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方案(2021-2025年)(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8279
2024-05-17
31頁
375.02KB
1、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蓬萊區人民政府2023 年 5 月文本目錄總則.1一、現狀與形勢.3(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3(二)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現狀.3(三)“十三五”規劃實施成效.5(四)形勢與要求.7二、指導原則與目標.9(一)指導思想.9(二)基本原則.9(三)規劃目標.10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12(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調控方向.12(二)礦產資源產業重點發展區域.13(三)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14四、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16(一)基礎性地質調查.16(二)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16五、五、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18(一)合理調控開采總量2、.18(二)優化開發利用結構.18(三)開采規劃區塊.19(四)嚴格規劃準入條件.20六、六、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22(一)綠色礦山建設.22(二)礦區生態保護修復.23七、七、規劃保障措施.25(一)落實規劃管理責任分工和目標考核.25(二)完善規劃評估調整機制.25(三)強化規劃實施監督檢查.25(四)加強宣傳引領.26(五)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26附表目錄附表 1煙臺市蓬萊區能源資源基地表附表 2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重點勘查區表附表 3煙臺市蓬萊區勘查規劃區塊表附表 4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重點開采區表附表 5煙臺市蓬萊區開采規劃區塊表附表 6煙臺市蓬萊區重點礦種礦山最低開采規3、模規劃表附表 7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重點調查評價區表附圖目錄附圖 1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分布和開發利用現狀圖附圖 2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勘查規劃總體布局圖附圖 3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開采規劃圖1總則為服務蓬萊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推進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及其實施細則、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 55 號)、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 年)編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2043 號)、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編制工作的通知(魯自然資字204、2047 號)和山東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煙臺市蓬萊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煙臺市非煤礦山整治實施方案(煙政發20214 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按照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要求和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要點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019 號)相關要求,編制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省、市規劃進一步的細化、落實,是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指導性文件,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活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的重要依據5、,是依法開展礦產資源管理的基礎。規劃適用蓬萊區所轄行政區域。2規劃 以 2020 年為基準年,2021 至 2025 年為規劃期,展望到 2035 年。3一、現狀與形勢蓬萊區位于膠東半島最北端,轄 5 個街道、6 個鎮和 1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 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 處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區總人口 40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18.66 萬人。東與煙臺市福山區接壤,西鄰龍口市,南接棲霞市,北靠渤海與黃海。轄區陸域面積 1009 平方千米,海域面積 506 平方千米,海岸線長 64 千米。