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5279
2024-05-07
24頁
62.10MB
1、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 專項規劃專項規劃(2 2021021-20352035 年)年)(公示稿)(公示稿)文本文本 圖集圖集吳川市自然資源局吳川市自然資源局 二零二四年四月二零二四年四月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目目 錄錄 第一章第一章 總則總則.11.規劃目的.12.適用范圍.13.規劃期限.14.規劃范圍.15.規劃依據.16.規劃原則.47.規劃目標.4第二章第二章 吳川市新能源資源調查與資源數量吳川市新能源資源調查與資源數量.51.規劃新能源類型.52.光伏資源.53.風能資源.5第三章第三章 電力需求預測與2、電網消納電力需求預測與電網消納.61.電力需求預測.62.電網消納.6第四章第四章 新能源發電規劃布局新能源發電規劃布局.8第一節.光伏發電布局規劃.81.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開發方案.82.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布設指引.83.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方案.94.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布設指引.95.高速公路光伏電站開發方案.106.高速公路光伏電站布設指引.10第二節.風電項目空間布局規劃.10 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風電場布局原則.102.風電場開發方案.11 3.風電場布設指引.11第三節.儲能站規劃.12第四節.升壓站及并線路徑規劃.131.升壓站選3、址原則.132.升壓站規劃布局.133.接入電網路徑規劃.13第五章第五章 近期建設規劃近期建設規劃.14第六章第六章 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實施保障.151.加強組織領導,統籌組織協調.152.強化規劃引領,完善支撐體系.153.增強電網支持,建設智能電網.154.加強跟蹤評價,完善動態調整機制.15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 第一章第一章總則總則 1.1.規劃目的規劃目的 為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以及能源發展戰略,協調吳川市存量和增量、傳統能源和新型能源基礎設施發展要求,統籌推進吳川市風電、光伏等綠色新能源項目新4、增用地規模、布局和開發建設時序的合理安排和綜合部署,根據相關的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并結合吳川市的資源稟賦及關注重點,編制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2.2.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吳川市范圍內進行新能源設施資源配置,開展各類新能源項目規劃、建設和管理活動,應當遵守本規劃。3.3.規劃期限規劃期限 本規劃期限為 2021 年至 2035 年,近期至 202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4.4.規劃范圍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陸域范圍一致,規劃范圍包括博鋪街道、梅菉街道、大山江街道、海濱街道、塘尾街道 5 個街道,吳陽鎮、振文5、鎮、長岐鎮、蘭石鎮、覃巴鎮、黃坡鎮、塘鎮、樟鋪鎮、淺水鎮、王村港鎮等 10 個鎮。5.5.規劃依據規劃依據 一、相關法律、法規一、相關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 年)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 年)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19 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 年)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2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 年)6.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2009 年)7.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 年)8.電力設施保護條例(2011 年)9.廣東省節約能源條例(2010 年)10.廣6、東省城鄉規劃條例(2012 年)二、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二、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1.分布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發改能源20131381 號 2.光伏電站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國能發新能規2022104 號;三、相關政策文件三、相關政策文件 1.國務院關于印發 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123號)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2239 號 3.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4187 號 4.“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2209 號 5.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規范(暫行7、)國能發科技規202147 號 6.