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生物產業品牌戰略規劃方案(2018-2025年)(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6180
2024-05-09
20頁
47.04KB
1、專題四 南平市生物產業品牌戰略規劃138一、生物產業品牌建設形勢與環境(一)生物產業總體宏觀分析政府支持發展生物產業品牌。當前,生物技術正在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生物醫藥、生物農業日趨成熟,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焖倥d起。全球生物產業的銷售額每5年翻一番,年增長率高達30%,是世界經濟增長率的10倍,生物產業已成為增長速度領先的經濟領域。南平市在政府扶持下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骨干企業,其中年產值超5億元的生物企業3家(青松股份、武夷味精、三愛藥業),主板上市的企業3家(青松股份、元力活性炭、綠康生化),海外上市的企業2家(三愛藥業、海川藥業)。在企業的發展帶動下,一些優秀品牌積極參與國內外行2、業競爭,形成國內頂級生物品牌,甚至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如,承天集團是國家澤瀉、重樓(七葉一枝花)中藥飲片標準化建設單位;靈芝行業中的“仙芝樓”企業有機靈芝出口量全國第一,并承擔靈芝孢子粉采收及加工技術規范和系列保健食品原料標準的制定。另一方面,南平市生物產業發展資金不足,導致品牌建設融資渠道受限。廣大企業獲取金融機構支持難度較大。同時,政府對生物產業品牌的財政支持力度亟需進一步加強,大力改善生物產業品牌建設的投融資環境。資源優勢推動生物產業品牌。南平市生物產業是當地發展最快的產業領域之一。近年來,南平市逐步構建起以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為主體的特色生物產業體系。南平市擁有優良的自3、然資源稟賦,為發展生物產業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南平市的生物資源特點鮮明,多樣性好,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種類極其豐富。其中,藥用植物多達2800種(近300種為常用中藥材)。在人工種植方面,南平市擁有澤瀉、厚樸、杜仲、白術、茯苓、鐵皮石斛、金線蓮等44種中草藥品種,種植面積多達25萬畝。另外,南平市毛竹資源豐富,其總量達到全國總量的1/10。由于生物資源豐富,南平享有“福建糧倉”“南方林?!薄爸袊襦l”“錐栗之鄉”“杉木之鄉”“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昆蟲世界”等美譽,為發展生物產業品牌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優勢。但是,目前南平市對于生物產業品牌建設的有效支持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為規模化標準化程4、度存在發展瓶頸。大部分生物產業品牌處于價值曲線較低層級,品牌價值鏈短,品牌結構單一,對產品的精深加工不足,導致品牌溢價能力受限,其經濟助推效果不明顯。此外,區位交通條件的限制,也導致品牌集群效果不佳,其配套物流發展相對滯后,提高了南平市生物產業品牌建設的成本。研發創新提升生物產業品牌。21世紀被稱為生命科學的時代,生物技術在醫療衛生、農業、環保、輕化工、食品保健等重要領域對改善人類健康狀況和生存環境,提高農牧業和工業的產量與質量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南平市自2013年以來,先后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國林科院、國家林業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復旦大學藥學院、廈門大學藥學院、福建農林大學5、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等院校機構建立了協作關系,通過“以來,先后與中國醫學等合作對接平臺,積極搭建“資政產學研用”平臺。通過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以及產業基地之間的合作與帶動作用,打造生物產業品牌發展創新模式。截至2016年,南平市獲得省級生物產業方面科技創新平臺29家,生物產業品牌獲得較大提升。但是,生物產業品牌建設相關人才引進不足,對于智力密集型產業發展較為不利。南平市生物企業普遍存在品牌人才瓶頸,專業化品牌戰略人才稀缺,對于品牌建設中可能面對的市場變化、技術突破以及企業管理等問題應對能力有限,間接制約了南平市生物產業品牌從初級向中高級升級的潛力。(二)產業環境分析產業規劃統籌生物6、產業品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納入了以下內容: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加快推進基因組學新技術、合成生物技術、生物大數據、基因編輯技術等生命科學前沿關鍵技術突破,加強生物產業發展及生命科學研究核心關鍵裝備研發;開展重大疫苗、抗體研制、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干細胞與再生醫學、人體微生物組解析及調控等關鍵技術研究,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生物技術產業體系;推進人類遺傳資源的系統整合與深度利用研究,構建國家戰略生物資源庫和信息服務平臺,擴大資源儲備,加強開發共享,掌握利用和開發的主動權,為生物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建立生物安全相關的信息和實體資源庫,構建高度整合的國家生物安全防御體系。南平市7、生物產業總體處于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的轉型期,需要延長產業鏈、豐富產品結構、對產品進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增強生物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實現資源稟賦向經濟效益的轉化,凸顯南平市生物產業規劃的統籌作用。