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萊蕪區教育和體育“十四五”發展規劃方案(2021-2025年)(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7631
2024-05-15
3頁
14.41KB
1、萊蕪區教育和體育“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年3月9日“十四五”期間,萊蕪區教育和體育局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深入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各類教育質量,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構建規模適當、結構合理、質量優良、效益顯著、人民滿意的現代教育體系。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發展為重點,大力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高質量發展體育產業,扎實推動萊蕪體育事業再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一、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各項主要指標進入全省前列,實現學前城鄉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大幅度提高普惠性學前教育2、資源供給水平。切實加強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到2025年,幼兒園教師持證上崗率達到60%以上,幼兒園園長和專任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比例達到70%以上。完善幼兒園教師工資福利等社會保障政策,保障非公辦幼兒教師平均工資不得低于本地區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二、全面提升基礎教育。深化課程及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教育科研工作,落實“零起點教學”和減負提質教學模式、新高考背景下選課走班管理模式、年級學科重點推進方式、新中考背景下學科教學課堂改進研究,完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和課業負擔監測體系。深化中考招生改革,完善區級考務指揮中心和試卷保密室建設,做好各類教育考試組織工作。三、創新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搶抓濟3、萊區劃調整機遇,推進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完善專業設置與調整機制,鼓勵職業院校面向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戰略和十大千億產業發展,主動布局一批產業需求大、發展前景好的專業,爭取新創建一個市級示范專業或一個省級品牌專業。繼續完善優化“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的聯合辦學模式,根據產業需求和崗位技能要求,動態調整合作院校或專業。探索“3+4”中高本貫通分段培養,逐步健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加快萊蕪區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建設發展,重新規劃制定社區教育章程組織機構和規劃,力爭五年內創建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社區教育經費達到國家省市規定標準;規范民辦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辦人民滿意的民辦教育。四、4、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大力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全民健身設施基本覆蓋城鄉,城區普遍建有15分鐘健身圈,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8平方米,萬人擁有晨晚練健身站(點)8個以上,新建社區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以雪野湖及周邊區域為空間載體,輻射萊蕪周邊區域,形成以航空為特色,打造體育旅游、休閑健身、競技表演、體育培訓于一體的山水天立體化發展的旅游運動格局。不斷發展壯大基層體育隊伍。做好體育骨干培訓工作,豐富拓展以區體校為主體,業余訓練基地和分校為基礎,輻射城鄉的業余訓練網絡,加快體校發展步伐。五、推進教育普惠發展。教育普及水平進一步提升。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5%,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100%,鞏固5、率達到98%以上,殘疾兒童入學率在95%以上。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護學生視力,學生近視率逐年下降。全面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家校協同育人,打造家庭、學校與社會有效銜接、相互促進的“聯合體”。落實學生營養午餐配送服務項目。實現所有有需求學生營養餐全配送,落實中小學生課后延時服務項目,做有溫暖的教育。六、深化教育人事改革。深化“縣管校聘”、校長職級制改革,加大教師招聘與交流力度,完善編制管理。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用3到5年時間實現制度化、常態化,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不低于應交流教師總數的10%。改進完善教師評價考核標準和績效工資分配辦法,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提高中小學教師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激發中小學教師教書育人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