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市一平浪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5262
2024-05-07
34頁
24.74MB
1、草案公示稿草案公示稿注:本次成果為草案公示稿,最終以審批文件為準(2021-20352021-2035)一平浪鎮地處祿豐市中西部,東鄰金山鎮、中村鄉,西壤廣通鎮、妥安鄉,南接彩云鎮,北與元謀縣羊街鎮接壤。鎮政府駐地舍資緊靠320國道和“一羊線”戰備公路,東距昆明市129公里、祿豐市25公里,西距楚雄市56公里,距成昆鐵路一平浪站2公里。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對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及相關專項規劃進行細化2、落實,對鄉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和修復作出具體安排,著力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經濟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平浪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祿豐市一平浪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祿豐市一平浪鎮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和行動綱領,是一平浪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和修復的總綱,是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和實施國土空間用地管制的基本依據。目前已形成規劃草案,為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現將規劃草案進行公示,望公眾積極參與,共謀一平浪鎮高質量發展。規劃范圍為一平浪鎮行政轄區內全域國土空間,包含舍資、一平浪、干海資、大窩3、納甸、阿井、秋木園、黑苴、蘇家村、三村、元永井、橫溝、中興井、杞栽14個行政村,168個村小組。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層次分為一平浪鎮域和中心鎮區兩個層次。MULU01030204050607081.1 1.1 發展定位發展定位1.2 1.2 規劃目標規劃目標綠色食品園綠色食品園特色工業區特色工業區生態文明鎮生態文明鎮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持續加大豌豆提質增效力度,加快商標注冊、綠色食品認證進度及深加工轉型升級。嚴守國家政策紅線,圍繞三區三線劃定范圍,填空布局產業項目,大力引進農特4、產品加工、入駐型輕工業、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等依法依規推進重點項目實施。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性任務,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堅持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工業帶動型城鎮,發展定位為“綠色食品園、特色工業區、生態文明鎮”。近期目標年01嚴格落實“三區三線”。生態保護取得豐富成果,高原農業特色更加凸顯,城鎮空間更加宜居宜業。規劃目標年02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鄉鎮服務功能和品質。農業綜合生產和加工業生產取得質的飛躍,旅游產業發展不斷壯大,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基本實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全面形成,與全市同步5、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展望03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更加科學有序,鄉村振興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完成,農民富裕富足。2025年2035年2050年遠景展望 規劃目標近期目標 2.1 2.1 資源環境底線約束資源環境底線約束2.2 2.2 規劃分區規劃分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永久基本農田用途。落實永久基本農田面積3299.38公頃。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落實生態保護紅線面積6059.86公頃。城鎮開發邊界在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以城鎮開發建設現狀為基礎,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面積6、73.47公頃。生態保護區按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飲用水源保護地等相關要求實行嚴格管控。生態控制區重點以生態保育及修復為主,嚴格控制破壞生態資源、影響生態功能的開發建設活動。農田保護區嚴格管控非農建設占用基本農田,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加強永久基本農田用途管制。城鎮發展區所有建設行為應按照詳細規劃進行精細化管理。鄉村發展區采用“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方式,依據具體土地用途類型進行管理。礦產能源發展區依法依規辦理用地手續,在符合涉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其他各類保護區的前提下合理開采。3.1 3.1 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3.2 3.2 7、林草濕資源保護與利用林草濕資源保護與利用3.3 3.3 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水資源保護與利用3.4 3.4 其他資源保護與利用其他資源保護與利用落實耕地保護任務,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加大壩區耕地保護力度;嚴格實施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強化耕地“占補平衡”;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落實耕地“進出平衡”。嚴格保護耕地提升耕地質量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耕地質量,降低耕地破碎度;改良土壤,增強耕地地力。實施林地用途管制,限制林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公益林地轉商品林地。