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苗廠房區新建項目海綿城市設計方案說明書(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27611
2024-05-14
30頁
2.42MB
1、廣廣州州市市海海綿綿城城市市設設計計說說明明專專篇篇報報 告告 日日 期期:2020 年年0 0 4 4 月月1目錄目錄1 項目概況.22 海綿城市設計依據.43 海綿城市的設計依據、原則及建設目標.54 海綿城市的設計.74.1 布置思路.74.2 采取措施.74.2.1 生態滯留設施(根據應用位置不同又稱作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生態樹池等).74.2.2 透水鋪裝.94.2.3 生態草溝(植草溝).115 海綿城市的計算及模型.136 海綿城市控制目標.197 海綿城市設施的施工及驗收要求.218 海綿城市設施的維修管理.269 海綿城市設施技術成本估算.2710 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2、方案自評表.2821 項目概況項目概況本項目位于廣州開發區東區駿成路以南、連云路以東,項目總用地面積為 17183m2。容積率 1.54,總建筑面積 30116,其中計入容積率的面積為積 26448.8,建筑密度 36.65%,綠地率 19.6%。機動車停車位 85 個。建筑功能為工業廠房、研發辦公及附屬配套用房。綜合經濟技術表見表 1-1。項目用地地形較為平整,標高高于道路標高,方便場地雨水的排放,建筑不會受到雨水浸入。道路坡度設計合理,在高差較大的位置設有綠化邊坡,并同環境景觀完美相結合。場地內設置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等措施吸納、蓄滲雨水,有效的控制場地內的雨水徑流。本次海綿城市設計用地范圍3、見圖 1-1。表表 1-1綜合經濟技術指標表綜合經濟技術指標表3圖圖 1-1用地范圍示意圖用地范圍示意圖42 海綿城市設計依據海綿城市設計依據(1)防洪標準(GB50201-2014)(2)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T50805-2012)(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4)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17)(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 版)(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7)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50400-2016)(8)城市水系規劃導則(SL431-2008)(9)城市水系4、規劃規范(GB50513-2009)(2016 年版)(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N3838-2002)(1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12)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13)低影響開發雨水綜合利用技術規范(SZDB/Z145-2015)(14)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SZDB/Z 49-2011)(15)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2016 年版(16)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194-2013)(17)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50420-2007)2016 年版(18)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T 50563-2010)5、(19)公園設計規范(GB51192-2016)(20)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GB/T50563-2010)(21)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82-2012)(22)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23)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24)廣州市建設項目雨水徑流控制辦法(25)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26)廣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2016-2030(27)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引及標準圖集(試行)53 海綿城市的設計依據、原則及建設目標海綿城市的設計依據、原則及建設目標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6、暫行辦法,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使使 70%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 2020 年,城市建成區 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區 80%以上的面積應達到目標要求。