(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十三五”期間,蓬萊區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顯著提升,206、20 年生產總值達到 370.4 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34.02 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 6.6%、7.6%;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三次產業比例調整到 14.032.953.1,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 102.59 億元,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 56.4 億元,全年共接待游客 547 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 48 億元;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全區空氣質量優于國家二級標準,重點河流、近岸海域、飲用水源水質全部達標,成功通過國家生態城市考核驗收,并獲評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二)(二)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現狀礦產資7、源勘查與開發利用現狀1.1.礦產資源概況礦產資源概況4蓬萊區礦產資源豐富,至 2020 年底,蓬萊區共發現各類礦產(含共伴生)39 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 12 種,其中:能源礦產 1 種(地熱),金屬礦產 5 種(銅、鉛、鋅、金、銀),非金屬礦產 6 種(自然硫、硫鐵礦、螢石、長石、透輝石、水泥用灰巖)。其中,金是蓬萊區優勢礦產。至 2020 年底,蓬萊區查明資源儲量礦產地 49 處,其中大型 4 處、中型 21 處、小型 24 處。2.2.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現狀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現狀(1)地質調查現狀125 萬、120 萬基礎地質調查,120 萬水文地質調查,125 萬地下水污染調8、查已覆蓋蓬萊區境域。完成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110 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調查(蓬萊幅),約 540 平方千米。完成 1:5 萬高精度重磁測量(潮水幅、巨峰幅),約 351 平方千米。完成 15 萬區域礦產地質調查(大辛店幅、崗崳幅、臧家莊幅),約 521 平方千米。(2)礦產資源勘查現狀蓬萊區查明資源量的 49 處礦產地中,達到勘探階段的16 處,達到詳查階段的 28 處,達到普查階段的 5 處。截至 2020 年底,蓬萊區共有探礦權 33 個,勘查礦種為金,勘查登記面積 116.92 平方千米。其中,勘探 10 個、詳查 23 個。3.3.礦產資源礦產資源開發開發利用利用現狀現狀(9、1)開發利用現狀5正在開發利用礦產 4 種,為金、水泥用灰巖、螢石、地熱。2020 年開采礦石總量 142.55 萬噸,礦業生產人員 2240人,礦業工業總產值 4.67 億元,其中金礦工業總產值 4.56億元,占蓬萊區礦業工業總產值的 97.6%(2)采礦權設置現狀至 2020 年底,全區共有采礦權 26 個,其中金礦 21 個、水泥用灰巖 3 個、螢石 1 個、地熱 1 個。(三(三)“十三五十三五”規劃實施成效規劃實施成效1.1.取得的成效取得的成效(1)基礎地質工作進一步加強完成山東省龍口-蓬萊地區 1:20 萬淺海重力測量、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1:10 萬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10、綜合調查(蓬萊幅)、山東招遠-棲霞-蓬萊地區 1:1 萬遙感解譯區域調查項目;完成山東 15 萬大辛店、崗崳、臧家莊幅礦產地質調查項目;完成山東棲霞市臧家莊盆地及其周緣銅金礦集區礦田構造調查項目;完成山東省蓬萊南部地區金礦遠景調查、山東省臧格莊盆地及其外圍有色金屬礦遠景調查、山東棲霞大柳行地區金礦控礦規律及找礦方向研究、山東省棲霞蓬萊金礦帶黑嵐溝-大柳行金礦田深部成礦預測、山東省招遠-棲霞-蓬萊地區深部地熱資源調查、山東省蓬萊北部地區金礦深部成礦預測、膠東金礦集區富礦段成因及成礦機制、山東省蓬萊區門樓礦區金礦調查評價項目。(2)礦產資源勘查持續推進6重要成礦區帶勘查工作取得新進展,新增金礦產地11、 3 處,查明新增金資源儲量礦石量 368 萬噸,金金屬量 34 噸。(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更加高效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進一步規范,礦山規模結構持續優化,開發布局更加合理。礦山數量由 2015 年的 52 個壓減至26 個,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 65%,比 2015 年提高了 52%。礦業總體布局趨向合理,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4)礦山地質環境明顯改善嚴格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有序推進保護區內礦業權退出工作,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穩步推進,完成“三區兩線”可視范圍內歷史遺留礦山治理 9 處,治理面積 43.14公頃;完成 2013 年以來關停露天開采礦山治理 4 處,治理面積 20.39 公頃,完成12、裸露山體治理 2 處,治理面積 5.97公頃,完成生產礦山治理 8 處,治理面積 29.29 公頃,礦山生態環境顯著改善。(5)綠色礦業發展逐漸深入積極推進綠色勘查,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全區 3 家礦山納入綠色礦山名錄。2 2.存在問題存在問題“十三五”期間,礦業形勢整體低迷,勘查資金投入不足,礦產資源勘查程度難以滿足要求。金礦、水泥用灰巖等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歷史遺留礦山問題仍然存在,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尚不完善,綠色礦山建設任務重,歷史欠賬多,綠色礦山建設需大力推進。7(四四)形勢與要求形勢與要求“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國內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13、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內需市場加速拓展,區域發展格局孕育新一輪變化,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強化。蓬萊區經濟社會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嚴峻挑戰。1.1.