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強林地資源保護,加大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現有植被的保護監管,有序推進綠化造林。林地合理利用和保護有限8、的草地資源,加強草地監測和保護管理工作,完善防火滅火工程,實施退化草地生態修復治理,做好林草外來入侵物種防控。草地加大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現有植被的保護監管,推進星宿江水系濕地生態系統治理和保護力度。濕地按照河湖劃定管理范圍對一平浪河、舍資河及星宿江等河湖范圍實行特殊保護,在管理范圍內禁止修建圍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禁止種植高稈農作物、蘆葦、杞柳、荻柴和樹木(堤防防護林除外);禁止設置攔河漁具;禁止棄置礦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重要河流水庫保護重要河流水庫保護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嚴控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合理確定重9、點流域區域用水總量,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不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力相協調。至2035年,用水總量控制在上級下達的指標范圍內。加強水域空間保護加強水域空間保護歷史文化資源一覽表歷史文化資源一覽表積極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加強地方史志編修工作,加大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深入挖掘節慶文化內涵,舉辦宣傳好民族傳統節日。明確開采勘查方向開展礦產資源地質潛力、開發技術經濟條件和環境影響“三位一體”綜合調查評價。一平浪鎮重點勘查礦種為地熱(熱水)。勘查開采與保護布局在落實細化上級規劃的同時,根據上級規劃,落實部分地熱(熱水)探礦權。4.1 4.1 鎮村體系與村莊布局10、鎮村體系與村莊布局4.2 4.2 城鄉生活圈城鄉生活圈構建構建4.3 4.3 產業布局與鄉村振興產業布局與鄉村振興行政村名稱鎮村等級村莊體系類型舍資村重點鎮(1個)城郊融合類一平浪村一般鎮(1個)城郊融合類橫溝村中心村(5個)集聚發展類阿井村集聚發展類黑苴村集聚發展類元永井村集聚發展類干海資村集聚發展類蘇家村一般村(7個)整治提升類三村村整治提升類中興井村整治提升類杞栽村整治提升類納甸村整治提升類秋木園村整治提升類大窩村整治提升類中心鎮區層級(5公里)宜依托中心鎮區所在地,承擔片區服務中心的任務,配置片區級高等級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車行30 分鐘服務圈,輻射整個片區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11、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成鄉村社區生活圈的服務核心。行政村層級(3公里)宜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以便民服務中心為核心構建一站式的鄉村便民中心,綜合考慮鄉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配置村級片區服務設施,打造車行15 分鐘服務圈,服務村級片區;以出行時間為尺度打造步行 30 分鐘服務圈,滿足居民生產生活基本保障需求。構建“中心鎮區(5公里)-行政村(3公里)”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以一平浪鎮人民政府駐地舍資為中心,依托祿豐市域,向祿豐市衛星鎮方向發展中部城鎮聚中部城鎮聚落經濟區落經濟區重點發展糧、煙、花椒、核桃、板栗、茶葉等特色種植業和菜牛、黑山羊等養殖業。北部高原特北部高原特色農業區色農業區以糧、煙12、冬早蠶豆、無公害蔬菜等為主發展特色農業,形成區域性特色農產品交易市場。西部特色林西部特色林業經濟區業經濟區依托干海資煤礦關閉后遺存的豐富人文、城鎮、環境等資源優勢,策劃包裝工業文創體驗館、礦山遺址公園、星宿江峽谷氟溫泉。南部工業及南部工業及民俗文化旅民俗文化旅游區游區重點發展糧、煙、花椒、核桃、板栗、茶葉等特色種植業和菜牛、黑山羊等養殖業。東部高原特東部高原特色農業區色農業區5.1 5.1 綜合交通綜合交通體系體系5.2 5.2 市政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規劃規劃5.3 5.3 綜合防災與安全韌性綜合防災與安全韌性優化由國道、省道和縣道組成的干線路網,強化對外交通聯系。推進昆楚大高速復線(勤豐13、服務區上下行線)、省道S216(一平浪至元謀)提升改造建設等項目。落實區域重大交通設施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農村公路網絡,提升通暢通行水平。推進祿豐市一羊線(一平浪高峰)改建工程、張 一 線(南 雄 抗 美山一平浪)改建工程等項目。推進鄉道通暢工程建設優、美、良、綠的公路環境逐漸形成鎮、村、組快速轉換和無縫銜接的路網結構。推動綠美交通建設給水工程三村鏢水巖泉水、中興井水庫和擬建的杞栽水庫。最枯日涌水量6000立方米/日,水質符合城市飲用水標準。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經雨水管渠就近排入水體,污水則通過污水系統收集后,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二級處理。電力工程全鎮14個村委會,電力設施齊備,14、90%以上的村民小組均已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工作。通信工程加快推進5G、百兆光網、智慧專網、衛星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中心集鎮 5G 網絡全覆蓋。燃氣系統近期規劃采用液化氣罐供生活生產能源使用,結合商戶設置代送點,統一收集后到鎮液化氣換瓶點罐裝。環衛系統按照“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產業化”要求推行垃圾分類,加強醫療危險固廢物源頭控制。消防規劃抗震規劃防洪規劃綜合防災體系規劃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一平浪鎮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重要公共建筑和生命線工程提高一個設防等級。根據消防安全法,在鎮域內建設消防用水泵房。在建筑物內配備足量的滅火器裝置。在火災易發地段設置禁止煙火的標示牌。按步行5115、0鐘路程的疏散半徑配置緊急避難場所。緊急避震、固定避震疏散場所人均有效避難面積不小于1平方米、3平方米。防洪標準20年一遇,排澇標準20年一遇,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2年一遇。6.1 6.1 強化國土空間生態強化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修復6.2 6.2 推進國土綜合整治推進國土綜合整治在濕地、林地等生態系統類型比較豐富的地區,采取植被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等措施,實施星宿江流域生態系統修復治理造林項目、雕翎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逐步恢復生態系統功能。