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方案(2023-2035年)(草案公示)(1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1849
2024-04-30
18頁
14.02MB
1、郁南縣連灘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草案公示)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01 總則規劃范圍覆蓋連灘鎮全域,下轄10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總面積95.49平方公里。n 規劃范圍本規劃國土空間范圍覆蓋連灘鎮域范圍,根據2020年國土變更調查成果數據,全域總面積95.49平方公里。包括:2個社區:興盛、振興;10個行政村:逍遙、龍巖、西壩、思和、連溪、平山、天花塘、望天、高枧、上橋村。n 規劃期限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連灘鎮鎮域范圍圖n 至203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逐步完善,資源要素配2、置合理有序,公共服務全面提升,歷史文化得以傳承,基本形成城鄉協調發展、產業現代高效、空間集約適度環境宜居優美的可持續發展格局。連(灘)東(壩)一體化和南江經濟圈發展格局完善。基本建成生態環境優美、文化特色突出的縣域副中心城鎮。n 至2025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初步形成,國土空間布局調整初見成效,國土空間資源布局有效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初步協調發展,空間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逐步開發,連(灘)東(壩)融合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通道。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02 目標定位n 圍繞郁南縣建設粵東西北綠色經濟發展示3、范地和大灣區生態產品供給地的目標愿景,以綠色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大力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強化鎮區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連灘鎮的目標定位為 郁南縣域副中心連(灘)東(壩)一體化和南江經濟圈的綜合性中心城鎮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03 國土空間格局落實郁南縣國土空間總體開發保護格局要求,依據連灘鎮域自然地理格局、人口趨勢、產業布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與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構建“一核一帶多點”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n 一核:推動連灘圩鎮居住、公共服務等空間品質的提質建設,打造美麗圩鎮發展核,作為輻射各村的核心服務空間;n 一帶:建設南江河濱4、水景觀帶;n 多節點:推進各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延續歷史文脈,構建“錯落有致”的村莊形態,打造美麗宜居村莊典范。強化區域協同,構建“一核一帶多點”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規劃圖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04 重要控制線落實n 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劃定耕地保護目標,確保至2035年,全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6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9.08平方公里。n 落實生態保護紅線。鞏固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規劃至2035年,全鎮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17.76平方公里。n 落實城鎮開發邊界5、。嚴格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及自然災害區等底線空間要素,規劃至2035年,全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1.90平方公里。加強戰略謀劃,落實國土空間底線。國土空間重要控制線規劃圖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05 城鄉統籌發展n 鎮區:共1個,包含鎮中心城區興盛社區和振興社區。作為連灘鎮核心建設區域,強化其作為鎮域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的地位,加強與外界聯系的交通樞紐建設,帶動全鎮經濟的發展。n 中心村:共3個,包括西壩村、天花塘村、逍遙村。