產業基地保障生物產業品牌。依托產業基地,我國生物產業發展呈現集群態勢,集聚化發展趨勢日趨顯著。長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中國生物產業最大的聚集區,圍繞上海、杭州等基地逐步形成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集群;珠江三角洲的市場經濟體系比較成熟,民營資本比較活躍,圍繞廣州、深圳等基地形成了商業網絡發達的產業集群;環渤海地區的生物科技力量雄厚,各省市在醫藥產業鏈和價值鏈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圍繞北京、天津等基地8、形成了創新能力最強的產業集群;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利用當地動植物資源豐富的優勢,迅速發展現代中藥產業和生物農業,推動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南平市區位交通相對受限,生物產業集中發展存在一定難度,主要表現為物流發展緩慢,物流成本較高,需要加強生物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融資環境,加強政府扶持力度,大力引進相關人才,提升生物產業技術與裝備支持能力,強化南平市生物產業基地的保障作用。(三)產品與服務環境分析區域項目引領生物產業品牌。經過資源整合與統籌規劃,南平市發展生物產業品牌主要以生物制造和生物醫藥為主導。在全市范圍內,形成“過資源整的發展布局(一個核心區、七個功能區)。不同區域之間的生物產業品牌優勢9、互補、聯動發展。除了重點打造的核心區之外,還重點發展光澤現代中藥、邵武生物制藥、浦城發酵制品、延平區新型炭質吸附材料四個功能區。南平市發展生物產業品牌,堅持市場導向和企業的主體地位,依托一系列重大項目,引導生物企業向資源優勢突出、政府重點建設的園區集聚發展,進而推動品牌價值鏈向上下游雙向延伸,將更多產業相關聯,促進產業融合,增強產業配套。以“扶優、扶強、扶特”為原則,對于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較強的生物企業進行重點培養,鼓勵企業間強強聯合,實行品牌聯結,帶動中小企業品牌,賦予其更強的創新活力,增強品牌活躍程度,進而提升生物產業品牌知名度。二、規劃依據與規劃原則(一)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10、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201644號)質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規劃(國質檢質2016595號)“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南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南平市綠色發展行動綱要南平市“十三五”商標品牌戰略發展規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二)規劃原則堅持技術創新培育品牌發展的原則。繼續完善生物產業技術創新的基礎條件,大力實施創新興業戰略,深入推動科技、金融、服務、文化和管理創新,支持各類創客空間等創新載體建設,培育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美譽度好的知名品11、牌,夯實產業品牌發展基礎,加快提升以自主品牌為主導的產業品牌創新能力,深度激發產業品牌發展的內生動力。堅持綠色理念引導品牌發展的原則。以南平市“綠色生態”理念為指導,大力倡導生物產業品牌與綠色觀念相結合,通過與其他相關綠色產業相融合,實現品牌發展綠色化。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品牌等相關生物產業品牌,以推廣節能環保生物產品拉動綠色消費需求,以增強節能環保生物技術拉動綠色投資增長,加快培育新的生物產業品牌增長點,實現生物產業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堅持信息智能支撐品牌發展的原則。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并充分發揮信息化對打造生物產業品牌的倍增作用,不斷促進生物產業智能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動生物產業與智能12、化和信息化等智慧科技發展的協同作用,搶占未來智慧產業品牌發展制高點。通過政策引導、專項支持、借智借力、主動培育,把多種資源集中到生物產業品牌發展的智能化、信息化領域,促進生物產業品牌健康快速發展。堅持開放合作推動品牌發展的原則。順應國家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增強對國內外大品牌、隱形冠軍類品牌的吸引力與集聚度。支持本地企業品牌走出去,以組合式等多種方式,實施跨地區、跨國品牌并購和品牌延伸,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品牌,加強與國際、長三角經濟帶等區域產業合作,不斷提高南平生物產業品牌對外開放度和國際化水平。三、規劃目標(一)總體目標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戰略13、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圍繞生物產業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國際國內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質量水平高、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知名品牌?!笆濉逼陂g,規劃發展目標任務是:以提高南平市生物產業領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建立“企業為主、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商標品牌發展機制。