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湘路道路電氣工程設計說明.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3382
2024-05-06
4頁
116.39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城市道路華湘路(涉鐵通道段)工程施工圖CAD全套圖紙(含設計說明)
1、10、電氣工程10.1設計范圍華湘路(xx路-xx路)道路工程,道路設計速度40km/h,路幅寬度21m,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城市次干路。電氣工程設計范圍為道路設計范圍內的電力工程、通信工程以及道路照明工程。10.2設計依據和規范1)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 45-2015);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GB 50217-2018);3)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CJJ 89-2012);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 50054-2011);5)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6)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 55002-2021);7)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2、(GB 55015-2021);8)長沙市綠色照明設計導則(試行);9)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0289-2016);10)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T 50293-2014);11)110kV 及以下電纜敷設(12D101-5);12)電力電纜井設計與安裝(07SD101-8);13)城市通信工程規劃規范(GB/T 50853-2013);14)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規范(YD 5007-2003);15)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圖集(YD/T 5178-2017);10.3設計標準本工程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按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CJJ45-2015)要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如下表:道路3、類型平均亮度維持值(cd/m2)平均照度維持值(lx)照度均勻度(Emin/m)功率密度LPD(W/m2)城市次干路1.5200.400.810.4照明方案設計1、照明方案設置標準路段路燈燈桿采用單臂路燈雙側對稱布置方式,路燈布置在道路綠化帶內,機動車道一側采用150W 高壓鈉燈,燈具安裝高度10.0m,燈桿間距35.0m,路燈懸臂長3.0m,詳見照明標準橫斷面圖。在交匯處采用3400W投光燈,燈具安裝高度15.0m,詳見照明平面圖。燈具按規定選擇不應低于防塵防濺級別(IP65)和塵密防噴水級別(IP65)的截光型燈具,燈具仰角為12。采用這種防護等級的燈具可以做到有效地減少維護的工作量,提高4、燈具的維護系數,有利于節約能源。2、供電電源道路照明按三級負荷設計,在華湘路與涼塘東路交匯處設置一臺路燈地柜,電源引自附近路燈箱變,具體接入方案以供電局審批為準。地柜為路燈提供380/220V低壓電源,供電半徑500m。正常運行情況下,照明燈具端電壓應維持在額定電壓的90%105% 。3、無功補償集中補償:在箱變設集中電容補償器,對無功負荷進行補償,功率因數0.9以上。4、照明控制方式路燈采用時鐘控制及路燈所內計算機中心集中控制,分全夜燈、半夜燈控制方式,全夜燈、半夜燈相間交錯設置;主要交叉路口半夜和全夜光源各半。選用智能照明控制方式,通過設置在路燈上的前端控制器,利用智能化無線路燈監控管理系5、統,借助于節能電感及降功率變換器等,進行降電流控制,提高功率因數,根據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季節及天氣變化,準確合理地啟閉路燈,并能在集中遙控有故障時,具有自動啟閉路燈的控制功能和手動控制功能,保證道路照明安全并能在深夜時自動降低路燈光源功率,達到道路照明節能和延長路燈的使用壽命的目的。管理部門可根據情況靈活運行。照明變電站預留路燈集中控制條件和通信接口,為照明城市集中管理創造條件。10.5照明計算本工程所采用150W燈具光通量為16000lm,通過計算,主線路路面平均照度為22.5 lx,路面平均亮度為1.6 cd/m2,功率密度值為0.67W/m2,道路交叉口路面平均照度為35.4 lx,照度均6、勻度為0.64,滿足規范要求。