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規劃方案(2021-2035年)(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8099
2024-05-17
22頁
1.55MB
1、 1 青島市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規劃20212035 年 2 前 言2018 年 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期間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并作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的重要指示。2022 年 1 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要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穿城市發展全過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促進城市風貌與公園形態交織相融,打造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公園城市。2021 年以來,山東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公園城市作為建設“美麗山東”、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2022 年 3 月,青島市委辦公廳、市政2、府辦公廳印發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要求開展公園城市建設等八大攻堅行動,著力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再次強調了“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持續提升宜居宜業宜游水平。推進公園城市規劃建設,高標準建成一批城市公園、山頭公園和口袋公園,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青島市城陽區是中心城區面向市域北部的重要服務中心,與東岸共建宜居宜業宜游的主城區,也是山東省 6 個省級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區(市)之一。2022年城陽區政府工作報告結合“人文生態幸福家園”定位,提出“城市面貌顯著變化,灣區都市風范充分彰顯,3、成為公園城市建設樣板”的工作目標。2022 年 11 月,為落實公園城市建設相關要求,科學、有序、3 統籌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實施工作,青島市城陽區住房和城市建設管理局(以下簡稱“區住建局”)、青島市城陽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青島市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本次規劃”)和青島市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專題研究(以下簡稱“專題研究”)等編制研究工作。本次規劃以先期開展的專題研究結論為支撐,基于城陽區自然生態本底和城市發展建設現狀,提出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目標愿景、指標體系和空間布局,聚焦生態保護修復、公園服務體系、魅力空間高質量發展、場景營城新范4、式、綠色城市與綠色生活等五大策略,明確公園城市建設行動、工程和近期建設項目。2022 年 12 月以來,承擔單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的技術團隊多次就階段性規劃成果向區政府主管領導、區住建局和服務中心進行匯報,征求區政府相關部門和各街道意見,與城陽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青島市公園城市建設規劃編制團隊進行多次技術溝通,開展公眾意見征詢,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吸納多方意見和社會各界智慧,形成此規劃成果。