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 建設規劃方案(2023-2030年)(1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6692
2024-05-10
18頁
316.76KB
1、 3 浙江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23-2030年)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統籌推進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對于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提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和生態環境風險防控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要求,制定本規劃。規劃基準年為 2022 年,規劃期限為 2023年至 2030 年,規劃范圍主要為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一、規劃2、背景(一)上一輪規劃實施情況根據浙江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19-2022年),2019 到 2022 年,全省規劃新改擴建 100 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根據規劃動態評估和調整機制,2020、2021 年發布兩批增補納入規劃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對部分項目暫緩或取消實施,截至 2022 年底,已完成規劃內項目及增補項目164個,全省新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119.37萬噸/年(含焚燒58.39 4 萬噸/年,填埋 26.7 萬噸/年,醫療廢物焚燒處置 5.87 萬噸/年,其他處置方式 28.41 萬噸/年);此外,新增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飛灰能力 24.16 萬噸/年。(二)主要成3、效1.危險廢物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危險廢物治理能力顯著增強。經過三年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大建設、大發展,危險廢物治理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有效補齊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我省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短板,實現設區市域危險廢物產處能力平衡。2.危險廢物監管水平明顯提升。危險廢物監管水平明顯提升。開發并迭代完善浙江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化系統,實現危險廢物產處情況、管理計劃、轉移聯單、許可證核發等全程在線申報辦理,開發應用“浙固碼”,對危險廢物產生、轉運、利用處置全過程實施可追溯數字化管理。建立危險廢物重點監管單位清單、開展危險廢物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清廢”行動和“綠劍”專項執法行動等,產廢單4、位和經營單位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有效遏制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3.危險廢物收運體系不斷完善。危險廢物收運體系不斷完善。在全國率先開展小微產廢單位收運體系建設,建成縣級全覆蓋的小微收運平臺 103 個,服務小微產廢單位 11 萬家,有效解決小微產廢單位特別是實驗室、汽修店等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運不及時、成本高等難題,該做法在全國推廣。4.環境風險防范能力有效提高。環境風險防范能力有效提高。建立長三角危險廢物聯防 5 聯控機制及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合作機制,形成風險防控區域合作。建立醫療廢物和涉疫廢物協同應急處置設施清單,有效保障重大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需要。5.危險廢物利用處置5、產業初具規模。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初具規模。積極發展和扶持培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推動表面處理廢物、廢酸、焚燒飛灰、廢鹽等大型利用處置企業建設,形成一批具有較大規模、較高水平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企業。(三)存在的主要問題1.焚燒填埋處置能力過剩。焚燒填埋處置能力過剩。危險廢物焚燒設施實際生產經營負荷普遍不高,存在低水平同質化競爭現象。同時,隨著焚燒飛灰、工業廢鹽等大宗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危險廢物填埋場特別是柔性填埋場已出現“吃不飽”的情況。2.處置行業亟需提檔升級。處置行業亟需提檔升級。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管理運行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日益突顯,部分早年建成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規模6、小、設備老化、工藝落后。3.存在存在環境安全隱患和廉政履職風險環境安全隱患和廉政履職風險。部分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環保主體意識不強、管理不規范、環境污染和安全風險突出。部分企業受利益驅動,非法處置或傾倒危險廢物現象仍時有發生,危險廢物全鏈條監管和執法打擊力度仍需加大。全省固廢領域黨風廉政建設還任重道遠。4.數字化水平還有待提升。數字化水平還有待提升。危險廢物全過程智能化監管水平不足,智能預測預警、溯源分析、物聯感知、科學決策等能 6 力有待提升。部分經營單位物聯感知設施運行管理不規范,視頻監控系統掉線等情況發生頻次較高。部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二、現狀與需求分析(一)產生情況207、22 年,全省共產生 38 大類危險廢物,總產生量為 717.3萬噸,其中工業危險廢物 695.54 萬噸,醫療廢物 21.71 萬噸。小微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約 6.3 萬家,產生量約 11 萬噸,占全省產生量 1.6%。學校、科研院所、檢測機構等實驗室廢物產生量約為 0.39 萬噸。農藥廢包裝物產生單位 82 家,處理量約 0.3 萬噸。