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規20211051 號 7.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支持光伏發電產業發展規范用地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辦發 202312 號)8.2024 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國能發規劃202422 號)9.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綜通新能202029 號 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3 10.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工 信 部 聯 電 子20218、226 號 11.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綜通新能202328 號)12.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新時代廣東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13.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234 號)14.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粵府辦 2023 4 號)15.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能源局關于印發廣東省促進新型儲能電站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粵發改能源函2023684 號)三、技術標準規范三、技術標準規范 1.風力發電場設計技術規范(GB/T51095-2015)2.變電站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DL/T9、5056-2007)3.光伏發電站運行規程(GB/T38335-2019)四、相關規劃與計劃四、相關規劃與計劃 1.“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國能發科技202158 號)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十五”規劃(國經貿資源20011020號)3.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 綱要(粵府202128 號)4.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粵府辦20228 號)5.廣東省陸上風電發展規劃(2016-2030)(粵發改新能 2016 752 號)6.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修編)(粵發改能新2018193 號)7.湛江市國民經濟10、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湛府202136 號)8.湛江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2022 年)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4 9.吳川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1 年)10.吳川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2023 年)6.6.規劃原則規劃原則 規劃遵循“安全為本,多元發展;清潔低碳,綠色發展;培育產業,創新發展;統籌推進,協調發展”的原則。7.7.規劃目標規劃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和能源發展政策,遵照上級黨委、政府對全市能源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優化的要11、求,立足吳川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和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后續開展的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為底版,科學規劃吳川市市域內風電、光伏等綠色新能源項目的空間布局及開發時序,綜合協調新能源項目布局與土地利用、生態保護、城市功能區劃的關系,以期推動新能源產業,特別是光伏風電產業的高速發展,推動能源消費結構朝清潔、低碳方向轉型,助力吳川市構建清潔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5 第二章第二章吳川市新能源資源調查與資源數量吳川市新能源資源調查與資源數量 1.1.規劃新能源類型規劃新能源類型新能源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12、地熱能、海洋能、小水電、化工能(如醚基燃料)、核能等,根據吳川市資源稟賦,本次規劃重點研究的新能源種類主要為光伏和風能兩個方面。2.2.光伏資源光伏資源經調查統計,全市光伏可開發資源潛力總量約為 13354.00 兆瓦。其中:地面集中式裝機量容量潛力約為 12543.31 兆瓦,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潛力約為 751.60 兆瓦,高速公路及服務區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潛力約為 59.09兆瓦。3.3.風能資源風能資源經調查統計,全市風能可開發資源潛力約為 1123.17 兆瓦。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6 第三章第三章電力需求預測與電網消納電力需求預13、測與電網消納 1.1.電力需求預測電力需求預測根據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T50293-2014),采用人均用電指標法或橫向比較法預測城市總用電量,吳川現狀人均用電量為 1241kwh/(人年),屬用電水平較低城市,因此規劃人均綜合用電量指標取 15003000kWh/(人年)。