4 目 錄一、規劃建設基礎二、規劃范圍和期限(一)規劃范圍(二)規劃期限三、規劃愿景和目標(一)規劃愿景(二)發展目標四、規劃要點(一)生態筑城(二)公園融城5、(三)魅力靚城(四)場景營城(五)綠色都市五、實施保障 5 一、規劃建設基礎城陽區地處青島市環灣都市區北部,東依嶗山、南鄰膠州灣、西傍大沽河與桃源河、北接膠萊平原,區內多條河流匯聚入海,7 處山頭散布,自然景觀獨特,生物資源豐富。圖 1-1 區位圖城陽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跡眾多,旅游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嶗山西麓棉花村、山色峪村、青峰村等村莊的村落肌理和風貌特色鮮明,田園風光優美,地域文化鐘靈毓秀。城陽區先進制造業基礎雄厚,現代高端服務業和總部商務經濟快速發展,創新動能不斷增強,國際經貿合作、體育健康、現代消費等特色產業發展潛力突出。6 城陽區已初步形成以藍灣綠網為特色、組團化發展的城市格局6、。全區建設用地中產業用地比重較大,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空間分布不均,外圍城區的環境品質和設施配套短板明顯。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基礎良好,已建成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游園和專類公園共計 87 處,建成綠道約 75 公里,濱水綠色空間建設初具成效,體育公園和體育服務設施完備,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宜居新城品質不斷提高。圖 1-2 公園分布現狀圖 7 二、規劃范圍和期限(一)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與城陽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保持一致,為城陽區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約 583.65 平方千米。(二)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 2021 年至 2035 年,規劃近期至 2025 年,中遠期至 27、035 年。圖 2-1 規劃范圍圖三、規劃愿景和目標(一)規劃愿景青島市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的目標愿景為:“山灣河城交融、百廊千園薈萃,活力宜居宜業宜游的灣區公園城市示范區”。下 8 分設 5 個子目標:建設藍綠交織的生態海灣城;建設城園融合的全域公園城;建設魅力彰顯的山海風景城;建設精彩宜人的活力場景城;建設綠色低碳的綠色善治城。(二)發展目標至 2025 年,城陽區山灣河城融合的公園城市格局得以優化,藍綠空間穩步擴大,生態保護修復取得明顯成效,城市生物多樣性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形成布局均好、類型多元、體育特色、兒童友好的公園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山灣河自然人文魅力空間與城市協同發展格局,灣區都市風8、貌特色更為突出;與新業態新消費新服務耦合匹配的公園化城市公共空間網絡初步構建,城市綠色生活品質顯著改善。城市綠化覆蓋率、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等指標基本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至 2035 年,藍綠交織、組團發展、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山灣河城交融的灣區公園城市形態充分彰顯,生態空間與生產生活空間有機融合,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綠色引領、多元場景的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全面形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建立,現代化城市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人民普遍享有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美好綠色生活,山灣河城交融、百廊千園薈萃,活力宜居宜業宜游的灣區公園城市示范區全面建成。9 四、規劃要點(一)生態筑城1.