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中心城區新城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1948
2024-05-06
16頁
3.05MB
1、嘉興市中心城區新城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草案公示注:本版本為草案公示,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審批文件為準。01 規劃總則02 發展概況03 發展定位04 空間格局05 品質提升06 實施保障目錄/contents前言PREFACE為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要求,科學有序推進國土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優化嘉興市中心城區新城街道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構建新城街道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和城鎮建設的空間藍圖,特編制嘉興市中心城區新城街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本次規劃范圍為2、新城街道管轄范圍,下轄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3個行政村。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為2025年,遠期至2035年。01規劃總則規劃目的指導思想本規劃是對嘉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嘉興市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深化與落實,是對新城街道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做出的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全域國土空間治理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決策部署,牢記“三個示范”重托,以“高質量發展、高水平3、保護、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為主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奮力譜寫現代化共富美好新城街道的絢麗華章。01規劃總則規劃范圍規劃期限按照全域全要素布局的要求,確定規劃范圍為新城街道管轄范圍。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02發展概況人口規模2020年,新城街道年末常住人口7.04萬人(七普數據)。產業經濟建設用地61.7%非建設用地38.3%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基期年)2020年,新城街道全年新增入駐企業面積3.25萬平方米。實現樓宇稅收2.79億元,除房地產企業外實現稅收2.04億元。新引進市場主體15484、家,其中注冊企業479家。合計注冊內資14.88億元人民幣,其中500萬元以上注冊資金企業79家。引進服務業大項目1個,完成營業額超過2000萬元。02發展概況歷史文化社會發展伴隨著秀洲新區的開發建設,新城街道迅速發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配套設施不斷提升。現在,新城街道既是秀洲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是生態宜居、美麗宜業的寶地,成為名符其實的“新城街道”。新城街道始終以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旋律,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注重彰顯精彩城市文化,推進“禾城藝”公共文化服務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場景,推動放大“驛站連心”便民服務作用。全域范圍內包含大運河(嘉興段)世界文化遺產,2處市縣級及以上5、文物保護單位和3處歷史建筑。03發展定位目標定位發展規模2020年,新城街道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7.05萬人。常住人口規模11萬人;城鎮人口規模11萬人;城鎮化率100%。2035年人口規模新增建設用地規模78.77公頃;新增城鄉建設用地規模73.83公頃;2035年用地規模保護新塍塘綠色生態空間,加強大運河保護利用傳承,以秀湖為重要節點,洪興路為重點軸線形成片區中心,以未來社區為重點提升居住生活品質,加強新老城區融合。04空間格局底線思維、保護優先多規合一、協調落實、統籌推進、分類管控。優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合理落實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面積94.96公頃,約占鎮域總面6、積6.55%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地、濕地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劃定全域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堅持嚴格保護、分級管控、損害追責、違法嚴懲原則。永久基本農田面積219.91公頃,約占鎮域總面積15.17%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質保量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完善基本農田儲備區,實施現有耕地提質改造,促進耕地規模化、集中化。城鎮開發邊界面積971.53公頃,占鎮域總面積66.96%統籌三線劃定基于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優化城鎮空間結構,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在一定時期內允許開展城鎮開發和集中建設的空間。04空間格局落實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圖05品質提升打造外聯內暢交通體系7、快速路主干路航道高速公路G1522常臺高速東升路興園路、火炬路、中山西路、秀洲大道、三環西路、昌盛路杭申線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圖05品質提升構筑“15分鐘、5-10分鐘”生活圈體系構建若干個“5-10”分鐘社區生活圈“15分鐘”全域構建3個“15分鐘”城鎮生活圈“5-10分鐘”生活圈體系規劃圖05品質提升構建歷史文化保護體系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保護范圍文物保護單位皇墳山墓葬群、里仁橋歷史建筑卜家橋、南云橋、慶壽橋構建綠色健全的基礎設施網絡完善韌性安全的防災減災體系在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通信、環衛等市政基礎設施規劃中落實和細化上位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中對主要設施用地和空間布局的相關要求,構建一體化的8、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新城街道全域納入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規劃供水水質達標率100%。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均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供電來源為九里變、秀清變、洪興變,規劃繼續強化電網整治。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促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統籌現狀和專項規劃等對燃氣和熱力管網布局,提升居民天然氣氣化率。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四分法”整建制覆蓋,垃圾分類收運體系不斷健全。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加強抗震減災體系、消防體系、防洪排澇等系統性建設。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明確防災減災標準、劃定防災減災分區、建立災害預警及協調機制、完善防災減災設施建設。05品質提升06實施保障下位銜接核心引領本級規劃落9、實單元類型單元名稱單元面積(公頃)功能定位城鎮單元ZXCQ-C-34單元362.08居住生活ZXCQ-C-35單元670.22居住生活、農田保護、綠地休閑ZXCQ-C-36單元424.50居住生活、綠地休閑、商業商務單元管控傳導對每類單元的功能定位、規劃人口、單元面積、建設用地面積、重要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標準、重要基礎設施配建標準、紫線、藍線、綠線、黃線、橙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進行管控。核心引領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單元詳細規劃劃定3個城鎮單元約束性指標主導功能重要控制線重大設施上位規劃傳導內容的落實詳細規劃單元劃分與指引06實施保障強化規劃傳導管控體系依法實施規劃日常動10、態維護,規劃實施情況及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規范規劃局部調整管理,依法依規局部調整和動態優化。建立動態評估機制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常態化機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情況部門自評估和第三方綜合評估相結合的評估制度,定期對社會公布規劃評估情況。開展規劃動態維護,對規劃實施工作進行反饋和修正。建立規劃實施的監督考核問責制度開展城鎮存量更新用地定期核查管理,鼓勵采取存量補地價的方式對城鎮存量更新用地進行自主或聯合開發。對用而未盡、建而未投和投而未達標的低效用地限期整改,未整改到位的,由政府實行協議收回機制。推動規劃實施以土地綜合整治推動規劃實施,以整治片區實施方案為抓手,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意圖,實現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對國土空間的分期實施做出統籌安排,提出分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明確分期約束性指標、管控邊界和管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