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縣楊營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8822
2024-05-20
20頁
15.33MB
1、梁山縣楊營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梁山縣楊營鎮人民政府2024年 4月2 2楊營鎮,隸屬于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地處梁山縣西部,東與梁山街道相接,北與壽張集鎮、小路口鎮交界,西與黑虎廟鎮接壤,南與馬營鎮及菏澤市的鄆城縣毗鄰。2021年12月,被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擬確定為山東省2021年省級農業產業強鎮。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整體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科學配置國土空間資源,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鎮編制了梁山縣楊營鎮國土空間規劃(202、21-2035年)。本規劃是楊營鎮面向2035年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對濟寧市、梁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細化落實,是楊營鎮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的具體安排,是編制鄉鎮有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的依據。前言3 301 規劃總則目錄規劃目的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規劃期限02 目標策略城市性質發展目標發展規模發展策略03 國土空間格局落實底線約束優化空間格局統籌三生空間04 支撐保障體系優化全域交通網絡體系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配置構建全域韌性基礎設施強化綜合防災減災體系05 完善規劃傳導與實施機制加強規劃實施傳導建立五大保障措施01 規劃總則規劃目的規劃原則規劃范圍規劃期限楊營鎮規劃3、目的規劃原則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的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加快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深化落實梁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確定的目標、定位、任務,結合楊營鎮的實際情況,實現鄉鎮高水平保護,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高質量發展”的工作目標,特編制此規劃。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強化水資源的約束作用,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4、邊界等重要控制線,嚴守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國土安全底線。底線思維,生態優先統籌協調,系統規劃統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協調保護和發展、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等關系,把系統規劃觀念貫穿規劃編制全過程,推動區域協同和城鄉融合。節約集約,綠色發展突出存量優先、增存結合,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增強國土空間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以人為本,品質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注重城鄉融合、職住平衡、功能提升、布局優化,保障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供給,塑造高品質城鄉人居環境,增進民生福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結合鄉鎮發展實5、際,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形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鄉鎮。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包括鎮域和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兩個層次。鎮域為楊營鎮行政轄區的全部國土空間,面積7334.75公頃。城鎮開發邊界范圍面積695.41公頃。規劃范圍規劃范圍圖鎮駐地02 目標策略城市性質發展目標發展規模發展策略楊營鎮規劃范圍城市性質充分銜接梁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梁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規劃和文件,錨定全域發展理念6、和思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大力推進環境再造、功能再造、活力再造,發揮區位優勢,構建與梁山經濟開發區和周邊鄉鎮產業聯動、功能互補的現代化綜合服務型鄉鎮。梁山縣經濟副中心、新興產業基地發展目標緊緊圍繞落實省市戰略,立足楊營實際,聚焦主要矛盾,積極踐行“穩中求進、全面發展、轉調升級、綠色理念”的發展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打造產業美、家園美、生態美、治理美、生活美的“五美”新楊營。2025年,全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支撐體系有序建立;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明顯提高;城市功能與布局更加完善、城市能級質量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城鄉關系更加協調,農村產業興旺達到更高水平7、;城市文化與傳承更加自信,生態文明制度更加健全。2035年,全鎮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實現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城市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國土資源整治和生態修復成效顯著,城市品質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升級,在區域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2050年,全面建成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綠色低碳、繁榮美麗的齊魯“產業轉型樣板鎮”“城鄉融合樣板鎮”“生態宜居樣板鎮”“鄉村振興樣板鎮”。2025年2035年2050年楊營鎮發展規模發展策略引導和控制人口增長至2035年鎮域常住人口規模5.0萬人,城鎮常住人口2.1萬人,城鎮化水平為42%區域8、競合城鄉共進高質低碳全域管控統籌城鄉服務共享風貌有致發揮“區域樞紐、高鐵小鎮”的城鎮職能探索“協同發展、聯動發展”的整體構想創建“主產突出、多元協同”的產業體系落實“底線控制、增減掛鉤”的土地整治優化“資源統籌、減量提質”的指標體系構建“城鎮共享、農村共進”的兩級體系塑造“高新產業、活力之城”的特色風貌03 國土空間格局落實底線約束優化空間格局統籌三生空間11楊營鎮落實底線約束3598.91公頃0公頃695.41公頃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約束性指標、生態保護紅線約束性指標和城鎮開發邊界擴展系數和城鎮建設用地增量指標。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12楊營鎮優化9、空間格局構建“一城一軸兩園五區”的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一城:高鐵新城;一軸:沿公明路城鎮發展軸;兩園:涂料產業園、教育服務產業園;五區:高鐵新城區、特色產業區、經濟開發區、畜牧養殖區、農業種植區。落實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和上位規劃有關要求,以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堅持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明確生態、農業、歷史文化等保護類要素的空間范圍和城鄉、產業、交通等發展類要素整體布局,形成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13楊營鎮統籌三生空間農業空間規劃圖農業空間-以保障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為指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格耕地用途管制。依托楊營鎮現10、狀平原田園的空間分布特色,形成五片多節點的農業空間布局,分別為低碳循環農牧發展區、休閑智慧農旅觀光區、特色精致農業示范區、現代高效農業創新區和環保基礎農業生產區。城鎮空間-“中心鎮區中心村/新型社區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生態空間-保護生態、綠色低碳、構筑生態安全格局統籌三生空間04 支撐保障體系優化全域交通網絡體系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配置構建全域韌性基礎設施強化綜合防災減災體系15楊營鎮優化全域交通網絡體系綜合交通規劃圖加強區域協同聯動,緊抓高鐵優勢鎮域道路網絡形成以“兩橫兩縱”的交通骨架為基礎的交通體系。兩橫:公明路、丁莊-楊營公路兩縱:省道242、省道321對外交通聯系以京九鐵路、董梁高速、德11、鄆高速、雄商高鐵、國道220為骨架,以高鐵站建設為契機,構建楊營鎮對外交通骨架。鐵路樞紐停車場地16楊營鎮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配置17楊營鎮構建全域韌性基礎設施以“村收集-鎮轉運-縣集中處理”為原則建立垃圾處理體系在鎮駐地規劃一處自來水廠雨污分流、提升駐地東側的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由110KV楊營變電站供電,新建110kv薛屯變電站和220KV梁鐵變。近期以液化石油氣作為過渡氣源,遠期由楊營調壓站供氣。完善市政基礎體系強化防災減災體系構建與流域、區域相協調的防洪除澇格局,進一步完善城市防洪包圍圈,統籌安排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強化城市防洪管理,構建科學的防洪減災體系。鎮駐地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按照“長期12、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建立形成以指揮工程為核心、人員掩蔽工程為主體,醫療救護工程和防空專業隊工程為重點,各類工程配套完善的人防工程體系。人均人防工程建筑面積2035年不低于1.0平方米。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一般建設工程按照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進行抗震設防,幼兒園、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設工程在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基礎上提高一檔進行抗震設防。05 完善規劃傳導與實施機制 加強規劃實施傳導建立五大保障措施19楊營鎮 加強規劃實施傳導縣單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約束性指標上級規劃傳導內容的落實主導功能重要控制線重大設施核心引領本級落實下位銜接20楊營鎮 建立五大保障措施