預測規劃期內總用電負荷約為 165935 萬千瓦時/年。2.2.電網消納電網消納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裝機量節節攀升,電力系統是否能夠足額消納新增的新能源裝機、是否會因新能源的開發和電力系統的消納能力不匹配等問題是發展新能源重要問題。電量消納是電能量供需方面的均衡,是各類電源發電量(供給)和用電量(需求)的平衡,主14、要考慮三個方面:1)電量消納電量消納是電能量供需方面的均衡,是各類電源發電量(供給)和用電量(需求)的平衡。2)電力平衡在時間維度上,電力系統的發、供、用同時完成,而電力負荷本身呈現明顯的時變特點。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后,系統調節負擔增加,常規電源不僅要跟隨負荷變化,還需要平衡新能源的出力波動。不考慮跨境送電因素,在全國范圍內,新能源消納只需滿足發、用電動態平衡和系統調節能力下限約束,負荷曲線最低點與系統調節能力下限(即常規機組最小技術出力)之間的空間,即理論上的新能源最大消納空間。3)電網安全新能源消納空間還受到電網運行穩定性要求限制。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可能導致系統轉動慣量不足,電壓、頻率穩定性降15、低,或反向送電帶來線路設備過載等。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7 若電網結構和設備基礎強,運行穩定性問題不會成為比供需關系和靈活性更苛刻的限制因素,但若電網結構和設備基礎較弱,穩定性問題可能成為消納的第一個瓶頸。因此吳川新能源建設電網消納中,需合理預測和配置電網發電量和本地的用電需求,提升電力設施配置,提升電網的穩定性;同時建設儲能設備,在新能源存在消納壓力時充電,在消納壓力緩解時放電,起到系統調節作用。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8 第四章第四章新能源發電規劃布局新能源發電規劃布局 第一節第一節.光伏發電布局規劃光伏發電16、布局規劃 1.1.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開發方案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開發方案 吳川全市可規劃光伏項目用地面積為 6312.68 萬平方米,可規劃光伏裝機6312.68 兆瓦,主要集中在蘭石鎮、覃巴鎮、博鋪街道、塘鎮等區域。2.2.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布設指引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布設指引 吳川市地面式集中式光伏選址項目主要包括漁光互補、農光互補以及林光互補。(1)漁光互補光伏項目:選址不宜在水庫,行洪區、滯洪區、泄洪區、沿海灘涂區、通航水域等區域;選址在湖泊周邊、水庫庫汊建設光伏項目,要科學論證,嚴格管控;選址不得布設在具有防洪、供水功能和水生態、水環境保護需求的區域,不得妨礙行洪通暢和危害水庫大壩和堤防17、等水利工程設施安全。(2)農光互補光伏項目:光伏板要求前板離地面高度不低于2.5米,光伏陣列前后排柱間距不小于8米;光伏板的鋪設覆蓋率應滿足光伏板下種植作物正常生長光照要求,或采用補光方式滿足,確保農業產量不低于同地區平均水平的80%;農光互補的用地不得改變地表形態、破壞農業生產條件、改變土地的性質。平坦、無建筑阻擋、日照條件良好的土地,確保充足的太陽能照射,避免影響光伏發電效果。(3)林光互補項目:林地須采用林光互補模式,可使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區域的灌木林地以及其他區域覆蓋度低于50%的灌木林地;光伏支架最低點應高于灌木高度1米以上,每列光伏板南北方向應合理設置凈間距,具體由各地結合實18、地確定,并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確保灌木覆蓋度等生長狀態不低于林光互補前水平;使用灌木林地無需辦理永久林地審批手續。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9 3.3.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方案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開發方案 吳川全市規劃屋頂分布式項目按每 1 萬平方米可裝機發電 1 兆瓦進行測算吳川市全市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約為 697.30 兆瓦。(1)產業用地(工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屋頂可安裝光伏發電總面積為164.44 萬平方米,裝機容量約為 164.44 兆瓦,主要位于吳川產業集聚地、吳川市城東工業園、吳川市城北工業園、廣東吳川經濟開發區。(2)公共建筑屋19、頂可安裝光伏發電的總面積為 58.30 萬平方米裝機容量約為 58.30 兆瓦,主要分布中心城區及鎮區范圍內。(3)農村宅基地(包含農村服務設施)屋頂可安裝光伏發電的總面積為474.57 萬平方米,裝機容量約為 474.57 兆瓦。4.4.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布設指引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布設指引 (1)光伏組件類型、安裝位置、安裝方式和色澤的選擇應結合建筑功能、建筑外觀以及周圍環境條件進行,并應使之成為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2)安裝在建筑各部位的光伏組件,包括直接構成建筑圍護結構的光伏構件,應具有防觸電警示告標識及相應的電氣安全防護措施,并應滿足該部位的建筑圍護、建筑節能、結構安全和電氣安全要求。20、(3)在既有建筑上增設或改造光伏系統,必須進行建筑結構安全、建筑電氣安全的復核,并應滿足光伏組件所在建筑部位的防火、防雷、防靜電等相關功能要求和建筑節能要求。(4)建筑設計應根據光伏組件的類型、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為光伏組件的安裝、使用、維護和保養等提供必要的承載條件和空間。