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縣茶葉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方案(2021-2025年)(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5979
2024-05-08
13頁
280.99KB
1、 2 尤溪縣茶葉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為做大做強我縣茶葉產業,加快推進我縣茶葉標準化、規?;?、產業化發展,實現茶農增收、茶企增效、財政增稅,特制定尤溪縣茶葉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抓住全省茶葉產業提質升級的重要機遇,以效益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保障,大力推廣“尤溪紅”“尤溪綠茶”品牌,快速做大做強我縣茶葉產業。二、規劃背景(一)種植面積大,但比較效益低。(一)種植面積大,但比較效益低。全縣茶園總面積 7.48萬畝,茶樹良種覆蓋率超過 95%,干茶產量達 1.22、5 萬噸,茶葉產值 10.6 億元;但生產上毛茶市場價格偏低,茶葉產業鏈不完整,茶產業的經濟效益較低。(二)加工企業多,但企業規模小。(二)加工企業多,但企業規模小。全縣茶葉加工廠 210多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 1 家,市級龍頭企業 3 家,福建省著名商標 4 家,福建省名牌農產品 1 家;但多數企業以小作坊方式生產,廠房陳舊,設備簡陋,缺乏精制配套設備,資金與技術儲備不足,以毛茶銷售為主,產品附加值低。(三)從業人員多,但質量管控難。(三)從業人員多,但質量管控難。全縣茶農 8600 多戶,3 涉茶人員 4 萬多人,但農技人員、制茶師、品茶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偏少,茶園管理水平不高,有機肥施用不3、夠普遍,茶園物種單一,生態建設仍不完善,原料等級不一,部分加工廠產品質量不穩定。(四(四)種植歷史久種植歷史久,但文化挖掘淺但文化挖掘淺。根據明嘉靖 尤溪縣志記載,明朝時期茶葉產業就已形成相當規模;但由于投入不足,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貿旅游、新聞出版和餐飲服務等學科與行業仍然滯后,尤溪茶葉文化植入有待加強。(五)獲得榮譽多,但品牌效應低。(五)獲得榮譽多,但品牌效應低。2005 年以來,尤溪縣茶葉獲得省級以上名優茶獎達 192 個,取得不少國優和省優產品;但未形成強有力的龍頭企業,“尤溪紅”“尤溪綠茶”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有待提高。三、工作目標發揮我縣茶產業資源優勢,突4、出茶產業特色,提升茶葉品牌知名度,大力發展紅茶,適度發展綠茶,順勢發展其他茶類,全力把尤溪茶產業打造成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到 2025 年,新增茶園面積 31470 畝,全縣茶園總面積達 10.63 萬畝,年平均增長 7.3%;總產量達 1.45 萬噸,年平均增長 3%;毛茶總產值達13 億元,年平均增長 4.2%;茶葉全產業鏈產值突破 20 億元,年平均增長 10.8%;爭創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茶企業 1 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茶企 3 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茶企 10 家。四、主要任務 4(一)提升三大水平,加快產業升級(一)提升三大水平,加快產業升級1.1.提升茶園管理水平。提升茶園管5、理水平。(1)推廣良種栽培。推廣無性系茶樹梅占、金牡丹、瑞香、黃玫瑰等良種,發揮尤溪茶早采、高香優勢。確立我縣“當家”品種及其生產加工茶類,選定我縣境內性狀表現優異、有一定規模的品種,確立生產能突出該品種優異品質的茶類,著力發展有一定產能的區域,突出以點帶面,以該品種為“主心骨”做強做大我縣茶葉。(2)推廣生態栽培。配套栽植遮陰樹、行道樹;打造生態觀光茶園示范片,按照機械化要求抓好道路、水利建設。在城關、梅仙、聯合、西濱、洋中、湯川、溪尾、中仙、臺溪、坂面、新陽、管前、西城等鄉鎮實施2.5 萬畝生態茶園建設,完善 45 公里茶園干支道硬化、50 公里步道的路網建設;建設茶園蓄水池 15000 6、立方米,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系統,完善茶園排水系統;配套種植防護林、行道樹綠肥等,力爭縣內茶園全部建成生態茶園。(3)推廣綠色栽培。建立健全茶園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加強農業生產用水和土壤環境監測與治理。依法劃定茶園保護區,優先保護集中連片和高產穩定的良種茶園;劃定茶園生態保護林,限制或禁止砍伐林木。