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區新豐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1961
2024-05-06
26頁
20.04MB
1、新新豐平林平林南湖區新豐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注:本版本為草案公示,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審批文件為準。前言FORWORD新豐鎮地處嘉興市區東南部,西與中心城區相鄰,北與大橋鎮接壤,東與平湖市曹橋街道相連,南與鳳橋鎮交界,是連接嘉興市中心城區和平湖城區的節點城鎮,區位優勢突出。境內整體地勢平坦,環境優美,水網密布,平湖塘、仁康塘等水系穿境而過。新豐鎮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農業特色,先后獲得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浙江省文化強鎮、省級森林城鎮、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鄉鎮等榮譽。新豐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新豐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作出的總體部署和統籌安排,是編制詳2、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為更好地落實浙江省、嘉興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要求,切實解決地區現實發展問題,明確發展目標,優化空間布局,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及浙江省相關要求,特組織編制南湖區新豐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01 規劃總則02 發展概況03 發展定位04 空間格局05 品質提升06 實施保障目 錄/contents0 1規劃總則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范圍和期限新新豐平林平林1.1 指導思想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浙江省推進共同富裕和中國式3、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要求,為南湖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之首善之區貢獻新豐力量。以“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為主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奮力打造具有平林風韻的高品質現代化美麗新城。1.2 規劃原則一、落實上位規劃管控要求通過對規劃指標、空間布局、控制線等進行深化落實,保障上位規劃管控要求的自上而下傳導,確保管控落地。二、明確各類用地功能布局深化用途與地類布局。以人為本,完善功能,尤其突出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等公益類設施的深化布局。三、細化規劃實施管制規則加強規劃的實施性與操作性,明確對詳細規劃的指導要求,強化規劃實施引導4、。5新新豐平林平林1.3 規劃范圍和期限按照全域全要素布局的要求,確定規劃范圍為新豐鎮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62.93平方千米。規劃范圍規劃期限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6規劃范圍圖0 2發展概況2.1 現狀特征2.2 土地利用現狀新新豐平林平林2.1 現狀特征新豐鎮下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總面積62.93平方公里。行政區劃2020年,新豐鎮常住人口規模約5.48萬人。人口規模2020年,新豐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約50.36億元。經濟發展8新新豐平林平林農用地62%2.2 土地利用現狀圖例建設用5、地29%未利用地9%9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基期年)0 3發展定位3.1 功能定位3.2 發展目標3.3 產業導向3.4 發展規模新新豐平林平林3.1 功能定位漢塘古韻宜居地城鄉融合幸福地特色工業集聚地3.2 發展目標2025年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城鎮空間、產業布局、資源配置更加科學合理,為全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助力。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基本建成以智能裝備、新材料等先進制造和特色農業為主導功能的綜合型城鎮。2050年高水平建成產城融合的鄉村富足強鎮和高品質的共同富裕示范鎮。11新新豐平林平林3.3 產業導向3.4 發展規模規劃至2035年,新豐鎮常住人口規模6.8萬人。規6、劃至2035年,新豐鎮城鎮化率69%。以糧油、蔬菜和生姜等特色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休閑觀光農業、文創農業,做好農旅融合、科技農業。第一產業立足“浙江南湖經濟開發區”產業大平臺,培育發展以新型材料為基礎支撐,以智能裝備為核心引領,以科技服務為生產配套的“2+1”現代產業體系。第二產業圍繞“漢塘文化”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凸顯城鎮特色與文化。圍繞“鄉村振興”,打造一批美麗鄉村集成片,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助力美麗經濟轉化。第三產業120 4空間格局4.1 統籌三線劃定4.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4.3 城鄉空間格局4.4 國土空間用途分區新新豐平林平林4.1 統籌三線劃定新豐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7、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面積29.86平方千米,約占國土面積的47.46%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面積9.12平方千米,約占國土面積的14.49%落實城鎮開發邊界14新新豐平林平林4.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心三點 一帶三軸三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新豐綜合服務中心三點竹林、棲凰埭、烏橋一帶平湖塘生態文化風情帶三軸城鎮品質發展軸、城鄉融合發展軸、區域協同發展軸三區產城融合發展區、現代農業發展區、都市田園發展區圖 例15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新新豐平林平林03.