(5)居住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20%;農業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50%;其他建筑物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 50%。在滿足安全消防等要求下,鼓勵使用光伏幕墻等建設形式。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0 5.5.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光伏電站光伏電21、站開發方案開發方案 按高速公路邊坡 1 公里 1 兆瓦、服務區每個 2 兆瓦,涉及公路養護的收費站每處 1 兆瓦,吳川市高速公路及服務區光伏裝機約為 54.44 兆瓦。(1)規劃汕湛高速公路、湛江機場高速公路、湛江環城高速、汕湛高速公路吳川支線、沈海高速公路布設光伏站。規劃高速公路里程為 73.54 公里(含現狀),邊坡為 49.44 公里,可布設光伏電站的邊坡為 49.44 公里(含現狀),規劃裝機為 54.09 兆瓦。(2)規劃在布吳川服務區、潛水服務區布設光伏電站,規劃裝機為 4 兆瓦。(3)吳川共設 3 處高速出入口,其中塘收費站涉及公路養護,規劃裝機為 1 兆瓦。6.6.高速公路高速22、公路光伏電站光伏電站布設指引布設指引 (1)在高速公路建設用地紅線范圍內,實踐中光伏建設用地要注意符合該類土地的合規問題。(2)高速公路光伏發電站設計在滿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時,宜采用綠色、環保、節能、低碳的材料與設施。(3)高速公路光伏發電站選址應對建設路段工程地質情況進行勘探和調查,根據地形地貌特征、水文特征、結構和主要地層的分布及物理力學性質等選取項目建設路段。第二節第二節.風電項目空間布局規劃風電項目空間布局規劃 1.1.風電場布局原則風電場布局原則 (1)風能資源豐富、風能質量好。擬選場址年平均風速一般磁大于 6 米/秒,風功率密度一般應大于 200 瓦/平方米;盛行風向穩定;風速的23、日變化和季節變化較小;風切變較小;湍流強度低較小;無破壞性風速。由于各地區風電上網電價不同、風電場建設條件與海拔高度差異較大、可安裝風電機組單機容量不同,風電場最低可開發風速從 6-7 米/秒不等。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1 (2)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地區發展規劃;滿足聯網要求,認真研究電網網架結構和規劃發展情況,根據電網容量、電壓等級、電網網架、負荷特性、建設規劃,合理確定風電場建設規模和開發時序,保證風電場接待進、送得出、落得下。(3)保證工程安全,擬選場址應避免洪水、湖水、地震、火災和其它地質災害(山體滑坡)、氣象災害臺風等對工程造成破壞性的影響。24、(4)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避開鳥類的遷徙路徑、候鳥和其它動物的停留地或繁殖區和居民區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噪聲、葉片陰影擾民,盡量減少耕地、林地、牧場等的占用。(5)具備交通運輸和施工安裝條件,擬選場址周圍港口、公路、鐵路等交通運輸條件應滿足風電機組、施工機械、吊裝設備和其它設備、材料的進場要求,場內施工場地應滿足設備和材料存放、風電機組吊裝等要求。2.2.風電場開發方案風電場開發方案 吳川全市可規劃風電項目用地面積為 766.48 萬平方米,可規劃光伏裝機766.48 兆瓦,主要集中在淺水鎮、覃巴鎮、王村港鎮、吳陽鎮等區域。3.3.風電場布設指引風電場布設指引 (1)風力發電場總體設計應根據區域25、風能資源分布,應滿足國土空間規劃、交通運輸規劃、風電規劃以及配套輸電規劃,并滿足環境保護、機場凈空、軍事設施、文物保護等方面的要求。同時需結合濱海旅游項目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能源安全和經濟效益,還可以促進環境保護和提升旅游體驗,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2)新建的風力發電場選址應避免影響周邊已有風力發電場的正常運行。風力發電場設計應滿足建設用地指標的要求。總體規劃應當遵循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合理布局、講求效益、有序發展、充分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原則。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2(3)總體設計應包括場址選擇與風力發電場總體布置。總體布置應包含風力26、發電機組機位布置、風力發電場變電站布置、集電線路路徑設計、風力發電場內道路設計。(4)風力發電場總體設計中,風力發電場變電站布置、集電線路布置、風力發電場內道路布置,應與風力發電機組布置相協調。(5)應根據風力發電場自然環境、風況特征、建設條件和需要建設的配套工程及系統穩定的要求,選擇合理的風力發電機組。(6)風力發電場選址應避讓和保護礦藏及有探礦權和采礦權區域、軍事設施、民爆危險品建(構)筑物、文物遺跡等,并應避免與軍事、航空和通信設施的相互干擾。(7)風力發電場坐標系統應與工程所在地的土地、規劃、水利等部門采用的坐標系統一致。工程所在地使用地方高程系統的,應與國家高程點聯測,并應計算出兩個27、高程系統之間的換算關系。(8)風力發電場場址應根據電網結構、受端電力負荷、場區交通運輸條件和風力發電機組安裝施工條件優化確定。第三節第三節.儲能站規劃儲能站規劃 根據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粵府辦20234號)要求,按照分類實施的原則,2022 年以后新增規劃的海上風電項目以及 2023年 7 月 1 日以后新增并網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和陸上集中式風電項目,按照不低于發電裝機容量的 10%、時長 1 小時配置新型儲能進行儲能裝置配置,吳川全市建設裝機規模 783.09 兆瓦。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3 第四節第四節.升壓站及并線路徑規劃升28、壓站及并線路徑規劃 1.1.升壓站選址原則升壓站選址原則(1)變電站選址、建設應注意與總體電網布局協調統一。