(二)處置情況全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為 1601.05 萬噸/年(含自行利用處置能力),較 2017 年增加 103.3%。全省共有工業危險廢物經營許可單位 87 家、醫療廢物經營許可單位 13 家。危險廢物持證經營單位焚燒處置能力約 92.79 萬噸/年,8、危險廢物填埋能力約 114.64 萬噸/年。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約 492 噸/天,各設區市均有 1 座以上(溫州、臺州各有 2 座)醫療廢物處置單位,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設施 28 座、能力為 754.5 噸/天,合計總處置能力為 1246.5 噸/天。(三)需求預測及規劃項目情況根據 2019-2022 年全省危險廢物產生量自然增長情況,結 7 合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綜合考慮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大格局和深化“無廢城市”建設對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以及“趨零填埋”管理要求,到 2030 年,全省需集中焚燒、填埋處置的危險廢物總量預計9、分別達到 82.3 萬噸/年、51.4 萬噸/年,當前設施可滿足處置需求。但考慮重大項目建設、特殊危險廢物處置和區域危險廢物處置兜底保障需要,到 2030 年,擬新建部分焚燒設施、剛性填埋場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三、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等重大關系,堅持精準治廢、科學治廢、依法治廢,健全完善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危險廢物生態環境風險防控技術支撐體系,著力提升危險廢物生態環境風險防控和利用處置能力,兼顧提升新污染物、新興固體廢物等環境治理能力,推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10、質量,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為奮力打造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標桿之地、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篇章提供堅實保障。(二)基本原則深化改革,先行示范。深化改革,先行示范。全面深化改革,鼓勵探索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激發市場活力,提升治理效能,推動危險廢物治 8 理先行示范。優化結構,合理配置。優化結構,合理配置。立足滿足危險廢物處置需求,嚴格控制項目低水平重復建設,淘汰落后設施和工藝,提升規模效應。根據危險廢物類別屬性,合理配置危險廢物焚燒處置設施資源。創新驅動,減污降碳。創新驅動,減污降碳。把創新作為危險廢物集中處置技術優化的關鍵引擎,強化危險廢物焚燒灰渣減量化,推動采用綠色低碳處置方式。數字賦能,智慧智能。數11、字賦能,智慧智能。堅持“整體智治”理念,深化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推動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智慧智能轉型,以數字化手段提升危險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三)主要目標到 2025 年底,建設 1 個以上國家危險廢物區域處置中心和若干個省級處置中心,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充裕、結構合理、布局優化,基本建成多跨協同、整體智治、閉環監管的危險廢物治理機制,完成“趨零填埋”。到 2030 年底,培育 10 家左右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行業達到“排放清潔、技術先進、外觀美麗、管理規范”要求,企業先進性、景觀化水平大幅提升,形成綠色低碳、健康有序的產業生態,基本實現危險廢12、物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控能力、技術研發能力、管理決策支撐能力領跑全國。9 四、重點任務(一)優化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結構1.嚴格控制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嚴格控制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原則上不再新建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設施,改建焚燒設施應充分論證。除服務于省重大建設項目外,不再新(擴)建危險廢物柔性填埋場。審慎建設剛性填埋場,確需建設的,應充分論證、嚴格把關。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換證的,按照賦碼分檔標識等結果嚴格核準下一個經營周期的經營能力。嚴格控制產廢單位自建危險廢物焚燒設施,督促關停運行不穩定、排放不達標的已建設施。2.淘汰關閉落后焚燒處置設施。淘汰關閉落后13、焚燒處置設施。加強規范引領,構建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標準規范體系。開展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提升治理行動,排查在役危險廢物焚燒設施運行情況,到 2030年底前淘汰一批不符合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等標準規范規定的焚燒設施,提升危險廢物焚燒設施運行效率和處置水平。在不擴大產能基礎上,鼓勵企業焚燒設施通過市場機制實現“關小并大”。3.合理優化處置方式。合理優化處置方式。按危險廢物類別,合理確定利用處置方式,可焚燒處置的,原則上不得填埋處置。對高氟高氯等處置技術難度大的危險廢物,合理優化技術路線與設備工藝,確保安全處置與達標排放。明確水泥窯協同處置作為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設施補充的定位,原則上處置能力14、不足的大宗危 10 險廢物,嚴格控制氯含量高、含汞、六價鉻等可影響水泥產品品質的危險廢物類別。鼓勵廢金屬包裝桶等危險廢物不經危險廢物焚燒處置,直接進入鋼鐵冶煉窯爐協同處置。4.嚴格嚴格控制控制跨省處置危險廢物。跨省處置危險廢物。根據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相關規定,嚴格控制危險廢物轉入本省焚燒、填埋處置。遵循就近處置原則,從嚴控制危險廢物跨省轉出處置,減少大規模、長距離運輸帶來的環境風險。探索建立工業危險廢物跨區域轉移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專欄1 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結構優化行動優化能力結構。優化能力結構。