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縣宗加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7114
2024-05-14
27頁
10.75MB
1、都蘭縣宗加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公示版】都蘭縣自然資源局2024年5月目錄目錄01規劃概述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范圍與期限02發展目標與戰略2.1 發展定位2.2 發展目標2.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戰略03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3.1 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3.3 劃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4 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3.5 優化產業發展與空間布局3.6 塑造特色景觀風貌04鎮區規劃4.1 優化鎮區空間結構4.2 構建綠地公共空間體系05支撐體系5.1 構建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體系5.2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5.3 完善基礎設施體系5.42、 建設安全韌性綜合防災體系06規劃傳導與實施6.1 加強規劃傳導6.2 強化實施保障前 言PREFACE宗加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是我鎮細化落實青海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都蘭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要求的空間藍圖和戰略部署,是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高質量國土空間體系,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規劃結合我鎮實際情況,以全域全要素為基礎,結合縣級“雙評價”成果,進行國土空間適宜性分析,識別國土空間的主要問題,提出規劃目標和發展戰略,嚴守3、三條控制線,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格局,落實主體功能區布局,統籌自然資源與能源的保護與利用,優化鎮村布局,支撐產業發展,傳承歷史文化,保障基礎設施實施,提升鎮區綜合功能,明確國土空間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重點和工程,完善規劃傳導體系與規劃實施保障機制,形成安全、和諧、高品質、具有競爭力的國土空間新格局。01規劃概述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范圍與期限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認真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和省委歷次全會精神,4、為支撐都蘭縣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筑牢根基。生態優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規劃理念,規范各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行為。以人文本圍繞塑造高品質國土空間,提升城市特色與空間品質,形成環境優美、宜居舒適、方便快捷的人居環境。剛性管控落實青海省、海西州和都蘭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約束性指標。特色發展發揮比較優勢,明確體現地方特色的發展路徑。1.3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包括宗加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鎮域規劃范圍總面積為23807.24平方公里;鎮區規劃范圍面積為103.85公頃,位于鎮域中部。規劃期限規劃期限5、2021年至2035年,其中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期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02發展目標與戰略2.1 發展定位2.2 發展目標2.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戰略2.1 發展定位2.2 發展目標全省新能源開發與利用先行示范鎮高原富硒農畜產品深加工基地都蘭縣城鎮副中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進一步優化,鎮區集聚開發,生態和農業空間功能顯著提升,空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主體功能區進一步優化完善,落實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以建設生態新高地、開放發展地和民生幸福地為引領,按照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全面建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6、。2025年近期目標2035年遠期目標2050年遠景目標2.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戰略生態筑底,穩水固沙以維護生態功能穩定性為本底,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品質提升,特色塑造完善歷史文化遺產空間保護體系,錨固都蘭核心文化價值,建設高原生態人文魅力特色小鎮,實現多民族地區“以文凝眾”的文化傳承體系。三產融合 提質增效以枸杞等農牧產業為核心進行一二三產聯動,通過特色產業引導提升產業供給體系的效率和質量。鎮村統籌 鄉村振興增強宗加鎮吸納農牧業轉移人口就近就地創業就業的能力,統籌實現宗加鎮城鄉一體化發展。0102030403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3.1 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7、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3.3 劃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3.4 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3.5 優化產業發展與空間布局3.6 塑造特色景觀風貌3.1 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核一軸,一屏兩區”的總體格局一核:圍繞宗加鎮政府所在地與都蘭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綜合服務發展核心。一軸:依托109國道規劃城鄉特色發展軸。一屏:指縣域南部昆侖山余脈布爾汗布達山地區生態屏障。兩區:指北部土地沙化綜合整治區、中部綠洲農業集聚區。3.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宗加鎮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總面積0.14萬畝,占全鎮國土空間總面積0.01%。規劃保障糧食安全,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確保面積不減、質量提升8、布局穩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者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宗加鎮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2163.96平方公里,占鎮域總面積的9.1%。