(2)變電站選址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協調,嚴格按照電力規劃規范對變電所的選址原則進行,變電所選址靠近負荷中心,使于進出線,交通運輸方便。(3)變電站選址與鄉村規劃協調,不得占用基本農田,應避讓地質災害危險區,盡量少拆遷。(4)變電站的位置除應滿足場址選擇和一般規定的要求外,還宜符合下列規定:宜靠近發電場中心,并宜靠近主干道路;便于架空和電線線路的引入和引出;地質、地形和地貌條件宜適宜。2.2.升壓站規劃布局升壓站規劃布局吳川全市結合光伏電站和風電場布局規劃建設升壓站約 39 處。3.3.29、接入電網路徑規劃接入電網路徑規劃(1)并網電力線路的路徑選取應根據城市地形、地貌特點和城市道路網規劃,沿道路、河渠、綠化帶架設;路徑做到短捷、順直,減少同道路、河流、鐵路等的交叉,避免跨越建筑物。(2)35kV 及以上高壓架空電力線路應規劃專用通道,并應加以保護。規劃新建的 110kV 及以上高壓架空電力線路,不應穿越市中心地區或重要風景旅游區。(3)根據城市管線規定,架空線路走廊要選擇在道路的東側或者北側。同時應節約集約用地,充分利用現有廊道,并與生態隔離廊道進行整合。(4)宜避開空氣嚴重污穢區或有爆炸危險品的建筑物、堆場、倉庫,否則應采取防護措施;同時應滿足防洪、抗震要求。吳川市綠色能源發30、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4 第五章第五章近期建設規劃近期建設規劃 有序推進集中式光伏開發。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坑塘水面、鹽池、礦山等土地,因地制宜開發光伏基地項目。要充分發揮集中式光伏電站規模化開發優勢,降低建設成本;加強送出通道規劃和建設,提高光伏發電項目消納能力和送出通道的利用水平。積極探索高速公路兩側光伏開發。在不影響正常交通運行的情況下,積極嘗試和探索對高速路兩側邊坡地帶等區域進行用地充分利用,進行光伏開發設計和項目開發。鼓勵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積極鼓勵、大力支持工業企業、公共建筑、市政文旅、交通設施、商貿餐飲物流、城鄉居民住宅、農林等領域,利用適合安裝光伏31、(具備安裝條件及安裝價值)的建構物屋頂、場地開發光伏發電,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積極引導和推進高能耗、具備光伏開發建設條件的企業(項目)配套開發光伏項目,新建廠房及配套用房或者老舊廠房升級改造,按照“宜規盡規”“宜建盡建”的原則進行設計和開發。有機建設陸上風力發電。利用吳川近海的風力優勢,結合吳川濱海旅游發展、城鎮風貌、生態環境建設等綜合因素,選址應盡量避開鳥類飛行路線、候鳥及動物棲息地等,遠離自然保護區、軍事設施、人口密集地區等,在具備風力發電條件的區域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陸上風電。大力推動建設儲能設施。在建設新能源項目時原則上按照不低于 10%、1 小時比例配置儲能設施,后續根據電力32、系統相關安全穩定標準要求、新能源實際并網規模等情況,調整新型儲能配置容量;鼓勵存量新能源發電項目按照上述原則配置新型儲能。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5 第六章第六章規劃實施保障規劃實施保障 1.1.加強組織領導,統籌組織協調加強組織領導,統籌組織協調加強組織管理和統籌協調,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組織項目單位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督促項目所在地政府建立工作機制,積極支持配合項目單位開展工作。加快項目核準的同時,制定和完善相應的配套措施,明確目標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和檢查指導,保證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推動加快辦理項目用地、環評等審批手續,具備開工33、條件的項目盡早開工建設。2.2.強化規劃引領,完善支撐體系強化規劃引領,完善支撐體系強化專項規劃的統籌性和戰略性,加強新能源與電力系統規劃的協調一致,避免新能源無序發展推動用電成本的增長,保持新能源合理消納。按照規劃指引,強化電力保障性支撐體系建設,持續完善新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支撐和布局新能源充電設施建設,引導分布式能源科學規劃、高效利用,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促進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以及促進擴大有效投資、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3.3.增強電網支持,建設智能電網增強電網支持,建設智能電網全面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加34、強用電需求側管理,擴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提升電網消納能力。積極適應能源轉型需要,進一步建設好新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推進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電網建設,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4.4.加強跟蹤評價,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加強跟蹤評價,完善動態調整機制跟進項目實施后的發展情況,對項目后續的實施成效、運行問題等實施跟蹤評價,提升對光伏發電項目的觀測評價、功率預測、災害預警能力等。動態調整,吳川市綠色能源發電項目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1-2035 年)16 滾動實施。根據項目建設情況,動態調整年度重點實施項目,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接續開發機制和項目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