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在經濟增速放緩及結構調整等環境下,蓬萊區礦業形勢較不樂觀,需要進一步加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重點加強金礦勘查,努力實現找礦新突破。“十四五”時期,蓬萊區將全面提高城鄉建設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等對砂石等礦產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需要調整產業結構,合理投放采礦權,提高生產規模,為提升蓬萊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供資源保障。2.2.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推進礦業轉型升級高質14、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推進礦業轉型升級蓬萊區礦業布局總體趨于合理化,“多、小、散、亂”的狀況總體得到改善,但依然存在生產集中度不夠等現象。新形勢下礦業發展須適應市場需求,加快資源整合重組、礦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優化礦產開發布局。需要加快礦產資源領域的改革創新,嚴格執行“三率”考核制度,鼓勵資源循環利用,提升尾礦、廢石等的有效處置和綜合利用水平,增強礦業可持續發展動力。3.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推進綠色礦業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推進綠色礦業發展8蓬萊區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尚未得到全部治理。綠色礦山建設步伐有待加快,生產(基建)礦山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礦山數有待提高。9二15、指導原則與目標(一)指導思想(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省委“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發展和安全。按照安全、綠色、健康、持續發展的要求,以重組整合、優化結構、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為16、突破口,更加注重安全生產、更加注重資源合理利用,更加注重質量效益,更加注重產業結構,更加注重監督管理,突出扶優扶強,推進戰略合作,促進礦業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實現蓬萊區可持續全面綠色發展。(二)基本原則(二)基本原則1.堅持生態優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色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和綠水10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貫穿礦業全過程和全領域,實現礦業提質增效,強化礦山企業主體責任,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堅持服務經濟,提高資源保障堅持服務經濟,提高資源保障根據蓬萊區經濟社會需求和礦產資源稟賦實際情況,突出重點區域、重17、點礦種的礦產勘查,持續推進找礦突破,增加資源儲量,提高礦產資源的保障能力,促進蓬萊區經濟社會可持續全面發展。3.堅持區域統籌堅持區域統籌、優化、優化布局布局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區域布局,推動資源開發與區域發展布局、資源環境保護、城鄉建設等方面協調發展,優化礦產開發布局與時序,形成資源開發保護新格局。保障優勢礦產資源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供給。4.堅持科技創新,高效利用資源堅持科技創新,高效利用資源加強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推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鼓勵礦山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對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予以推廣,進一步提高“三率”指標水平,加強對廢石、尾礦等資源的綜合利18、用。(三)規劃目標(三)規劃目標1.1.20252025 年規劃目標年規劃目標(1)基礎地質調查基礎地質調查開展 12.5 萬中心城區城市地質調查,為城鄉建設、11防災減災、改善人居環境等服務。(2)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落實省、市規劃要求,開展螢石、金及多金屬礦調查評價,尋找靶區,加強重點勘查區、大中型礦床深部和外圍礦產資源勘查。實現新一輪找礦突破,預期新增金金屬量 10噸,通過探礦權轉采、整合、注銷,進一步壓減探礦權數量,探礦權總數控制在 28 個。(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山總數控制在 18 個,固體礦山大中型比例 90%,礦產資源布局更趨合理。固體礦19、產年開采總量控制在 920 萬噸,其中金礦 220 萬噸、水泥用灰巖 400 萬噸、建筑用石料 100萬噸、建筑用砂石 200 萬噸。(4)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進一步完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管理體系,全面落實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責任制,強化礦業權人主體責任,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嚴格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新建、生產礦山地質環境實現“邊開采、邊治理”,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管,推進蓬萊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82025 年)實施,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 6 處。