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市仁興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5259
2024-05-07
5頁
5.49MB
1、祿豐市仁興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祿豐市仁興鎮人民政府2023年11月祿豐市仁興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 規劃范圍與期限 規劃范圍為祿豐市仁興鎮行政轄區范圍,面積222.74平方公里。包括大豬街社區、左所村、彰保村、白沙村、古城村、革里村、大箐村、銀沙村、果園村、西村、清水河村、馬鞍村等12個行政村(社區)。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區位及規劃范示意圖1 嚴格落實祿豐市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統籌劃定的仁興鎮耕地保護目標、“三條控制線”及主體功能區傳導。耕地保護目標5055.18公頃(7.2、5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4579.19公頃(6.86萬畝)城鎮開發邊界126.51公頃(0.18萬畝)仁興鎮行政轄區范圍內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總體規劃確定仁興鎮主體功能區為城市化發展區,疊加功能為能源資源富集區。2 上位規劃傳導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 仁興鎮發展定位為“商貿中心和生態宜居城鎮”仁興鎮發展目標:3 規劃定位與目標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近期:至2025年 仁興鎮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構筑完成,形成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錨固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目標,推動國土整治,遏制耕地數量減少;進一步提升鄉鎮及村莊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布局,持續改善鄉村人居3、環境。遠期:至2025年 仁興鎮形成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建設生態宜居仁興。祿豐市仁興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 整體發展規模 規劃至2035年,鎮域常住人口3.74萬人。規劃至2035年,鎮域建設用地1625公頃。4 規劃至2035年,全鎮統籌劃定村莊建設邊界上限844.98公頃,不超過現狀村莊建設用地規模的1.1倍。根據現狀村莊建設用地規模、底線約束情況,結合規劃鎮村體系村莊等級、村莊類型,限定各村莊建設用地邊界劃定倍數及村莊建設用地邊界上限。5 鎮村統籌發展村莊布局與分類圖7 綜合支撐4、體系道路交通設施 構建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體系,打造“四縱一橫”對外交通骨架網,對外便捷聯系武定縣,向內快速聯系市域其他鄉鎮。在區域性交通基礎上,優化完善鎮域交通網絡,強化鎮政府駐地與村莊、村莊與村莊間的道路聯通,形成城鄉一體的交通網絡。四縱:現狀武易高速公路、省道S215提升改造、規劃仁興至武定迤納廠三級公路、現狀安武公路;一橫:規劃高峰至仁興三級公路。區域供水和農業水利設施 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依托穩定水源和優化配置水源工程,因地制宜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鄉村供水規模化建設和小型工程規范化改造,完善農村供水工程網絡。提升農田抗旱排澇防漬減災能力。根據旱、澇、漬綜合治理的要求,大力開展農田5、灌溉排水設施建設,重點建設和配套改造農田斗渠、農渠等輸配水渠(管)道和排水溝(管)道、泵站、集蓄水設施、涵閘等渠系建筑物。規劃做強第一產業,做優第二產業,激活第三產業。第一產業以烤煙、蘿卜、蔬果、山綿羊、生豬、肉牛等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相關農產品規模化種植業及標準化畜禽養殖業,形成水稻、烤煙、蘿卜、花卉、野生菌、生豬等六個特色主導產業;第二產業做好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第三產業依托歷史文化資源發展鄉村特色旅游,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三產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6 產業發展規劃綜合交通規劃圖基礎設施規劃圖祿豐市仁興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 歷史文化6、保護 仁興鎮歷史文化資源主要有州級文保單位2處,分別為黑城遺址及白龍井古瓷窯遺址。市級文保單位1處,為三家村古瓷窯遺址。