具備一定的人口規模基礎和較好的產業發展條件,依托其區位優勢,進一步增強服務設施配建水平,強化綜合服務和特色產業功能,輻6、射帶動周邊村。n 一般村:共7個,包括龍巖村、思和村、連溪村、平山村、高枧村、上橋村、望天村。重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城鄉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差距,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發揮好農務管理、農副業生產以及水源及生態保護等職能。結合鄉村建設需求,構建“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結構的鎮村體系。鎮村體系規劃圖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06 產業布局規劃打造以天花塘村、思和村等為節點的農業片區,以西壩蘭寨、逍遙村為節點的文旅片區和以圩鎮區域為商貿中心的發展格局。全力助推產業轉型、產能升級、產鏈暢通,持續保障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商貿交易集聚經濟圈、農7、特產品增值經濟圈、工業功能互補經濟圈、加工業人口吸納經濟圈、市政公共服務共享經濟圈。依托西壩村蘭寨景區、逍遙村、鎮區、天花塘村,打造南江精品鄉村文旅線路。連灘鎮以現有農業為基礎,大力探索農文旅融合產業,打造南江精品鄉村文旅線路。產業布局規劃圖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07 公共服務與社區生活圈規劃n 統籌鎮、村需求,強化鎮區公共服務功能。完善城鎮服務設施配置,打造城鎮公共服務中心。規劃連灘鎮區30分鐘圩鎮生活服務圈,服務規模約15-30萬人,為全鎮提供商業、教育、醫療、文化等綜合服務功能。n 構建村級生活圈,推進公服設施集中配置。結合村莊人口分布,統籌構建8、天花塘、連溪、西壩村等3處村級生活圈,集中配置文化活動室、衛生室、老年活動室、幼兒園、快遞服務站等各類服務設施,提高設施配置效率和服務品質。一般村結合村民實際需求,適當增補公共服務設施。構建“1+3+6”品質生活圈,以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抓手,完善城鎮功能。10分鐘生活圈10分鐘生活圈10分鐘生活圈10分鐘生活圈10分鐘生活圈10分鐘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08 綠化與開敞空間規劃營造山清水秀生態空間,構建“一主兩副多節點,一帶一廊多游線”山水相依的生態保護格局的藍綠格局。n 一主:以連灘鎮鎮區文化中心、河堤公園為主體打造連灘鎮綠地9、主核;n 兩副:依托西壩、天花塘村2個重點村莊,豐富兩村公共空間和公園綠地的建設,形成鎮域兩個綠地副核;n 多節點:通過村莊人居環境綠化美化及村內公共空間提質改造,將連灘鎮村莊打造成生態節點;n 一帶:按照景觀公路建設目標綠化美化國道G234線,打造連接逍遙村、西壩村、連灘鎮區、天花塘村等村的生態景觀帶;n 一廊:沿重要水系南江河建設碧道公園,打造生態濱水廊道;n 多游線:沿連灘鎮主要道路形成串聯各核心及節點的生態游線。開敞空間格局規劃圖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9 綜合交通規劃構建“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四級對外交通聯系網絡,提檔升級內部道路,完善10、組團次支路網。交通系統規劃圖n 對外交通規劃銜接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積極落實省道S538線改擴建項目、國道G234線、縣道X480線、X822線等項目。重點加強與廣梧高速公路、國道G234、省道S538等對外通道聯系;n 內部交通規劃重點細化中心片區路網結構,統籌優化各組團間道路接口,完善內部交通體系,構建以連灘大道為主干路、規劃提升并延展迎賓路、城中路、建設路以及河堤路等次干路。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10 近期重點項目統籌重點項目建設,保障民生設施落地。n 通過摸查和梳理,已收集7類103個項目。n 銜接城鎮和鄉村建設需求,對用地需求分類進行規模保障。11、銜接落實摸查預測縣國土空間規劃重點項目村莊建設需求“百千萬工程”項目連灘鎮重點項目一張圖宅基地建設村級公服及基礎設施打開“203”騰挪規模保障一是通過城鎮開發邊界保障的二是打開“203”騰挪規模保障重點項目分布圖11 中心鎮區規劃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定位為郁南東南片商貿中心、南江文化中心和品質宜居之城。規劃形成”兩心、兩周、一帶、六片區“的空間功能結構。兩心:行政商貿核心和文旅核心;兩軸:產業發展軸和文商旅服務軸;一帶:南江河文化休閑帶;六片區:商業服務區、商貿交易區、農特產品加工物流園區和居住區。-規劃結構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12、2023-2035年)優化鎮區用地結構,增加商服用地和農產品加工用地,落實產業發展需求;完善生活圈配套,保障未來人口居住需求。規劃中心鎮區常住人口24886人;中心城區城鎮居住用地總面積為 77.95 公頃,占40.9%;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面積為 20.65 公頃,占10.8%;商業服務業用地面積為 27.22 公頃,占14.3%。