(5)綠色礦業發展綠色礦業發展20、全面提升綠色礦山建設水平,加強對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礦山的動態監管,新建礦山要全部按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規12范)要求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投產 1 年內必須完成綠色礦山建設任務,加強對已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的礦山的動態監管和完善提升。到 2025 年,全區大中小型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達到 90%、80%、80%。2.2035 年展望目標地質工作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有力,礦產資源結構布局更加合理,礦業開發集聚效應、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礦業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一致,形成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礦產資源管理和礦業權市場監管更趨完善。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一)(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礦21、產資源勘查開發調控調控方向方向落實省、市規劃,結合蓬萊區實際,合理確定重點、限制、禁止勘查開采礦種。1.重點、限制、禁止勘查礦種重點、限制、禁止勘查礦種重點勘查礦種:巖金。限制勘查礦種:水泥用灰巖。禁止勘查礦種:砂金。重點勘查礦種,申請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入,優先投放探礦權,積極引導商業性勘查,實施找礦突破戰略。限制勘查礦種,原則上不新設探礦權,確需投放探礦權,應嚴格規范探礦權人準入條件,并進行資源環境承載力論證,保護生態環境。13禁止設置砂金探礦權。2.重點、限制、禁止開采礦種重點、限制、禁止開采礦種重點開采礦種:金、建筑用砂石。限制開采礦種:水泥用灰巖。禁止開采礦種:砂金。對重點開采礦種,優先22、投放采礦權,嚴格規范采礦權準入條件,提升開采質量和開發利用水平,加強資源的綜合利用。對限制開采礦種,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原則,嚴格采礦權準入條件,對礦產資源開采總量進行調控。嚴格日常監管,保護生態環境。禁止設置砂金采礦權。(二二)礦產資源產業重點發展區域礦產資源產業重點發展區域根據煙臺市蓬萊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蓬萊區礦產資源分布特點、開發利用現狀及區域經濟發展要求,提出礦產資源開發及相關產業重點發展區域布局。1.金礦重點發展區域金礦重點發展區域在大柳行地區,積極推動金礦資源整合,鼓勵礦山企業兼并重組。以規劃的重點勘查區和重點開采區為基礎,以大型礦業23、公司為依托,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廣先進適用技術,進一步完善合理采、集中選、定點煉模式,提高選冶水平和規模,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資源深加工產業發展。142.水泥用灰巖重點發展區域水泥用灰巖重點發展區域在小門家地區,積極推動水泥用灰巖資源整合,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利用高新技術和生產設備,推進水泥用灰巖的整體開發,提高礦產品附加值。引導集中開采、規模開采,加快綠色礦業轉型。(三三)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1.能源資源基地能源資源基地落實省規劃,建設能源資源基地 1 處。能源資源基地內加強金礦資源規模開發、集聚發展。鼓勵現有礦山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提升礦山規模化、集約化開采能力和24、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提高資源綜合利用能力,保障能源資源供給。支持礦山開展接替資源勘查,提高礦體控制程度,增加資源量,延長礦山服務年限。2.重點勘查區重點勘查區落實省規劃劃定的 1 個重點勘查區,勘查主要礦種為金。重點勘查區內積極推進礦產資源的整體勘查,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引導社會資本開展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力爭實現找礦突破。對區內探礦權實行重點監管,嚴格落實探礦權合同制管理。全面實施綠色勘查,鼓勵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加強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實施綜合勘查,綜合評價。落實相關優惠政策,支持老礦山深部和外圍的勘查工作,延長礦山服務年限。153.重點開采區重點開采區落實省規劃劃定的重點開采區 225、 個,開采主要礦種為金、石灰巖、砂巖。重點開采區內要嚴格按照開采規劃區塊或已有礦業權設置投放采礦權。實施“凈礦”出讓,新建礦山規模應達到中型以上。鼓勵支持礦山企業整合重組,引導和支持各類生產要素集聚,優化開發布局,資源配置的重點向大中型采選加工一體化聯合企業傾斜。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共伴生礦產及廢石、尾礦的綜合利用水平。鼓勵礦山企業提高產業現代化水平,提高礦產品附加值。16四、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一)(一)基礎性地質調查基礎性地質調查開展 12.5 萬中心城區城市地質調查,通過開展遙感解譯、地質調查、水工環地質調查等工作,進一步查明蓬萊中心城區區域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26、工程地質條件、環境地質條件及城市地質資源概況。(二二)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1.重點調查評價區重點調查評價區落實省規劃劃定的重點調查評價區 2 個,劃定山東省蓬萊巨山溝螢石調查評價區,主攻礦種為螢石,涉及蓬萊區面積 423.54 平方千米;山東省棲霞-蓬萊金及多金屬礦調查評價區,主攻礦種為金及多金屬,涉及蓬萊區面積 175.77 平方千米。2.勘查規劃區塊勘查規劃區塊(1)設置原則落實省、市規劃劃定的勘查規劃區塊,綜合考慮勘查工作部署所依據的礦化信息的全部范圍,合理確定本級勘查規劃區塊范圍。(2)劃定結果新劃定金勘查規劃區塊 7 個,面積 74.47 平方公里。(3)投27、放時序17勘查規劃區塊投放要考慮與蓬萊區礦業經濟發展相適應,結合礦業權市場需求,做到有序投放,并向社會公告。(4)管理措施一個勘查規劃區塊原則上只設一個勘查主體,并明確勘查周期。