容積 30.94 專門設施核專門設施核算算 具有控17、制容具有控制容積的的設施積的的設施 總容積(m)57.012 地表水體(景)調蓄容積 m 0 生物滯留設施蓄水容積 m 57.012 地下蓄水池設施蓄水容積 m 0 雨水桶蓄水容積(m)0 排水設施排水設施 污水管網收集率(%)100 豎向用地控豎向用地控制制 地下建筑地下建筑 戶外出入口擋水設施高度(m)/內部廠平內部廠平 高出相鄰城市道路高度(m)/地面建筑地面建筑 室內外正負零高差(m)/綜合自評綜合自評 控制目標評價控制目標評價 目標值目標值 完成值完成值 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0 85 污染物削減率(以 TSS 計)(%)50 63.69 雨水管網設計重現期(年)5 5 硬化地面室外可滲透地面率(%)40 47.72 下沉綠地率(%)50 95.43 引導性指標引導性指標 要求值要求值 完成值完成值 綠色屋頂率(%)70 0 綠地生物滯留設施比例(%)90 0 透水鋪裝率(%)70 91 結論結論 本項目控制目標達標,引導性指標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