-用地布局11 中心鎮區規劃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規劃構建“三縱兩橫”主干路網絡。南北向干路:國道寬30米、迎賓路和沿江大道-城中路寬21米。東西向干路:建設路和菩山路寬21米。-道路交通11 中心鎮區規劃草案公示郁南縣13、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形成縣鎮級五分鐘生活圈級社區級三級公共服務和開敞空間體系??h鎮級服務連灘鎮全域以及輻射周邊鎮;五分鐘、社區級以服務中心鎮區為主。-公服和開敞空間11 中心鎮區規劃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12 村莊規劃指引一、村莊用地規劃管控1.明確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地質災害風險點等底線管控要素作為禁建區。禁建區內禁止新增建設,已有建設應逐步遷出。2.耕地范圍內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堅決制止各類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行為,開展耕地質量提升建設。3.應在劃定的村莊建設邊界內,落實村民建房需求、14、公服和基礎設施需求,和產業項目用地。4.村莊建設用地規模不得隨意更改,村莊集中建設范圍不得突破村莊建設范圍線,在不突破規劃確定的村莊建設用地控制指標的前提下,可在村莊建設用地控制線范圍內依程序優化建設用地布局。二、公服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指引1.設施規模管控:根據廣東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引(試行)相關規定,按要求布局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2.公共服務設施:可以采用合設的形式進行布局,集約化利用村莊建設用地規模。3.基礎設施管控: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按照有關國家標準和專業規定執行,建議按照容積率不高于1.5進行控制。4.停車場建設指引:停車場可采用生態停車場的形式進行布局,可不占用村莊建設用地15、指標。5.鄉道建設指引:按需擴寬或規劃8米寬度的鄉道,可不占用村莊建設用地指標。三、鄉村項目準入要求1.農業加工型項目:利用工業工程技術、裝備、設施等改造傳統農業,采用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發展高效農業、加工農業、植物工廠等建設項目。2.農旅融合型:農業與服務業相互滲透,發展種植養殖業的同時利用農業農村景觀和生產活動,全方位開發農業觀光、休閑、度假、康養、教育等建設項目。3.接二連三型:農業加工業向三產拓展的旅游業項目,以生產過程、建筑風貌、產品展示為主要參觀內容開發的體驗項目,以及以三產文化創意活動帶動農產品加工的建設項目。-村莊規劃通則草案公示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16、023-2035年)12 村莊規劃指引4.全產業鏈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開發農產品加工、生態休閑、農耕文明、旅游觀光、文化創意、教育體驗、健康養生等多種功能,使一二三產業充分融合,充分體現生產保供、生態涵養、生活休閑等“三生一體”功能的建設項目。5.不在鄉村振興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自然資辦發202348號)附錄1規定的鄉村振興用地負面清單的十種情形中。(具體以農業農村部門認定為準。)四、農房建設指引1.宅基地面積。規劃新申請的宅基地,只能在村莊建設邊界內選址,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未利用地,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每戶宅基地面積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內。2.建筑風格。新建建筑17、風格應結合現狀條件、當地文化及村莊風貌整體設計綜合確定,建筑風格宜延續當地傳統建筑色彩,特色風貌區內的新建建筑應與相關規劃風貌保持一致,注重色彩搭配,保證新建建筑風格與周圍環境的協調。3.建筑高度。原則上不得超過16米,建筑層數不得超過三層半。多戶合建的住宅,可適當放寬高度和層數,但高度不得超過24米、層數不得超過6層。新建房屋應按照村民小組約定的建筑風格、統一朝向、統一外表門面、統一外立面墻體。4.建筑退線。農民新建房需按照管控指引進行平面布局,并征求周邊村民意見。與縣道間距不小于8米,與鄉道間距不小于2米。與河流、耕地等其他底線要素的后退需滿足關于疏堵結合堅決遏制農村新增亂占耕地建房行為的通知(粵自然資發(2020)24號)等相關要求。5.建筑間距。村民新建住宅應滿足間距不小于4米的要求。6.建筑組合形式。新農村住宅平面組合形式大致分為獨立式、并聯式、聯排式和院落式;鼓勵統建、聯建和建設公寓式住宅;建筑布置應沿線成片,統一風貌,新舊建筑組合時,新建住應盡量沿襲周邊建筑風貌的風格特點輔以現代元素,新建筑之間組合時宜體現透水、見綠、望山、出行便利等原則。高枧村上橋村龍巖村西壩村思和村連溪村平山村天花塘村望天村郁南縣連灘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3-2035年)12 村莊規劃指引草案公示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