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中心城區嘉北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1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1946
2024-05-06
17頁
3.87MB
1、嘉興市中心城區嘉北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注:本版本為草案公示,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審批文件為準。01 規劃總則02 發展概況03 發展定位04 空間格局05 品質提升06 實施保障目錄/contents前言PREFACE為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要求,科學有序推進國土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優化嘉興市中心城區嘉北街道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配置空間資源,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構建嘉北街道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和城鎮建設的空間藍圖,特編制嘉興市中心城區嘉北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本次規劃范圍為嘉北街道管2、轄范圍,下轄8個社區。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01規劃總則規劃目的指導思想本規劃是對嘉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嘉興市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深化與落實,是對嘉北街道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做出的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全域國土空間治理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決策部署,牢記“三個示范”重托,以“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為3、主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奮力譜寫現代化共富美好嘉北街道的絢麗華章。01規劃總則規劃范圍規劃期限按照全域全要素布局的要求,確定規劃范圍為嘉北街道管轄范圍。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轄區管轄范圍圖02發展概況人口規模2020年末,嘉北街道常住人口8.30萬人(七普數據)。產業經濟2020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08億元,同比增長29%;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長4.32%(街道級公共預算收入2.05億元,同比增長3.78%);累計完成樓宇納稅3.54億元,同比增長19.19%。建設用4、地占比 74.9%非建設用地占比 25.1%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基期年)02發展概況歷史文化社會發展近年來,嘉北街道先后榮獲“浙江省衛生街道”、“省五星級鄉鎮(街道)食安辦”、“省級體育先進街道”、“嘉興市生態建設先進集體”、“嘉興市文明街道”、市級平安建設“十七連冠”先進單位等榮譽。嘉北街道一直秉承著“文化惠民”的原則,創新文化服務,挖掘文化資源,優化文化供給,打通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最后一公里”。全域內涉及大運河(嘉興段)世界文化遺產和1處歷史建筑。03發展定位目標定位發展規模常住人口規模12萬人;城鎮人口規模12萬人;城鎮化率100%。2035年人口規模新增城鄉建設用地規模25.49公5、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25.49公頃;2035年用地規模04空間格局底線思維、保護優先多規合一、協調落實、統籌推進、分類管控。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合理落實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面積76.50公頃,約占街道總面積6.10%永久基本農田面積2.50公頃,約占街道總面積0.20%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完善基本農田儲備區,實施現有耕地提質改造,促進耕地規模化、集中化。城鎮開發邊界面積986.24公頃,約占街道總面積78.30%統籌三線劃定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濕地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生態保護紅線內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堅持嚴格保護、分6、級管控、損害追責、違法嚴懲原則。基于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優化城鎮空間結構,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在一定時期內允許開展城鎮開發和集中建設的空間。04空間格局落實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圖05品質提升打造外聯內暢交通體系快速路主干路航道城北路、東升路、中環北路、中環西路三環西路、三環北路、昌盛路、禾興北路、中山西路杭申線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05品質提升構筑“15分鐘、5-10分鐘”生活圈體系生活圈體系規劃圖構建若干個“5-10分鐘”社區生活圈全域構建2個“15分鐘”城鎮生活圈“15分鐘”“5-10分鐘”品質提升構建歷史文化保護體系05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嘉興段)世界文化遺7、產歷史建筑萬興橋構建綠色健全的基礎設施網絡完善韌性安全的防災減災體系在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通信、環衛等市政基礎設施規劃中落實和細化上位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中對主要設施用地和空間布局的相關要求,構建一體化基礎設施體系。嘉北街道全域納入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規劃供水水質達標率100%。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均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供電來源為秀水變、嘉北變、東升變,規劃繼續強化電網整治。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促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統籌現狀和專項規劃等對燃氣和熱力管網布局,提升居民天然氣氣化率。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四分法”整建制覆蓋,垃圾分類收運體系不斷健全。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加強8、抗震減災體系、消防體系、防洪排澇等系統性建設。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明確防災減災標準、劃定防災減災分區、建立災害預警及協調機制、完善防災減災設施建設。05品質提升06實施保障下位銜接核心引領本級規劃落實單元管控傳導對每類單元的功能定位、規劃人口、單元面積、建設用地面積、重要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標準、重要基礎設施配建標準、紫線、藍線、綠線、黃線、橙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進行管控。核心引領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單元詳細規劃劃定6個城鎮單元約束性指標主導功能重要控制線重大設施上位規劃傳導內容的落實詳細規劃單元劃分與指引06實施保障單元類型單元名稱單元面積(公頃)功能定位城鎮單元ZX9、CQ-C-1單元163.14居住生活ZXCQ-C-2單元229.38工業發展、居住生活ZXCQ-C-3單元338.05工業發展、綠地休閑、居住生活ZXCQ-C-4單元151.39居住生活ZXCQ-C-5單元179.98居住生活ZXCQ-C-6單元197.43居住生活、工業發展單元劃分示意圖06實施保障強化規劃傳導管控體系依法實施規劃日常動態維護,規劃實施情況及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規范規劃局部調整管理,依法依規局部調整和動態優化。建立動態評估機制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常態化國土空間規劃體檢評估機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情況部門自評估和第三方綜合評估相結合的評估制度,定期對社會公布規劃評估情況。開展規劃動態維護,對規劃實施工作進行反饋和修正。建立規劃實施的監督考核問責制度開展城鎮存量更新用地定期核查管理,鼓勵采取存量補地價的方式對城鎮存量更新用地進行自主或聯合開發。對用而未盡、建而未投和投而未達標的低效用地限期整改,未整改到位的,由政府實行協議收回機制。推動規劃實施以土地綜合整治推動規劃實施,以整治片區實施方案為抓手,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意圖,實現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對國土空間的分期實施做出統籌安排,提出分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明確分期約束性指標、管控邊界和管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