加強對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區域特色和重點項目的培育扶持力度,打造提升一批產品質量優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強的馳名商標、福建名牌產品等,加快推進我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建立地方有影響力的生物產業品牌。結合南平優勢資14、源稟賦和綠色生態條件,結合優勢農業產業,打造生物產業相關實力品牌,實現產業集聚效應最大化。(二)階段目標起步階段(2018-2020年):擴大產業規模,提高南平生物產業品牌影響力。擴大南平市生物產業規模是提高生物產業品牌影響力的基本要求。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2016年翻一番,爭取突破220億元大關,實現年均增長率18%以上。在生物產業的四個主要領域當中,爭取生物醫藥產業達到90億元,年均增長23.3%;生物制造產業達到110億元,年均增長14.5%;生物農業產業10億元,年均增長32.7%;生物能源以及其它產業10億元,年均增長27.8%。優化生物產業結構,提升生物產業品牌價值。在提升品15、牌知名度的同時,還需要同時增強龍頭企業品牌的標桿作用,大力培育更多優質、知名的強勢企業品牌,發揮其對整個產業的帶動作用。在全面優化生物產業結構的基礎上,確立生物產業品牌核心價值,典型品牌在省內、國內達到較高認可度,力爭創建馳名商標8枚,省名牌產品12項。升級階段(2021-2025年):促進產業融合,打造南平特色生物產業品牌。通過進一步發展,生物產業品牌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將生物產業發展由投資驅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最終實現品牌驅動,加強與其它產業融合,形成南平特色的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醫藥、生物能源等多元品牌體系,實現素質與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進而彰顯生物產業品牌特色。品牌影響力與市場占有率16、顯著提升,由原本的低端制造品牌向中高端市場化品牌轉變。四、生物產業品牌戰略主要任務(一)鞏固品牌發展基礎凈化品牌運營環境。充分發揮標準在南平市品牌建設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引導南平名牌產品生產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支持南平市龍頭企業參與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制定,承擔相關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有效利用國內外標準化資源,把握產業發展制高點。建立和完善技術服務體系,推動企業加快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建設,加強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夯實品牌發展技術基礎,不斷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適應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引17、導企業登記與商標注冊同步進行。建立名牌產品顧客滿意度測量體系,開展用戶及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及時掌握通報名牌產品的滿意度、知名度、美譽度情況,指導企業完善改進措施,不斷提高名牌產品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推進品牌示范區建設。圍繞創新驅動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產業園區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示范、品牌聯動,建設一批突出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突出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培育發展、突出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突出安全環保生態友好、突出融合創新發展的新型園區。在南平市“育發展、的發展布局(一個核心區7個功能區),促進優勢互補,產業連動的集群發展。構建形成以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閩北產業集18、中區為主體,作為戰略性產業引領、現代中藥功能區、生物制藥功能區、發酵制品功能區,保健食品功能區、香料香精功能區、新型炭吸附材料功能區為支撐、發展現代生物產業新型產業體系的強大載體和平臺,推進產業園區成為:產品品牌、企業品牌、行業品牌、區域品牌、城市品牌建設的引領示范,成為南平市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增強企業品牌意識。引導南平企業進一步強化品牌競爭意識,深入實施品牌戰略。指導南平企業建立健全品牌經營管理機構,制定品牌發展規劃,確定目標,打造一流品牌。推進南平市生物制造品牌多元化,積極擴大炭催化、凈化、保健和車用活性炭等產品品牌的發展,對竹炭制品例如竹炭布、竹炭保健枕、納米竹炭纖維面料等產品品牌19、進行延伸。引導南平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采用國際先進標準,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制度,學習和創新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導南平企業以國內外知名品牌為標桿,開展質量比對提升活動,使規模以上企業在規模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品牌建設和質量提升。