宗加鎮生態保護紅線主要以水源涵養、防風固沙等為主。生態保護紅線內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原則上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內禁止人為活動。宗加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為417.75公頃,主要包括鎮區與都蘭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城鎮開發邊界內建設,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按照城鎮集中建設區、城鎮彈性發展區和特別用途區分類管理。3.3 劃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落實主體功能區定位,劃定國土空間規劃9、分區。宗加鎮國土空間分區規劃由六種類型構成,包括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鄉村發展區、城鎮發展區和礦產能源發展區。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建設空間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空間,同時做好生態服務或生態產品為主體功能國土空間的保護與利用。落實耕地保護目標任務,保障一般農田等農業生產用地以及村莊等農村生活用地,保障農牧業發展空間。遵循節約集約用地理念,科學劃定城鎮居民生產、生活為主體功能的開發建設空間。3.4 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濕地完善濕地保護體系,推進分區分類的濕地保護及管控措施加強水生態系統保護,強化水資源保護以促進草畜平衡為重點,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安全生產能力嚴格限制10、非金屬礦開采,加強礦山生態修復以提升生態質量和碳匯功能為重點。3.5 優化產業發展與空間布局構建高效集約的村鎮產業空間格局“一心”:產業綜合服務中心,指在宗加鎮打造集旅游服務業、物流集散中心、餐飲業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一軸”:鎮域產業一體化發展軸,對外產業發展軸。“兩區”:高效農業種植區、牧業集中養殖區。“多點”:諾木洪農場、新能源和都蘭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6 塑造特色景觀風貌突出空間特色資源,構建景觀風貌片區高原山體景觀片區:打造以高原雪山文化為核心,以戶外探險體驗為主的高原山體景觀片區。柴達木東部雅丹片區:依托東部雅丹地貌,打造集戶外探險、地質研學、休閑養生為一體的柴達木東部11、雅丹片區。04鎮區規劃4.1 優化鎮區空間結構4.2 構建綠地公共空間體系構建“點、軸”帶動的鎮區空間布局“一心”:宗加鎮綜合服務中心,指在鎮政府所在地,打造輻射整個鎮區的綜合服務中心。“一軸”:鄉鎮產業發展軸,依托串聯東西兩片鎮區的交通主干道,形成聯動發展軸。“兩組團”:綜合服務組團、居住生活組團。4.1 優化鎮區空間結構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系統點:規劃數個小型的街頭綠地,供居民休閑之用。線:沿主干路兩側的綠化帶。面:在適當的位置布置較大面積的公共綠地,既滿足居民休閑娛樂的需要,也改善鎮區景觀風貌。4.2 構建綠地公共空間體系05支撐體系5.1 構建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體系 5.2 提升12、公共服務水平5.3 完善基礎設施體系5.4 建設安全韌性綜合防災體系5.1 構建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體系 公路:對鎮域內包含G6、國道109在內的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實施綠色通道工程。鐵路:保障格成鐵路建設,預留交通重大基礎設施廊道。對外交通鎮域交通規劃修建、升級多條鄉村公路,加強鎮、村鎮之間的聯系,實現村村通路的目標。5.2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共建共享統籌確定公共服務設施層級公共服務設施鎮區鎮政府、廣場、健身廣場、醫院、衛生所、商業、幼兒園、小學、中學、敬老院、文化中心、文化站中心村/農場農場農場場部、廣場、健身廣場、衛生所、商業、幼兒園、小學、文化站、敬老院中心村村委會、廣場、健身廣場、衛13、生所、旅游類商業(有旅游產業的村莊)、商業、敬老院、文化站基層村村委會、健身廣場、衛生所、商業、文化站5.3 完善基礎設施體系 給水工程供電工程供熱工程通信工程排水工程形成覆蓋所有居民點的供水體系,逐步做到供水到戶,水干管采用環狀與支狀管網相結合,給水管網沿道路敷設。城鄉采用集中處理方式,附近的村莊污水條件許可時,可納入鄉鎮污水集中處理系統進行統一集中處理。規劃近期將所有村莊全部納入電網,遠期重點加強電網建設,提高電網等級與供電保障能力。鎮區保留采用集中供熱方式,將距離城鎮較近的村莊也納入供熱系統,實現資源共享。實施村村通工程,行政村和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電話。實現鎮域光纖寬帶入戶率達100%。14、5.4 建設安全韌性綜合防災體系鎮區按3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中心村、基層村、鎮域其他建設區及其溝渠水系按2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抗震防洪鎮域內所有的永久性建筑物和構筑物,都要按地震基本烈度設防。消防規劃各行政村配套消防設施,負責消防安全。06規劃傳導與實施6.1 加強規劃傳導6.2 強化實施保障6.1 加強規劃傳導規劃縱向在縱向傳導體系方面,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重點體現省級和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的管控要求,兼顧管控與引導,側重實施性。要進一步體現對村莊的系統性引導要求,在鄉村振興的戰略引領下確定村莊規劃的重點片區和具體要求。橫向傳導在橫向傳導體系方面,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應進一步統籌和指導專15、項規劃的編制,在專項規劃編制中應體現要素分類管控和時序管控的相關要求,對特定領域和特定區域的專項規劃中強制性內容的落地和管控進行指導。6.2 強化實施保障加強黨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加強黨對國土空間規劃領域工作系統的、整體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全方面、全環節。落實規劃主體責任。強化規劃嚴肅性,經依法批準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16、更。國土空間規劃分期目標、指標、重點任務應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政府應針對不同主體功能區實施差別化政策,落實績效考核機制,協調解決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和修復中的重大問題,確保國家、青海省、海西州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切實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統領各類空間保護與利用的“一張圖”作用。及時編制近期建設地段和重要節點的詳細規劃方案,尤其是做好近期規劃建設范圍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切實指導當前建設。完善公眾參與和專家論證機制。強調部門協調和公眾參與。落實公眾參與國土空間規劃制度,積極引導公眾參與規劃編制,完善規劃公開制度,強化社會監督。發揮基層社區組織以及社會團體、公眾在規劃實施全過程中的監督作用。落實專家咨詢制度,加強規劃編制實施的咨詢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