擬投放探礦權與勘查規劃區塊范圍基本一致,不得變更礦種,不得降低勘查階段。建立勘查規劃區塊動態管理機制,實行勘查規劃區塊的動態調整。實施環境承載力評估,嚴格落實勘查施工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切實做到依法勘查、綠色勘查、綜合勘查。加強科技創新,減少地質勘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8五、五、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一)(一)合理調控開采總量合理調控開采總量1.合理調控開采總量合理調控開采總量結合蓬萊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經濟社會發28、展的需求,合理確定金礦資源開發強度,穩步提高砂石資源開發利用強度,提升保障能力,合理管控水泥用灰巖開發強度,穩定生產規模。規劃期內,固體礦產年開采總量控制在 920 萬噸,其中金礦 220 萬噸、水泥用灰巖 400 萬噸、建筑用石料100 萬噸、建筑用砂石 200 萬噸。2.嚴格控制礦山數量嚴格控制礦山數量規劃期內,對部分金礦、水泥用灰巖等礦山進行資源優化和整合,通過“提升一批、整合一批、關閉一批”,使礦業權布局更加科學,進一步壓減小型礦山數量,提高集約化、規模化開采能力,金礦整合后礦山生產規模原則上達到 9 萬噸/年。根據市場需求合理投放建筑用砂石等礦產的采礦權,采礦權數量控制在 18 個,29、大中型礦山比例提高到 90%以上。(二二)優化開發利用結構優化開發利用結構1.礦山最低開采規模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落實省、市規劃確定的最低開采規模標準,嚴格遵守礦產開發準入門檻,堅持礦山設計開采規模與礦區儲量規模相適應的原則,引導礦山企業規模化、集約化開采,新建礦山19生產規模不得低于規劃確定的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要求(專欄一)。專欄專欄一一 蓬萊區重點礦種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蓬萊區重點礦種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序號序號礦產名稱礦產名稱開采規模開采規模礦山最低開采規模礦山最低開采規模備注備注單位單位/年年大型大型中型中型小型小型1巖金礦石萬噸159/落實省規劃2水泥用灰巖礦石萬噸100/落實省規劃3建筑石料用灰30、巖礦石萬噸100/落實省規劃4建筑用砂石礦石萬噸100/落實市規劃注:礦山最低開采規模是指新建(含整合)礦山需要達到的最低生產建設規模2.礦業結構優化礦業結構優化金礦:鼓勵礦產品由低端產業鏈向高、精、深方向轉化和升級,增加科技含量,逐步推進金礦無尾無廢礦山建設。建筑石材:以資源整體開發和深加工為重點,提高礦產品附加值,采用先進開采技術和生產設備,提升建材產業配套及技術水平,推動建材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三三)開采規劃區塊開采規劃區塊1.設置原則設置原則重點考慮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在重點開采區內合理劃定開采規劃區塊。2.劃定結果劃定結果劃定開采規劃區塊 4 個,全部空白區新設,水泥用灰31、巖1 個、建筑石料用灰巖 1 個、建筑用砂 2 個,面積 1.20 平方公里。203.投放時序投放時序開采規劃區塊投放要考慮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情況、資源環境承載力等,做到有序投放。4.管理措施管理措施發揮規劃空間管控作用,強化采礦權出讓前管控措施,嚴禁大礦小開,一礦多開。開采規劃區塊的投放應與資源配置相結合,促進重要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有序供給,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全面實行采礦權出讓合同制管理。采礦權出讓應采取招標、拍賣、掛牌等公開競爭方式進行,簽訂采礦權出讓合同,嚴格限制采礦權協議出讓。采礦權出讓競爭環節全部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采礦權交易信息應當在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門戶網站、礦業權交易32、平臺及時公開公示。嚴格落實礦業權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四四)嚴格規劃準入條件嚴格規劃準入條件開采規模準入:嚴格執行礦山開采規模與礦區(床)儲量規模相適應,礦山建設符合規模開采、集約利用的原則,確保滿足最低開采規模及最低服務年限的要求。技術經濟條件準入:需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開采方法、設備必須科學、先進、合理、安全。開采回采率等指標應達到部、省“三率”最低指標規定的要求。綠色礦山建設準入:嚴格執行山東省綠色礦山建設管21理辦法,新建、基建及長期停產礦山在投產 1 年內必須完成綠色礦山建設,加強對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礦山的動態監督管理。生態保護準入:探礦權轉采礦權、新出讓采礦權33、,嚴格落實國土空間三條控制線,以及自然保護地、風景名勝區等管控要求。依法依規編制礦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2六、六、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一)(一)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礦山建設1.建設目標建設目標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提升已入庫的綠色礦山建設水平,加快未入庫礦山綠色礦山建設。規劃期內,新建礦山達到生產條件后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生產礦山加快改造升級,到 2025 年,大中小型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達到 90%、80%、80%。2.建設計劃建設計劃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要求規劃、設計、建設、運營,投產后 1 年內必須完成綠色礦山建設。已建成綠色礦山34、的,由于礦業權整合,變更規模,全部按新建礦山要求重新進行綠色礦山建設。生產礦山:正在建設綠色礦山的礦山,加快建設,建設期限原則上不超過 2 年;由于生態紅線、停產等原因未進行綠色礦山建設的礦山,由其認真梳理未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的原因,結合實際重新制定綠色礦山建設計劃,待紅線問題解決、停產礦山恢復建設后,有序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規劃建設綠色礦山 7 個。