根據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對于不同的控制率,通常轉化為當地對應的降雨量進行控制。具體計算過程:選取至少 30 年(反映長期的降雨規律和近年氣候的變化)日降雨(不包括降雪)資料,扣除小于等于 2 毫米的降雨事件的降雨量(一般不產生徑流),將日降雨量由小到大進行排序,統計小于某一降雨量的降雨總量在7、總降雨量(小于該降雨量的按實際雨量計算出降雨總量,大于該降雨量的按該降雨量計算出降雨總量,兩者累計總和)中的比率,此比率即為對應設計降雨量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原理如下圖 3-1 所示。圖圖 3-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原理圖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原理圖根據 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第 11 頁廣州地區基礎資料(圖 3-2、表 3-1),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 70%時,設計控制雨量為時,設計控制雨量為 25.8mm。6圖圖 3-2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設計降雨量的對應關系曲線廣州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與設計降雨量的對應關系曲線表表 3-2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的8、設計控制雨量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對應的設計控制雨量所以本項目要求控制目標為:年均雨水徑流控制率不低于年均雨水徑流控制率不低于70%,對應的設計降雨量對應的設計降雨量25.8mm。74 海綿城市的設計海綿城市的設計4.1 布置思路布置思路根據項目用地性質、用地規模、項目定位及規劃要求等實際情況合理布置海綿城市設施,對排水系統、綠地系統、道路系統等區域的雨水進行有效吸納、蓄滲和緩釋,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海綿建設總體控制目標。具體規劃方案如下:項目區域中的道路結合景觀設計,在綠地中布置雨水花園;公共空間和集中綠地內設置雨水花園,區塊內的雨水先流入海綿城市設施,凈化后流入市政管網;項目地墊鋪設為透水鋪裝9、;遵循暴雨處理為主、景觀設計為輔的方針。4.2 采取措施采取措施4.2.1 生態滯留設施生態滯留設施(根據應用位置不同又稱作雨水花園根據應用位置不同又稱作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生物滯留帶、生態樹池等)生態樹池等)雨水花園是一種有效的雨水自然凈化與處置技術,也是一種生物滯留設施。它具有建造費用低,運行管理簡單,自然美觀,易與景觀結合等優點。尺寸形狀可結合景觀布置調整,地表洼地低于附近道路 30cm(最深處)。雨水花園主要構造設計包括:植被。結合景觀設計盡量選取耐旱植物。有機覆蓋層。厚度約為 30mm。(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鋪設)生物生長厚混合土層。用來提供徑流的貯存以及植被吸收的氮等元素。厚10、度約為 500mm。下滲排水系統-碎石層和花管。入滲的水可以通過下滲排水系統排入城市雨水管網,厚度約為 400mm。雨水花園的斷面形式如下所示。8圖圖 4-4-1 1雨水花園實景圖雨水花園實景圖圖圖 4-4-2 2雨水花壇標準橫斷面圖雨水花壇標準橫斷面圖植物的配選可參照表 4-1 和表 4-2。表表 4-1低影響開發設施植物配選建議(灌木類)低影響開發設施植物配選建議(灌木類)樹種名稱使用位置123456789101112灌木小葉蚊母下沉綠地、雨水花園花期云南黃馨下沉綠地花期海濱木槿下沉綠地、雨水花園花期紅葉石楠下沉綠地、雨水花園花期金森女貞下沉綠地、雨水花園花期玉簪下沉綠地、花期9雨水花園表11、表 4-2設施植物配選建議(地被類)設施植物配選建議(地被類)樹種名稱使用位置123456789101112地被水楊梅雨水花園(淺)花期千屈菜雨水花園(淺)花期澤瀉雨水花園(深)花期再力花雨水花園(深)花期花葉美人蕉雨水花園(淺)花期菖蒲雨水花園(深)花期紅花醡漿草下凹式綠地花期鳶尾下凹式綠地花期萱草下凹式綠地花期麥冬下凹式綠地花期4.2.2 透水鋪裝透水鋪裝項目部分地墊處均鋪設為透水鋪裝。