優化9、生態空間結構落實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理念,結合城陽區自然資源和生態特征,構建“一帶、兩片、六核、多廊、多點”的公園城市生態空間結構,系統推進海岸帶、山地、河流、濕地、生態廊道、農田生態保護建設。一帶即膠州灣海岸生態帶;兩片為嶗山西麓生態片區、大沽河桃源河生態片區;六核為大沽河入???、女姑口灣四河入海口、棘洪灘水庫、馴虎山鳳凰山、嶗山水庫、書院水庫等 6 處生態核心;多廊為多條河流和交通生態廊道;多點為大型城市公園、山頭公園、綠色開敞空間等多個生態節點。圖 4-1 生態空間結構規劃圖2.推進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 10 實施女姑口灣四河入???、大沽河入??诘?2 處河流入??跒┩繚竦厣鷳B保育,恢復河10、海交匯處生態功能。開展紅島灣、紅島西灣、河套等 3 段海岸帶生態修復與“再野化”生態建設。3.開展嶗山西麓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筑牢城市生態屏障保護海拔 200 米以上山區森林生態系統。加強海拔 60 至 200米之間淺山區跡地生態修復和水源涵養林生態建設。在海拔 60米以下淺山區實施森林提質增效和適度生態化利用。4.落實自然保護地保護要求,探索周邊地區生態價值轉化嚴格落實山東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山東嶗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青島大沽河地方級濕地自然公園保護要求。結合山、灣、河自然風景資源優勢,探索自然保護地及周邊地區生態保護利用和生態價值轉化路徑。5.構建生態廊道網絡在大沽河、桃源河、白沙河、墨11、水河、祥茂河、洪江河等 6條主要河流和支流沿線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廊道。推進青新高速、青銀高速、龍青鐵路、青蘭高速、膠濟鐵路等 5 條高速公路和鐵路沿線近自然森林生態建設。6.營造城市荒野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保護提升女姑口灣四河入??凇⒋蠊梁尤牒??2 個入??谥攸c生境區生態環境,營造鳥類和水生動物棲息地保護核心空間。保障提升生態廊道動物遷徙功能。在馴虎山、鳳凰山、白云山、駝船山、丹山、老虎山、女姑山等山頭營建以近自然森林濕地為 11 特色的城市生境節點。7.構建水濕林田交錯的生態綠隔落實鶴山石棚水庫墨水河膠萊平原市級綠帶保護建設要求,構建北部森林農田生態綠隔,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加強山體與河12、流沿線森林生態建設,推進濕地保護修復,控制與即墨之間城市建設連綿。構建西部農田濕地生態綠隔,提高農田質量和效益,發展規?;F代農業。(二)公園融城1.構建全域覆蓋的公園服務體系構建布局均衡、類型多元、全齡友好、服務均好的公園服務體系,包含 4 大類 14 小類。自然公園和風景名勝區:海洋公園、濕地自然公園、風景名勝區;郊野型公園:海濱公園、山頭水庫公園、濱河森林濕地公園;鄉村型公園:鄉村公園;城市型公園和游憩空間: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游園、口袋公園、綠化活動場地、城市景觀畫廊。2.推進郊野型公園集群式布局保護并彰顯山、灣、河、田特色生態景觀資源,布局各類郊野型公園,打造丹山云頭崮淺山13、公園群、馴虎山鳳凰山山頭水庫公園群、桃源河濱河森林濕地公園群、女姑口灣海濱公園群、羅家營海濱公園群、紅島海濱公園群等 6 處郊野型公園群,提升 12 郊野游憩服務功能,帶動城區周邊綠色融合發展。圖 4-2 郊野型公園規劃建設引導圖3.推進城市型公園均好布局銜接國土空間分區規劃綠地規劃布局,推進各類城市型公園新建和更新提質。結合城市更新,采用剩余空間整合利用、附屬綠地開放共享、防護綠地局部公園化建設等多種方式,完善口袋公園和綠化活動場地,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游憩需求。至2035 年,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分別提升至 31 處、109處、37 處。4.打造通山達海、濱河連城的百里畫廊結合城14、陽區自然風景、河流景觀和城市組團式布局特征,構 13 建風景畫廊、城市濱河景觀畫廊和城市林蔭景觀畫廊。風景畫廊:在嶗山西麓山谷、膠州灣海岸帶、大沽河與桃源河等河流沿線營建可進入、可體驗的風景畫廊。貫通游徑,配置觀景平臺等設施,串聯山地森林、礁石灘涂、濱河濕地、田園鄉村等自然風景和郊野型公園。