10.6管線敷設1、路燈線路采用VV-1電纜,三相五線供電,照明線路允許電壓損失小于 5。低壓照明電纜選用 YJV-1KV-5*25mm2 電力電纜,穿DBJ100 (壁厚2.5mm)管保護,埋深不小于 0.5m,過機動車道時穿DBJ100(壁厚4.0mm)保護管保護,埋深不小于 0.7m。2、各相回路交錯接引燈具,三相負荷應盡量平衡,由路燈井引至檢修門導線為BVR-32.5mm2檢修門引至路燈導線為BVVB -32.5mm2,其前端應分別加帶30mA漏電保護的6A微型斷路器保護線路,斷路器設置在接線盒內。3、所有路燈位置、主管分支位置及線路交叉位置均設置路燈檢查7、井,道路交叉口位置及箱變出線口位置路燈檢查井為800 mm1200mm,其他都為800 mm600mm。建議采用球墨鑄鐵井蓋,路燈井防盜鋼板上覆蓋1015cm厚C20混凝土。4、指路牌,電話亭,公交站照明分別采用PVC50管,引自鄰近路燈井。5、直埋敷設的電纜,嚴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電纜與電纜或管道、道路、構筑物等相互間容許最小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要求:電纜與電纜或管道、道路、構筑物等相互間容許最小距離(m)電纜直埋敷設時的配置情況平行交叉控制電纜之間0.5電力電纜之間或與控制電纜之間10kV及以下動力電纜0.10.510kV以上動力電纜0.250.5不同部門使用的電纜0.50.5電纜8、與地下管溝熱力管溝20.5油管或易(可)燃氣管道10.5其他管道0.50.5電纜與鐵路非直流電氣化鐵路路軌31.0直流電氣化鐵路路軌101.0電纜與建筑物基礎0.6電纜與公路邊1.0電纜與排水溝1.0電纜與樹木的主干0.7電纜與1kV以下架空線電桿1.0電纜與1kV以上架空桿線塔基礎4.0用隔板分隔或電纜穿管時可為0.25m;用隔板分隔或電纜穿管時可為0.1m;特殊情況可酌減且最多減少一半值。10.7防雷接地與保護接地1、防雷:路燈利用路燈金屬桿作防雷接閃器。2、安全接地:道路照明配電系統的接地型式采用TN-S接地系統,防雷接地與保護接地共用接地系統,接地干線從路燈電源點引出,金屬燈桿及構件、9、燈具外殼、配電及控制箱(屏)、公交站電話亭金屬構件等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應與接地干線可靠連接,接地干線與路燈基礎接地極可靠連接,接地電阻4;監控、信號等弱電信號接地電阻應1。當實測接地電阻值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沿供電回路縱向每隔300米設一人工接地極,人工接地極與接地干線、燈基礎接地極可靠連接。在配電線路的分支、末端及中間適當位置做重復接地并形成聯網,其重復接地電阻應10,系統接地電阻應43、路面沿線采用VV-1-525電纜中作為PE線,PE線除始端與變壓器地連接外,電纜金屬外皮及每根路燈燈桿均須可靠接地。4、照明燈具端電壓應維持在額定電壓的90%105%。5、在配電線路的分支、末端及中間每隔10、300米位置做重復接地并形成聯網。10.8機電抗震要求1、本工程構筑物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2、配電箱(柜)通信設備的安裝螺栓或焊接強度滿足抗震要求;接地線應采取防止地震時被切斷的措施。3、建筑附屬機電設備不應設置在可能致使其功能障礙等二次災害的部位;設防地震下需要連續工作的附屬設備,應設置在建筑結構地震反應較小的部位。4、管道、電纜、通風管和設備的洞口設置,應減少對主要承重結構件的削弱;洞口邊緣應有補強措施。管道和設備與建筑結構的連接,應具有足夠的變形能力,以滿足相對位移的需要。5、建筑附屬機電設備的基座或支架,以及相關連接件和錨固件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應能11、將設備承受的地震作用全部傳遞到建筑結構上。建筑結構中,用以固定建筑附屬機電設備預埋件、錨固件的部位,應采取加強措施,以承受附屬機電設備傳給主體結構的地震作用。10.9綠色照明設計、節能設計1、本工程所采用150W燈具光通量為16000lm,通過計算,主線路路面平均照度為22.5 lx,路面平均亮度為1.6 cd/m2,功率密度值為0.67W/m2,道路交叉口路面平均照度為35.4 lx,照度均勻度為0.64,滿足規范要求。2、燈具采用全夜式和半夜式相間交錯設置;主要交叉路口半夜和全夜光源各半。所有燈具的功率因數補償為集中補償,功率因數不低于0.9。3、合理選定了燈具仰角,避免了眩光和光污染,保12、證了人行舒適度。4、燈具間距較大,與行道樹成模數排列,既美觀又不影響樹木生長。5、交叉路口路燈設計考慮了指路牌交通指示及盲道的綜合布置。6、路燈交安及公交站管線采用共路由共井的集約化設計,節約了資源。7、接線井井圈加強處理,預防了井蓋不穩定的病蟲害,且接線井井底采用砂礫石自然滲水措施。8、電力變壓器、電動機、交流接觸器和照明產品的能效水平應高于能效限定值或能效等級3級的要求。10.10路燈燈桿燈具技術要求(1)燈具應符合如下規定:1) 防護:燈具的防塵防水等級須大于IP65,電氣部分防觸電保護等級為I級。2) 配套電器要求:配套的鎮流器、觸發器、電容器與燈具采用一體化設計。3) 光源室與電氣室13、要求:燈具的光源室須和電氣室分開。電氣部分必須是一體化可方便拆卸電氣底板。