圖圖 4-3透水鋪裝實景圖透水鋪裝實景圖10圖圖 4-4透水鋪裝構造示意圖透水鋪裝構造示意圖圖圖 4-5 植草磚路面實景圖植草磚路面實景圖圖圖 4-6 植草磚路面(停車場)構造植草磚路面(停車場)構造示意圖12、示意圖114.2.3 生態草溝(植草溝)生態草溝(植草溝)生態草溝指種有植被的地表溝渠,可收集、輸送和排放徑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凈化作用,可用于銜接其他各單項設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統和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可與雨水管渠聯合應用,場地豎向允許且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可代替雨水管渠。圖圖 4-8 生態草溝實景圖生態草溝實景圖圖圖 4-9三角形植草溝斷面圖三角形植草溝斷面圖12圖圖 4-10 生態草溝做法大樣圖生態草溝做法大樣圖135 海綿城市的計算及模型海綿城市的計算及模型本項目采用容積法設計,即以徑流總量控制為目標,控制地塊內各低影響開發設施的設計調蓄容積之和,即總調蓄容積,一般不低于該地塊“單位13、面積控制容積”的控制要求。本項目原設計屋面雨水、道路雨水排入廠區雨水管網系統,重力流排至市政雨水檢查井。經海綿設計后,雨水排放流程如下圖所示:步驟步驟一一:依據設計地形標高和雨水管網進行匯水分區的劃分。(圖 5-1 是本項目的室外排水圖)。圖圖5-1室外排水圖室外排水圖14將地塊劃分為1個匯水分區,將雨水徑流分區域進行控制(圖5-2是本項目的匯水分區圖)。圖圖5-2 項目匯水分區圖項目匯水分區圖步驟二:通過綜合雨量徑流系數的方法計算每個匯水分區所需的調蓄容積。步驟二:通過綜合雨量徑流系數的方法計算每個匯水分區所需的調蓄容積。(1)項目建成后下墊面分析。本項目下墊面類型包括綠地、不透水鋪裝、透水14、鋪裝,根據表 5-1,分別確定各類下墊面的綜合雨量徑流系數取值,然后進行加權平均,求得項目綜合雨量徑流系數。具體計算過程如下表所示。15表表 5-1各下墊面徑流系數各下墊面徑流系數表表 5-2項目建成后綜合雨量徑流系數項目建成后綜合雨量徑流系數下墊面類型編號面積(m2)雨量徑流系數取值AB硬質屋頂162970.85普通綠地2905.70.15雨水花園32319.810.15傳輸型植草溝4154.190.15不透水路面552190.85透水鋪裝61521.70.3生態停車位7765.60.3合計817183綜合雨量徑流系數=(A1*B1+A2*B2+A3*B3+A4*B4+A5*B5+A6*B615、+A7*B7)/A8=0.64地塊在建設后的雨量綜合系數為 0.64,則需要的調蓄容積計算過程如下表所示。16(2)各分區需要控制的徑流總量計算方法同上,以下為綜合雨量徑流系數計算和設計調蓄容積計算。表表 5-4匯水分區匯水分區 1 1 建成后綜合雨量徑流系數建成后綜合雨量徑流系數下墊面類型編號面積(m2)雨量徑流系數取值AB硬質屋頂162970.85普通綠地2905.70.15雨水花園32319.810.15傳輸型植草溝4154.190.15不透水路面552190.85透水鋪裝61521.70.3生態停車位7765.60.3合計817183綜合雨量徑流系數=(A1*B1+A2*B2+A3*B16、3+A4*B4+A5*B5+A6*B6+A7*B7)/A8=0.64表表 5-4匯水分區匯水分區 1 設計調蓄容積計算設計調蓄容積計算編號總面積m2徑流系數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設計降雨量mm設計調蓄容積m3(1)(2)(3)(4)=10*(1)*(2)*(4)/100001171830.6470%25.8283.33匯水分區 1 設置 2319.81 雨水花園,收集道路及天面雨水,其可調蓄容積為 2319.810.25=579.95m,因 579.95m283.33m,故本匯水分區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可達 70%。具體方案為部分雨水立管斷流排至雨水花園消納屋面雨水;通過道路設置橫坡收集道路徑流引入周邊17、綠地、雨水花園進行處理,最后再進入市政雨水管網。本項目海綿設施平面布置17如圖(5-3)所示。圖圖5-3海綿設施平面布置圖海綿設施平面布置圖步驟三:匯水區調蓄容積,并完成各個地塊各類設施布置,最終形成如下步驟三:匯水區調蓄容積,并完成各個地塊各類設施布置,最終形成如下表所示的調蓄容積。表所示的調蓄容積。表表 5-9 各匯水分區調蓄積各匯水分區調蓄積匯水區匯水面積(m2)設計調蓄容積(m3)實際調蓄容積(m3)117183283.33579.95合計17183283.33579.95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計算:根據公式:V=10hF式中:V設計調蓄容積,m3;h設計降雨量,mm;18、綜合雨量徑流系數;F匯水面積,ha。則 h=V/10F=579.95(100.64/17183)10000=52.81mm18查詢表 3-1 根據內插法,對應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 89%,滿足設計目標。根據廣州市建設項目雨水徑流控制辦法中,新建建設工程硬化面積達 1 萬平方米以上的項目,除城鎮公共道路外,每萬平方米硬化面積應當配建不小于 500m的雨水調蓄設施。