城市濱河景觀畫廊:結合祥茂河、墨水河、白沙河、洪江河等 4 條主要河流和支流,建設城水交融的公園廊道網絡。整合河流兩岸低效用地,完善園路系統、親水節點和公園游憩設施,提高生態效益、景觀品質和公園服務功能,激活沿線產業與社區。城市林蔭景觀畫廊:結合青新高速、青銀高速、龍青高速、青蘭高速等 4 條高速公路和部分15、城市道路,建設公園廊道網絡。整合交通廊道沿線低效用地,推進道路綠化、防護綠地、帶狀公園和附屬綠地一體化建設,構建近自然森林生態系統,提高生態效益、景觀品質和公園服務功能,構建高品質城市綠色公共空間。5.拓展公園體育服務優勢提升大型公園體育服務功能。推進區級體育健身公園新建和更新提質,探索大型體育設施附屬開敞空間開放共享,完善運動場地與設施。拓展山頭水庫公園內的運動場地和健身步道。提升組團級公園體育服務功能。完善社區和組團級公園體育健身設施配套,結合公園環境設置中小型球場、健身器械和活動場地。進一步完善群眾文體中心等體育特色的綠化活動場地布局。14 完善公園日常體育服務功能。結合口袋公園或綠化活16、動場地建設,配建小型球場、健身器械和活動場地,滿足市民日常體育健身需求。6.強化公園兒童游憩服務特色建設均衡布局的兒童專類公園。新建適配不同年齡段多元需求的兒童專類公園。完善自然體驗、書畫文化等多種設施及草坪、沙地、水池等游樂場地,豐富游玩體驗,激發兒童想象力與創造力。結合郊野型公園,拓展山海特色的兒童自然體驗游憩空間,開展濕地觀鳥、灘涂趕海、森林拓展、親子露營等山海特色的自然體驗與生態科普活動,鼓勵兒童探索與認知自然。提升公園的日常兒童游憩服務功能。圍繞身體素質提升和豐富課余生活,結合口袋公園或綠化活動場地配建“迷你菜園”、“花卉步道”、“游戲角”等,為兒童提供便捷的日常游憩和交流場所。7.17、完善綠道系統建設布局構建通山達海、連河到田、串景聯園,連接居住區和公共空間、服務綠色生活的綠道網絡。結合公園、公共服務設施、旅游資源和城鄉社區,均衡布局綠道驛站。至 2035 年,建設綠道約640 千米。推進區域級環灣綠道、大沽河綠道建設,展現灣區都市自然風景和人文魅力,建設白沙河、墨水河、洪江河、桃源河、正陽 15 路、寧城路等市級綠道,依托黑龍江路、文陽路、曹村河、女姑河、鹽務專線、火炬路等道路與河流沿線綠色空間建設區級綠道,整合道路綠廊和支流水系沿線綠色空間設置社區級綠道,串聯居住區和公共服務設施,服務市民日常通勤和綠色生活。圖 4-3 綠道系統規劃圖(三)魅力靚城1.魅力空間布局構建“18、一帶三段,兩區七片”魅力空間布局。“一帶三段”指膠州灣濱海魅力景觀帶,包括“最生態”“最文化”“最活力”16 三個魅力段落?!皟蓞^七片”指嶗山西麓山野風景魅力區和大沽河桃源河田園濕地生態魅力區,包括太和風景、鄉野生活、山林農果、國學歷史、森林濕地、智慧田園、河口濕地等七個魅力片區。圖 4-4 魅力空間布局規劃圖2.構建膠州灣濱海魅力景觀帶將海岸帶大沽河入海口和紅島西灣段打造為“最生態”魅力海岸,將紅島灣段打造為“最文化”魅力海岸,將女姑口灣段打 17 造為“最活力”魅力海岸。營建連續貫通、城海聯動的濱海城市公共空間帶,在女姑口灣、紅島營建 2 處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濱海公共空間節點,在高新區、上19、馬街道和紅島街道南部、流亭街道西南部濱海街區打造 10 條最美通海街道。3.營建嶗山西麓山野風景魅力區圍繞書院水庫溝谷、曹村河傅家埠北河傅家埠南河上游溝谷、山色峪河溝谷、云頭崮水庫上游溝谷,分別營建嶗山西麓國學歷史魅力片區、山林農果魅力片區、鄉野生活魅力片區、太和風景魅力片區。營建書院社區、棉花社區、超然社區、上山色峪社區、下山色峪社區、上蜜蜂社區、下蜜蜂社區等 13 處特色魅力村莊社區,發展嶗山紅杏、西麓櫻桃、葡萄、草莓、茶葉等農產品牌,拓展農事體驗、自然研學、民宿露營、山地騎行、徒步探險等生態游憩和新型野趣游賞活動,構建嶗山西麓淺山綠色發展帶。4.營建大沽河桃源河田園濕地生態魅力區結合環棘20、洪灘水庫區域、上馬街道西北部區域、河套街道西北部區域,分別營建森林濕地魅力片區、智慧田園魅力片區、河口濕地魅力片區。結合林家社區、侯家社區、邱家社區、中華埠社區等 9 處魅力村莊社區建設,培育郊野休閑、農林體驗、鳥類觀測、親子研學、鄉村民宿等特色活動。(四)場景營城1.推進公園與城市公共服務一體化布局 18 以公園綠地、綠廊綠道等綠色空間網絡為紐帶,推進“公園+”文化、體育和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布局,推進消費街區、生活社區和綜合服務功能區“+公園”建設,促進城園融合,支撐城市新型消費和創新業態培育發展,提升城市活力。圖 4-5“公園+”“+公園”場景營城模式圖2.營建六類城陽特色的公園城市場景按21、照“公園+”模式,營建山海休閑型、生態綠心型和活力綠廊型場景。山海休閑型場景:結合嶗山淺山區、膠州灣海岸帶,培育采摘露營、漁鹽文化、海上運動、趕海節慶、文創演藝等都市導向、生態友好新業態,承載市民文化休閑和新興消費活動。