此外,還有登記文物2處、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對于文保單位,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嚴格保護,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做好搜集、整理、研究、保護和合理利用,挖掘并系統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8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圖 中心鎮區用地布局9 生態修復與國土綜合整治中心鎮區國土空間用地規劃圖10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排水設施:靠近鎮區附近有條件排入古城污水處理廠的,經污水管收集后排入污水處理廠,其余村委會可根據地勢在適當位置建設污水處理池,經處理達標后,就近排入附近水體。7、雨水可以通過暗溝或排水管就近排入附近水體。電力設施:提高供電可靠性,建設好10KV電網主干網絡,提高供電質量,調整電力網絡整體布局;電信設施:積極擴大通信覆蓋范圍,提高通信質量,優化網絡結構。整合鎮內電信線路,結束各運行商線路自己牽,電樁自己建的局面,減少對土地的浪費。綜合防災與安全韌性 構建安全韌性的防災減災體系,預控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空間,強化防災減災設施支撐,完善組織管理,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推動山水林天湖草系統修復、國土綜合整治、礦山生態修復等15個項目,其中,推動大躍進水庫水生態修復;西村、古城片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銀沙村、彰保村、古城村等多個村莊土地整治提質改造;大豬街村、革里村農8、村建設用地整治;大平壩農場鈦礦等4個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至規劃期末,各類用地規劃如下:居住用地:考慮鎮區對周邊村莊和鄉鎮的人口集聚能力,規劃重點改善居住品質,提升居住容量,沿主要道路側布局多層住宅。形成多層次、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的居住組團。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服設施品質,結合居住社區中心布置文化和健身設施,提倡全民健身。商業服務業用地:完善提升鎮區商業設施,沿中心區域布局商業設施,體現現代商業特點,創造豐富多變、舒適安全的購物空間。工礦、倉儲用地:盤活閑置工業企業,集約節約利用土地。交通運輸用地:完善道路系統,重點打通東西向道路,規劃新建客運站,提升對外交通服9、務能力。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中部及南部結合公服、商業、居住用地,新增公園綠地。通過規劃擴綠、見縫插綠、沿路增綠的方式增加綠地的規模,優化鎮區綠地品質。題或信封封面請注明“祿豐市XX鄉(鎮祿豐市仁興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詳細規劃傳導 為確保重點建設項目在國土空間上的安排與落實,本規劃充分銜接各部門重點領域項目,對規劃期內重點建設項目及國土空間資源配置做出統籌安排。為確保“十四五”規劃目標順利實現,從生態環境保護、交通、水利、能源、產業、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商業服務、旅游服務等方面初步規劃了重點建設項目。近期行動計劃 根據重點建設項目,結合地方需10、求、階段實施目標及重點任務,梳理近期內重點推動實施的項目27個,做好國土空間保障。實施保障措施 (一)融入信息平臺 將成果納入祿豐市國土空間核心數據庫,構建跨部門協同、數據共享的信息平臺,實現與其他平臺數據互通,為業務系統提供基礎、專題和管理數據支持。(二)強化規劃管理 本規劃由仁興鎮政府牽頭編制,經審議批準,實施過程中對影響規劃的因素采取措施進行整治,保障規劃的嚴肅性。(三)加強部門聯動 優化選址決策機制,建立鎮政府部門銜接的規劃和信息平臺,加強財政投入、土地供應、項目推進和空間布局的協調,確保部門間協同,提高效率。(四)引導公眾參與 提升規劃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將規劃目標融入社會行動,鼓勵公眾參與,聽取各界意見,實現規劃與社會共建。重點建設項目11中心鎮區詳細規劃傳導 根據功能定位、規劃目標、空間布局和資源保護方針,細化國土空間結構、用地布局、基礎設施、生態修復等內容。中心鎮區詳細規劃必須遵循主體功能定位、約束指標、控制線和空間要求,優化國土要素配置,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實現共同發展。村莊規劃傳導 圍繞控制線和約束性指標,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用地,保障農業用地、生態用地和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根據不同類型村莊,編制村莊規劃,合理安排用地,保護風貌,優化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做好防災減災規劃,保留鄉村特色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