本項目建設后硬化面積為 6297m2+5219m2=11516 10000,需設置調蓄容積為:1.1516500=575.8m,本項目設置雨水花園調蓄容積為 579.95m575.8m,滿足此條件要求。經核算,實際調蓄容積為 579.919、5m3,實際可控制 52.81mm(24h)的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 89%,達到設計目標。步驟四:完成項目全部分區設施布局及調蓄類設施規模計算。步驟四:完成項目全部分區設施布局及調蓄類設施規模計算。表表 5-10 各各類設施面積及調蓄容積匯總類設施面積及調蓄容積匯總類型面積(m2)調蓄容積(m3)備注雨水花園2319.81579.95蓄水高度 250mm傳輸型植草溝154.19透水鋪裝1521.7生態停車位765.6總計579.95通過以上計算和分析,本項目滿足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通過以上計算和分析,本項目滿足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試行)中雨水年徑中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20、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 8989%。196 海綿城市控制目標海綿城市控制目標根據廣州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要求,本項目海綿城市目標見表 6-1。表表 6-1 項目海綿城市控制目標表項目海綿城市控制目標表指標類型序號指標名稱目標值控制性目標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0%2雨水管網設計暴雨重現期(年)5 年3年徑流污染消減率50%4透水鋪裝率(%)70%5室外可滲透比率(%)40%6下沉式綠地率(%)50%引導性目標7綠色屋頂率(%)60%8雨水資源利用率(%)3%本項目控制性指標、引導性指標計算過程如下:徑流污染削減率計算:根據上述計算可知,場地經海綿化設計后,計算得本項目的總污染物去除率,21、具體詳見下表(表 6-2),本次設計后整個建設用地年徑流污染去除率=0.890.7968100%=70.91%,該值符合規范強制性要求的 50%,滿足設計要求。表表 6-2年徑流污染削減率的指標計算表年徑流污染削減率的指標計算表 1 1編號匯水面積種類面積(m2)污染物去除率(以 SS 計,%)1雨水花園2319.8180%2傳輸型植草溝154.1970%3透水鋪裝1521.780%4生態停車位765.680%20加權平均79.68%透水鋪裝率=透水地表面積/(硬化地表總面積-車行道面積)100%=(1521.7+765.6)/(7506.3-4306.02)100%=71.47%室外可滲透比22、率=室外可滲透面積/室外地面總面積100%=(3379.7+1521.7+765.6)/(17183-6297)100%=52.06%下沉式綠地率=下沉式綠地面積/綠地總面100%=(2319.81+154.19)/3379.7100%=73.20%綠色屋頂率=綠色屋頂的面積/屋頂總面積100%=0/6297100%=0%217 海綿城市設施的施工及驗收要求海綿城市設施的施工及驗收要求7.17.1 海綿城市設施的施工要求:海綿城市設施的施工要求:7.1.1 雨水花園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生物滯留設施的施工工序應根據設施構造、場地條件等合理確定,一般工序為圖圖 7-17-1 生物滯留設施施工流23、程圖生物滯留設施施工流程圖(1)施工過程中的土壤侵蝕和沉淀控制生物滯留設施宜在其匯水面施工完成后進行,如周邊綠地種植、道路結構層等施工均已完成。生物滯留設施溝槽周邊應設置擋土袋、預沉淀池等,防止周邊水土流失對溝槽滲透性能、深度造成影響。已完工的入水口設施應進行臨時封堵。(2)溝槽開挖及基層土壤滲透性能保護與恢復入滲型生物滯留設施溝槽機械開挖、水泥混凝土拌合與擋墻砌筑作業等宜在溝槽外圍進行,避免溝槽因重型機械碾壓、水泥混凝土拌合作業等降低基層土壤滲透性能。已壓實土壤可通過對不小于 300mm 厚度范圍內的基層土壤進行翻土作業,盡量恢復其滲透性能,有條件的,應對施工前后的土壤滲透性能進行監測,以確24、定翻土厚度;應及時清理溝槽底部已板結的水泥混凝土。土壤滲透性能無法恢復時,設計單位應調整設計滲透值,重新校核設施計滲透量。生物滯留設施邊坡應進行壓實以防止坍塌及水土流失。(3)防滲層防滲膜作為防滲材料時,應將溝槽內的石塊、樹枝等尖銳材料清理干凈。(4)礫石排水層22礫石層應為洗凈的碎石、礫石等材料,不含雜土。礫石層內穿孔排水管的開孔孔徑應小于礫石粒徑,開孔率不小于 2%,穿孔排水管端頭和側壁應用透水材料(如濾網等)進行包裹。礫石排水層應采用土工布包裹方式,避免換土層/種植土層內土壤隨雨水流失進入排水層。(5)透水土工布或砂層透水土工布的作用為防止種植土隨雨水流入礫石排水層,透水土工布搭接寬度不25、應小于 200mm,并防止尖銳物體損壞。(6)換土層/種植土層土壤或人工過濾介質應分層回填至設計高度。換土層四周用土工布包裹時,土工布搭接寬度不應小于 200mm,以避免周邊土壤進入換土層。換土層/種植土層回填到設計高度后一段時間內發生沉降時,應進行補充回填。