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薛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方案(2022-2024年)(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8297
2024-05-17
6頁
182.44KB
1、 2 薛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三年行動計劃為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提升城市品質,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維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推動農貿市場高質量發展和品質薛城建設,特制定本計劃。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委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打造首善之區、建設品質薛城”目標,按照“新建改建一批、規范提升一批、逐步取消一批、優化布局一批”的原則,鼓勵企事業單位、社區、村居、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城區農貿市場的新建改建和運營管理,促進農貿市場硬件提檔、管理升級,做到環境整潔、食品安全、秩序井然、價格公道、群眾滿意,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二、基本原則(一)政府主導2、,市場運作。強化農貿市場建設改造作為城市基本功能和公共配套設施的屬性,堅持政府主導,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優化市場經營主體,支持品牌化、規模化、專業化、公司化經營。政府發揮統領作用,在資金、政策和資源配置上為市場化處置創造有利條件。(二)因地制宜,民生優先。按照“一場一策”、分類指導的要求,結合薛城區農貿市場產權性質、轉租經營等實際情況,3 先易后難,分類實施全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農貿市場的選址、規劃、改造、運營全過程,都要立足便民利民和消費實際需求,始終將方便老百姓放在第一位。(三)依法依規,尊重歷史。農貿市場建設要符合規劃,確保農貿市場改造、建設項目依法依規實施。同時,堅持農貿市場與城市改造3、同步規劃、同步配套建設、同步驗收。對于歷史原因形成的老舊農貿市場,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規劃建設新的農貿市場,讓與城市規劃不符或沖突的現有農貿市場逐步退出。(四)強化責任,細化管理。區級制定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方案、安排區級專項資金、督促檢查和統籌推進工作落實;市場開辦方負責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具體任務落實,并承擔日常監管職責;各涉改農貿市場所在街道辦事處落實屬地管理職責,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建立和完善農貿市場的管理制度,形成長效機制。三、目標計劃(一)總體目標:根據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行業標準要求,以強化日常衛生管理、保障食品安全、規范經營秩序、規范活禽售賣為重點,對城區農貿市場進4、行建設、改造、規范,努力提升農貿市場品質,實現農貿市場監管常態化、經營誠信化、創建標準化、管理規范化,逐步使農貿市場成為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功能完善、便民利民、衛生安全、群眾滿 4 意的購物場所,構筑與我區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水平相適應的現代農貿市場體系。(二)實施范圍:薛城區城區范圍,其余鎮自主選擇新建或升級改造各一處。(三)時間安排:2022 年2024 年。四、工作重點按照“新建改建一批、規范提升一批、逐步取消一批、優化布局一批”的基本思路,對我區農貿市場進行建設與改造。(一)新建改建一批。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注重科學性、前瞻性,新建改建一批標準化、現代化的農貿市場。2022 年2023 5、年改造農貿市場 3 處,其中清泉市場原址拆遷改造,規劃用地面積 15.89 畝,建成面積 2.98 萬平米,總投資 2 億元,2023 年底投入使用;北城批發市場異地遷建,在城區西部規劃建設一處占地面積 70 余畝,集批發、零售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批發市場,2023 年下半年開工,2024 年底投入使用;四季春市場異地遷建,利用原銀河家具城土地規劃一處占地 28.7畝,營業面積 62.3 萬平米的高標準商超型市場,計劃 2023 年上半年開工建設,年底投入使用。(二)規范提升一批。鼓勵支持社會資本進一步加大投資,創新管理制度,完善服務功能,加快提質升級。錢江市場按照農貿市場建設標準進一步完善設施、6、改善條件,做好規范提升工作,成為鄰里商業、社區服務、農貿交易、冷鏈冷庫、集中宰殺、產品物流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天衢農貿市場強化經 5 營管理,規范經營秩序,成為一處精品小型便民市場。(三)逐步取消一批。加強市容整治,加大對各類馬路市場的清理力度,提升城市品質。確需臨時保留的便民市場要突出其便民的屬性,設定交易時間段,清理固定設施,還路于民。2023 年上半年完成龍潭便民市場、東山便民市場、四季菁華便民市場重新選址,取消沿河馬路市場。(四)優化布局一批。結合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商業業態布局,在鐵西片區規劃建設占地 2000 平米的農貿市場一處;在薛城城南新區規劃建設占地總面積1.2萬平米的農貿市7、場兩處;在新城區域新規劃建設占地總面積 1.6 萬平米的農貿市場三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按照農超隨著小區建、農超圍繞社區布的原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一批現代化連鎖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超市、社區便利店等新型農貿市場。通過農超對接,打造方便快捷的 15 分鐘生活圈。重點扶持壹分利、貴誠、善利元、愛客天天等企業,利用三年時間建設新型智慧農超市場 10 家、生活連鎖超市 10 家。五、工作要求(一)提高重視程度,精心組織實施。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是全區“打造首善之區,建設品質薛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全區各級各部門務必提高認識,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農貿市場8、改造提升工作按時完成。(二)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農貿市場建設改造 6 工作由區政府統一領導,區政府成立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副區長劉凌東同志任組長,臨城、常莊、新城三個街道辦事處,薛城公安分局、區財政局、區自然資源局、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商促局、區衛健局、區國資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畜牧中心及相關國有企業等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市場監管局,辦公室因工作需要按程序適時向各成員單位抽調工作人員辦公,負責薛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組織、協調、資料收集等日常事務。(三)加強督導考核,形成工作合力。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范圍廣、內容9、多、難度大,各成員單位要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和“屬地管理”的原則,明確責任,分解任務,相互協調、落實措施。加強對城區農貿市場的規范提升工作的考核,對成效明顯的予以表彰;對工作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取消單位年終評先資格;對未按計劃進行規范提升的市場開辦單位進行約談、通報,直至取消其經營資格,確保工作達到預期目的。(四)加大資金爭取,強化政策扶持。各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國家、省、市對農貿市場的相關扶持及減免政策,積極包裝項目,爭取上級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在用水、用電、用氣、用暖等方面予以優惠。區財政采取以獎代補、先征后返等形式落實專項資金予以支持。(五)加強宣傳引導,確保社會穩定。區相關部門、涉改 7 農貿市場所在街道辦事處要積極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強化對全區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的正面宣傳,重點引導廣大經營戶和廣大市民支持、配合薛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大力營造全民支持、參與的良好輿論氛圍及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