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運用信息化技術,圍繞改善管理、增加品種、改進質量、擴大出口和提高效益,積極改造落后裝備,完善技術保障手段。(二)明確產業品牌定位保護生物產業品牌商標。支持南平市支柱和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圍繞南平市確定的生物產業具體領域,優先扶持新興炭吸附材料、生物基新產品、現代化中藥、生物保健品等重點產業的商標注冊和保護,對其中具有潛20、力的品牌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支持馳名商標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等多種途徑進行商標品牌重組,促進生產要素向優勢品牌聚集;支持企業通過授權經營、連鎖經營等方式,促進商標品牌做優、做大、做強。培育壯大生物醫藥品牌。實施重大新藥創制行動,加快形成現代中藥、基因工程藥物、新型疫苗、抗體藥物、化學新藥等為代表的新藥開發平臺,掌握一批新藥創制研發的關鍵核心技術,大幅提升制藥技術和裝備水平,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建設一批現代生物育種和農業、畜牧業生物產品創新平臺,在生物肥料、飼料添加劑、生物化工及生物農藥等領域形成一批國內知名品牌。著力提升生物制造領域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竹木制品深加工、天然香料香精產品、天然21、野生菌,中藥材精華提取等領域的研發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平。大力推動生化合成、生物提取、生物印染、生物漂白、生物脫硫等環節技術標準,提高南平市在產業標準制定環節中的話語權,以標準引領生物產業發展,通過標準提升,打造品牌。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品牌。著力打造新材料、生物、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成為新的支柱產業。以新材料、低碳經濟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核心技術產業為重點,培育形成一批質量水平高、國際影響力大的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著力培育生物基新商品產業品牌。充分發揮全國重要的竹炭生物及茶產業、中藥生產等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基地的優勢,著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品牌、22、糧油精深加工和現代種業品牌、畜禽產品加工品牌、乳制品加工品牌。實施生物產品和農產品品牌整合,鼓勵創建一批本土農產品知名品牌。培育安全食品添加劑產業品牌,打造百家以上企業和達到千億以上產值,集產學研展游為一體的國家級安全食品示范基地。實現生物基材料產業的鏈條式、集聚化、規?;l展,形成福建省內生物制造生物醫藥生產加工品牌集聚區。打造富有競爭力的國際化品牌。以外向型出口企業為主體,圍繞企業商標國際注冊、商標國際保護和自主品牌國際化等三個關鍵環節,綜合運用培育指導、宣傳引導、政策調動等手段,支持南平市外向型企業通過開展商標國際注冊、跨國兼并、品牌收購、品牌推廣等方式,實施“走出去”,做到“商品未動,23、商標先行”,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增強國際競爭力。突出南平市生物資源豐富的優勢,將特色生物醫藥品牌、特色生物保健品品牌、特色生物農產品品牌相聯結,構筑南平特色生物產業品牌體系。另一方面,支持生物制藥、醫療器械以及醫藥流通等領域的龍頭品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加快南平市生物產業品牌追趕速度,建設區域性生物醫藥集散基地,擴大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三)關注品牌宣傳推廣健全本地品牌推介。建立健全南平品牌網站和品牌公共服務平臺,積極開展品牌推介、保護和信息服務。適應網絡購物高速發展的形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積極開設網上商城,推進南平品牌產品的網上營銷。加強品牌文化的研究24、和宣傳,在全社會和企業普及品牌文化。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加大宣傳引導,增強全民質量意識、品牌意識,營造良好的創牌、用牌、愛牌、護牌的良好氛圍。積極建立推廣平臺。積極搭建品牌推廣平臺,大力推介品牌,指導、扶持、培育企業打造名牌產品、爭創馳名商標,塑造企業品牌形象,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通過新聞媒體開設專題、專欄等方式,加大品牌建設的宣傳力度,弘揚品牌文化,形成人人重視品牌、創造品牌和享受品牌的社會氛圍。有重點、多角度地制定品牌宣傳計劃,全面加強品牌宣傳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增強品牌意識及創新意識、競爭意識,營造企業的品牌文化氛圍,使培育自主品牌、爭創知名品牌成為企業全體員工的共識和自25、覺行動。制定聯合發布機制。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負責、企業聯動、媒體支持、公眾參與的品牌聯合發布機制,利用質量月活動、消費者權益日、品牌專題發布會等活動,加大品牌的宣傳和推廣力度。積極舉辦有利于我市品牌宣傳展示和拓展經營的展銷會、博覽會、洽談會等經貿活動,支持開展消費者喜愛的品牌產品評選活動,打響南平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積極推進知名品牌進超市、進賓館酒店、進高速服務區、進機場車站、進旅游景區活動,依托大型骨干流通企業搭建名品展、名品匯,展示南平市本土品牌產品,提高知名度。推進國際合作交流。引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國際品牌建設成功企業的品牌管理機制和品牌塑造方法;支持企26、業以自主品牌開展國際化經營,在境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跨國投融資、跨國并購和檢驗檢疫、產品通關等方面給予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務。