(7)植物種植植物種植應按種植設計圖紙施工,也可按照實際景觀效果最優的原則進行適當調整;進水口及溢流口處的種植密度可適當加密,利用植物攔截較大顆粒物及垃圾。(8)覆蓋層(樹皮、碎石等)覆蓋層主要作用為初步過濾細顆粒物嗎避免設施換土層/種植土層過早堵塞,同時具有防止沖刷的作用。覆蓋層應根據植物種植,按照不漏土的原則進行鋪設,還應考慮景觀效果26、。(9)進水口利用地表有組織匯流方式收集匯水面徑流雨水時,進水口的設置應根據施工圖紙施工,實際手工過程中,應按照便于雨水匯入生物滯留設施的原則,對進水口位置進行適當調整,匯水面上高程最低點應設置進水口。(10)溢流口溢流口高程對于控制生物滯留設施的調蓄高度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溢流口頂與生物滯留設施種植面的空間為生物滯留設施有效調蓄空間,結構層回填高度應與設計高度一致,保證有效調蓄深度。溢流口頂一般應預留 150mm 高的超過。237.1.2 透水鋪裝透水路面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透水路面應按下列工序進行施工:路基挖槽路基基層透水墊層找平層透水面層清掃整理透水能力確認2 路基開挖應達到設計深度27、,并應將原土層夯實,壤土、黏土路基壓實系數應符合設計要求。路基基層應平整。基層縱坡、橫坡及邊線應符合設計要求。3 透水墊層應采用連續級配砂礫料、單級配礫石等透水性材料,并應滿足下列要求:1)單級配礫石墊層的粒徑應為(510)mm,含泥量不應大于 2.0%,泥塊不應大于 0.7%,針片狀顆粒含量不應大于 2.0%。在墊層夯實后用灌砂法檢測現場干密度,現場干密度應大于最大干密度的 90%。2)連續級配砂礫墊層的粒徑應為(540)mm,松鋪厚度每層一般不應超過 300mm,厚度應均勻一致,無粗細顆粒分離現象,宜采用碾壓方式壓實,壓實系數應符合設計要求。3)墊層厚度允許偏差不宜大于設計值的 10%,且28、不宜大于 10mm。4 找平層宜采用粗砂、細石、細石透水混凝土等材料,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粗砂細度模數宜大于 2.6;2)細石粒徑宜為(35)mm,采用單級配,1mm 以下顆粒體積比含量不應大于 35%;3)細石透水混凝土宜采用(35)mm 的石子或粗砂,其中含泥量不應大于 1%,泥塊含量不應大于 0.5%,針片狀顆粒含量不應大于 10%;4)找平層應拍打密實。砂層和墊層之間應鋪設透水性土工布分隔。5 透水面磚應符合下列要求:1)透水磚產品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要求時抗壓強度應大于 35MPa,抗折強度應大于 3.2MPa,滲透系數應大于 0.1mm/s,磨坑長度不應大于 35mm,凍融循環29、試驗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2)鋪磚時應用橡膠錘敲打穩定,但不得損傷磚的邊角,鋪設好的透水磚應檢查是否穩固、平整,發現活動部位應立即修正;3)透水磚鋪設后的養護期不得少于 3d;4)平整度允許偏差不應大于 5mm,相鄰兩塊磚高差不應大于 2mm,縱坡、橫坡應符合設計要求,橫坡允許偏差0.3%。6 透水面層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要求:241)宜采用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和透水性瀝青混凝土;2)水泥宜選用高強度等級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所用石子粒徑宜為(510)mm。透水性混凝土的孔隙率不應小于 15%;3)透水性水泥混凝土施工時在路盤上安好模板后,應對路盤面進行清掃;4)澆筑透水性混凝土宜采用碾壓或平板振搗器輕振30、鋪平后的透水性混凝土混合料,不得使用高頻振搗器;人工操作時用耙子敷均,用壓實器壓實,用刮板找平;5)透水瀝青混凝土施工時應使用人力或瀝青修整器保證敷設均勻,在混合物溫度未冷卻時迅速施工,混合材料不能分離。使用瀝青修整器敷均時,應人工修正。在溫度降低時,有團塊或瀝青分離物,在敷均時應注意予以剔除;6)透水性混凝土每(3040)m2 做一接縫,養護后灌注接縫材料;7)養護時間宜大于 7d,并宜采用塑料薄膜覆蓋路面和路基。7.27.2 海綿設施驗收要求海綿設施驗收要求7.2.1 透水磚鋪裝驗收應滿足透水磚路面技術規程(CJJ/T188)的規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土基、基層等工序應分部、分項工程驗收31、,質量檢驗和驗收標準應符合本規程及現行行業標準城鎮道路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1)的規定。2)透水磚路面分部驗收時應提供下列資料: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證明文件,透水磚性能檢測報告及結構層的配合比報告;施工或試驗記錄;各檢驗批的主控項目、一般項目的驗收記錄;施工質量控制資料;修改設計的技術文件;其它資料。3)透水磚地面鋪裝驗收應滿足以下要求:透水磚鋪裝外觀不應有污損、空鼓、掉角及斷裂等缺陷。透水磚規格、顏色、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25透水磚以同一規格,同一顏色,同一強度且以 20000 塊為一驗收批;不足 20000 塊按一批計。