加強規范引領,構建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標準規范體系。開展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提升治理行動,15、排查在役危險廢物焚燒設施運行情況,到2030年底前淘汰一批不符合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等標準規范規定的焚燒設施。優化處置方式。優化處置方式。對高氟高氯等處置技術難度大的危險廢物,合理優化技術路線與設備工藝,確保安全處置與達標排放。嚴格控制氯含量高、含六價鉻、含汞等可影響水泥產品品質的危險廢物類別進入水泥窯協同處置。鼓勵廢金屬包裝桶等危險廢物不經危險廢物焚燒處置,直接進入鋼鐵冶煉窯爐協同處置。(二)推動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提檔升級5.扶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做優做強扶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做優做強。鼓勵技術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競爭力雄厚的企業通過資源整合、委托運營、股權出讓、技術合作等方式,對16、現有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整合提升,實現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的高效配置和處置水平的總體提升,促進危險廢物處置專業化和規模化,形成一批創新引領、11 產業帶動和降碳示范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企業集團。6.建設危險廢物區域處置中心。建設危險廢物區域處置中心。依托技術實力強、處置規模大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推動 1 家以上國家級和若干個省級危險廢物區域處置中心建設。鼓勵區域處置中心與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相結合,推動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廢、城市生活垃圾等處置設施相對集聚。鼓勵區域處置中心改造升級建設規模大、水平高、能耗低、排放少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打造危險廢物處置全國領跑企業和生態環境公眾教育基地。鼓勵“17、無廢園區”“無廢集團”等區域性“無廢城市細胞”建設中,探索建立特殊危險廢物類別的處置能力,兼顧新污染物、新興固體廢物處置研究和能力配套建設。專欄2 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提檔升級行動扶持集中處置單位做優做強。扶持集中處置單位做優做強。促進危險廢物處置專業化和規模化,形成一批創新引領、產業帶動和降碳示范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企業集團。建設危險廢物區域處置中心。建設危險廢物區域處置中心。鼓勵區域處置中心改造升級建設規模大、水平高、能耗低、排放少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打造危險廢物處置全國領跑企業和生態環境公眾教育基地。強化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水平。強化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水平。完善“小箱進大箱”的醫療廢物收運體18、系,全面實施醫療廢物電子轉移聯單,確保各類醫療廢物應收盡收。7.強化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水平強化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水平。完善“小箱進大箱”的醫療廢物收運體系,全面實施醫療廢物電子轉移聯單,確保各類醫療廢物應收盡收。對建成投運時間早、工藝技術水平低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進行全面實施技術改造,以設區市為單位統籌推進 12 以焚燒和消毒工藝相結合的醫療廢物處置體系建設。因地制宜選擇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作為醫療廢物應急協同處置單位,依據規范要求和實際情況建設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專用卸料區和進料口。探索設置區域性收集、中轉或移動處置設施,提高邊遠山區、海島地區等偏遠地區醫療廢物收集處置能力。(三)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19、和應急能力8.推進危險廢物監管數字化推進危險廢物監管數字化。迭代“危險廢物在線”平臺,以數字化手段科學配置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全面推行“浙固碼”,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溯源管理。強化危險廢物產生和集中處置單位物聯感知端管理和應用,完善智能預測預警、監管執法溯源、科學決策等能力。鼓勵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開展數字化建設,推動數字孿生、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以智能化配伍、數字化管理、綠色化處置、安全化管控為基礎,建設危險廢物處置數字工廠和未來工廠,提升處置效能。9.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執法。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執法。持續推進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建立健全危險廢物鑒別機構“黑白”名單制度,加強危險廢20、物鑒別監督管理。將危險廢物日常環境監管納入生態環境執法“雙隨機、一公開”內容,強化公安、檢察、法院、生態環境執法和司法聯動,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健全長三角區域危險廢物污染聯防聯治合作機制,完善加強危險廢物管理信息共享、聯動執法和應急事件聯合響應,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13 10.提升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范能力。提升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防范能力。依托“浙環應急”應用場景,完善危險廢物應急處置機制,將涉危險廢物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納入各級政府應急響應體系。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專家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完善環境應急預案。