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綠色發展不用化學農藥示范茶園生產技術規程,通過農藝改良,強化茶園管理,倡導茶樹健身栽培,培育“茂大壯”茶樹;推廣天敵友好型誘蟲板、天敵友好型 LBD 殺蟲燈等最新物理防治措施,擴大生物農藥防治面積,積極發展梯壁留草、種植行道樹等,增加茶園生物多樣7、性;開展統防統治、機耕、機采等社會化服務,5 推進科學修剪,做到適時、適量、適型修剪;推行適度采摘,名優茶在單芽采摘的基礎上,提倡一芽一葉或一芽二三葉采摘。到2025 年,全縣推廣有機肥茶園面積超過 90%,全縣茶園綠色防控實現全覆蓋。2.2.提升茶葉加工水平。提升茶葉加工水平。(1)普及茶葉機械。結合茶園宜機化改造、施肥、中耕、修剪、植保、采摘、加工等生產實際,積極推廣植保無人機、田園管理搬運機、茶葉采摘機、茶園管理機、茶園深翻機、茶葉初加工生產線等茶園管理和茶葉初加工機具。(2)建立標準體系。根據茶類劃分,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質量管理手冊,對茶葉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存實行全過程規范化8、控制。加快制訂和修訂尤溪綠茶尤溪紅茶地方標準,涵蓋茶葉生產、加工、包裝、銷售和管理等各個環節,規范全縣紅綠茶行業發展。(3)規范茶葉加工。淘汰、改造茶葉小作坊,鼓勵企業新建清潔化、自動化生產線,建立茶原料倉儲、發酵、加工不落地制度,凈化周邊環境。規模茶廠必須配備安全自檢設備,對茶葉原料及產品進行檢測。加工企業要主動參與對原料基地的安全生產監管,對不合格的原料一律不予收購加工。引導茶葉加工企業積極申報 SC 取證,使 SC 取證企業成為我縣茶葉生產加工的主體。對臺溪、坂面、新陽、管前、西城、洋中、梅仙、聯合、溪尾等鄉鎮的 60 個茶廠共 5 萬平方米的廠房,在生產環境清潔化、加工燃料清潔化、加工9、設備清潔化、加工流程清潔化等方面進行改擴建,力爭 2025 年全縣 80%以上茶葉初制加工廠完成清潔化改造。6 3.3.提升茶葉質量水平提升茶葉質量水平。(1)建立可追溯機制。加快推進“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引導和鼓勵茶葉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與其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質量安全檢測制度,建立田間作業、原料來源、工藝流程、產品檢測和銷售臺帳。積極探索茶葉銷售實名制,督促經營戶落實好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購銷臺賬等工作。(2)實行信用公示制度。加大對茶葉品牌的執法保護力度,對自有茶葉商標、茶葉包裝專利和地理標志商標進行保護,打擊假冒、仿冒行為。加大對經銷、使用違禁農藥以及添加非茶類物質的10、查處力度,對違規銷售禁用農藥、非茶類物質的,責令整改并加強跟蹤監督,再次查獲的依規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3)加大產品監管力度。規范農藥、肥料等農資經營行為,督促農資經營店設立茶園專用農藥柜,加強農藥安全使用技術指導。加強生產源頭監管,重點監管農藥使用安全性、加工和存儲茶葉原料場地的安全性。加強加工企業監管,嚴把“原料進口、生產過程、成品出口”三個環節,嚴厲打擊濫用添加劑及其他質量安全隱患的違法行為;加強流通環節監管,突出茶葉包裝物安全監管,加大對無證無照經營行為的查處力度,確保茶葉產品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穩定在 98%以上。(二)挖掘三大潛力,實現跨越發展(二)挖掘三大潛力,實現跨越發展1.1.11、挖掘茶葉文化潛力。挖掘茶葉文化潛力。(1)挖掘茶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尤溪生態茶歷史文化,打造朱子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與茶飲文化融合點,收集展示茶詩、茶具、茶習俗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引導行業向茶藝、茶館業、茶旅游等第三產業縱深發展。7(2)植入茶文化內涵。重點推介地理標志公共品牌“尤溪紅”“尤溪綠茶”,通過產品包裝設計、廣告植入朱子文化內涵,傳達我縣深厚的文化底蘊。(3)開展茶文化宣講。通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茶企參與,依托朱子文化研究會,開展“風展紅旗如畫”宣講等活動;組建由機關單位、學校茶藝愛好者組成的茶藝隊,縣內外展示演出,宣傳尤溪茶文化;開展茶文化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活動,突出12、尤溪茶葉“好生態”特質。倡導“尤溪人喝尤溪茶、尤溪人賣尤溪茶、尤溪人推尤溪茶”理念,鼓勵本縣機關企事業單位接待辦公用茶優先采用“尤溪紅”“尤溪綠茶”。2.2.挖掘優質古茶潛力。挖掘優質古茶潛力。(1)制定保護方案。