每一批中應隨機抽取 50 塊試件。接縫、找平層、32、墊層用砂分別以 200m2或 300t 為一驗收批;不足 200m2或 300t 按一批計。透水磚鋪裝允許偏差應符合透水磚路面技術規程(CJJ/T188)表 7.2.2的規定。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可參照現行行業標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 135 的規定進行驗收。7.2.2 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生物滯留設施應在每項隱蔽工程施工完畢后,由承包方組織施工、監理、設計三方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驗收應符合下列要求:1)礫石層厚度應大于 250mm,礫石直徑不超過 50mm檢查方法:尺量檢查和網格篩選。2)人工填料層其滲透系數不小于 10-5m/s檢查方法:查試驗報告、復33、測。3)種植土層主要成分檢查,厚度不應小于 200mm檢查方法:查試驗報告和尺量檢查。4)礫石層和填料層之間鋪設土工布或厚度不小于 100mm 的砂層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和尺量檢查。5)植物具有凈化功能,耐旱耐澇,搭配合理檢查方法:檢查園林部門確認的植物特性書。6)水流順暢,無短流檢查方法:觀察檢查。7)設施底部滲透面距離季節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巖石層小于1m及距離建筑物基礎小于3m(水平距離)的區域,應設防滲措施檢查方法:查地勘報告和觀察檢查。268 海綿城市設施的維修管理海綿城市設施的維修管理海綿型基礎設施維護管理內容詳見以下內容。維護周期是巡查結果而定,一般為一年 2 次,分別是雨季來臨前及雨34、季中期。8.1 透水鋪裝透水鋪裝效果的影響因素主要是面層、基層和土基的堵塞狀。透水鋪裝需要巡查與維護的具體項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表表 7-1 透水鋪裝維護管理一覽表透水鋪裝維護管理一覽表8.2 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表表 7-2 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維護管理一覽表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維護管理一覽表279 海綿城市設施技術成本估算海綿城市設施技術成本估算項目海綿城市技術成本估算表:表表 9-19-1 項目海綿城市項目海綿城市技術成本估算表技術成本估算表序號序號設施類型設施類型單位單位數量數量單價單價(元(元/m2)投資投資(萬元)(萬元)1雨水花園m2232040092.802植草溝m35、21541001.543透水鋪裝m2152220030.444生態停車位m276620015.32合計合計140.102810 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方案自評表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專項設計方案自評表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目標(%)70%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目標對應設計降雨量(mm)25.8指標備注匯水分區劃匯水分區劃分分匯水分區個數1排水口個數2匯水區 1下下墊墊面面解解析析匯水區匯水區名稱匯水區 1匯水區面積(m2)17183匯水區項目用地面積(m2)屋頂總面積(m2)6297屋頂綠化面積(m2)0其他軟化屋頂面積(m2)0鋪裝面積總面積(m2)7506.3滲透鋪裝面積(m2)2287.3綠化總面積(m36、2)3379.7下沉式綠地等設施面積(m2)2474水體水體面積(m2)0調蓄容積(m3)0綜合雨量徑流系數0.64需要控制容積(m3)283.33海綿設施海綿設施核核算算具有控制容積的設施總容積(m3)579.95地表水體(景)調蓄容積0生物滯留設施蓄水容積(m3)579.95地下蓄水設施蓄水容積(m3)0雨水桶蓄水容積(m3)0排水設施污水管網收集率(%)100豎向用地豎向用地控控制制地下建筑戶外出入口擋水設施高度(m)0.1內部廠平高出相鄰城市道路高度(m)0.1地面建筑室內外正負零高差(m)0.329綜綜合合自自評評控制目標評價控制目標評價目標值完成值年徑流總量控制率(%)70%89%雨水管網設計重現期(年)55年徑流污染消減率(%)50%70.91%透水鋪裝率(%)70%71.47%室外可滲透面積比率(%)40%52.06%下沉式綠地率(%)50%73.20%引導性指標引導性指標評價評價目標值完成值綠色屋頂率(%)60%0%雨水資源利用率(%)3%0%結論結論1、本項目目標達標,引導性指標達標。2、本項目目標達標,部分引導性指標不達標,詳見計算書和數學模型。設計單位蓋章:建設單位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