燈具必須是符合IEC標準的半截光型燈具。高壓鈉燈具初始流明不能低于120Lm/W, 色溫3000K,顯色指數25,平均壽命30000小時。4) 燈頭支架:燈具的燈頭套內應設可調節頭的燈頭支架位置,可安裝不同功率的高壓鈉燈燈泡。5) 透光罩:透光罩應采用具有熱穩定性的平面鋼化玻璃。(2)燈桿 1) 燈桿的制作選材加工工藝等應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燈桿材料選用優質低硅低碳鋼GR50(須滿足Si0.04%、屈服強度235MPa),燈桿壁厚不小于4mm。2) 燈桿應次成型,直線度誤差不超過0.5%,無橫向焊縫。燈料焊接方式為自動埋弧14、焊接,焊接可靠,必須嚴格按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2020進行,表面光滑,無明顯氣孔、焊瘤、咬邊等焊接缺陷,超聲波探傷檢驗,達焊接GB11345II級標準要求。3) 燈桿必須內外熱浸鍍鋅處理,鍍鋅工藝過程經過酸洗、熱鍍鋅、水洗、磷化、鈍化等過程,鍍鋅層表面光滑美觀,光澤致,無皺皮、流墜及鋅瘤、起皮、斑點、陰陽面等缺陷存在,鋅層厚度達到85um以上,符合國家標準GBT13912-2002,鍍鋅層附著力符合GB2694-2010的要求,保證30年不脫落不生銹。必須提供國家級第三方專業認證的鍍鋅測試報告。 4) 燈桿外表面首選鍍鋅,若甲方另有顏色要求則需靜電噴塑處理,附著力達到GB15、9286-880級,表面光滑。噴塑應采用進口優質聚脂塑粉,噴塑厚度不低于100um,附著力強(刀片劃痕(156mm)不起皮、不脫落),設計使用壽命不低于10年。5) 每根路燈桿均帶有個基底法蘭盤,通過地腳螺栓安裝在基礎上,法蘭盤厚度不應小于16mm。6)燈桿,懸臂等部件應能承受當地最大風速,并能抵擋不低于40m/s風速。必須提供詳細的符合國家或國際規范的專業受力計算書以備結構工程師檢驗。桿體設計及制造符合高聳結構設計標準GB50135-2019和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2017。7) 每個路燈燈桿均應設有一個防風雨檢修門,檢修門均設置需使用專用工具開啟的閉鎖防盜裝置并帶鉸鏈。門內是電氣接16、線和器件,并應良好接地。防護門底邊距地40mm。8) 所有必需的電器設備(包括接線板,保護熔斷器等)均需配套供應,并安裝在電氣接線維修盒內,且應相互絕緣,安裝位置應便于維修。9) 每根路燈燈桿均應在150cm高度處安裝銘牌。單懸臂燈桿在單側安裝,雙懸臂燈桿在雙側安裝。10) 照明設施應設有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4。采用本體鋼結構同接地網連接,接地網可利用基礎內的主鋼筋或另打人工接地體。電氣接線維修盒與接地極之間通過鍍鋅螺栓良好連接。11) 每個燈桿設有專用的接地螺栓,其接地螺栓,應便于接地線的連接和安裝。接地螺栓應做防腐處理(由安裝單位提供)。并應做接地標志,要求燈桿與法蘭、地腳螺栓作可靠的電17、氣連接,且連接處不少于2處。(3)電器 1) 所有電器元件:鎮流器、觸發器、接線端子、導線等均應選用3C認證產品,其中連接導線選IEC認證產品,鎮流器、觸發器和光源須使用同一品牌。 2) 高壓鈉燈具鎮流器應采用優質節能型鎮流器:電容器容量按補償后功率因數達到0.9選用。(燈具應采用單燈就地無功補償,其電容器應為燈具配套設備,安裝在燈具內部)。3) 電器室內部電器元件,連接件應盡量避免裸露帶電導體,應采用防護措施,防護等級達到人指不會觸電及帶電導體的程度。4) 連接導線應設增強絕緣措施,除導線絕緣層外,應設輔助絕緣層,以提高防觸電保護等級,連接導線截面不應小于4mm2。 5)電器室、光源室、燈具18、燈桿所有金屬件均作等電位連接,電源進線處應做重復接地,按地電阻4。10.11電力工程設計根據電力規劃設計要點,并結合道路周邊用戶使用情況考慮:于道路西側設置 8孔175電力管道;與其他道路交叉口設置8孔175電力橫管,每隔200米左右設置4孔175電力橫管。電力管道設置在道路西側,管道中心線應平行于道路中心線或建筑紅線,管道中心距道路外邊線 0.6 米。按照關于公布2021年長沙市建設領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項目(第一批)的通知,本次電力管道采用DBJ DN175管道,人行道埋管壁厚 4.0mm,車行道埋管壁厚 5.5mm,管道承插粘接。電力管道一般敷設在人行道上,人行路段埋管深度不宜小于 0.7m,行車路段埋管深度不宜小于 1.0m,局部管頂覆土不滿足要求時,采用混凝土包封敷設,且包封段伸進人行道不小于 1m。電力管道每隔 2m 采用塑料支架固定敷設,全程采用 C25 混凝土包封保護,具體做法詳見相關圖紙。電力排管底部素土要求夯實后再做排管墊層,排管墊層采用 100mm 厚 C15 混凝土,管道回填時可以填級配砂,每隔 200mm 分層回填,逐層灑水夯實。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1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6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6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