加強合資合作過程中產品、企業和區域品牌的保護和管理,積極宣傳我國與品牌建設相關的法律制度,建立互惠共贏機制。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法,積極為企業解決品牌國際化進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參與國際及區域組織的品牌相關活動,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專業機構來我市開展工作,大力培養品牌專業化人才,提高我市品牌建設能力。(四)規范品牌管理維護規范商標使用管理。組織開展企業商標使用和管理情況的專項服務,幫助企業規范使用商標標識,按有關規定辦理變更、續展、許可和轉讓,健全商標管理制度27、,規范商標使用和管理行為,扶持企業做大做響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掌握市場主體未注冊商標的使用情況,區別不同情況,講明商標及時注冊確權的好處,使用未注冊商標造成侵權和擔責的危害,引導未注冊商標的使用者及時注冊商標。最大限度地盤活閑置商標,發揮商標應有的作用。加大商標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工商行政管理等職能部門要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相結合,集中打擊嚴重侵權、群體性、區域性侵權以及規模大、影響廣的商標侵權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要強化商標印制源頭治理,幫助商標印制企業建立和健全商標印制管理制度,落實商標印制管理責任制,加強企業自律管理;要強化對馳名商標、農產品商標及地理標志的保護力度,加強自主品牌28、的保護和管理,防止自主品牌被惡意收購。(五)強化品牌競爭優勢拓寬生物制造品牌領域。對南平市生物資源原料加工進一步細致化,改善加工工藝,提高生物制造水平,推進多種新型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同時探索符合南平市實際狀況的新型生物技術實現產業化生產與規?;瘧玫哪J?,進而對南平市生物制造品牌進行鏈條式、集聚化、規?;由炫c擴展。全力發展現代化特色中藥品牌。在傳統生物醫藥基礎上,南平市依照“重點品種基地化、基地品種規范化、規范種植規?;钡脑瓌t,將南平擁有的多種動植物生物醫藥資源進行現代化加工,同時結合“互聯網+聯的線上資源,對傳統中藥品牌進行二次開發,培育現代中藥大品種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南平特色的生物29、醫藥現代化中藥品牌。加強生物與農業的品牌聯結。運用生物產業技術,與綠色農業相結合,形成品牌聯結效應,形成一批綠色健康、無公害、抗病蟲害能力強以及品種優良的農業產品品牌。在農業飼料中,通過引入生物產業技術,大大提高畜禽養殖安全與糟渣類副產品的利用效率。在農業肥料中,引入生物產業技術生產有機肥品牌、高效肥品牌以及緩釋肥品牌,最終形成良好的產業融合品牌。穩步建設生物能源品牌。生物技術可用于發電、液體燃料以及天然氣的生產與加工。利用竹木廢料、糧食加工生產廢料,合理布局、區域統籌、熱電優先,形成生物發電項目品牌;通過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經驗,推進利用南平本地植物原料生產液體生物燃料,形成高品位燃30、料品品牌;在生物天然氣與有機肥的基礎上,加強沼氣項目建設,研發相關技術與裝備,搭建生物天然氣發展平臺。依托三大方面的建設,最終形成生物能源品牌。五、生物產業品牌戰略保障措施(一)政策保障要加大對商標品牌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實現政策引導幫扶的持續化,為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南平市市直有關部門要繼續實施對龍頭優勢企業的獎勵支持政策。各縣、區政府要對品牌培育和管理工作給予支持,針對轄區實際制定獎勵和扶持政策,對新獲得各類品牌獎項的企業法人、團體、行業協會等組織予以適當獎勵。對龍頭優勢企業在有關資源要素保障方面予以優先扶持,在技術改造和引進、科研立項、項目審批、財政貼息等方面給予傾斜。優31、先幫助龍頭優勢企業申請國家政策性資金。龍頭優勢企業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生的各種費用,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計入管理費用。(二)組織保障進一步發揮武夷品牌發展工作委員會作用,確立由市政府分管領導召集,市發改委、經信局、商務局、農業局、科技局、財政局、文體新局、公安局、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食藥監局等成員單位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引導、推動建立品牌建設研究、咨詢、評價等機構,鼓勵中介機構開展規范的品牌建設服務活動,加強品牌建設工作專業指導;鼓勵并培育中介機構品牌做大做強;加強品牌建設中介機構行為的監督和管理,杜絕亂評比等違規行為。發揮各行業組織的紐帶作用,推廣行業先進的營銷理念、品牌32、管理模式和方法,增強行業企業在市場調研、產品定位、營銷策劃、傳播宣傳、公關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引導廣大企業走品牌創建之路,推動行業自律,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和信譽水平。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行業管理、專業技術特長,鼓勵專業性品牌、社團品牌、企業品牌的培育和發展。(三)技術保障分析研究國內外市場行情,為企業提供市場信息積極搭建平臺,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展覽推介產品。推廣并鼓勵企業申請產品安全標志、環境標志認證等,幫助企業突破出口障礙。支持品牌企業申請和獲取國內外知識產權,資助發明專利申請。