深入調查研究尤溪史料記栽的明山圣王茶、湯川普濟茶、坂面湆頭山仙茶、華口水仙茶四大古名茶,制定茶樹資源保護開發方案,有效保護我縣古名茶種質資源。(2)開展選育擴繁。加大與福建農林大學、武夷學院、省茶科所等院校合作力度,開展湯川苦竹茶和坂面湆頭山仙茶野生茶優異性狀研究,適度進行茶樹品種選育與擴繁,開展茶樹優質資源利用。(3)加大開發利用。選擇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對古茶樹提供加工技術支持,開發13、古茶樹系列產品,形成古茶樹品牌體系,讓古茶樹得到有效開發利用,帶動尤溪縣名優茶生產。3.3.挖掘茶葉人才潛力。挖掘茶葉人才潛力。(1)加強經營人才培養。選擇重點茶農和茶葉經營者,分期分批開展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茶葉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效益。采取“走出去”“引進來”方式,引進域外茶葉經營人才,吸引高學歷大學生返鄉創業,壯大尤溪茶葉 8 人才隊伍,不斷培養尤溪本土茶企業家。(2)加強行業人才培養。通過尤溪職業中專學校、閩中茶校等機構,培養一批本土制茶師、評茶師、茶藝師、營銷人員等;加大茶葉從業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努力提升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建立健全茶行業實用人才信息庫。(3)加強專技人才培養。完善茶14、業專業技術人員配備,建立鄉鎮茶葉技術推廣服務隊伍,發揮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工程功能,扶持培養一批茶葉職業經理人、經紀人、制茶能手、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為茶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打響三大市場,拓寬銷售渠道(三)打響三大市場,拓寬銷售渠道1.1.以企業開拓市場以企業開拓市場。(1)培育龍頭企業。扶持 15 家帶動性強的茶葉龍頭企業,在品質上下功夫,生產高端產品,大力宣傳推介,擴大知名度。(2)引進域外企業。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各地企業來尤溪投資創業,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來尤建基地、辦茶廠,推廣發展尤溪本地特色茶葉。(3)規劃加工區域。加快推進茶葉加工集中區規劃建設,在臺溪鄉建立統一規劃、合15、理布局的園區,對園區內茶企落實稅費優惠、對企業開工實行“綠色通道”、對企業生產用電爭取優惠政策,逐步向全省一流的集生產研發、商貿物流、服務平臺的現代茶葉產業園、茶鄉小鎮方向發展,切實發揮輻射帶動作用。2.2.以營銷發展市場。以營銷發展市場。(1)完善銷售渠道。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引導和支持茶葉龍頭企業建立完善銷售渠道,鼓勵企業在國內外電商主流平臺營銷尤溪茶,形成尤溪茶葉公用品牌整體形象。(2)促進茶旅融合。結合“我家在景區”全域旅游發展思路,9 帶動農家樂、茶莊園發展茶業休閑觀光,引入外部資金,實施互惠共贏、共同發展的茶旅融合項目。開發茶葉“伴手禮”,打造以簡約、環保、輕便的茶禮、茶具等旅游產品16、,鼓勵在各景區設立“尤溪紅”“尤溪綠茶”品牌推介點,滾動播出與尤溪茶有關的微電影、宣傳片。(3)增強傳播力度。建設尤溪茶葉展示窗口,扶持引進尤溪茶葉品牌龍頭企業入駐,集中展銷尤溪茶葉。設計尤溪茶卡通形象,制作便于傳播的美圖和短視頻,增強尤溪茶傳播的生動性與趣味性。3.3.以品牌引導市場。以品牌引導市場。(1)開展茶事活動。每年組織尤溪縣茶葉鑒評會,廣泛開展斗茶會、茶文化旅游節等茶事活動,獎勵獲獎茶企,鼓勵企業產好茶。(2)組織參加展會。組織企業參加“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重要省內外展會,提升尤溪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3)加大品牌打造。以增進地域認17、知、品牌認同和消費認購為內核,以“尤溪紅”“尤溪綠茶”營銷推廣為突破、打響尤溪茶葉公共品牌,建立品牌 VI 標準體系、規范品牌授權準入使用等激勵約束機制,促進茶葉公共品牌與企業品牌相得益彰、協同發展。建立尤溪茶品牌服務商制度,制定尤溪“百人計劃”人才引進與培養政策,吸引品牌打造、市場拓展、新媒體推廣等各方面的尤溪籍鄉賢參與尤溪茶品牌打造。四、保障措施(一)強化組織領導(一)強化組織領導。健全縣茶葉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任組長,縣相關領導任副組長,成員為相關 10 單位主要負責人,統籌推進茶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抽調相關人員組成茶產業建設工作專班。同時,將茶產業發展18、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各鄉鎮要切實加強對茶業工作的領導,結合實際制訂茶產業發展方案,全面提升茶產業發展水平。