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信都區李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9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7243
2024-05-14
9頁
24.88MB
1、本次規劃范圍為李村鎮行政區域范圍,鎮域總面積為為 58.79平方千米,包含14個行政村。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基本情況規劃范圍與期限,李村鎮位于信都區東南部,鄰近城區,屬于環城重點鄉鎮之一。李村鎮生態本底良好,鎮域北部為七里河,南部為大沙河,西有南水北調干渠穿過。該鎮位于市區西南出市口,京廣鐵路、107 國道、邢峰公路、邢汾高速、南外環等城市外環、高速系統從鎮域穿過,交通便捷。,鎮域基本情況,永久基本農田4.22萬畝,至2035年,基本形成環境優美、特色突出、和諧宜居、城鄉共榮的魅力鄉鎮。鎮域空間管控成效明顯,城鄉體系完善,鄉村風貌與產業發展2、突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基本形成,發展動力持續增強。,底線約束,生態保護紅線294.64公頃,明確發展定位總體定位山水頤養幸福地,落實上位規劃戰略指引,以田園休閑、文化創意為核心,以物流產業為輔助,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實踐,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休閑宜居地。邢臺市南部以休閑產業為主導的田園特色城鎮,規劃目標,嚴格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等約束性指標要求,筑牢全域空間發展底線。,城鎮開發邊界955.41公頃,鎮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優化總體格局構建“一心、兩軸、三片”的空間格局,“一心”:以鎮區作為服務近郊組團及西部鄉鎮的公共服務中心。,“兩軸”:鋼鐵路3、城市發展軸、祥和大街城市發展軸。,“三片”:北城鎮域北部城鎮集中區;中農以村莊及農田形式存在的農業生產區 南園以大沙河及襄湖島濕地為主的濕地生態公園。,至2035年,規劃預測全鎮人口規模達到5.8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70%。延續并優化城鄉體系空間格局,規劃全鎮構建“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體系。,鎮域居民點體系布局規劃圖,加強城鄉統籌構建“鎮區+中心村+一般村”的三級鎮村體系,鎮域產業布局規劃圖,促進產業發展協同區域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規劃李村鎮產業布局結構為“一帶、一心、三區、多點”。一帶:鎮域南部的襄湖島休閑觀光帶;一心:鎮區綜合服務中心;三區:鎮域南部以邢煤原址為依托的文化4、產業發展區;鎮域西北部以伍仲村莊為依托的鄉村旅游休閑區;鎮域東部的現代農業發展區多點:分散在各村莊的田園休閑產業聚集點。,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配置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鎮級-村級”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提升鎮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品質與服務能級,完善村級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因地制宜增設服務鄉村旅游的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落實上位規劃要求,完善供水、排水、供電、通信、燃氣、供熱、環衛等市政基礎設施配置。,強化支撐體系綜合交通,構建內聯外暢的綜合交通體系。融入區域大交通,打造外聯內暢通的道路系統,構建“四橫四縱”對外聯系通道,完善近郊組團之間的道路銜接及村莊之間的聯系。,公共5、服務,鎮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提升鎮區品質 以生活居住功能為主,重點完善鎮區公共服務設施體系,以生活圈為單位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重點保障教育、養老等設施的布局。鎮區配置鎮級公共服務設施,提供輻射鎮域的高等級公共服務內容;行政村以配置基礎保障類公共服務設施為主,同時可兼顧相鄰村莊之間服務要素的錯位配置和共享使用。,景觀風貌規劃圖,塑造特色風貌打造“一園、兩心、三廊”的整體歷史文化景觀格局,“一園”:鎮域南部的田園特色空間。本區域以生態農業及休閑農業空間為主,是鎮域整體生態休閑度假空間的基底。,立足生態環境與田園特色,加強地貌環境保護,提升鄉鎮建設品質,建設內外相連的生態景觀。,“兩心”:指襄湖島濕地旅游核心及采煤塌陷區修復核心,“三廊”:南水北調景觀廊道、南環路景觀廊道及祥和大街景觀廊道。,信都區李村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