引導企業在技術引進、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專利糾紛處理等環節,充分利用專利,避免低水平重復研究和不必要的損失。圍繞產業33、集群,加快創新、技術、標準、檢測、信息、商務、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集群內企業提供服務。充分發揮標準在品牌建設中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引導品牌產品生產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支持企業參與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制定,承擔相關領域的國際標準化工作,有效利用國內外標準化資源,把握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建立和完善技術服務體系,推動企業加快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建設,加強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夯實品牌發展的技術基礎,不斷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含量高、適應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建立品牌產品顧客滿意度測量體系,開展用戶及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及時34、掌握通報品牌產品的滿意度、知名度、美譽度情況,指導企業完善改進措施,不斷提高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推進質量標準體系提升建設。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不斷完善質量監管體系,強化質量與標準化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倒逼質量提升,開展品牌示范、質量標桿和領先企業示范行動,建立重點消費品質量追溯制度,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加強計量、檢測、認證認可等前沿性技術研究與應用,支持本地企業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以及國際標準,開展檢驗檢測認證結果和技術能力國際互認,力爭形成多個國內專業產業品牌技術標準體系和認證體系。深化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健全生產性服務業相關標準并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四)環境35、保障“十三五”期間,要加強商標品牌知識的社會普及教育,將商標品牌法律法規和基礎知識宣傳納入五年普法計劃,增強廣大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商標品牌意識,形成有利于商標品牌戰略實施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圍繞全市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重點商品,圍繞馳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集體商標、涉外商標等重點商標,開展商標保護專項行動,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假冒等侵權行為,建立和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將商標侵權信息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機關之間、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之間的配合機制,形成打擊合力,切實維護商標權利人和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建立并完善品牌發展的法治環境。以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為目標,推進質量興36、市向質量強市發展。積極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推進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建設,加大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加強品牌保護和宣傳,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形成促進產業品牌發展良好的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建設南平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加強產業品牌信用信息的公開共享。支持建立以行業協會為主體和會員單位為基礎的自律維權同業信用體系,以企業自身為主體和風險管理為基礎的自我內控信用體系,以信用中介為主體和市場運行為基礎的社會服務信用體系。實施企業分類監管,依法依規采用信用激勵手段,構建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守信聯合激勵機制。完善自主創新的生態環境。通過深化科技體制和商事制度改革,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和服務保障機制,促進知識、人才、資本的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營造更加優越的自主創新的生態環境,努力營造以品牌為引領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加快推進南平自主創新產業品牌的發展。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