(二(二)爭取政策扶持爭取政策扶持。縣鄉兩級財政每年安排預算資金用于茶葉產業發展,其中縣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 200 萬元專項資金。同時,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茶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扶持茶樹新品種推廣、茶葉生產機具配置、生態茶園建設、茶廠清潔化改造。加大地方財政對產業的扶持,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加大對茶產業的財政投入,發揮政策引導效應,重點加大品牌宣傳、市場拓展、科技研發、質量提升、三產融合等方面的扶持。(三(三)加大宣傳發動加大宣傳發動。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切實承擔起推動茶產業19、發展工作的屬地責任與主體責任,把茶葉產業發展列入農業農村工作重要內容,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形成企業和合作社積極帶動、茶農普遍參與的良好氛圍。有計劃地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宣傳支持茶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成效,擴大社會影響力,及時總結工作推進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附件:1.尤溪縣 20212025 年新建茶園規劃表2.尤溪縣“十四五”重大茶葉產業規劃項目匯總表11附件 1尤溪縣 20212025 年新建茶園規劃表鄉鎮2020 年末實有面積(畝)2021 年2022 年2023 年2024 年2025 年當年新植面積(畝)年末總面積(畝)當年新植面積(畝)年末總面積(畝)當年新植面積(畝)年末總面積(畝)當20、年新植面積(畝)年末總面積(畝)當年新植面積(畝)年末總面積(畝)城關鎮城關鎮6525070250752508025085250902梅仙鎮梅仙鎮446845049187005618600621830065182006718聯合聯合鎮鎮380160044018005201750595130062512006451西濱鎮西濱鎮2018100211810022181202338502388502438洋中鎮洋中鎮279650032964003696450414620043462004546湯川鄉湯川鄉362810037281003828150397810040781004178溪尾鄉溪尾鄉978121、0010781001178100127810013781001478中仙鄉中仙鄉263928029193003219300351920037192003919臺溪鄉臺溪鄉2805235003155233003485229003775210003875280039552坂面鎮坂面鎮59461300724611008346150098465001034630010646新陽鎮新陽鎮109881200121881100132881200144883001478820014988管前鎮管前鎮3655041550465505155056550615八字橋鄉八字橋鄉4320200452020047202022、0492010050201005120西城鎮西城鎮419812043181004418150456810046681004768合計合計7484985508339984009179985201003193350103669265010631912附件 2尤溪縣“十四五”重大茶葉產業規劃項目匯總表序號牽頭單位項目名稱項目屬地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預計總投資(萬元)建設期限(年)前期工作情況項目建設重要意義1縣發改局尤溪縣福建仙子集團茶葉產業化建設項目尤溪縣(1)改造低產茶園 20000 畝,擴建茶園 10000畝。建設優良品種母本園 1000 畝、無性系繁殖基地500畝。(2)新建茶葉精加工茶廠1家23、,建筑面積38000平方米;達產時年產量2萬噸。(3)新建副產品提煉廠 1 家,擁有 15000 平方米生產車間,年產“茶多酚”“茶酵素”等深加工延伸產品 300 噸。(4)建設華達茶創園10000 米2,開發茶文化旅游,茶文化培訓中心,延伸茶產業鏈,拓展茶葉經濟深度、提升茶葉品牌競爭力。因地制宜,建成 400 畝可供游覽的茶文化旅游景區及特色休閑山莊。(5)新建茶葉科學研究所和茶葉專業批發部與產品展示市場一個,面積 2000 平方米。1360002021-2025完成可研報告種茶受旱、澇影響較少,產量比較穩定,只要栽培措施得當,較易獲得豐產;加工茶葉經濟收入高,山區種茶又不與糧食等作物爭地,24、所以種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發展茶葉生產,對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群眾生產,開發山區經濟,擴大集體積累等都有重要意義。