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環境監管,常態21、化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及時發現和防范苗頭性風險。壓實危險廢物處置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加大安全資金投入,切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確保危險廢物處置安全。專欄3 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和應急數字化轉型行動監管執法數字化。監管執法數字化。迭代“危險廢物在線”平臺,全面推行“浙固碼”,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溯源管理,完善智能預測預警、監管執法溯源、科學決策等能力。處置過程智能化。處置過程智能化。建設危險廢物處置數字工廠和未來工廠,提升危險廢物處置效能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四)完善危險廢物集中收運體系11.提升小微產廢單位收運水平提升小微產廢單位收運水平。落實浙江省小微產廢單位危22、險廢物收運貯存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提升物流包裝標準化、倉儲智能化、管理規范化和運營數字化水平。支持收運單位為產廢單位提供危險廢物分類、收集、暫存、預處理、申報、建章立制等延伸服務。到 2030 年,基本形成智能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危險廢物收運體系,保持動態全覆蓋。探索建立工業園區小微產廢單位危險廢物貯存共享中心。14 五、保障措施(一)嚴格規劃約束。建立規劃的動態評估和調整機制,加強規劃剛性約束。已列入本規劃或歷次省級規劃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或確有必要且符合條件的新增補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由投資主管部門按基本建設程序審批(核準),未列入規劃的項目,投資主管部門不得審批(核準)。未按規定程序23、履行審批或核準手續的項目,自然資源部門一律不得供地。擬建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應符合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要求。(二)細化組織實施。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會同發展改革部門加強規劃的組織實施,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推進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美麗浙江”“無廢城市”等考核評估。針對規劃目標、重點任務等完成情況定期調度分析,適時開展規劃評估工作,及時發現規劃實施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措施建議。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廉政風險防范制度建設,特別是在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跨省轉移審批等關鍵環節嚴格落實廉政風險防控措施,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體系,嚴明紀律規矩,確24、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三)加強要素保障。鼓勵金融機構利用好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加大對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與運維的支持。嚴格執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相關技術標準和設計規范,推動危險廢物焚燒設施技術優化研發,降低焚燒殘渣產生量。15 對于危險廢物區域處置中心等重點工程,加大項目用地用能保障、科學研究、政策等支持,在國家等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申報時予以優先推薦。危險廢物區域處置中心建設以企業投資為主,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四)強化技術支撐。加強危險廢物處置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業務技能比武交流,培養一批業務能力強的專家隊伍。鼓勵依托條件較好的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建設危險廢物培訓實25、習基地,加強人員技術培訓與交流。鼓勵、引導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企業和大專院校研發隊伍加強產學研結合和成果轉化,著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危險廢物處置技術和管理的協同創新。(五)推動公眾參與。加強對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宣傳,推進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向公眾開放,積極引導全社會形成有利于危險廢物減量化的消費生產觀。及時公開危險廢物領域典型違法犯罪案例,彰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堅定決心。完善危險廢物違法案件信訪舉報渠道,實行違法有獎舉報制度,健全公眾監督體系。附件:1.浙江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規劃建設項目清單2.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提檔升級匯總表(第一批)3.現有危險廢物焚燒、填埋設施匯總表26、 16 附件 1浙江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規劃建設項目清單序號設區市項目名稱總投資建設規模建設類型計劃建成時間備注1杭州市錢塘區醫療廢物處置項目0.9億元120噸/日高溫蒸煮新建2025年2寧波市北侖區危險廢物填埋項目2.2億元2萬方剛性填埋場新建2025年3寧波市寧波市醫療廢物第二處置中心項目(一期)2億元90噸/日高溫蒸煮及微波消殺處置新建2026年4金華市武義縣高氟、高氯危險廢物焚燒項目1億元1萬噸/年危廢焚燒處置新建2027年特殊類別危廢5舟山市定海區危險廢物處置優化調整項目6000萬元3萬噸/年危廢焚燒處置改建2025年6舟山市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工業固體廢物處置中心建設項目2.45億元27、7.2萬噸/年危廢焚燒處置、23萬方剛性填埋場擴建2030年重大項目配套設施7舟山市定海區金塘新材料危廢自行利用處置項目2.26億元37.3萬噸/年危廢焚燒處置、10萬方剛性填埋場、新建2025年重大項目配套設施、企業自建8臺州市榮盛新材料(臺州)有限公司固廢集中處置項目7億元26萬噸/年危廢焚燒處置、21.6萬方剛性填埋場新建2026年重大項目配套設施、企業自建9舟山市定海區醫療廢物處置項目800萬元10噸/日微波消毒處置改擴建2025年備注:已納入浙江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19-2022 年)或增補計劃、但尚未開工建設的危險廢物處置項目,設區市生態環境局應對照最新政策要求充分28、論證、嚴格把關。