生態綠心型場景:結合山頭公園、水庫公園、都市農業園,培育農事體驗、現代農業、戶外運動、生態科普等豐富多元的都 19 市型新經濟,適度植入都市微度假新業態,促進城鄉互動、城綠融合?;盍G廊型場景:整合城市景觀畫廊沿線大型公園和綠色生態空間,推進公園開放共享,促進綠廊與周邊創新研發、文化創意、體育會展等新業態新消費融合布局,引導城市面水、向綠發展。按照“+公園”模式,營建公園街區型22、公園客廳型和公園社區型場景。公園街區型場景:圍繞特色商業和文化服務街區,構建功能融合、慢行友好、尺度宜人、連續完整的高品質公園化公共空間網絡,提升景觀品質,形成城市休閑和活力交往核心。公園客廳型場景:優化門戶地標性公共服務設施及周邊公共空間布局,植入地域特色文化景觀,融入文化藝術、休閑體育、商業消費和小型創新經濟,打造可進入、可體驗的公共服務綜合體。公園社區型場景:整合居住區綠地和公共空間,科學配設口袋公園,完善社區慢行系統,提高林蔭覆蓋水平,優化綠色通勤環境,串聯社區服務、醫療教育、社區商業,推廣園藝進社區活動,構建便捷的公園生活服務網絡。(五)綠色都市1.推進林蔭路建設提升現狀道路綠化林23、蔭效果,推進街道慢行空間綠化美化,20 優化綠色通勤和休閑活動環境,打造 100 條“最美回家的路”。選擇適合生長、觀賞效果好的喬木或亞喬木作為林蔭樹種,打造具有青島市、城陽區地域特色的觀花、觀葉主題林蔭景觀路。2.系統開展多維增綠增園增景拓展立體綠化、拆墻透綠、廢棄空間綠化和“金角銀邊”等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方式。結合社區居民需求,靈活布局建設綠化活動場地、都市農園和社區菜園等多種形式的社區綠化微空間,開展“公園生活進社區”“園藝科普進萬家”活動,推進家門口公園化場所共建共享。3.拓展公園文化節慶活動和戶外運動依托公園和綠色生態空間,推廣海鹽、趕海、機車、啤酒等城陽地域特色文化節慶和民俗體驗活動24、,拓展公園節慶和文化活動。結合海岸、河流、山頭、水庫等綠色生態空間,拓展水上運動、房車露營、森林休閑等戶外運動服務功能。4.培育農事體驗和自然教育活動結合西部濕地農田、嶗山西麓特色農業,推廣農藝展示、蜜蜂養殖、果園等多種特色農事體驗活動。結合海岸帶、河流入???、山區和山頭完善自然教育科普設施,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農林牧漁業科普知識,推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模式。5.推進綠地海綿化建設落實海綿城市理念,提高河流水系、蓄滯洪空間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澇能力,增強城市安全韌性,降 21 低面源污染。推進地勢低洼區域公園綠地海綿化建設,開展河湖水庫岸線生態化改造,加強源頭雨水收集利用。25、五、實施保障明確近期建設重點行動和項目庫,落實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實施。1.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引導成立青島市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建立“政府統籌、部門協調、兩級聯動”的組織架構,落實工作職責,制定推動公園城市建設的配套政策。2.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公園城市創新工作機制。完善審批審核機制,實施項目帶動機制,創新運營保障機制,健全社會參與機制,建立評估監督機制,逐步完善生態價值轉化機制。3.保障示范與試點建設資金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適度擴大政府投資,拓寬資金渠道,迎接園林城市復查提升行動、保障公園城市建設示范和試點有序開展。4.創新公園城市技術標準結合青島市公園、綠道、綠色街區、公園社區等公園城市建設地方標準與導則,加大城陽公園城市模式的相關技術標準制定和科技創新,搭建人才梯隊,完善規劃建設技術體系。5.明確行動計劃 22 制定公園城市建設實施年度計劃,明確年度建設重點、提升指標、項目庫、資金等,明確區、街道兩級責任主體和工作重點,逐項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制定考核監督機制。6.加強宣傳創新公園城市建設宣傳機制。多方式,多角度持續宣傳城陽區公園城市建設成效,加大公眾參與渠道,凝聚公園城市建設共識,擦亮灣區公園城市示范區品牌,提高城陽區的城市知名度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