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縣大湖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5245
2024-05-07
14頁
14MB
1、)(2021-2035 年連平縣大湖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連平縣大湖鎮人民政府(公示版版)2024 年 4 月本規劃是大湖鎮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編制大湖鎮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和各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粵發20215 號),對連平縣大湖鎮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合理保護與利用鎮域域國土空間資源,為建設紅色農旅小鎮提供空間保障,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根據國家、廣東省、2、河源市及連平縣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等,編制連平縣大湖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的基本依據。前言客家古邑紅色大湖01 規劃范圍及期限規劃期限:規劃范圍:本規劃國土空間范圍包含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鎮域范圍包括連平縣大湖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下轄1個社區(居委會)8個行政村,總面積64.24平方公里。鎮區范圍包括大湖社區以及油村村、湖東村部分區域,總面積 0.82平方公里。本規劃期限為 2021 年至 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期至 203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02 目標定位及發展愿景規劃至 2025 年,深入挖掘“綠色”“藍色”“3、古色”“紅色”“特色”“夜色”等“六色”旅游資源優勢,加快推動生態旅游業提檔升級,實施“五美”專項行動,積極推進“十里花燈”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人口規模:規劃至 2035 年,鎮域常住人口預期為 1.48 萬人。城鎮化率:規劃至 2035 年,城鎮化率預期為 60%。規劃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生態、農業、城鎮三生空間相得益彰,高標準建成紅色客鄉,秀美大湖,實現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基礎設施體系全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綠色發展優勢持續提升,基本建立有效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格局。人均城鎮建設用地:規劃至 2035 年,全鎮人均城鎮建設用地面積不超過 120 平方米。傳承4、紅色文化的農旅小鎮客家古邑紅色大湖錨定“客家古邑 紅色大湖”發展定位,把牢“富鎮強村公司、五大特色文化(紅色文化、鄉賢文化、契約文化、花燈文化、蝴蝶文化)、社會力量”3 個抓手,在基層黨建、產業發展、鎮村建設、鎮域經濟、綠美建設 5 個方面打造亮點,打造“黨建文化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大湖樣板。03 發展規模04 落實重要控制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全鎮落實耕地保有量 8.91 平方公里(1.34 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8.66 平方公里(1.30 萬畝)。生態保護紅線:落實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 13.08 平方公里,占鎮域國土總面積的 20.36%。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0.82平5、方公里,占鎮域國土總面積的1.28%。一心:以圩鎮為中心的綜合服務核心;一環:融合大湖紅色文化、綠色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的產業聯動環;雙軸:即現狀國道 G358 和規劃東移的國道 G358 城鎮發展軸;三區:統籌全鎮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和城鎮空間,以“雙評價”、現狀評估為基礎,構建網絡化、集約型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規劃構建鎮域“一心一環雙軸三區多點”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即北部生態涵養區、中部城鄉融合發展區、南部現代農業示范區;多點:以圩鎮為中心,通過產業融合串聯周邊 6 村(油村村、活水村、湖東村、湖西村、羅經村、盤石村)。05 開發保護總體格局06 生態空間格局規劃構建藍綠相融的“兩6、核兩廊四屏八庫”生態格局兩核:翁潭水庫和清溝水森林公園兩廊:依托大湖水和五禾水兩條河流,構建城鄉生態廊道四屏:依托現狀林地資源,庫區羅經、活水、湖東、五禾四條生態綠屏八庫:即現狀分布于各村的八大水庫。07 農業空間格局基地:規劃構建“片區+基地”的農業空間格局片區:以大湖鎮永久基本農田、穩定利用耕地、兩區劃定結果為基礎,劃分為觀光農業(文化+旅游)、生態農業(盆地生態)、現代農業(蔬果種植)三大片區。連平廣發光伏基地,柴火坑花生加工基地08 城鎮空間格局規劃構建“一心一軸兩核多點”的城鄉發展格局一心:鎮區發展中心一軸:依托 國道 G358 東西向城鎮發展軸兩核:油村村發展核、湖東村發展核多點:7、以鎮村體系確定的基層村為基礎,打造全鎮城鄉發展的著力點09 歷史文化保護重點保護大湖寨、白云樓、何新屋等文物保護單位、傳統村落。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禁止任何挖掘和威脅文物本體安全的行為,對文物本體的維護修繕必須征得文物管理主管部門的批準。白云樓大湖寨何新屋10 公共服務體系規劃構建“鎮村/組”兩級公共服務配置體系,分級分類配建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宜居宜業的高品質生活環境。鎮級公共服務設施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地區延伸的基礎性節點,著重優化設施供給體系;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于居住區中心,主要承擔日常生活服務功能。村/組層級社區生活圈。宜配置村衛生室、老年活動室、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便8、民農家店、村務室等;鄉集鎮層級社區生活圈。宜配置衛生服務站、老年活動室、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幼兒園、小學、初中、文化活動室、室外綜合健身場地、菜市場、郵政營業場所以及生活垃圾收集站、公共廁所等;配置滿足農民生產所需的農業服務中心和集貿市場;建設具有一定規模、適宜開展各類休閑活動的公園綠地。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注:圖中公共服務設施按生活圈標準配置,未細化至設施具體用地落實,具體實施項目待下一階段詳細規劃進行考慮。11 基礎設施支撐規劃構建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體系,鎮域對外交通主要依托國道 G358、縣道 X182、縣道 X825 以及粵贛高速(設大湖高9、速出入口),內部交通主要有紅色旅游大道、各村主村道。供水工程:規劃至 2025 年,繼續使用頭翁供水站;規劃至 2035 年,完成翁潭水廠(在建)建設。排水工程:規劃至 2035 年沿用鎮區污水處理廠(位于羅經村大湖河東側),處理規模 800 噸/日。燃氣工程:落實廣東省天然氣管網“縣縣通工程”興寧-和平-連平項目,規劃鎮區采用燃氣管道,通信工程:規劃通信線路改變現有的以架空敷設為主的模式,主要線路采用通信地下管道,統籌考慮規劃,統一實施建設,并在城鎮建設時預留 5G 傳輸通道。其余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瓶裝液化氣罐為主,同時發展利用清潔能源。12 鎮區空間結構規劃建設“兩軸三片區”的鎮區功能結構布10、局兩軸:城鄉一體化發展主軸,即國道 G358 沿線;城鄉一體化發展次軸,即縣道 X182 沿線三片區:以“東聯西優南創”為發展戰略,打造三片區(宜居示范片區、鎮街提質片區、活力創新片區)公示及有效反饋時公示及有效反饋時間:間:2024 年 4 月 3 0 日-2024年5 月 3 0 日意見反饋方式:意見反饋方式:(1)郵寄地址:河源市連平縣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規劃股 (2)電子郵箱:有效意見反饋:有效意見反饋:所有反饋意見請注明“連平縣大湖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草案公示意見反饋”字樣,并提供真實聯系人姓名、聯系電話、聯系地址。如反饋意見信息不準確或不完整導致無法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視為無效意見。咨詢電話:咨詢電話:0762-4339809感謝您的積極參與!醉美大湖紅色大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