233.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健全激勵機制,落實資源、土地、財稅和金融等綠色礦山建設支持政策,充分調動礦山企業積極性。鼓勵礦山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通過技術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的環境保護水平,滿足綠色礦山建設。對進入國家級、35、省級綠色礦山名錄,在年度專項檢查考核中成效顯著的礦山,予以通報表揚。加強對已入庫綠色礦山實時監督,定期開展專項抽查,對檢查存在問題、未按要求整改的按規定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移出綠色礦山名錄。(二二)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礦區生態保護修復1.新建礦山新建礦山嚴格礦山準入條件,堅持源頭預防,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按規定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開展礦山生態修復。2.生產礦山生產礦山加強源頭控制、預防和控制相結合,生產礦山企業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實現邊生產邊治理。落實礦山企業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主體責任,強化對采礦權人主體責任的社36、會監督和執法監管。規范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金使用。強化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作,自然資源部24門對企業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保護情況依法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檢查。3.廢棄礦山廢棄礦山對于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由蓬萊區政府統籌考慮,科學制定修復計劃,完成蓬萊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82025 年)確定的治理任務,加快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全面提升礦山生態環境。完成全區 6 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25七、七、規劃保障措施(一)落實規劃管理責任分工和目標考核(一)落實規劃管理責任分工和目標考核規劃一經批準,必須嚴格執行。區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落實上級部門工作部署和責任機制,強化領導干部責任意識37、,督促規劃實施責任單位、責任人逐項抓好責任目標的實施工作,及時協調、化解責任目標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困難。明確責任分工和考核指標,并納入年度目標管理體系,統一考核。(二)完善規劃評估調整機制(二)完善規劃評估調整機制嚴格執行規劃調整和修編。規劃實施過程中,因形勢變化需要對規劃相關內容進行調整的,應進行科學論證,并對規劃調整和修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進行評估和論證。規劃調整后,涉及調整礦產資源專項規劃的,主管部門應及時作出相應調整。(三)強化規劃實施監督檢查(三)強化規劃實施監督檢查落實規劃實施監督檢查制度,強化規劃確定的重點區域、重要任務和指標、重大政策措施執行落實情況監督,定期公布規38、劃執行情況。對違反法律法規和規劃的行為,要加大糾正和查處力度。積極執行信息反饋,及時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告規劃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結果。26(四四)加強加強宣傳引領宣傳引領規劃發布實施后,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做好規劃的宣傳和解讀,提高社會各界對規劃的認知度,動員社會關心支持礦業經濟發展,增強礦產資源保護意識。積極組織開展相關培訓指導,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凝聚礦產資源管理改革的共識與合力,為規劃編制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五)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五)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將總體規劃全部納入數據庫。落實數據庫更新機制,建設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切實發揮規劃39、數據庫在礦產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加強規劃數據庫與其他礦產資源管理數據庫的互聯互通,做好規劃信息與相關信息資源的整合,為礦產資源管理提供規劃信息支撐。27附表:“十四五十四五”期間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期間煙臺市蓬萊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類別類別指標名稱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單位指標值指標值指標屬性指標屬性礦產資源勘查探礦權總數個28預期性新增查明資源儲量金金屬噸10預期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主要礦產年開采總量萬噸920預期性金礦石萬噸220預期性水泥用灰巖礦石萬噸400預期性建筑用砂石礦石萬噸200預期性建筑用石料礦石萬噸100預期性采礦權數量個18預期性大中型礦山比例%90預期性礦業綠色發展大型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90預期性中型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80預期性小型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80預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