加強森林、濕地功能修復與生態治理開展水土流失綜合防治,保護自然生境和生物群落,恢復自然生態系統,實現土地資源安全永續利用。實施舍資河小流域水土16、流失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系統開展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制定“一礦一策”修復檔案和生態修復方案,開展干海資社區大石頭村煤礦、大河井村建筑用砂巖、西屯村委會煤礦等歷史遺留礦山綜合治理。推進礦山生態修復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強化源頭控制、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實施舊莊河一平浪至星宿江匯口段治理工程、中興井水庫清淤增效工程、麻栗沖水庫水源保護工程。系統治理江河湖庫水系,修復水生態環境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不斷夯實糧食安全保障基礎。實施干海資片區、橫溝片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開展耕地提質改造以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耕地面積,改善農田生態為目標,實施中興井等3個村、大窩等3個村、蘇家17、等2個村、元永井等4個村土地整治(提質改造)項目。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將25以下適宜開發的荒山荒地、裸地、低效園地等作為補充耕地的后備資源。推進村莊建設用地整治有序開展農村宅基地以及其它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整理,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優化調整生態用地布局。7.1 7.1 中心鎮區用地布局中心鎮區用地布局7.2 7.2 中心鎮區公共服務中心鎮區公共服務設施設施7.3 7.3 中心鎮區道路規劃中心鎮區道路規劃居住用地以住宅建筑和居住配套設施為主要功能,面積35.2公頃。公用設施用地以給水、排水、供電、燃氣、環衛、消防及其他市政公用設施為主要功能,面積1.57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以提供行政辦公、18、文化、教育、醫療以及綜合商業等服務為主要功能,面積6.05公頃。工礦用地以工業及其配套產業為主要功能,面積13.74公頃。商業服務業用地以提供商業、商務辦公等就業崗位為主要功能,面積7.18公頃。保留現狀鎮人民政府,設置行政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派出所等功能。機關團體保留民族中學及小學,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擴建小學,新建干海資幼兒園。教育設施新建民族廣場及文化中心,中心鎮區單獨或依托學校、機關團體用地設置體育設施、健身活動器材、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設施保留現狀醫院,完善公共衛生應急指揮和救援體系,按照每0.5-1.2萬人設置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療設施建立“居家為19、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設施請添加小標題請添加小標題請添加小標題請添加小標題請添加小標題請添加小標題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主干道即城鎮開發的主軸線,寬32米40.6米(含8.6米綠化帶)。次干道是主干道向東西向延伸連接各功能區的主要通道,寬16米24米。支路寬8米12米。8.1 8.1 規劃傳導規劃傳導8.2 8.2 實施保障實施保障楚雄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楚雄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祿豐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一平浪鎮國土空間規劃一平浪鎮國土空間規劃縱向傳導縱向傳導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開發邊界外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專項規劃專項規劃資源保護利用20、類要素空間配置類國土安全保護類城鄉統籌規劃類開發開放類橫向傳導橫向傳導將上位總體規劃戰略目標、底線管控、功能布局、空間結構、資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分解落實到各規劃單元。遵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不得違背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其主要內容要納入詳細規劃。明確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定位目標、發展規模、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綜合交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要求。加強規劃銜接強化要素保障明確實施責任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是保障規劃體系完整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除加強與楚雄州、祿豐市規劃的街接外,還要加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專項規劃的街接。各類規劃街接的重點應當包括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目標任務、生產力布局、基礎21、設施、重要資源開發以及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重大行動等。切實加強領導,明確實施責任,強化制度、規劃和政策的綜合協調,促進規劃聯動統籌推進實施。各級各部門要完善市場機制和利益導向機制,營造好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約束性指標和戰略任務由各級各部門按照總體規劃提出的目標分解細化、認真落實,實現規劃總體目標和任務順利完成。加強政策保障,用好用活國家和省市各項政策,在貫徹落實好惠性政策的同時,加快制定符合發展實際的政策和措施,使政策真正成為規劃實施的有力保障。加強資金保障圍繞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扶持項目,積極擴大資金來源,優化資源配置,為發展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經濟基礎。加強士地保障,實施差別化土地管理政策,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求,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