一般村(7個):鎮北村、民豐村、楊莊村、永豐村、橫港村、金章村、凈湘村4.3 城鄉空間格局完善“鎮區中心村一般村”的三級鎮8、村體系01.鎮區(1個):新豐鎮區02.中心村(3個):竹林村、棲凰埭村、烏橋村圖 例16鎮村體系規劃圖新新豐平林平林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進行城鎮集中開發建設、重點完善城鎮功能的區域。以農民生產生活為主導用途的國土空間,應避讓不宜建設區域,嚴控大規模建設。重點包括區域基礎設施集中區和特殊用地集中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實施特殊保護的區域。以生態保護為主,原則上應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4.4 國土空間用途分區圖 例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其他保護利用區農田保護區17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規劃圖0 5品質提升5.1 完善綜合交通體系5.2 提供均衡公共服務5.9、3 提升基礎設施網絡5.4 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新新豐平林平林5.1 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打造外聯內暢交通體系軌道交通滬乍杭高鐵、滬乍杭貨運鐵路、蘇嘉平城際(預留)航道碼頭乍嘉蘇航道、嘉徐線、黃豐線、烏橋作業區、新豐服務區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常嘉高速干線公路嘉鋼路、雙龍路、新07省道、余云公路、嘉鹽線、S20619綜合交通規劃圖圖 例新新豐平林平林5.2 提供均衡公共服務構建“1+9+7”的城鄉生活圈體系01.30分鐘生活圈:全域構建1個30分鐘鎮級公共服務生活圈02.15分鐘生活圈:全域構建9個15分鐘社區(鄉村)級生活圈03.5分鐘生活圈:鎮區和竹林集鎮細分為7個5分鐘鄰里級生活圈20城鄉生活圈規10、劃圖圖 例新新豐平林平林5.3 提升基礎設施網絡構建“綠色健全”的基礎設施體系落實上位規劃,對接給排水、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及“十四五”重大項目,補足短板、弱項,提標擴面,構建綠色高效、保障有力、服務均等的城市化市政基礎設施體系。電力給水排水構建雙電源供電體系聯合供電,強化農村電網整治。強化水源安全保障,構建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優化城鄉污水處理,污水納入市域污水外排管網。通信提高信息基礎設施覆蓋率,構建5G智慧城鎮。燃氣完善燃氣管網布局,提升居民天然氣氣化率。環衛健全垃圾收運體系,納入城市生活垃圾處置系統。完善“韌性安全”的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加強抗震減災體系、消防體系、防洪排11、澇等系統性建設。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明確防災減災標準、劃定防災減災分區、建立災害預警及協調機制、完善防災減災設施建設。21新新豐平林平林5.4 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構建全域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姚家村遺址、陸家墳遺址文物保護點灶山墳遺址、劉家墳遺址、泥橋遺址、韓家浜遺址、塘北糧倉舊址、姜家殘牌坊、北莊橋、福莊橋、廣福橋、沈莊橋、亭子橋、屠墳橋、大悲橋、馬長橋、盛高橋、李氏民居、九里亭、大珠樓碉堡、潘家頭碉堡非物質文化遺產新豐鎮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擁有傳統醫藥、民間手工藝、民間文學、民間舞蹈、民間信仰、人生禮儀、生產商貿習俗、游藝傳統體育與競技、戲曲、消費習俗、民間美術、其他等12個大類12、,共11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重點項目28個,一般項目86個。完善歷史文化資源名錄,發揚新豐鎮漢塘文化,延續保護對象。新豐鎮歷史文化資源主要包含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民間文學、民俗、傳統技藝等。220 6實施保障6.1 規劃空間傳導6.2 實施機制保障新新豐平林平林6.1 規劃空間傳導單元管控傳導對每類單元的功能定位、規劃人口、單元面積、建設用地面積、重要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標準、重要基礎設施配建標準、紫線、藍線、綠線、黃線、橙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進行管控。核心引領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單元詳細規劃上位規劃傳導內容的落實約束性指標主導功能重13、要控制線重大設施劃定3個城鎮單元、3個村莊單元核心引領本級規劃落實下位銜接單元類型單元名稱單元編號功能定位城鎮單元鎮南片區單元WWXZ-C-13居住生活、公共服務工業片區單元WWXZ-C-14工業產業發展鎮北片區單元WWXZ-C-15居住生活鄉村單元竹林村WWXZ-V-25農業生產、鄉村發展、鄉村旅游金章村、棲凰埭村、凈湘村WWXZ-V-29農業生產、鄉村發展楊莊村、烏橋村WWXZ-V-30農業生產、鄉村發展24新新豐平林平林6.2 實施機制保障建立上下貫通、橫向協同的規劃傳導機制。詳細規劃應遵循總體規劃的要求,在單元邊界、類型、約束性指標、空間控制線、公共服務和市政基礎設施上與總體規劃保持一14、致,不得違背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強化規劃傳導以國土空間數字化平臺為支撐,圍繞空間規劃的全生命周期,建立“調查-編制-實施-監督-評估”的閉環管理體系。通過用途管制,明確空間功能導向、確定空間準入標準、制定空間管制措施。構建管理體系開展新豐城鎮存量更新用地定期核查管理,鼓勵采取存量補地價的方式對城鎮存量更新用地進行自主或聯合開發。對用而未盡、建而未投和投而未達標的低效用地限期整改,未整改到位的由政府實行協議收回機制。健全更新機制以土地綜合整治推動規劃實施,以整治片區實施方案為抓手,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意圖,實現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分期實施做出統籌安排,提出分期實施目標和重點任務,明確分期約束性指標、管控邊界和管控要求。推動規劃實施25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與新豐鎮人民政府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