17 附件 2浙江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提升改造匯總表(第一批)序號設區市企業名稱提升改造內容預計投資金額預計完成時間1杭州市杭州臨江環境能源有限公司焚燒爐煙氣凈化系統改造提升200 萬2025 年 12 月2寧波市寧波市北侖環保固廢處置有限公司焚燒 1#、2#線煙氣提標改造、倉庫改擴建6900 萬2024 年 6 月3溫州市溫州市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危險廢物過火鐵綜合利用項目400 萬2024 年 12 月4紹興市紹興華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裝備提升改造2000 萬2025 年 12 月5湖州市湖州明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焚燒線干法出渣系統300 萬2024 年 3 月6湖州市湖州威能環29、境服務有限公司焚燒項目污水站中水回用,填埋污水站工藝優化改造,焚燒項目數字化、自動化改造130 萬2024 年 10 月7金華市金華市萊逸園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數字化改造、工藝提升、三廢治理7600 萬2024 年 12 月8衢州市浙江巨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藝流程及技術提升改造200 萬2024 年 12 月9舟山市舟山市東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裝備提升改造400 萬2024 年 8 月10臺州市臺州市德長環保有限公司焚燒線提標技改1500 萬2024 年 3 月11麗水市麗水市民康醫療廢物處理有限公司環保治理設施改造300 萬2023 年 12 月 18 附件 33.1-現有危險廢物焚燒設施匯總30、表序號設區市企業名稱處置規模(萬噸/年)1杭州市杭州立佳環境服務有限公司2.242杭州市杭州杭新固體廢物處置有限公司0.93杭州市杭州臨江環境能源有限公司34寧波市寧波大地化工環保有限公司4.685寧波市浙江佳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3.76寧波市寧波市北侖環保固廢處置有限公司6.297溫州市浙江華峰合成樹脂有限公司0.958溫州市溫州市環境發展有限公司29溫州市溫州一霖再生資源有限公司0.310湖州市湖州威能環境服務有限公司311湖州市湖州明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8812嘉興市嘉興市固體廢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3.613嘉興市浙江歸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314嘉興市浙江嘉利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215紹興市浙31、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116紹興市紹興華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3 19 序號設區市企業名稱處置規模(萬噸/年)17紹興市紹興市上虞眾聯環保有限公司318紹興市浙江泰邦環境科技有限公司1.5619紹興市浙江新和成藥業有限公司2.420紹興市浙江春暉固廢處理有限公司321紹興市紹興上虞泰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6422金華市金華市萊逸園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0.723金華市浙江育隆環保科技有限公司1.524金華市浙江金泰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1.6525金華市東陽納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326衢州市浙江巨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3.327衢州市衢州環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0.328舟山市舟山市納海固體廢物集中處置32、有限公司3.1529舟山市舟山市魚山石化工程有限公司3.630臺州市仙居平福環境科技有限公司1.4531臺州市光大綠保固廢處置(溫嶺)有限公司332臺州市浙江京圣藥業有限公司1.6533臺州市臺州市德長環保有限公司8.96434臺州市浙江奇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435臺州市臨海市星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336麗水市麗水市民康醫療廢物處理有限公司1.14 20 3.2-現有危險廢物填埋設施匯總表序號設區市企業名稱處置規模(萬噸/年)總庫容(萬方)1杭州市杭州立佳環境服務有限公司112.62杭州市杭州臨江環境能源有限公司288.5(其中剛性 1.5 萬方)3杭州市杭州杭新固體廢物處置有限公司1.31333、.375(其中剛性 3.375 萬方)4寧波市寧波市北侖環保固廢處置有限公司2.8855.755寧波市寧波海鋒環保有限公司6.681.56溫州市溫州市環境發展有限公司0.922.68(其中剛性 0.68 萬方)7湖州市湖州威能環境服務有限公司2508紹興市浙江飛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209紹興市紹興市上虞眾聯環保有限公司10143.3(其中剛性 30 萬方)10金華市金華雅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0.5811衢州市浙江萬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2100 萬噸(剛性)12衢州市浙江巨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0.3613舟山市舟山聯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0.53.6(剛性)14舟山市舟山市魚山石化工程有限公司32815臺州市光大綠保固廢處置(溫嶺)有限公司310.125(剛性)16臺州市臺州市德長環保有限公司4.219.117麗水市麗水光大環保固廢處置有限公司0.719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