2縣農業農村局尤溪綠色茶葉發展提升工程尤溪縣規劃改造 60 家茶葉初制廠,實施茶葉初制廠車間完善與更新改造、廠區周邊環境綠化、美化等生產環境清潔化,茶葉加工燃料、加工機具設備、加工流程清潔化,實現加工安全化、規范化。實施“122”工程,建設數字農業綜合服務數據中心;推動茶葉生產的農業物聯網和數字化應用提升,農產品標準化、生產主體標識化、一品一碼體系提升;推動數字田園綜合管理平臺試點項目創新,區塊鏈和防偽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試點應用創新。80002021-2025完成摸底匯總數字25、農業建設可研報告通過工程建設,逐步實現茶葉綠色生產,提升農茶葉生產條件,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尤溪縣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水平,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數據資源建設,增強數字技術研發推廣應用能力,推進生產標準化、管理智能化、銷售數據化、產品品牌化,有效解決農業生產碎片化,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數字化鏈接。13序號牽頭單位項目名稱項目屬地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預計總投資(萬元)建設期限(年)前期工作情況項目建設重要意義3縣農業農村局尤溪現代茶葉種質資源提升工程尤溪縣在中仙鄉明山圣王茶、華口水仙茶保護點(資源圃)范圍內,完善道路、溝渠、噴滴灌等基礎設施和資源圃整地、園內種質資源標識標牌的設立26、,擴建資源圃,新增優新茶樹種質資源等;對湯川苦竹茶、坂面湆頭山仙茶種苗繁育、復壯、試種、推廣,對野生茶類適制及生化成分分析。20002021-2025正在對接相關項目實施主體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提高種質資源保護、育種創新、品種測試、良種繁育能力,推動農業結構調整。4臺溪鄉政府清溪片區紅茶加工區臺溪鄉在原大頭橋水泥廠新建或改建 1015 家茶葉初制加工廠,每家面積達到 500 平方米以上。15002021-2025規劃中解決 100 人就業,增加政府稅收。5臺溪鄉政府茶鄉小鎮茶文化園建設項目臺溪鄉游客服務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貿步行街、生態停車場、旅游生態廁所、自行車租賃點、農家樂餐館、茶農民27、宿、觀光自行車、游憩道、茶園采摘體驗區(茶作坊、茶葉制作景觀雕塑、茶園觀光采摘等)、森林運動拓展區、果園觀光休閑區。規劃面積 400 畝。200002020-2025規劃中發揮旅游的帶動作用,促進農村剩余勞動轉移,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和領域,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面貌,促進新農村建設。6臺溪鄉政府閩中茶葉市場臺溪鄉規劃在片區建設閩中茶葉交易市場,茶葉交易大樓、物流集散中心、停車場、綜合樓、宿舍樓、步行街。72002022-2025規劃中 解決 70 人就業。7坂面鎮政府坂面星空茶園康養旅游項目坂面鎮建設茶香綠色長廊景觀帶、茶香文化展館、茶香康養民宿區、游客綜合服務區、停車場、旅游公廁等康養28、文旅配套項目。100002020-2025 規劃設計開發休閑旅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8坂面鎮政府坂面鎮茶葉綠色生態產業園坂面鎮茶園升級改造5000畝、茶園道路建設30公里,茶園有機肥示范片建設 1.1 萬畝,茶園生態修復種植綠肥 8000 畝、種植生態修復樹 5.5 萬株,建設 5000 平方標準清潔化廠房,新置低耗能無污染加工設備 120 套。80002021-2025 規劃設計提高坂面鎮茶產業生產水平,增加茶農收入。14序號牽頭單位項目名稱項目屬地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預計總投資(萬元)建設期限(年)前期工作情況項目建設重要意義9坂面鎮政府坂面鎮茶葉交易市場坂面鎮規劃在東城坂片區建設 100029、 平方米的茶青交易市場。10002021-2025規劃中規范坂面鎮茶青交易秩序,提升茶青交易質量。10新陽鎮政府新陽鎮茶葉綠色生態產業園新陽鎮茶園升級改造 5000 畝,茶園機耕路建設 30km,步道建設 20 公里,茶園有機肥示范片建設3000 畝,種植生態修復樹 6 萬株,改造 1 萬平方標準清潔化廠房,新置新能源加工設備150 套。30002021-2025 規劃設計提高新陽鎮茶產業生產水平,增加茶農收入。11新陽鎮政府尤溪新陽上地綠爾香茶場康養旅游項目新陽鎮依托“昇平堡”和“古民居”文化資源,利用“千畝茶園”打造上地旅游 3A 景區,建設茶香綠色長廊景觀帶、茶香康養民宿區、游客綜合服務區、停車場、旅游公廁等康養文旅配套項目。60002021-2025 規劃設計開發休閑旅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